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宁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建立的教师退出机制?

诗意南山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此举效果明显,社会效益良好。“咬文嚼字的鱼”不是杠精,但习惯问一问,宁夏一个西部省份凭什么能率先做到并做好?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是依托上级的政策支持?是他们不怕困难开拓创新,还是财政编制做好兜底?为此,我从网上找到了其“教师退出机制”更为具体的介绍:

一是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教师退出机制,工作满30年的、满20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的、身体长期有病且不适合教育教学岗位的,经本人申请可以提前退休,财政补足至退休年龄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不愿退休的,经考试考核,调整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

二是实行特岗教师计划,用退出机制腾出的编制,全区招聘特岗教师2.35万人,三年后考核入编。

三是建立职称直升制度。在山区工作年满15年的直聘中级职称、年满25年的直聘高级职称,不设门槛、不占岗位。

第一条措施把“工作满30年的、满20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的、身体长期有病且不适合教育教学岗位的”视为符合条件,不过,对于教师而言,“财政补足至退休年龄的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才是其自愿申请的条件。据网络介绍,最高的补贴标准能达到1800多元。估计这1800多元应该是每个月的标准吧。所以,这个退出机制是要有厚实的财政资金兜底的。

第一条措施的退出机制里难点在“不愿退休的”。对符合条件却不愿退休的进行考试考核,怎么考试?以什么为标准考核?这需要智慧和勇气啊,面对的都是资深老教师。更棘手的是调整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后,这些事业单位会超编吗?这些人教师工资10%补贴部分要不要扣除呢?这里涉及财政和编制的问题,与现有编制和财政政策要求相一致吗?

第二条措施是以“退出机制腾出编制”为前提的,全区招聘特岗教师2.35万人,按照“三年时间共有6155名教师退出教学岗位”的速度,三年后考核入编人数或相当有限。在编制没有扩大的情况下,这些特岗老师三年后的出路又会是个焦点问题。

第三条措施里直聘中、高级职称不设门槛、不占岗位。这与现行编制和职称评聘管理政策精神相吻合吗?再说“山区”也很难界定,宁夏差不多都是内陆山区吧。

如果在编制和财政上没有倾斜和支持,宁夏一个西部省份何以能第一个吃螃蟹?希望有了开始,全国有更多省份跟进。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也就要建立教师准入机制、补充机制,补充青年教师,保持队伍活力。


有争鸣,欢迎转发分享异议!


咬文嚼字的鱼



大家好,我是校园微观察,也是一名高中老师。我对于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是赞成的,让那些不忘初心的老师留下让那些本心蜕变的老师退出,让老师队伍形成流动的活水,那么教育有幸国家有幸!那么,怎样的老师算本心蜕变该退出教师队伍呢?我觉得下面的这个老师就是其中一种吧!

表侄女到了读初中的年龄,引起了表弟的重视。以前表弟由于生活不稳定觉得没有重视女儿的教育,所以九月初决定在城里买房把女儿送到城里的初中学校好好培养一下。看到表弟有这样的决心作为教书的我倍感欣慰,就向表弟推荐了本地知名的私立中学,这所学校的师资、管理、升学率、硬件设施等口碑都不错。表弟也没犹豫就把女儿送去了,我也觉得是件好事。不料,到十月份的时候表弟打来电话诉起苦来说,表侄女的班主任的一些做法真是超出想像了,已经和微信群里的家长联名向学校投诉班主任了。私立学校学生家长的意见学校很重视,我是有所耳闻的,但是这么短时间就投诉班主任还是出人意料啊!

