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黄堇年


泸定桥横亘在四川泸定大渡河的两端,在那漫长的岁月中,它一直默默地为两岸的人们提供着来往的便利、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异样的光彩。

每次提到四川泸定桥,有两件事情是人们不得不提的,其中一件是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强渡大渡河失败的历史事件,一件我军飞夺泸定桥最终渡河成功的历史事件。

这两件历史事件大家或许都听说过,但是如果不了解历史细节的话,可能大家就会对这两段历史产生一些细节上的误解,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误解。

石达开渡的是大渡河,不是泸定桥

首先在清朝的时候,石达开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泸定桥。

在当时,石达开选择渡过河的位置并不是泸定桥,而是距离泸定桥还有一段距离的一个渡口,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码头,石达开就是在那个地方选择坐船渡河的。

石达开选择在那个渡口坐船过河,其实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从这里过河他只需要考虑造出船只渡过河对面就行了。


因为当时他来的紧急,大渡河对岸的清朝军队还没来得及赶到河对岸设下防守,因此从这个地方过河,才是对他来说最好的选择。

而如果他选择从泸定桥过河的话,那其中就会生出许多的波折。

在当时,石达开和泸定桥之间其实还阻隔着一条很宽阔的河流。

这条河流阻隔了石达开前往泸定桥的道路,如果石达开选择通过泸定桥过河的话,那他就得先制造出船只渡过这条宽阔的河流,这样才能去到跟他们同在一个方向的泸定桥口。

而在渡过这条河流后,可能当地的清军队已经赶到了泸定桥的对岸,早早拆掉了泸定桥上的木板,或者严兵守在了泸定桥对岸的出口。


这种风险对石达开来说是不必要的,因此,他就选择了直接坐船渡过到对岸。

那时候渡口中没有足够的船只供应石达开把军队移往对岸,所以他就下令就地制造出了一些木船,准备乘坐这些自己制造的船只过河,不过在他们几次打算过河的时候,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却摧毁掉了他的最后希望。

接下来大渡河水讯猛然暴涨了起来,水位开始极度上升,河水的流速开始变得极度的湍急,正是在这突然变得湍急的河水阻挠下,石达开的部队最终在南岸被清朝军队给葬灭了。

从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我们可以看出石达开真的和泸定桥没有什么关联。

泸定桥是我军渡河的其中之一个选择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近代史中与泸定桥有关的历史事件。

当年我军在渡过大渡河时,并不是所有军队都是选择从泸定桥奔赴到大渡河对岸的。

在当时,其实有一部分部队选择了和当年石达开一样的渡河方案,那就是选择在泸定桥附近的渡口乘坐船只抵达对岸。

因为船只实在不够的原因,所以当时就下令让剩余的军队前往泸定桥位置,让他们通过泸定桥过河。

这时候与石达开时期又有所不同,此时他们和泸定桥之间再无河流阻隔,在当年的河水早已枯竭之后,他们很轻易地就来到了泸定桥的桥口。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在经历了一番战斗后,勇士们拿下了泸定桥,在这些勇士的掩护下,我军成功通过了泸定桥。


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人们经常误以为我军是全部通过泸定桥抵达对岸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当时我军只有一部分选择了通过泸定桥过河。

建造泸定桥的原因

在说完这种种跟泸定桥有关的误解之后,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泸定桥的建造时期以及建造的细节。

关于泸定桥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康熙年间,泸定桥正是在康熙年间被修建出来的。

在泸定桥的南岸,是富庶的四川盆地,而在泸定桥的北岸,则是已经进入青藏高原范围的康巴藏区。


在泸定桥没有修建之前,这两岸的相隔就犹如相隔了一道天堑。

平常时候或许可以坐船来往于两岸之间,但如果在河水的汛期,面对着突然暴涨的河水,很少是有人敢来往于河水两岸的,因为没人敢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

为了解决掉这个问题,当地就开始着手修建起了铁索桥。

修建泸定桥的监管严格

泸定桥一共由12164个铁环组成,这铁环的制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为了防止有人在制造这些铁环的时候偷工减料,当时官方就制定下了一个严格的规定,要求每一个经手这些铁环铸造的铁匠都必须要在这些铁环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标志,好留待这些铁环出现问题找他们追责。

