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古往今來,不管是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地區,對於任何一個政權而言,有一個難題始終困擾著當權者,就是怎麼對分散的組織實施控制,換句話說就是怎麼加強組織向心力。只要控制手段一弱,就勢必引起軍閥紛爭,甚至國家分裂,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不知道發生過多少回,而加強地方的控制本身又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那怎麼辦呢?縱觀歷史,有借鑑價值的成功做法有兩個: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第一個是用手段來強行“拉”住地方組織。就是通過一套複雜的官僚體系來實施控制,比如古代中國。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第二個做法比較柔和,就是用一些東西來吸引他們自己投靠。舉個例子,法國的路易十四就是讓貴族離開自己的故鄉,集中到凡爾賽。那貴族們憑什麼就聽你的自己跑到凡爾賽受你看管呢?路易十四就在凡爾賽搞各種時尚舞會、晚宴,讓貴族們花天酒地,樂不思蜀。你說是變相軟禁貴族也好,還是貴族陪著國王一起享樂也好,反正貴族都集中在凡爾賽了,也就不會在地方上搞叛亂。一舉兩得,比起強制性的措施,的確要高明的多。但是這個方法也有它的問題,那就是財政支出太多,國庫虧空啊!地主家也禁不起這麼折騰啊,於是這筆賬就算在了法國的平民頭上,教會的什一稅要交,貴族雖然人在凡爾賽,稅是一分也不能少,再加上國王辦舞會也要交錢,最後是把農民們都逼上梁山,逼出了法國大革命。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那有什麼辦法既能省下一筆鉅額的支出,還能讓地方勢力的諸侯心甘情願的歸順中央呢?這看起來似乎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實際上就有一個國家做到了——那就是日本。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日本的策略是什麼呢?它叫做“故鄉策略”。這故鄉自然就是東京,17世紀幕府將軍統治時期,東京正式成為日本首都,但是當時全國大大小小的諸侯勢力多達200多個,這可不是普通的諸侯,都是在統一戰亂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每一個都勞苦功高,說造反就造反了。然而日本政府卻能讓這些諸侯平安地和中央共處了將近300年的時間,跟清朝存在的時間相同。這在世界史上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而它的終結也不是內部分裂,而是因為遭到了西方列強的入侵才結束。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那麼“故鄉策略”到底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把諸侯們的故鄉都定位到京都。聽起來似乎有些匪夷所思,這故鄉還能隨便遷移呢?其實並不是強迫他們改變故鄉,而只是要求全國諸侯的妻子和長子,也就是繼承人,必須住在首都江戶。只有到諸侯死的時候,他在京都長大的兒子才能回到地方繼任。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那你可能要說了,這不就等於抓了人家家人來當人質麼?也太見不得光了這辦法,這也能和平相處200多年?你們看,這就是我們思維的侷限性。這樣的策略可能幾年裡,十幾年裡看不到什麼成效,可是一旦你把時間線拉長到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你會發現它的驚人之處——這些諸侯的後代,全部都在京都出生、長大,他們成了土生土長的東京人,而這些諸侯在外面反而成了“駐外”的人,成了異鄉人,他們如果想要見家人,就只能兩年回一次京都“參覲”,兩年見一次家人,這哪還管得了什麼故鄉不故鄉呢?好不容易見老婆孩子一次,誰還有心造反?造反不就等於把老婆孩子扔了嗎?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說到這裡你理解了為什麼諸侯可以向中央效忠這麼多年沒有叛亂,但是為什麼連財政問題都解決了呢?原因就在於幕府的一個神奇的規定,那就是諸侯在京都的宅子可以自己隨便建,只要你有錢,我們不管你造多大,哪怕比宮殿還大,只要你修的起,我們都同意。這一招真的是摸透了人性的攀比心,你想想,自己的老婆孩子和別人的住隔壁,人家一個屋子千八百平米,你家就一個三室一廳,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且那時候的房子都是木製的,搞不好一場火災,家就沒了。所以每家還都不止一套房子。這些房子流傳至今,都成了大大小小的公園,也算造福了後代。可是在當時那可是打動土木啊,每個諸侯都想方設法地掏腰包,把自己的錢投向權力的中心,只是為了一份顏面和老婆孩子的生活。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後來這個風氣發展到什麼程度呢?據說最大規模的一次“參覲”,浩浩蕩蕩來了4000人,那個壯觀,開路的士兵個個高頭大馬,相貌堂堂,衣服還都統一設計。不為別的,就是要讓看熱鬧的路人一眼就能認出這是誰家的男人回來了,既給自己長了威風,又讓老婆孩子有了面子。但是這兩年一次的參覲,一次比一次規模大,地方財力漸漸就吃不消了。據說曾有諸侯回程時盤纏用盡,連住店的錢都沒了,於是大家夥兒就露營而睡,後來飯都吃不起了,就打獵野炊。到最後幕府將軍都看不下去了,派人給他們送了銀子讓他們趕緊回去別丟人了。就這樣,中央的財政年年有餘,地方卻一貧如洗,別說造反,營生都成問題了。

中央政府怎麼控制地方勢力?看看17世紀的日本是怎麼做的

所以“故鄉策略”的成功,歸根結底是利用了人的攀比心和家庭責任感,不得不說是一步妙棋。它完美解決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難題,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而且這種控制比強制性的政策與高壓控制管用得多——那就是感情。試想,就算有冷血的諸侯拋棄妻子也要造反,他恐怕連造反的士兵都拉攏不來,因為沒人願意幹啊,誰會沒事就抄自己老婆孩子的家?就算放在今天的大公司裡,這樣的策略也是非常值得借鑑學習的!

(本文由平兒說歷史發表,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