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二人蜀國卻亡國最快

弄清楚這個問題:"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必須要了解這句話是誰說的,以及這句話當時的背景。這句話是《三國演義》中的司馬徽說的!那這個司馬徽是何人呢?荊州乃至全國的名士!他對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的評價是否合理呢?個人覺得基本是合理的,但是難免有些誇張。

這話其實就是誇讚諸葛亮和龐統都有大才,"安天下"可以怎麼理解,打天下或是治天下呢?相比較來說,諸葛亮更善於依法治國治天下,龐統則更善於出謀劃策打天下。故兩人確實有這樣的本事,陳壽也是這般高評價的。下面我們逐一分析。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二人蜀國卻亡國最快

水鏡先生司馬徽

那就納悶了,諸葛亮和龐統都那麼牛逼,劉備兩個人都得到了,為什麼努力了半輩子,蜀國還是最先滅亡了,這不是在啪啪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臉嗎?挺值得討論的一個問題,但絕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接下來簡單分析幾個原因吧。

第一,劉備當年屬於大器晚成,並且得到二人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曹操當時已經一統北方。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他已經四十多歲了,這個年紀放到當今社會,只求生活太平了。要是再年輕十歲,那對於劉備集團來說無疑是更有利的呀。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二人蜀國卻亡國最快

劉備

最為嚴重的是,北方的軍閥割據勢力都已經被曹操平定了,如果官渡之戰還在打,或者說北方還亂成一鍋粥的話,劉備雄起的機會將更大,所謂亂世出英雄。假如劉備在徐州的時候就遇到了諸葛亮和龐統,那局面絕對將不一樣。

第二,劉備得到龐統不久,龐統就逝世了。

諸葛亮一生從出山到去世一共為劉備效力近三十年,龐統效力劉備僅僅六年左右。諸葛亮的效力時間足夠了,但龐統的時間遠遠不夠,相比於魯肅十幾年效力孫權,郭嘉十幾年效力曹操,龐統確實壽命太短了,時運不濟。龐統去世後,劉備痛哭了數天,足可見在劉備心中鳳雛龐統的地位。

如果龐統的效力時間延長,那結果將大不相同!他可能會被安排和關羽一起守備荊州,他可能和諸葛亮齊心協力管理蜀國等等。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二人蜀國卻亡國最快

龐統

第三,千萬別忽視客觀因素,那就是曹魏和東吳都很強,郭嘉司馬懿、周瑜魯肅均是一等一的帥才,他們的能力智謀可與諸葛亮、龐統匹敵。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二人蜀國卻亡國最快

郭嘉

第四,由於曹魏和東吳都很強,而且龐統逝世太早,間接導致了荊州的丟失,而荊州丟失,意味著劉氏集團只能窩在益州彈丸之地掙扎。

荊州這一塊地盤非常重要,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實現隆中對裡北伐戰略方針的前提,但對於孫權集團來說也非常重要,這是孫權敢於稱帝立國的基礎,因為整個長江流域基本都掌控後,進可攻退可守了。孫劉兩家打起來,荊州乃軍事要地!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二人蜀國卻亡國最快

魏蜀吳地區

第五,劉備是一代明君、諸葛亮是一代賢相、龐統著名謀士,終有去世的一天,蜀國後主劉禪昏庸,奸臣當道,宦官干政,導致蜀國國力直線衰弱。

歷史更替,時光冉冉,人人終有去世的那一天,那務必需要牛逼的人繼承遺志;顯然蜀國劉備集團的人才脫節了,諸葛亮死後,再也沒有比臥龍鳳雛牛逼的人出現了,君臣能力都降低,所以無法再重新三足鼎立的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