在这个规定下,那些铁匠们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丝毫偷工减料,生怕到时候出了问题,自己就会脑袋掉地。

这种种严谨的要求,无疑为泸定桥后来数百年不曾出现问题打下了良好根基。


一直到至今,泸定桥都未曾生过锈。

至于为何如此,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工匠们当年铸造的严谨。

第二个原因就是最为至关重要的维护,当地人每隔三个月就会对这些铁索进行一定的维护,防止铁索生锈。

第三个原因就是当地特殊的天气,不仅仅是铁索桥上的铁索,当地居民们家中的各种铁器,也是很少会生锈的。

泸定桥铁链的过河方法

这1万多铁环在打造出来后,人们一共把它们组合成了13根粗长的铁链。

如果要说到古人是如何把这13根铁链衔接在大渡河河流两岸的,我们就得说到古人的智慧了。

首先以这些铁链的沉重重量,当时甩是根本不可能把这些铁链甩到河流对岸的,如果用船拖着这些铁链的话,它们沉重的重量也会造成巨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艰难的问题,当时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首先用普通的绳索连接两方,在船只的带动下,这些重量很轻的绳索可以轻易被带到对岸。

接下来人们会在这些绳索中套上一些竹筒,使这些绳索不会太过于柔软,让绳索拥有一些笔直度。

然后铸造铁链那边的人们需要把铁链缠上这些套上了竹筒的绳索上,一切准备好之后,对岸的人就可以通过转盘转动早已经连接在对岸的绳索,把这些铁链给缓缓地拉到对岸去了。

正是通过这种复杂而又省力的方法,古人才能在那种条件艰难的情况下,建造好了至今仍旧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泸定桥。

所以说这就是古人架设泸定桥的方法,人的智慧一直是无穷的,古代科技虽然不如现在,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慧不及现代,通过金字塔以及各种古代的案例,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出这里面的事实。


孤客生


泸定桥,又名铁锁桥,现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的大渡河上面。它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年)建成,全长有103米,宽有3米,13根铁链固定,共12164个铁环,重有40余吨。它是古代桥梁建筑杰出的作品,也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渡河河水湍急,四周也比较陡峭,对于这样的形式,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把泸定桥架上去的呢?

关于怎么建这座桥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怎么把铁链牵引到江的对面。当时,为了解决这一件事,好多能工巧匠聚集到一起,商量讨论着怎么把这个问题克服过去。商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最终决定采用索渡的方法把铁链穿到江的对面,也就是把粗的竹索系到对岸,然后在每个竹索上又穿上短的竹筒,这样一步步把铁链穿到江的对面。短短一年时间。泸定桥便完工了,可见其速度之快,并且古人能够在如此湍急的大渡河上建好一座桥,可见其古人的智慧之大。



萌妹子软软


提到泸定桥,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战役,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当年敌人要是炸掉泸定桥,红军是不是就过不了大渡河了?

其实,泸定桥共有十三根铁索,九根铺着木板作为桥底,两边各有两根是护栏,当时敌人为了阻止红军从桥上过河,确实拆除了桥板,但是根据守桥的川军是所谓的“两枪兵”,也就是一只步枪,一只大烟枪,身体素质、军事素质已经很差,拆桥板的速度也很慢。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红军的行军速度非常快,从28日早上接到强夺泸定桥的任务,到29日早晨打响泸定桥战役,中间虽然只有短暂的24小时,但红军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昼夜急行军240华里,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所在。

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的行军速度,即便放在如今装备齐全、衣食无忧的特种兵面前,昼夜急行军120公里,也是很难完成的艰巨任务,况且还是在山路崎岖的地带,当时的困难,可行而知。

正如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七律长征》描述的那样:“……五岭逶迤腾细浪……大渡桥横铁索寒……”,场面气势壮观,又突现出红军长征的艰苦与顽强的斗志。

泸定桥的历史渊源与修建方法

在藏族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他们口口相传的是,修建泸定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连接到对岸,怎么办呢?

