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保护皇帝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这么多年你绝对叫错了

荆轲刺秦事件后,秦始皇算是捡回来一条命。一个普通人居然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于皇宫,想来也是有趣。

古代保护皇帝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这么多年你绝对叫错了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为什么身边连一个保镖都没有?

答案是:秦始皇他是有保镖的,只是都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打架就算了。

虽然他们跟皇帝天天在一起,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携带兵器。这算是汉代之前,王侯将相们对自己人生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

当然,在没有卫兵的情况下,大人物也有许多保护自己的措施。比如曹操,就曾表演了一出“孤梦中好杀人”的把戏,目的就是防止有人趁他不注意刺杀他。

古代保护皇帝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这么多年你绝对叫错了

所以(重点敲黑板):秦朝以及西汉武帝之前,皇帝身边都是不能携带兵器的。

而负责保护皇帝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郎中令。

那时候的郎中令权力小的吓人。

可是到了汉朝,准确说是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郎中令就没有了,统一改成叫“光禄勋”。

这“光禄勋”可了不得,不仅轶比二千石,和那些地方大员同等薪酬,最关键的是他们手底下握有兵权,也就是说他们有军队,而且经常被皇帝派出去打仗,想想都激动。

古代保护皇帝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这么多年你绝对叫错了

这支军队就是著名鼎鼎的“羽林军”了。

首先我们先解释一下,古时候皇帝的护卫军真名是“羽林军”,而并非“御林军”。“御林军”多少民间文学对这支军队的称呼,正史中并未出现过任何“御林军”的字眼。

而羽林这个名字,也是后来改的,之前叫建章营骑。之所以改成羽林,因为它要保护的不只是建章宫,而是整个天下。

汉武帝设置羽林军的目的除了自身安全考虑外,其最重要的目的是用羽林军来制衡当时强大的南军和北军。

汉朝军制仿照秦朝,分为中央军和地方部队。其中中央军又分为北军和南军。

北军和南军都是汉朝的精锐部队,但是职能不一样。

古代保护皇帝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这么多年你绝对叫错了

北军主要负责国防安全,南军主要负责首都的安全。

但是,这两支军队都不归皇帝亲自统领。

北军的老大叫中垒校尉,这一称呼到了东汉又改为北军中候,可能是觉得“候”这个字比较威风吧。

南军这边的老大叫卫尉。

虽然他们都听命于皇帝,但是毕竟比较远,因为皇帝一般住在皇城里不轻易出来,偷偷摸摸的不算。首都洛阳又那么大,难保其心不异。

北军就更远了,首都都不能住。只能在外面自己建房子住。

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有一支皇帝的禁卫军,能够随时听命于自己,同时,外出打仗也能当做个先锋什么的。

那么羽林军就诞生了。

古代保护皇帝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这么多年你绝对叫错了

那么现在,我们又来思考另一个问题:羽林军到底制衡了南北军没有?他们有多少人?

据记载,羽林军人数在西汉的时候大约在2500人。但是到了后面,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这数字。

南军的人数大约在一万;北军最多,能有几万兵马。

有了这三支军队互相掣肘,西汉的政权自然稳定得多。

但是在稳定,这对于匈奴人是没用的。

所以,羽林军开始征战匈奴国。

不过说实话,作为国家与皇帝最亲近的军队,羽林军外出作战的记载比较少。

但是有一战却被完整的保留下来,这就是郅支围城战。

古代保护皇帝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这么多年你绝对叫错了

公元前56年,北方的匈奴国发生内乱,各部落首领纷纷互相攻伐,经过十二年的混战,到了公元前54年,郅支单于先后击败闰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匈奴。

郅支单于继续向西发展,在与康居国王朝结盟后又与康居国兵戈相向,结果在大败康居国主力后,建立起了一座城池,郅支城。

郅支城靠近中原的北方西域,当时出任西域护都的甘延寿,副校尉陈汤觉得匈奴人此举对汉帝国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建议出兵。

公元前36年,40000名汉朝军队与西域诸国军队联合兵分两路,进攻匈奴。一路沿塔里木盆地,翻过葱岭,从大宛国直插匈奴人的老巢。

古代保护皇帝的军队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这么多年你绝对叫错了

另一队则由甘延寿率领的羽林军从温宿国出发,走北路进赤谷,到达康居国的侧翼。

二路军马同时杀出,匈奴人马大乱。郅支单于眼看汉军就要杀到营帐,打算逃走,可是被汉军截住所有的出口,郅支单于插翅难飞,在于汉军的交战过程中被杀。

这一战,汉军斩杀匈奴人1518人,俘虏匈奴士兵1000人,彻底扫除了北方匈奴人的势力。

但到了东汉以后,羽林郎已经恒成为一种仕途上上升的重要通道。据史料记载,东汉后期,中央政府已经无法承担如此重量的财政负担,只好卖官来求得财政收入。

而且史书还明确记载了这些官值多少钱,其中羽林自然也在其中。

到了这个时候,羽林军就基本没有办法再参加到对外的战斗中了。一直到明朝,羽林军才真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汉代期门羽林考释》(黄今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