听了表弟的讲述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表侄女刚进班时,班主任老师说私立学校就要"严“字当头,就要与公立学校区别开来,表弟和女儿都挺认同的,毕竟花了高价与费嘛,希望学校管理严格。之后,女儿说班主任在班上制定了诸多班规,比如,迟到旷课卫生差不穿校服罚款啦,上课讲话坐"荣誉座位"啦,谁吃瓜子就到讲台上当全班的面吃光一堆瓜子啦……这些表弟觉得虽有不妥但毕竟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就认可了。


但是最近女儿回来说,中午一定不能吃面条或稀饭了,表弟听后有点莫名其妙了,问为什么?女儿说,班主任又制定了一条规定:下课上厕所要向坐在讲台上的班主任报告,防止同学们下课后自由活动引发事故并能挤时间学习,谁上厕所次数多就批评谁。所以,表侄女只好吃些干的在学校也尽量不喝水,免得多上厕所被批评。表弟听到这些愤怒了,这不是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身体的摧残吗?于是在微信群说了此事,其他家长也很生气,决定联名投诉班主任。

到此,我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绝没想到班主任还会想到这一招!至于投诉结果怎样我不知道,但是那位班主任老师要忍受痛苦是一定的。毫无疑问,那位班主任为了管好班级是花了心思动了脑筋的,并且下课后就坐讲台上也是挺辛苦的,但为什么学生、家长都不能接受呢?主要是控制欲太强没有基本的平等民主意识造成的。这类老师常常表现为总觉得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用老师的权威掌控学生的方方面面,他们说得最多的词汇就是"不准""严禁""惩罚""听话"等,经常有像那位班主任"下课不准上厕所"、设"荣誉座位"一样的规定措施,极端的就置法律道义于不顾酿成事端,比如不服从自己的就吼骂打等。很显然这类老师最终往往是遭人厌弃但内心悲屈,痛苦不堪!


这样的老师大概已经忘记了什么是教育,忘记了教育的基本方式,就该退出!


校园微观察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从2011年起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已为符合条件、自愿申请的6155名教师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腾出的编制全部用于补充年轻教师。 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宁夏的教师退出机制,在全国开了先河,为教育改革发展增添了新举措。为让农村教师队伍更加稳定,工作年满30年,可自愿申请退休。这是对乡村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在农村干满30年,非常不容易,一部分老师疾病缠身,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还有一部分老师知识结构陈旧,教育教学理念落后,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他们可以申请提前退休。腾出编制,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

为了鼓励教师在农村地区工作,对农村教师实行津补贴制度,连续在农村中小学工作15年、25年的教师,不设门槛和职位限制,直接晋升中、高级职称,这是农村教师的福音,解决了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能够促使更多老师扎根在农村,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教师退出机制,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里程,值得各地方仿效学习。


Lance课堂


我认为这个办法可取,因为年纪大了的教师(特别是50岁以上)是跟不上教育教学的节奏的,其一、知识不能更新教学的需求,二是没有活泼的激情去引导带动学生(因为精力有限)。上面不准退,又要你必须上班,强制性地让你占用各种资源,这种做法既影响了学生的学,又影响了新教师的进,这难道不是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吗?也许有许多老教师是身在学校心外。他们不是不想搞好本职工作,而是精力跟不上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累。你们觉得呢?


YMK4


不得不说,这是一项人性化的好举措!

其一,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的管理需要退出机制。

众所周知,教师是典型的脑力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老教师记忆力大不如前,已经不能将备课的内容非常精彩地展示出来了,这就会影响上课的效果。尤其是在知识“爆炸式”更新的今天,老教师无论是在知识更新还是视野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欠缺。更何况教育还出现了由“智力劳动”,向“体力劳动”发展的迹象,年龄大的教师,工作效率肯定远不如年轻教师那样突出了。

其二,这样的做法解决了老教师的后顾之忧。

不可否认,教育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教师群体,他们将最宝贵的年华、最旺盛的精力、最激情的工作态度给与了热爱的教育事业。只是由于年龄、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在教育一线奉献,但死板的教育机制又使他们不得不坚持,低效的工作效率不说,还占着稀缺的编制。倘若推行教师退出机制,按照《劳动法》给与他们应有的待遇,将会使他们光荣提前退休,也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其三,这是对教师这一职业应有的尊重。