工匠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搜失败了,但是突然之间,出现一个藏族大力士,他自称自己力大无穷,可以用力气让铁链过案,于是他就在两个腋窝之间各夹一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运完所有的13根铁链之后,因为劳累过度而不幸去世。

当然了,这样的故事肯定是民间传说,目的就是为本就神秘的泸定桥更添神秘。

查阅资料可知,泸定桥由十三根铁链组成,总重达到40多吨,这样的重量,肯定不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就能完成安装的。

实际上,飞夺泸定桥虽然发生在近代,但泸定桥的修建却是始于清朝。据资料记载,在清康熙年间,藏族与汉族的互相贸易往来基本上全靠大渡河上的船只或者溜索转渡,费时费力,而且极易因为货物不能及时过河,最终导致新鲜食品腐烂变质,让人惋惜。

但康熙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于是下令修建泸定桥。但是修建泸定桥定然不易,毕竟古代没有直升机可以直接拉着一头过河。

当时,为了修建泸定桥,康熙下令全国的能工巧匠聚集在泸定桥,目的就是集思广益,让大家拿出一个最完美的修建方案。

最后,建造泸定桥采用了索渡的原理,也就是把粗竹索系于两岸,然后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已经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最终,就以这种方式把竹筒与铁链拉到对岸,修建好了撤除竹筒。

我们不得不说,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


小小嬴政


150多年前,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在这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画面,石达开带领3万将士在这里浴血奋战,苦苦支撑了一月有余却始终没能渡河,最后遭遇清军的残杀,全军覆没。1935年,红军抵达大渡河,前有天堑,后有追兵,此时能否渡过大渡河也成了问题,红军和石达开部队一样,都是遇到5月的汛期,洪水冲击,他们唯有强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才能顺利通过。

原来大渡河上只有一座铁索桥,也就是泸定桥,泸定桥是连接康巴藏区与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咽喉要道,红军抵达泸定桥时,桥上的木板已经全部被拆卸,他们只能自己带着木板一边战斗一边过桥,他们经过几个小时的厮杀,最终成功通过泸定桥,“飞夺泸定桥”也被载入史册,更重要的是泸定桥也因此声名大噪,如今很多人也慕名前来。

那么这座泸定桥究竟是如何建成的呢?

泸定桥全长一百米左右,宽度是三米,整座桥是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在桥的两边各有两根铁链作为扶手,桥面的底部是由9根铁锁链作为主体,支撑人们的行走。

《泸定县志》中记载,泸定桥于公元1700年修建,当时的四川提督在巡视大渡河时发现,这一带水患频发,商旅行人往来不便,偶一失足便形影俱无,需要造桥梁,以此通过山川,惠民生、定边陲。因此他上表朝廷,在此修建桥梁沟通东西两边。

康熙听闻后,派人亲自前去修建桥梁,耗时一年多才修建完成,为了庆祝这座铁索桥修建成功,泸水平定,康熙御赐桥名为“泸定桥”,后来这里也改成了泸定县(并非是因为有泸定县才叫泸定桥)。

泸定桥的选址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据专家表示,大渡河有两处地方适合建桥,但是古人并未放在这两处,一是因为两边都是花岗石基岩,虽说有花岗石基岩更好,但是下面没有宽阔的建桥基地,水流汹涌澎湃;二是两边地势陡峭,没有适合居住的地方,不容易疏散两边的百姓,人们过了桥,没有快速疏散的道路,更没有适合马车通行的地方。

最后才选在了如今这个地方,桥的另一面是花岗石基岩,非常适合建筑桥梁,另一面则是稀疏的泥沙,只有一面符合打桩,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古人在有花岗石基岩的一边打了两个长达八九米的铁柱,铁柱头戴铁帽,威武的龙仗中铁索缠绕,他们将这两根铁柱成为“将军柱”,也是泸定桥的“定桥神针”。

将军柱上的两条铁链分别扎入地下的地龙桩,也就是说桥上的重量几乎全靠这两个将军柱支撑,这样也就解决了另外一边地基松动的问题,这种原理也简单,因为所有的受理点都在将军柱上,所以非常稳定。

另外这几根铁链扎入地龙桩之后,上面铺上花岗岩条石,防止松动,这样桥的两端算是完成了,另外一面也类似。

但是泸定桥为何要用铁链建造,而不是建造木桥或者石拱桥?

