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市值没有超过亚马逊,利润反而比亚马逊高很多?

电商微科技


最近贝索斯和妻子也是刚刚和平离婚,前段时间还在秀恩爱要回家帮老婆洗碗的世界首富,突然就宣布和妻子离婚了,也是感慨颇多。

现在亚马逊盈利能力已经很强了,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亚马逊了,并且亚马逊早期也并不是不能盈利,而是在亚马逊的前二十年都在贝索斯“着眼长期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把每年的利润都重新投资到业务发展。

主要商业模式来讲,阿里是平台电商、亚马逊是自营电商;从商业范围来说,阿里巴巴依然只是区域性企业,但是亚马逊是真正的跨国企业;从企业领导人来说,马老师还在考虑是不是跟着亚马逊的步伐做云计算的时候,贝索斯的火箭已经生空了。

亚马逊的一切都是因为贝索斯

亚马逊能有今天,当然跟亚马逊的创始人兼CEO贝索斯有很大关系,亚马逊可能是过去二十年以来跟乔布斯、比尔盖茨、拉里佩奇、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等少数人齐名的世界级伟大企业家。

  • 一张不指向利润的亚马逊蓝图

想必创业者基本上都看过贝索斯的致股东信。看过贝索斯的致股东信之后,相信你一定能看到一位伟大企业家的睿智。

贝索斯创立亚马逊之后,一直致力于说服自己的股东亚马逊应该着眼于长期发展,而不是短期利润,这让亚马逊在前二十年每年的利润,都会重新投资到亚马逊的新业务发展等等,基本上不会有盈余。

贝索斯在亚马逊发展的早期画了一张很著名的图,其中没有一个指向利润,这可能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一个企业战略蓝图草图。

  • 20年股东信撑起的商业帝国

未来增加股东的信心,向股东解释自己的亚马逊发展战略,贝索斯坚持了二十年的事情,就是每年都会写股东信。

比如“着眼于长期发展、不要在乎眼前利益”等等都是在贝索斯的致股东信里面写出来的。不过即使在这样条件下,贝索斯每年都能将亚马逊的亏损维持在一两千万的水平,这种财务管理能力也是很强的。

  • 一个和马斯克一样发射火箭的男人

这个世界能造火箭的两个民营企业家,一个是马斯克、一个就是贝索斯。

在大家还在想着怎么赚钱的时候,贝索斯旗下的Blue Origin蓝色起源的火箭已经升空了,全世界也没有多少人能有这么厉害?

亚马逊是自主商业模式,阿里是“Copy to China”模式创新

  • 亚马逊是自主商业模式为主,但是阿里更多是模式创新

从商业模式来讲,亚马逊是自营电商,而阿里巴巴是平台电商。也就说亚马逊是卖货的,而阿里巴巴是出租商铺的。

亚马逊从网上书店考试,发展成为了一家以自营为主的综合电商,并且还搭建了线下物流体系,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除此之外,亚马逊是真正云计算领域SaaS公有云的先驱者,并且现在亚马逊的云计算AWS是全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的公有云,比第2名到第10名的综合还要多得多。

阿里巴巴则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的经典代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模式创新,阿里巴巴目前的几乎所有核心业务都是照搬美国的商业模式然后再拿到中国进行模式创新,这也成了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难以出海的真正原因,因为要与自己的“原始蓝本”作战。

比如淘宝等阿里的电商业务基本上都很大程度上学习eBay,支付宝最初的原型是美国的PayPal,阿里云的原型是亚马逊的AWS,几乎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几乎都是模式创新。

  • 亚马逊有全世界最顶尖的供应链管理

亚马逊围绕自己的物流体系,其实是搭建起了全世界最强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全世界能够达到这样级别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公司并不多,消费电子领域的苹果公司,零售领域的沃尔玛等,除此以外几乎再无其他。

亚马逊可不仅仅是电子商务这么简单,这个供应链体系一旦到了战时,就是国家级的战略资源体系,全世界只有亚马逊、沃尔玛等少数企业有这样的能力。

亚马逊是世界的,但是阿里只是中国的

不管承不承认,目前来说,阿里巴巴依然是一家只是主要在国内有业务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并不好,基本上说阿里的国际化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亚马逊是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一家没有国际化的企业,其实说伟大还是稍微有点牵强,毕竟这是在温床环境下培育起来的,而不是在跟海外巨头进行竞争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这也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企业的共同的问题。

阿里巴巴跟亚马逊依然还有很大差距,不过现在差距越来越可见了。马老师也和贝索斯一起被评为过去十年全球十大思想家,说明马老师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未来中国有更多的企业会走出国门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企业就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优秀代表。


文章为字节跳动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专稿,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我是一名互联网技术从业者、也是一位创业者,全网原创文章阅读量已经突破1亿,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账号,我们一起探讨互联网、畅聊足球和篮球!