众所周知,公务员工龄满三十年即可申请退休,教师的工作相比于公务员更是辛苦多多,为何没有相对应的退休政策?这使得许多白发苍苍的老教师还在拖着沉重步伐奔波在教育岗位上。所以,变通的做法就是允许身体有问题的老教师进入教师退出机制,给他们一点应有的保障,也给教师这一职业一点应有的尊重。

当然,实行教师退出机制,还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身体状况不良”、“本人自愿放弃一些政策待遇”等。我认为“工作已满三十年”是最为合适和恰当的条件之一。


O苏拉木塔格


这是非常非常棒的一个省,第一解决了大量年青师范毕业生的工作,培养了以后的中坚力量。再者,年龄偏老的教师,与中小学生在思维和身体上差异巨大,彼此适应性偏差。再也,解决了大量年老教师的病痛问题,让他们老有所乐,还稳定了家庭关系,年老教师在教育孙辈上,有一定的见地和优势,对孙子孙女的教育很有好处,对提高整个地区的人口素质意义重大啊!

就冲这点,最近几年我一定去这个地方再逛逛贡献点GDP.


二十多年的教育小故事


我的观点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现在的教师属于编制管理。如果没有人退出,在编制满员的情况下,就不可能有新教师补充进来。而现在有许多老教师由于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接受教育教学新思想,新理念过程缓慢,已不适应继续留在教育教学岗位,适时退出,提前退休,无论对教师本人还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都是有好处的。当然,实施这一机制的前提是教师资源充足。

其次,有许多教师由于身体原因而不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还有一些教师停薪留职去做其他工作,学校不得不使用代课老师,而代课老师的待遇更低,无论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还是工作的稳定性都不能充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让这部分教师腾出编制,以补充新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让每个人都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所以,我是赞成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的。


岚虹春雨


教师退出机制其实不是一个新话题,近几年来不少地方也这样做了,是好是坏靠实践来检验。就宁夏教师退出机制看,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触及。

这个关键问题就是教师队伍整体参予的退出。教师因年令丶身体状况等诸多原因退出教师队伍,在不大影响个人收入的情况下,退出机制目前还未发生坚锐矛盾,有很多人也赞同这样的机制,好处大家说了很多。

在我看来,这样的退出机制很不全面,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动摇教育教学的根本!教师退出机制,由全体教师参予,才是一关键问题。几十年来,在腐败环境下,在教师招聘问题上,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大批不合格的年轻人进入学校,走上教师岗位,很多年轻教师德才不备,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极大不满,所以,我认为,象宁夏这样的教师退出机制很不完善,退出机制由全体教师参予而不是部分。


鱼夫37


为宁夏率先建立教师退出机制点赞!点赞!

“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保持教育的活力,必须不断补充新生的力量。很多教师得到编制就仿佛进了保险箱一样,上世纪那种企业吃大锅饭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小病请长假,有事长请假,消极怠工现象特别严重,有的甚至占着学校的编制,自己出去做事,长期不上班现象比比皆是,虽然学校缺老师现象严重,但因为没有编制,年轻教师进不来,教师平均年龄偏大,身体越来越差,工作量大,学校也缺少活力,暮气沉沉。

宁夏的这项措施,让不能胜任工作的老师不再占用编制,让年轻教师进来,让新生力量补充进来,激发了学校的活力,为教育办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就拿我们学校也有大量的招聘教师,他们年轻,富有朝气,学历高,素质高,工作认真积极,但他们的工资却只是老教师五分之一。这种薪资之间的差距简直触目惊心,就因为他们没有编制,都不能实现同工同酬,还谈什么教育公平?我认为这是教育界的不公平。让不能胜任工作的老教师退出,腾出编制给年轻教师,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但愿这样的教师退出机制在全国推行!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寐语小筑


教师的惰性和倚老卖老造就了教师队伍不应该越老越值钱!更重要的是很多老教师由于身体的透支已经很难适应一线的教学!(除教师起早贪晚外其他行业都没有这种情况!)所以补充新鲜血液才是教育前瞻布局的必须!说心理话教育行业真的不适合延长退休!这样会坑害我们的下一代!(但就个人来讲延迟退休会无形的增加他们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