显然石拱桥和木桥都不行,因为这里地质的问题,石拱桥一旦发生地震,很有可能就断裂,而木桥更本就受不了大渡河水的常年冲击,最终才选择了铁索建桥。

据《泸定县志》聚在,因为泸定县地区没有铁矿资源,需要从数百里之外运到泸定县,铁匠门夜以继日的打造铁环铁柱,历时一年才完成了生铁的铸造,13根长达百米的铁索全部由12164个铁环环环相扣所组成,重达40多吨,那么这些又重又粗的铁链又是怎么架起来的呢?

一开始是打算利用船只引渡,不过船只在水流急端的水面上根本停不稳,这种方法也行不通,后来古人们先将大竹索固定在两边,然后在竹索上安装小竹筒,引铁索到筒内,最后拉动竹筒将铁链给运到对岸,这才将铁链架在大渡河的两边。

那么泸定桥上的铁索为何又不会生锈?

这主要是因为泸定县的特殊气候形成的,泸定县里的百姓,家中的铁铲镰刀都是随处放置,从未生锈,百姓说泸定县地区属于干热河谷,这里日照强烈,风力强劲,空气湿度低,而这种干热的局部小气候让泸定桥上的铁索历经300多年依旧光亮如新。

而泸定桥上的铁索铁环也都是采用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每个铸造工都必须在自己的铁环打上印章,无一疏落,这才保证了泸定桥的稳固。


羽评郡主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主席!

毛主席的一首《七律·长征》。写出了红军跨越25000里的漫漫长征路,历经千辛万苦、饱受极寒酷暑,却能够乐在其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天下为公的大无畏精神。

而长征路上最为惊险的一幕便发生在大渡河上。这便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勇敢的红军突击队,迎着敌人的炮火和军事封锁,冒着生命的危险一边攀岩着铁锁一边还击着对岸的敌军炮火,愣是跨越了崇山峻岭间的大渡河,彻底的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因此泸定桥也随着这一事件成为了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一座桥梁。但实际上泸定桥的传奇远非如此简单。


大渡河上的这座铁索泸定桥修建于康熙晚年。距今已有300余年。全部采用铁链加铁锁环环相扣而成。在当时便是中国最大的铁索桥。因此泸定桥修成之日。康熙皇帝曾亲笔题写泸定桥三个字,可见泸定桥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曾几何时,太平军的领袖之一翼王石达开因天京事变之后,因受到天王洪秀全的排挤因此愤而从天京出走之后率领十余万太平军,一路向西跨越十余省,最终兵败大渡河。被俘后表现出了英勇的英雄气概最终遭遇了惨无人道的凌迟之刑而亡。


泸定桥的修建,在当时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一项工程。全部采用铁锁的结构横跨两岸的崇山峻岭。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工业机械设备,建成这一切全部依靠的是人的智慧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泸定桥采用了13根铁索连接而成。全部共用了12164块铁环。加上两岸的桥墩和桥引共计41吨之中。

当时为了修建这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可谓是煞费苦心,当地请了许多能工巧匠,集思广益商量对策。最终决定先用绳索连接两岸。然后在绳索上套入一个个竹筒。然后将准备好的铁环,一点一点的续到竹筒之中。然后对面的人拉动绳索将铁链一点点迁移到对岸。


但是重量极大的铁链。即使被拉到了对岸也依然在两岸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弧度。这样的弧度根本没发继续修建桥梁,更无法满足人们的通行要求。因此便在对岸修建一座大的转盘。将铁链的一端固定在转盘上,然后用十几个大汉推动转盘转动。每转动一扣便将铁链拉近一环。直至最后铁链的弧度满足桥梁通行的要求。才会将铁链钉死在对岸的桥台上。

就这样13根铁链才一一固定在了险峻的大渡河两岸。然后便是在铁链之间铺设横链。因此这才构成了一座铁索桥。当时铁索桥用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才修建而成,为了保证铁索桥的质量,当时的官员要求每一个工匠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每一个铁环之上。这便促使每一个工匠在制作和安装铁环是不敢有丝毫的差错。否则等待他的便是性命之忧和牢狱之灾。



