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马扎,听故事】“柏顶炮台”哪里去了?

【坐马扎,听故事】“柏顶炮台”哪里去了?

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的大规模建设,始自光绪十三年,也就是北洋海军正式成军的前一年。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凭戴宗骞的绥巩军。而北帮炮台的建设,悉由戴宗骞的绥军任之(南帮由刘超佩的巩军为之,刘公岛则由张文宣的护军担当)。有朋友尝问我:“那么高的山,那么重的炮,是怎么修起来的?”光绪十七年五月,李鸿章在大阅海军后上奏章称:“陆路各军,勤苦工操,历久不懈,新筑炮垒,凿山填海,兴作万难,悉资兵力。”“各处山石嶙峋”,“轰山拓地以作台基,用力尤巨。”而“取土运料皆远,极费工力。”由此可做答案。

光绪二十年四月,《李鸿章奏校阅海军事竣折》中,提到:已建成炮台,北帮有祭祀台、北山嘴、黄泥岩,南帮有龙庙嘴、鹿角嘴、赵北嘴,除此之外,绥巩军还“于柏顶、九峰顶、杨峰岭、谢家所四处,添建新式陆路炮台各一座”。这是我们能够从中国档案中所能够获得的关于威海卫基地的炮台信息。杨峰岭、谢家所无疑问,“柏顶、九峰顶”,这是对威海人来说也是极为陌生的地名,它们在哪里中国档案令人痛心的毁损,我们已经无法从中获得任何一点儿关于威海卫炮台布局的信息了。

甲午战争之后,姚锡光迅速推出了他的私家史著《东方兵事纪略》,其中提到,北岸炮台除海岸的祭祀台、北山嘴、黄泥崖外,还有两座永久性的陆路炮台:老母顶炮台、合庆滩炮台。这两座炮台又在哪里?

从中国档案中寻找威海北路炮台的希望,敢说完全是零!

1904年,日本参谋本部编纂发行了《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该书除认可了祭祀台、黄泥崖、北山嘴、柏顶、九峰顶5座炮台外,还提供了6座临时炮台的方位,这6座炮台只给出了遥了墩、远遥墩两座炮台的名字,其他4座仅给出了方位。

看来,要确定这些炮台的位置,从日本档案中寻找的难度依然巨大!好在,日本人给出了这些炮台的位置图。倒给我提供了些许的方便。

【坐马扎,听故事】“柏顶炮台”哪里去了?

(甲午战后拍摄的柏顶炮台,这里未发生战事,故该台保存完整)

前天上午(9月28日),我的朋友、《 齐鲁晚报》的“十大名记”之一高洪超兄刚自北欧观光归国,来敝处闲聊。说起了“柏顶炮台”,我脱口而出:“柏顶”我怀疑就是“松顶”,就是现在海军观通站那里,“松柏,松柏”,戴宗骞那些安徽人误“松”为“柏”了。高兄虽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他认为:这张照片的拍摄角度,要高于炮台,如果是松顶,周边很难有更高的位置。遂从电脑中调出了“柏顶炮台”的图片。这是日本人在甲午战后所拍摄的图片,虽是扫描之物,但清晰度尚可。端详着这张照片,我突然发现,它的背景竟然是“猫鼻头”!因为前几日,我和駿儿在海滨路兜风时,我还指着“猫鼻头”问駿那里像不像只猫?

有了这个发现,我遂邀请高兄闲时一起去观摩。第二天(9月29日),上班无事,心里又牵挂起“猫鼻头”。车子是方便的,干脆自己先驱车走一趟。结果呢?路过合庆湾,隐约觉得湾口几个小岛的布局与图片背景极似。及至见到猫鼻头,发现猫鼻头虽然与图片背景极似,但旁边却少了一座小岛。回车,沿路寻找角度观察,待走回合庆湾畔,再看,不用说,图片上的背景,就是这里,完全的显而易见!

【坐马扎,听故事】“柏顶炮台”哪里去了?

(远遥嘴、楮岛)

兴奋,即刻将这个消息电话报告高兄。下午13:30,我们集合。走菊花顶山口,把松顶指给高兄看,再过孙家疃、里窑、靖子。在靖子村,我们发现,对面远遥嘴的形势,也跟图片背景有点相似,特别是“楮岛”的存在。通过观察,虽然“楮岛”提供了可能,但摄影师无论如何也无法找到拍摄角度。再走,过山东村,在山东村东侧山崖观察“猫鼻头”,很快将此排除。

【坐马扎,听故事】“柏顶炮台”哪里去了?

(猫鼻头)

最后,我们来到合庆湾畔的陈家疃村北山坡上。去年威海市文物普查时,据称在此发现了“合庆滩炮台”遗址,高兄曾在这里拍照过。找到了遗址,登上了西侧的山坡,视线越过新建的层层楼房,往合庆湾口方向看过去,虽然视野并不靠阔,高兄和我几乎同时发出了呼声:就是这里!对面的景象,完全就是图片上的背景。

原来,这里就是“柏顶炮台”。

【坐马扎,听故事】“柏顶炮台”哪里去了?

(远处依次牙石岛、青岛、黄岛,只是拍摄被逼的过于高了一点)

洪超兄连连叹息:可惜拍晚了!去年我来的时候,前面的这些楼房还未建起来。

那么,“柏顶炮台”是如何转变为“合庆滩炮台”的?中午我已经电话问了地方史专家刘德煜先生,也问了合庆村几位老村民,皆称村西之山皆无名称,绝无“柏顶”之名。但炮台所处的位置,是陈家疃村西北高山坡上的一个凸起的小山冈,若无今天的楼房遮蔽,这里可俯瞰整个合庆湾,对于自合庆湾抢滩登陆之敌,这里的炮火可控制整个滩头。晚上回家翻资料、查地图,正如前面提到的,“合庆滩炮台”这个说法来自姚锡光。“柏顶炮台”位于合庆滩,姚锡光称该炮台为“合庆滩炮台”,不能谓之全错。戚其章先生1978年版的《中日甲午威海之战》,采纳了姚锡光的说法。我想,既然威海本地人都不知道“柏顶”在何方,对这个名字来的莫名其妙、位置难以确定的“柏顶炮台”,戚先生当然会取“合庆滩炮台”而舍“柏顶炮台”了!文物普查时将此称为“合庆滩炮台”,就更无意外了。

注:以上照片均系高洪超先生拍摄

【坐马扎,听故事】“柏顶炮台”哪里去了?

网上购票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可网上购票哦~

刘公岛客运中心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刘公岛客运中心服务电话:

0631-5287807

爱来刘公岛:wh-lgdgwh

热门活动

1、回复“游船”查看游船时刻表。

2、回复“票价”查看刘公岛常规票价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