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時候識字最合適?3招超有效識字法瞭解一下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的幼兒時期都有這樣的困擾:是否應該在學齡前教孩子識字?

部編版教材對漢字的學習要求是:一年級上學期的課文每篇會認會寫的生字在8-10個左右,總識字量要達到400個。如果孩子沒有基礎識字量,上學期間既要花精力適應新的環境,又要努力完成每天都有的各種學習任務,孩子上課就會學得特別辛苦。

閱讀理解的基礎,就是識字量。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前可以儘量讓孩子多認識一些字。但是也有人認為,過早教孩子認字,孩子就會更多地關注文字信息,而忽略了圖畫、聲音等其他信息,會影響想像力的開發。

那麼,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識字最合適?

3~4歲,是孩子對圖形直覺最敏感時期,所以孩子3~4歲時接觸漢字比較好。4~5歲的孩子就普遍可以學認字了,而且識字速度並不比6~7歲的孩子慢。學齡前的孩子識字時,家長不需要強迫孩子一定要認識多少字,而是要從小培養孩子對字的感覺,就像以後多讀書,語感好一樣。在這裡,建議家長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孩子對字的感覺。

一、指讀識字

指讀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應該很熟悉,就是在親子閱讀的時候,家長一邊用手指著字,一邊朗讀。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孩子能夠把聽到的聲音、看到的字形和理解的意思相互結合起來。在無形之中,孩子就培養了對字的感覺,記憶起來就更輕鬆高效了。


孩子什麼時候識字最合適?3招超有效識字法瞭解一下


指讀也要靠日常積累,生活中看到字,也可以經常指讀給孩子聽。例如超市購物時看見的包裝袋,飯店點菜的菜單,玩具上的字,坐地鐵公交時看到的站牌、電梯裡的廣告、街道上的標語等。

二、興趣引導

如果孩子表現出極大的識字興趣,一定要抓住機會。例如當孩子看到一些文字,會指著問爸爸媽媽,“這個讀什麼?”,家長就可以趁機教孩子了。因為孩子是自己感興趣的,所以學習起來也會比較快,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愉悅。

識字時家長不需要強迫孩子記住學習的每一個字,切記不能說:“昨天才告訴你了,今天怎麼就忘記了!”這類打擊孩子的話語,容易讓孩子失去識字的興趣。

三、書寫練習

孩子認識了一些字後,家長不要急於讓孩子學習寫字,因為孩子的小手還沒有完全發育好,還不能較靈活地控制筆。孩子抓筆時只能握成拳頭狀,指尖朝內握著筆尖部分。這樣一來,握筆的手就會遮擋住自己的視線,長此以往,將無形中給孩子埋下近視隱患。

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用手代替筆寫字,孩子書寫時特別要注意字形規範、筆畫到位、筆順正確,最好參照教科書、字典或選擇一款權威、準確的識字APP來輔助孩子的書寫練習。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及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新編學生字典》APP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不僅提供了基礎漢字的標準讀音和權威釋義,還支持用手指臨摹筆畫,孩子只有每一筆畫都寫正確了,才能寫下一筆畫,遊戲化的設計讓寫字更有趣味,孩子也不容易厭煩。


孩子什麼時候識字最合適?3招超有效識字法瞭解一下


孩子什麼時候識字最合適?3招超有效識字法瞭解一下


學前識字,靠的是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家長只要有意願、有耐心,培養好孩子對字的感覺,上學後,孩子學習識字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