当时在大渡河上修建成功铁索桥的消息,通过当地官员上报到了朝廷。年过半百的康熙皇帝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十分的欣喜。感慨艰难的山区丘陵之地。从此也可以实现天堑变通途的愿望,沟通两岸的经贸往来。于是御笔题写了“泸定桥”三个字。

正是由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匠们将自己的名字打在铁环之上。才有了泸定桥300年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奇迹。依然为两岸人民的往来和当地的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古人做事情的态度。



由此可见,无论是泸定桥的修建还是明朝南京城墙的修建。当一个工匠内心坚守做事的原则和底线时,畏惧严刑酷法时,便能够诞生一个个工程上的奇迹。


珞珈山的猫


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有一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里的“大渡桥横铁索寒”说的其实是两个事件: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泸定桥就是靠红军名垂青史的。

泸定桥的悠久历史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境内,最早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距今已有超过31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

康熙之所以在偏僻的甘孜州修建这座桥,主要是为了解决从汉区通往藏区的交通难问题,加强对藏区等偏远民族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泸定桥的名字就是康熙亲自所取并御笔亲书,而且泸定桥建成后很快成为交通藏汉、促进交流的纽带,发挥了很大作用。

泸定桥的修建技术

泸定桥与其他石制、木制的桥梁不同,因为大渡河两边都是悬崖,无法使用石头、木头等材料直接跨河构建,只能使用粗大的铁链构筑桥身,在铁链上敷设木板作为桥面。

泸定桥全长103米,宽3米,桥栏是4根粗大的铁链,左右各2根,两端牢牢固定在两岸的桥台里;底下则并排9根铁链构成底链,底链上铺满木板,构成桥面,桥栏与底链间使用小铁链相连,如此构筑成一个整体。

这些铁链有多重呢?资料显示,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锻造的铁环相连,环环相扣,13根铁链总共有12164个铁环,全桥总重量超过40吨。

如此沉重的铁索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能让沉重的铁索凌空飞渡,飞到大渡河对面去呢?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据史料记载,当时周边各县的能工巧匠聚集在一起开会,商量着如何才能牵着铁链渡江到达对面,最后工匠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利用“索渡”原理,即用粗竹索(竹索很轻)系于两岸形成一个“竹索桥”,每根竹索上穿上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从对岸拉动绳索,就可以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对岸,省却不少力气。

这个“索渡”原理有些类似现在拉窗帘的那个装置,只不过是单向的,虽然拉动如此沉重的铁链仍要费一些力气,但这已经是当时最省力、最轻便的方法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说起泸定桥,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无疑是红军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自建成以来,便成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一旦爆发战争更是至关重要的军事要隘,而大渡河的险要和泸定桥的构造,让这里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

1935年5月29日,红军长征途经大渡河,为了摆脱敌人重兵尾随,必须攻破这道险隘,但国民党军队重兵防守,以强大火力封锁桥面,我军武器装备落后,该如何突破?

当时奉命夺取泸定桥的是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一军团红二师四团,他们为了完成这个艰苦卓绝的任务,从所属二连中精心挑选了22名最精锐、最勇敢的战士,组成敢死队,由二连连长廖大珠率领,毅然向泸定桥发动攻击。

就是这22位勇士组成的敢死队,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成功突击到对岸,一举消灭桥头守卫,夺取了号称牢不可破的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红军历史上“惊、险、奇、绝”的战斗奇迹!

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

大家在现实中,很容易把“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两件事混为一团,认为是同一件事,但实际上这是当时红军渡过大渡河的两个不同途径,并非同一件事。

时间回到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地区组织了强渡大渡河的行动,但当时红军只有几只小船,短短几天内根本无法将数万红军渡过河去,而敌人重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人迅速做出决定,派出一部夺取泸定桥,开辟新的渡河通道,保证红军全部、及时渡河,也就有了5月29日的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是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次不同战斗。

既然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不是同一次战斗,强渡大渡河的18勇士与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也不是同一批勇士,强渡大渡河的18勇士来自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1营,全部有名有姓,有据可查;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来自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2连,迄今为止只有8名勇士的姓名可以确认,其他14名勇士仍然是无名英雄。

