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格力股價與美的差距越拉越大


為什麼格力股價與美的差距越拉越大


2017年即將過去,本年度最亮眼的當屬白馬股行情,該群體龍頭貴州茅臺在極為優異的基本面支撐下突破700元大關,並創出A股歷史天價,該股已經成白馬以及整體A股絕對標杆,有種封神的感覺。

除了貴州茅臺所在的釀酒板塊,整個消費類白馬股均出現集體大漲,家電板塊也同樣如此,兩隻龍頭美的集團(000333)和格力電器(000651)齊頭並進,是家電板塊絕對的領頭羊。

不過雖然這兩隻股屬於家電兩隻絕對龍頭,但其中也有明顯的差距,以2017年12月29日收盤兩大數據為例:

1、股價差異:美的55.43元,格力43.70元;

2、總市值差異:美的3614億,格力2629億;

3、2017年度漲幅差異:美的全年上漲104%,格力全年上漲91%;

為什麼格力股價與美的差距越拉越大


美的集團(000333)

為什麼格力股價與美的差距越拉越大


格力電器(000651)

為什麼同樣的家電龍頭,股價卻差了十幾元,市值差了將近1000億?相信這是很多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對此天檀的觀點如下:

1、先舉個例子:一個演員如果只會演一種角色,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戲路太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郭靖的黃日華因為一部戲登上了人生的最頂峰,但之後再有沒有塑造出超越郭靖的角色。同樣的例子還有《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和陳曉旭。

上述例子已經說明了我們的觀點,那就是格力空調好到極致後,也被鎖死在這一種產品上,這其實也是最大的風險,在現實生活中,格力並沒有做出其他更深入人心的產品。沒錯,產品線太過單一是格力與美的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企業國內與國外市場:美的比格力更均衡。

3、外延式併購:美的比格力佈局更深

一個企業的成長需要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併購同步進行,在創業早期階段或規模不大時需要專業化,集中精力和資源做好一個產品,一個市場,或一個服務。

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以及企業所在的市場趨於飽和或競爭白熱化時,同時企業所屬行業在沒落的過程中,應及時考慮多元化並儘快優化商業模式。

總的來說,格力與美的的差距是綜合因素作何用的結果,不過,企業的多元化必須建立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上,企業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才可能去關注、分析、尋找合適的多元化領域。

同時,企業多元化要避免機會主義,因其往往導致巨大的機會成本,所以應儘量選擇自己能夠駕馭的多元化之路,如果不能駕馭,再好的多元化之路也是死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