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监吕芳为何能全身而退?

嘉靖帝因为之前的宫女谋杀案一事,我们在剧中看不到宫里有几个宫女,一切大小事务,包括盖印到熬煮汤药,都由亲近的太监一手完成。可见,这些太监是皇帝最亲近的人,但是这些人也得分成“长江”和“黄河”,不然就淹没了君权这座“大山”,这是本剧最长的脉络之一。直到海瑞发起“大招”,但是也只是憾动了嘉靖帝,令其悔悟,却无法动摇君权的根本利益。这是后话。

《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监吕芳为何能全身而退?

吕芳被称为“老祖宗”,是剧中设定了他是陪伴嘉靖帝最长的太监了,这点在嘉靖帝和黄锦于城门之上,观看朝中的清流百官和内阁对峙的时候,嘉靖帝对黄锦说:“这只是小阵仗,当年朕面对的比这多得多,险恶得多。你还小,当时吕芳就在身边。”这说的是,嘉靖当年和百官的“大礼议之争”,带着“痞性”的嘉靖帝那时才继位不久,就和百官干了起来,影响深远。这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透露了一个信息,嘉靖帝从稚嫩到成熟,都是吕芳在身边陪着,少不了出谋划策,鞍前马后,一起受过。所以,吕芳不止像老家人,还是老战友,嘉靖帝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感情。所以,情感上,吕芳也该全身而退。

《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监吕芳为何能全身而退?

更不用说,吕芳是有良心的宦官,很少有太监在外人面前暴露让自己自卑的缺陷,从心理上来说,这是大忌,甚至更多的太监因此而心理扭曲,如秦朝的赵高,如今的陈洪。而吕芳在高翰文面前,不仅说了这个大忌,还想成全高翰文和芸娘,这恐怕不止是想得到他的信任,也是吕芳“良心”的表现。正是吕芳这种能“超然”自己短处的宦官,他才没有为自己私利去争,他所做的都是为了嘉靖帝。虽然曾经因为海瑞审的供词,而去找了严嵩和徐阶讲和,这犯了忌讳,连严嵩都觉得不可思议,吕芳居然从后门进来了?所以,嘉靖帝惩罚让吕芳去“吉壤”,吕芳怎么做的?吕芳问清楚后,立刻就动身了。

《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监吕芳为何能全身而退?

这一幕像极了唐朝,老年唐太宗贬李绩去地方,如果李绩一迟疑,立遭杀身之祸。幸亏李绩是“纯臣”,没有所谓的结党营私,没有争权夺利之心,而吕芳正是宦官中的“纯臣”。当然,吕芳一系的黄锦,杨金水,冯保都是他的人,但是吕芳用这些人不是为己,而是为嘉靖帝。所以,杨金水第一次回皇宫,说到胡宗宪,杨金水说了客观的事实,并没有添油加醋,嘉靖帝才说,这个杨金水还是得力的。因此,嘉靖在敲打陈洪的时候说,吕芳没有用过一个自己人,他用的人,都是为朕用的。所以,吕芳和嘉靖帝有深厚的感情,又是纯臣。嘉靖帝为了启用陈洪打击百官清流,这是要担恶名的。嘉靖帝让吕芳“小仗受,大仗走”,既是让吕芳全其身,成其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