夺取泸定桥后,中央红军主力便从泸定桥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把红军主力全歼于大渡河以南,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企图,是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随着时光流逝,这14名“飞夺泸定桥”的勇士早已离世,我们或许永远无法得知他们的真实姓名,但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名垂青史,值得我们后人铭记于心,让向这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泸定桥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传统木构古建筑之一。修建于康熙44年至康熙45年。工期一年的时间建造了这一世界奇妙建筑。并由康熙大帝御笔题书“泸定桥”。那么这座桥有何独特之处呢?独特的地方在于泸定桥的历史意义和它极简风格的造型。历史意义在于泸定桥见证了长征的壮举,使得冰冷的泸定桥立马变得鲜活起来,赋予了文化的韵味。我们重要说说它的风格造型。

说起泸定桥绕不过去的就是那几个关键数字。全长103米,3米宽,13根铁链,12134个铁环,铁链重40吨。这样的工程量放在现代也不是很容易,更何况是两百多年前的清朝,那么泸定桥是如何建成的呢?

修建泸定桥的初衷是因为当时的大渡河水患严重,来往的行人和商贾极不方便,以往只能靠渡船过河,危险性极高且很耗费时间,所以这一带经常发生事故。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康熙年间主张对外扩张,西藏此时也已是清朝的疆域,当时的内地与藏区有很频繁的货物往来,而且有频繁的军队调动。苦于大渡河上没有一个成型的桥,所以只能靠渡河解决这些运输问题。当时的四川提督就提议康熙修建大桥,于是大渡河应运而生。

但是修建泸定桥并非易事。当时主要面对的技术难关有三个,一是12134根碗口般粗壮的铁链是如何做成且完美链接起来的?其二是长103米的13根铁链是如何拉到河对面?其三便是,承受如此大牵引力的桥台如何打造??要知道那可是40吨的铁链。首先看第一个,其实铁链并不难链接,难得是数量如此庞杂,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是做不出来,索性康熙朝不差钱,每一个铁环都有专门负责打造的工匠,并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印章,类似以前的城墙青砖,这就保证了铁链的质量问题。

如何连接?首先在两岸架起绳索,再在绳索上套上竹筒以保证绳索笔直,接下来再就着绳索将之前的铁环,一个一个套起来,当然这过程中铁链肯定会因为重量掉落水中,等到把铁环全部连接起来,实际上已经全部掉入河里了,但是此时铁链已经被拉到河对面了,接下来再用事先准备好的大转盘,将已经落入水中的铁链拉直,这样铁链就固定好了。至于桥台更是使用中国独有的榫卯结构的木构桥台,稳定性能极佳。这样一座完美的桥就架起来了。


木剑温不胜


泸定桥又因由铁链构成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毛主席有诗云“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邓小平同志在飞夺泸定桥过去几十年后回忆起长征征程,仍决得最险要的是泸定桥。几百年来,泸定桥横在大渡河上,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

泸定桥建于康熙四十四年,历时整整一年,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打铁铸链,修墙铸亭,竣工后,康熙亲自为其题名“泸定桥”。

关于泸定桥的故事,不仅仅红军长征时的艰险,在此之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败走此地,在湘军的穷追猛打之下,石达开走上了此“绝境”最终石达开死于此地,去年年后,同样的情景出现,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扬言让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然而在红军的策略下,国民党空欢喜一场。

大渡河的险峻自然无话可说,泸定桥的铁链有13根,两边各两根作为护栏,底下9根为桥身,

每根铁链重千斤至几千斤,共达40吨。那么,聪明的古人是如何把这么重的铁链横架在凶险的大渡河的呢?广益商量对策。最终决定先用绳索连接两岸。然后在绳索上套入一个个竹筒。然后将准备好的铁环,一点一点的续到竹筒之中。然后对面的人拉动绳索将铁链一点点迁移到对岸。然后,聪明的古人把拉过来的铁链固定在一个转盘,集众人之力,转动转盘,让铁链横架在大渡河之间,经过长期努力,人们中午将13根铁链固定好,但是,这些光鲜的成绩下,代价却是许许多多劳工的生命,很多人因为一失足就掉下大渡河,消失在湍急的河水中。




