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这场戏太不符合原著,把探春人设都演崩了

因为喜欢87版《红楼梦》,所以我反复看了很多遍,也慢慢看出一些门道来。是的,87版《红楼梦》是很美,可以说它是一场美的盛宴——服饰美、化妆美、造型美、演员美、音乐美、剧情美。但事难求全,美中往往有不足,此剧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比如这场戏因略去了原著一些细节,把探春的人设都演崩了。

87版红楼梦:这场戏太不符合原著,把探春人设都演崩了

22集,赵姨娘大战怡红院,和芳官等小丫头们打成一团。正闹得不可开交时,探春气势汹汹地来了,后面还跟着李纨、尤氏和平儿。探春进门就先喝住丫头们,接着她急忙走向赵姨娘,当着众多丫头的面就疾言厉色地教训起赵姨娘来。

这段剧情里,探春这样高声呵斥亲妈,还是在怡红院,丫头们都在的情况下,又如此疾言厉色,的确让人觉得她挺冷血无情。但其实原著并非如此,原著这段剧情在第60回,当时探春做了六件事来处理赵姨娘这事:

1、进门先喝住丫头们;2、问事发缘故,耐心听了赵姨娘解释;3、听了赵姨娘解释后,她才叹气对赵姨娘说:“这是什么大事,姨娘也太肯动气了!我正有一句话要请姨娘商议,怪道丫头说不知在那里,原来在这里生气呢,快同我来。

87版红楼梦:这场戏太不符合原著,把探春人设都演崩了

我们先分析这三点:首先探春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就教训赵姨娘,而是耐心听了赵姨娘说缘故;然后她没在怡红院当丫头们面呵斥赵姨娘,只不过叹气抱怨了句赵姨娘太肯动气,这和高声呵斥性质大不一样了;接着她以有话找赵姨娘商量为由,把赵姨娘叫走,这完全是在维护赵姨娘面子,不让她当众下不来台。

4、把赵姨娘叫到厅上,没有任何丫头在内,只有李纨和尤氏时,她才劝诫了赵姨娘好些话。她先劝赵姨娘别和毛丫头闹,会失了身份;接着她说了一句相当重要的话,这话完全是替赵姨娘胡闹开脱:

别听那些混帐人的调唆,没得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做粗活。心里有二十分的气,也忍耐这几天,等太太回来自然料理。

大家看看这句话,探春这不是把赵姨娘胡闹都推给“混账人的挑唆”上了么?她这么一说,倒让人感觉赵姨娘还挺可怜的,太傻太天真,太单纯太没心机,所以总被混账人利用。赵姨娘听了这话,脸上也会好看很多,好歹有个台阶下。探春这话难道不是一个女儿对亲妈的私心吗?怎么还说她不向着亲妈呢?

87版红楼梦:这场戏太不符合原著,把探春人设都演崩了

5、接着她又对尤李二人说了句话,依然是替赵姨娘开脱,说赵姨娘只不过是个呆子而已,自己倒没什么坏心思,只是被人当枪使了。她这处处都维护自己亲妈呢,哪里就不顾亲妈了呢?原话如下:

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这又是那起没脸面的奴才们的调停,作弄出个呆人替他们出气。

6、劝完赵姨娘后,她满园子去查那个挑唆赵姨娘的人,这不就是要给她亲妈出气吗?虽然最后没查出个人来,但她自始至终是在顾及生母啊。

可剧中省略了好多细节,只拍了探春喝住丫头,然后就大呼小叫、指手画脚呵斥起亲妈来,还是当着丫头们的面。这不是活生生塑造出一个瞧不起亲妈,摆出小姐的款教训亲妈的探春来吗?我猜测会不会误解探春的人,都是看了这段剧情呢?

87版红楼梦:这场戏太不符合原著,把探春人设都演崩了

探春和赵姨娘的重头戏还有一段在21集。这一段倒还挺符合原著,只是很多读者依然误解了探春,特别是她那句“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个舅舅来?”但原著里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

“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

可见探春平时还是把赵国基当舅舅的,并且也按理尊敬着呢,并非那种羽毛还没长齐就忘了根本的人。她现在不愿意认这个舅舅,大概是被赵姨娘隔三岔五给闹烦了。估计赵国基一家作风也不大好,可能就是鸳鸯说的那种,一家子仗着小老婆横行霸道的人家。这样的舅舅搁谁谁也没脸认啊。

说探春攀高枝的,想想抄检大观园时她如何怼王熙凤,如何打了邢夫人的陪房,如何毫不顾忌地违反王夫人命令吧。若想攀高枝,她又何必同时得罪三位高层主子?曾经她亲近王夫人,只不过因为她觉得王夫人慈爱罢了,一旦发现王夫人做事也这样“倒三不着两”,好好的居然抄起家来,她也就不顾太太的脸面,公然反抗了。

87版红楼梦:这场戏太不符合原著,把探春人设都演崩了

反过来说,她对赵姨娘如此,主要还是因为赵姨娘做人太不堪了。赵姨娘这作风,哪怕她是正房太太,探春也会觉得没脸。总之,原著里探春并没有当众就呵斥赵姨娘,有事时她还是护着亲妈的,只是对赵姨娘如此不争气感觉很无奈很没脸罢了。但剧中省略了一些细节后,观众就只看到探春对赵姨娘的嫌弃和火气了。但尽管如此,东方闻樱依然是最经典的探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