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大豐收,又和碧桂園有關,數不清碧桂園究竟扶了多少貧

興國縣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於三國始建縣,是中國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將軍縣,有以瀲江書院、興國將軍館、興國革命紀念館等為代表的紅色景點,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萬里長征路,裡裡興國魂。長征路上幾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興國籍將士倒下,這裡孕育了肖華、陳奇涵等56位開國將軍。2018年5月20日,碧桂園在全國範圍內幫扶9省14縣,簽署扶貧協議,面向33.6萬貧苦戶結對幫扶,其中就有興國縣。

興國縣大豐收,又和碧桂園有關,數不清碧桂園究竟扶了多少貧

圖為興國縣傑村鄉韶溪村200畝高標準示範農田正在實施機械化收割

對於農民而言,365天裡最快樂的是哪一天?是豐收的那天。前不久,興國縣的水稻豐收了。稻穗飄香,金黃滿地,在興國縣傑村鄉韶溪村碧桂園水稻種植基地裡,200畝高標準示範農田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只見不遠處的收割機正在稻田裡來回穿梭,很快就完成了水稻收割、脫粒、裝車。

興國縣大豐收,又和碧桂園有關,數不清碧桂園究竟扶了多少貧

圖為農戶將稻穀轉運至貨車中

不得不說,興國縣如今的豐收景象,離不開碧桂園的大力扶貧。2018年7月4日,碧桂園的第一個定點扶貧水稻種植基地簽約落地興國村,總規模達到了594畝。碧桂園集團興國碧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與興國縣廣興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興國長豐米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免費為貧困戶發放水稻種子並派出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民提供免費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同時定向回購生產後的水稻,從產銷兩端增加貧戶收入。

同時,基地還將優先僱傭了貧困戶務工,增加貧困戶就業渠道,提高貧困戶收入。目前,扶貧項目已惠及貧困戶53戶214人,真正實現了"造血式"扶貧。

興國縣大豐收,又和碧桂園有關,數不清碧桂園究竟扶了多少貧

圖為興國縣傑村鄉韶溪村200畝高標準示範農田正在實施機械化收割

除此之外,碧桂園還在江西興國縣打造了老區紅色專線,助力興國縣脫貧致富。興國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僅1955-1964年間,興國被授予解放軍少將以上軍銜的就有56位,數量僅次於湖北紅安,有的村落走出了三位開國將軍,"將軍縣"聲名顯赫。

碧桂園集團黨委黨員黨性教育名譽講師左力說,長征並不只存在遙遠的過去,更是存在明確且堅定的未來。在某種程度上,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道路,也是一種長征,過程中同樣要翻"雪山"、爬"草地",啃"硬骨頭"。

興國縣人民一心為長征,長征路反哺興國縣。碧桂園通過"尋找一批青年致富帶頭人、一批老村長、一批深度貧困戶"為突破口,開發紅色旅遊文化,帶動建檔立卡戶通過設立導遊崗位,在紅色專線銷售農特產品,打造農家樂等多種幫扶途徑實現精準脫貧。通過"紅色專線教育暨扶貧、黨建考察交流"和"短期體驗式調研交流活動"相結合,實現了在興國縣的"扶貧"與"扶志"並舉。

扶貧,道阻且長,但碧桂園一直在路上。40年前,楊國強先生離開了農村,40年後,楊國強帶著他的碧桂園集團回到了農村。他作為先富的那批人,始終不忘幫扶後富起來的那批人,興國縣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