学于古今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22位勇士开路,一举消灭桥头守卫,打开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抒写了中国革命和战争史上的奇迹。

相对而言,太平天国的石达开部,经过这里时,好长时间无法突破,石达开无奈投降,遭到凌迟处死,石达开所部太平军也悉数被坑杀。泸定桥天险让人胆寒,在英勇无敌的红军面前,也不过就是垫脚石。

飞夺泸定桥一战,因为入选了小学课本而为多数人所得知,却很少人能说出22为勇士的名字。其实这个22人组成的突击队,全部来自于红军第四团的第二连,连长廖大珠亲自担任突击队队长,一举通过泸定桥,红四团迅速通过占领泸定城,红1师和干部团加以策应,保障了中央红军大部队的安全。

泸定桥22勇士中,只有3人在这次战斗中牺牲,大部分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有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等9人让人记住了。泸定桥中的英雄部队红四团,隶属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二师,在长征路上始终担任红军的前卫团,作战勇敢、战功赫赫。红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参谋长李英华等建国后担任解放军重要领导其中杨成武授勋上将,耿飚却成了唯一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在改革开放后开启我军的精兵路线改革。

说完红军,给你说说泸定桥。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这座桥建设于1705年,就是清朝的康熙44年,为了沟通四川盆地和川康藏区而建设。

这座桥是这么建起来的呢?有这样一个传说,藏族勇士噶达,是有名的大力士,两腋下夹着两条铁链,坐船渡河,搭建完13根铁链,力竭而死。当地人修建了庙宇,纪念这位英雄。这个故事中,体现出藏民对英雄的崇拜精神。

真实的历史中,泸定桥的建设有很强的官方意志,属于当地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大桥建成后,康熙皇帝亲自为这座桥命名为“泸定桥”,并且御笔亲书“泸定桥”挂在泸定桥桥头。在泸定桥边,形成了一个泸定县。

康熙年间的技术条件,修建这座桥,可以说是集众人智慧的结晶。荣经、汉源、天全等县的数千名能工巧匠云集于此,终于制定了最好的建筑方案。工匠们先在大渡河两岸竖起重量18000斤的铁柱,叫做地龙柱,相当于孙悟空的定海神针。地龙柱竖起来后,就开始铺设铁链,每条铁链都用1.6吨的熟铁打造而成,造完后运到大渡河河东。用一根大绳子挂着竹筒,把铁链一点一点拉到对岸去,到了对岸,还要用辘轳等机械,把铁链拉的紧紧的,最后在铁链上铺好木板,这座铁索桥就建好了。

泸定桥修建工程,耗时长、造价贵,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一万多个铁环,都有专人负责并且打上工匠记号,一旦质量不合格,轻则打板子,重则砍头。在这样严格的监督下,这座铁桥实用了200年依旧崭新如初。

目前,泸定桥是当地的4a级景区,包含泸定桥和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两部分。感兴趣的老铁,一定要去看看。


历史知事


笔者打算只讲技术,不讲故事。所以这是一篇有一定工程技术含量的文章,主要涉及到铁的铸造技术,力学的相关分析,连接技术的介绍等知识内容。<strong>

泸定桥是四川省泸定县内的一座铁索桥,是古代桥梁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我们常见的古代的桥梁种类有:索桥(铁索桥,例如泸定桥)、梁桥(例如渭水三桥,现在江南地区有很多这种桥)、拱桥(例如赵州桥)。笔者作为一个工科生,有关于泸定桥的制造技术在上大学物理和一些专业课的时候老师多次提到并进行了分析。

泸定桥是什么类型的桥梁?有什么特点?

