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上如果項羽幹掉劉邦,項羽就能統一天下?

秦末漢初,社會鉅變。先是由秦始皇嬴政掃六合,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秦帝國。然而“誰先上,死得快。”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秦帝國沒能得到社會民眾的認可,六國舊民仍然心向故國,對於秦帝國的統治充滿了怨恨。公元前210年,49歲的嬴政死於第五次東巡的途中,他最小的兒子胡亥繼承了帝位,始皇帝的死像是一個信號,嬴政死後的第一年就爆發了“大澤鄉起義”。轟轟烈烈的反秦起義開始了。

鴻門宴上如果項羽幹掉劉邦,項羽就能統一天下?

由秦帝國到漢帝國中間分為兩部分,滅秦戰爭和楚漢相爭。楚、漢兩大陣營的頭號人物項羽和劉邦,就是在秦末複雜的局面下成長起來的。鴻門宴就是發生在滅秦戰爭結束後、楚漢戰爭開始前,這一極其微妙的時間。楚懷王熊心有言:“先入關中者,王之。”項羽的軍隊在河北作戰,遇到了秦軍的主力拖延了時間。而劉邦由河南進函谷關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劉邦意外的先進入咸陽。

劉邦先入城的做法惹惱了項羽,在項羽看來滅秦的功勞就是自己的,劉邦竊取了自己勝利的果實。范增看出劉邦的狼子野心,他勸說項羽幹掉劉邦。項羽依計行事,然而在宴席上,劉邦說了很多慷慨激昂的話,自己的叔父項伯也從中周旋,項羽最終沒有幹掉劉邦。而後劉邦重用韓信,他暗度陳倉出兵關內,最終打敗項羽奪取天下,建立了西漢。

鴻門宴上如果項羽幹掉劉邦,項羽就能統一天下?

客觀的講項羽就是敗給了劉邦,如果當初項羽在鴻門宴上不要猶豫,幹掉劉邦是不是就能統一天下了呢?項羽在滅秦戰爭的過程中發揮了主力作用,但是項羽在百姓心中沒有能留下好印象,首先他愛屠城;其次,他坑殺了二十萬秦軍降卒,這使得項羽在眾諸侯王心中產生了隔閡。眾人經鉅鹿之戰後莫不敢視之,各個諸侯王僅僅是害怕項羽並不是從心底臣服西楚霸王,這就是為什麼此消彼長之後,各地諸侯王多反叛項羽而歸附劉邦。

鴻門宴上如果項羽幹掉劉邦,項羽就能統一天下?

我們可以猜想一下,劉邦死後,劉邦手下那些兄弟們項羽也要處理掉。劉邦先前有“約法三章”,在自己的將士和外面的民眾、各個諸侯心中建立了一定威望。而且劉邦在滅秦的過程中攻入咸陽也算有功,項羽平白無故誅殺功臣良將是何道理?此舉勢必惹得全天下不滿,全天下的文人世子都會說項羽暴虐,招致的是口誅筆伐。

鴻門宴上如果項羽幹掉劉邦,項羽就能統一天下?

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項羽西入咸陽,統兵四十萬(號稱百萬),劉邦此時有十萬兵馬。在劉邦死後,項羽首先要穩住這些劉邦的舊部,設法收編。這是最好的結局,而最糟糕的一種情況這些人都是硬骨頭,他們得知劉邦被害,誓死報仇,這樣的話咸陽城又是一片狼藉,項羽可以憑藉武力鎮壓這些判族。隨後,項羽和秦帝國是深仇大恨,自己的爺爺和伯父死在秦軍手裡,他還是要燒阿房宮,幹掉秦王子嬰。

然後,項羽就會想西周初年時一樣,分封諸侯。項羽是一個帥才,但他卻沒有謀定天下的能力。西周分封百十國,其中十之八九是周王室的親戚,西周王朝在血緣和周禮的支持下得到民心,從而使西周持續了將近四百年。而項羽的分封是給那些有勢力、有功的人分封。

鴻門宴上如果項羽幹掉劉邦,項羽就能統一天下?

立章邯為雍王。

立司馬欣為塞王。

立董翳為翟王。

徙魏王豹為西魏王。

立申陽為河南王。

故立卬為殷王。

徙趙王歇為代王。

張耳立為常山王。

立布為九江王。

立吳芮為衡山王。

立敖為臨江王。

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

立臧荼為燕王。

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

齊將田都立為齊王。

立田安為濟北王。

——史記.項羽本紀

這些項羽分封的諸侯王不姓項,西周的那些諸侯王們都姓姬,到了後面還發生叛變。項羽手下的這些諸侯王們僅僅是臨時工,項羽如果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這些人就會反叛,他們的關係僅僅是用簡單的利益聯繫。

項羽還是會帶兵返回彭城,在彭城建都,彭城不同於咸陽,有關隘可守。彭城易攻難守,項羽等於說把自己暴露在這些野心家的刀劍下。用不了多長時間仍然會出現類似劉邦的人去打敗項羽,這些諸侯王照樣會反叛項羽,最後還是會建立一個類似西漢的王朝。

鴻門宴上如果項羽幹掉劉邦,項羽就能統一天下?

性格決定命運,項羽的性格與眼界就註定了他的失敗。正如劉邦建漢後所說,自己沒什麼本事,而劉邦得到了張良、蕭何、韓信的幫助最終取得了天下。而項羽就是太有才能了,所以他小瞧身邊的人,凡是都想靠自己,忽略了身邊的人。范增很有謀略,而項羽不得用,韓信很有才幹卻只能做一個執戟郎中,不會用人,只知蠻幹,項羽看似離王位就差一步,其實這一步就是十萬八千里了!

求關注o(* ̄︶ ̄*)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