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牛”的河,十年铲平一千多座山头,号称世间奇迹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号称世间奇迹。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动工,至1969年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红旗渠总干渠全长达到70.6公里,其中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有151座渡槽,开凿出了211个隧洞,而且挖砌土石达到了2225万立方米。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林县位于太行山中,境内大小山峰连绵,全县1000多个大小村庄都分布在这些深山峡谷里。由于当地土薄石厚,童山秃岭,气候失调,雨量稀少,十年九旱。在红旗渠修建前,全县只有一万二千四百亩水浇地,有一半以上的村庄、三十万人缺水吃。很多人因此背井离乡。


林县境内,虽有四条河流,但天干地旱,水源极其缺乏。除盘绕在林县、平顺县界之间的漳河之外,其他三条河流,一遇旱天,就干枯无水。想解决林县严重缺水的问题,只有把漳河水从上游引入林县境内。1960年2月,林县开始修建“红旗渠”,以实现“引漳入林”的计划。

红旗渠不是一般的山间渠道。按照设计,要在几十米以致几百米的石山上,拦腰开出、砌起一道宽8米,高4.3米的石渠,可通过每秒25立方米的水,河水要流过悬崖,穿过50多处山壁陡峭的险工和42个山洞,在太行山上流转70公里,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修建红旗渠这样一个艰险工程,有的地方,工人们得腰系绳索,从山顶飞身而下,象壁虎一样贴在山壁上,一锤一钻地在那里打钎子、凿炮眼。有的地方,得劈掉整个崖峰,才能开出渠道。

青年洞是红旗渠渠水通过的众多山洞之一,全部由人工开凿,全长616米。渠水经过小河时,建筑了空心壩,壩上淌河水,渠水从壩心通过。

图为渠水通过泄水闸时形成的人工飞瀑。

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林县人民从四面八方赶到总干渠分水闸工地,参加庆祝盛典。

红旗渠刚刚通水之后的第一年,林县百姓用引来的漳河水灌溉农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