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求仙——中国历史道教追根溯源

道教是中国上生土长的宗教,在一千八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曾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它的渊源却很复杂。远古的巫卜祭祀、先秦的道家思想、战国秦汉的方土活动、儒教的阴阳五行学说、外来的佛教教义等等,都被装进了道教这个大熔炉。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熔炼与淬火,最后出炉的道教到底是什么样子?

黄帝求仙——中国历史道教追根溯源

黄帝求仙——道教追根溯源

儒教的渊源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的周公,而道教更是来头不小,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把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宗——黄帝拉来当作自家的本初源头。

黄帝,又称轩辕黄帝,生活在夏商周之前的上古时代,因生长于西北的姬水,所以取姬姓;因出生在轩辕之丘,所以号轩辕氏;因他生长劳作的一带土地是黄色的,所以登位后被称为黄帝。《史记》称其“以土德王,故号黄帝”。

黄帝求仙——中国历史道教追根溯源

黄帝在位期间,草创了各种文化和文明。他亲自主持制作冕服,用象征土地之色的黄衣为龙袍;他曾铸鼎、铸钟、铸镜、制礼仪、订历法、造车船。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道创立了最早的医学体系,后人据此编成著名的医书《黄帝内经》,“岐黄之术”也成了医术的代称。黄帝还命史官仓颉创造了象形文字,命隶首创造数字、制定度量衡,命伶伦制造乐器、制定音律。从此,中华文明大体具备,黄帝也因此被后人尊为“人文始祖”。

黄帝求仙——中国历史道教追根溯源

传说黄帝晚年的时候,有一天,仙人浮丘公来见黄帝,看到他郁郁寡欢,便关切地问:“尊敬的帝王啊,你为何闷闷不乐呢?”黄帝长叹了一口气,伤感地说:“清晨起来,我到溪边梳洗,面容倒映在水中,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染霜,胡须斑白,唉!我老了!”浮丘公说道:“世上万物有生必有死,您担忧又有什么用呢,只有神仙才能长生不老呀!”

黄帝听了浮丘公的话,不愿意坐着等死,便决心去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他听说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住着一位神仙,人称广成子,已经活了一千二百岁了,于是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广成子告诉黄帝,要保持心境平和,清净无为,坚持修炼,方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黄帝求仙——中国历史道教追根溯源

黄帝向广成子拜师问道

广成子的话令黄帝大受启发,从此,黄帝跟着广成子学道。据传,黄帝晚年到荆山一带视察灾情时,为了给灾区百姓治病而炼丹,他亲自开采首山之铜,在荆山下铸鼎,虎豹等百兽纷纷跑来帮助黄帝视火参炉。当鼎铸成的那一瞬间,天忽然开了,一条黄龙从天而降,迎接黄帝升天。黄帝与随身的宫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黄龙,白日升天。旁观的百姓在感念之余,把黄帝遗留下来的衣服埋葬在桥山下,这就是今天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衣冠冢。黄帝白日飞升的传说表达的正是道教一贯的主张:人可以通过修炼而回归于天,人与神之间连接的唯一通道就是“修炼”。

黄帝求仙——中国历史道教追根溯源

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道家学派顺应当时的社会形式,宣扬“清净无为”的治国之道,还将黄帝拉来与老子并列,合称为“黄老学派”。东汉末年,黄老学派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相结合,形成了黄老道,成为道教的前身。所以说,要追溯道教的历史渊源,还要从黄帝说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