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泸定桥是索桥的杰出代表。索桥主要见于西南地区,由于西南地区地势险要,多急流多瀑布不利于建造石拱桥和梁桥,建造成本先不说,建造成之后的寿命相当堪忧,意义不大。索桥的定义是:使用竹索、藤索或铁索,或两者或三者并用为主要骨干结构拼接等连接方式悬吊起的大桥。定义比较拗口,解释一下就是:用绳索连接起来的桥。

这类桥的特点正在定义里已经提的很明确了,就是使用的是铁索等绳索作为主要的骨干结构。这里所谓的骨干结构的意思是:作为力的支撑点,人的骨干结构是骨头。骨之不存,皮肉焉附?铁索没有了,所有的木板也就没有着力点,没有了支撑起它们的东西。

泸定桥的铁链的力学分析和材料分析。

力学分析:由于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总重量是23吨,不是40吨。那么长的长度,又是一维结构(线性结构)。所以力是很大的,假设材料不好的话承受不住力。一根绳索是由大约935个铁环组成的,每个铁环都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相邻两侧的铁环的拉力,对于连接处的要求更加高。因为拉力是很大的,根据微分计算下来,每一个铁环受到的单侧拉力大约是其两侧的铁环相减之后的质量x重力加速度(大约是9.78N/Kg)x角度(α)的余弦值(cosα)。

尤其是末端的铁环的拉力,计算得出的力大约为:每个铁环的质量大约是1890克,算作1900克的话就是3斤8两;最末端的铁环要受到大约900个铁环的质量,角度比较大,笔者根据图片目测大概在60°之上,角度越大余弦值越小,所以笔者取60度好了,那么cos60°也就是0.5;计算得出的每个铁环要受到8300N左右的力,大概相当于你用力吊着一个830kg的物体的感觉。<strong>

是不是很恐怖?不要想成一下子加上去的力,一下子加上去的话远远比这个要大,因为还有牛顿力学第二定律:F=ma。你可以想象成一直吊着,不带动的。

材料力学分析:以上只是单纯的力学分析,每一个高中生都可以做。接下来笔者想加入一些材料力学上的知识,由于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看的懂。笔者不打算详细的计算,只告诉大家结果。铁的韧度,强度是有限的。韧度的意思说的是一种材料的拉伸变形的能力;强度是抗变形的能力。可以这样子理解,尽管并不是很准确的定义。

铸铁的强度并不是所有材料里比较高的,韧性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铸铁的疲劳度并不是很大。所谓疲劳度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改变,材料长期受变力,发生了韧性和强度变化。对于泸定桥来说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有可能会断。因为桥上要走人的呀,所以每一个铁环受力都是在发生着变化的。

通过简单并不精确的分析,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对于泸定桥的材料,也就是铁的要求很高,一定要精炼。否则韧性会很低,脆度会上升,也就是很脆,那么疲劳强度也不会高,更加容易断裂。所以古人为了让每一个参与工程的铁匠都会认真的对待,就让他们在每一个自己做的铁环上做上只属于自己的标记。<strong>

万一那个铁环出了问题,就要把那个铁匠抓起来问罪,甚至砍头。这样子就确定了12164个铁环,每一个的材料都是过了关的,是铁匠拿命在做保证的。

泸定桥的架设。

泸定桥一共有13根铁链,每一根铁链大概有938个铁环。每一根铁链都重达1.76吨,也就是1760千克,大概是30个人的体重。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喝彩。在架设的时候,先是由一个船拉着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在船上,一头在岸边。

船游到对岸,这样子绳子就把两岸连在了一起。此时,一岸的工匠将绳子系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再将铁链像蛇一样缠绕在木棍上。对岸的人拉绳子,铁链就随着木棍一起到了对面。两岸都有石柱子,铁链是系在石柱上的。就这样架好一根铁链。

有人说为什么不把铁链放在船上,直接带到对岸去,还要这么麻烦干嘛?首先是铁链还是比较重的,30个人的重量,先不提能承受这么重的船哪里去找,泸定桥在清朝的时候水流是很湍急的,船不容易控制。其次就是船游到了对岸之后,怎么从水面上把铁链拉起来?这个需要很大力的,长度可是103米的铁链呀。

需要的力远远超过了1.76吨的重量。又有人说为什么要把铁链绑在棍子上,不直接拉过去?就像笔者刚才说的,这需要很大的力。绑在棍子上之后由于棍子的韧性相当差,所以不会产生很大形变,在拉的过程中只需要有向后的拉力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克服铁链左右摇摆的力,相对来说轻松了许多。对工人的体能和身体消耗少了很多,身体就是工人的本钱啊。

有关泸定桥的建设就介绍到这里,由于本文中力学知识有点多,有一些术语,笔者可能没解释到位。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笔者会解答你的问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评论区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