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为惊醒,“蜇”为蛰伏,“惊蛰”就是惊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

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惊蛰时节,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

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所以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

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惊蛰三候

古时候人们将惊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满园的桃花已经盛开了,朵朵娇艳。

二候仓庚鸣:春天来了,黄鹂早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鸣叫了。

三候鹰化为鸠:“鸠”在古时候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了秋天时,鸠再化为鹰,飞到天空中。

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惊蛰习俗

祭白虎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白虎是口舌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大家为了自保,便有了祭白虎的习俗。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们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打小人

惊蛰象征农历二月份的开始,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它们。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驱赶霉运的习俗。

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惊蛰诗词

《春晴泛舟》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秦娥月/忆秦娥》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今日惊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