EmacserVimer


亚马逊目前的利润也比阿里高,这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估值模式也不同

两家企业本质都是电商,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是电商的鼻祖,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属于“后辈”,他们的业务的广度也已经早就不止电商领域了,但是本质还是电商。

模式不同

亚马逊是直营模式,京东的路子就是用的亚马逊的模式,也一直在资本市场对标亚马逊。亚马逊也有有开放平台,物流除了自建的也有第三方物流。

而阿里巴巴是严格做平台的思维,物流也是和第三方合作,即便后来做了菜鸟物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不拿地,不建仓储,更多的是物流资源的整合,物流信息的优化,达到物流效率的提升。阿里巴巴除了核心的电商业务,又孵化出了金融业务——蚂蚁金服、物流业务——菜鸟物流、云计算业务——阿里云,但是这些业务都是伴生性业务,就是说都是伴随阿里巴巴电商业务而诞生的,电商是皮,其他业务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阿里巴巴的核心本质仍然是电商。

亚马逊的核心也是电商,当然现在云计算发展非常迅速,是未来最具想象力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点,2018年三季度云计算业务收入66.8亿美金,营业利润21亿美金;而亚马逊三季度所有业务的营业利润是37亿美金,可见云计算贡献的利润已经占据了亚马逊的60%。

市值

亚马逊市值8000亿美金,阿里巴巴市值4000亿美金,是亚马逊的一半,但是阿里巴巴还有三块业务并未上市,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金,阿里云估值700亿美金(华尔街分析师给的估值),菜鸟估值200亿美金,阿里巴巴未上市资产估值总计2400亿美金,阿里巴巴上市及未上市资产估值总计6400亿美金,和亚马逊的差距为1600亿美金。

当然两者的差距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加减计算,估值本就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个方法提供了一个感官上的感性认识,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有差距,这个差距还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弥补。

一家企业的极限是行业的极限,一个行业的极限就是一个国家的极限,这个是我的逻辑,如果说在电商领域还有另一家企业能够不断的逼近亚马逊的话,阿里巴巴是这个企业的可能性更大。两者非常相似,以电商为核心,但是模式又有差异,都在云计算领域取得很大的成绩,这是两者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竞争,对趋势把握的趋同,未来的两者的竞争会发生在国际市场。

财务数据的差异

财务数据时间201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

亚马逊营收1600亿美金,增长36%,净利润70亿美金,增长483%;

阿里巴巴营收2279亿人民币,增长54%,净利润325亿人民币。

所以,亚马逊以前是利润比较少,但是现在利润显现出来了,已经超过阿里巴巴。

以上数据我采用的是自然年度的财务数据,而阿里巴巴在2018年9月30日已经是2019年的第二个季度了,这个是不同的会计方法带来的差异,这里我们用自然年度做比较。

营收的增长,阿里巴巴快于亚马逊,但是利润的增长,阿里已经被亚马逊超过了。

主做股权设计/激励、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壹号股权


差距大主要是两家公司投入不同,因为亚马逊赚的钱大部分都花出去了,而且是那种放长线钓大鱼、回报周期很长的投入。比如全球最强的自动化仓储系统、自营物流、智能音箱,还有贝索斯旗下的商业太空公司蓝色起源。

据说,贝索斯抛售的亚马逊股票,都会把钱投资给蓝色起源,当时被美国网友戏称为“卖书钱”。虽然蓝色起源是贝索斯个人名义下的公司,但贝索斯的钱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亚马逊,况且这个公司,16年来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全搞秘密研究去了。也就是说16年从未赚过1毛钱,全靠贝索斯的投资撑着,可想而知,研究火箭回收和载人飞行要花多少钱。

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做电商就是平台化思维,不需要自采自销,也不需要建设物流设施,其开销自然就小。而且自从马云的电商做到最强后,他将支付、影视娱乐、快递业务等等,全都收购的收购、控股的控股,这些可都是离钱最近的消费场景,阿里利润不高才怪。

再者,亚马逊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公司之一,毋庸置疑。去年一财年就投入高达161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阿里似乎前十都进不去。当然,如果你非要说马云的达摩院,它是说三年内投资1000亿元,但也是现在才刚刚建立。亚马逊一年的研发费用,换算成人民币,也已经与阿里三年的投入持平。

这也是为什么亚马逊长达近20年不盈利,估值还能高过阿里巴巴的原因。


闻无疆1995


首先,利润和市值没有必然的关系,市值和利润脱节的现象尤其在互联网企业更为多见。因为互联网企业的市值反应的更多的是投资人对它成长的预期,而不仅仅是利润。

打个比方,就像你投资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主要是看他成长能否超越预期,而不是要他马上去参加比赛赚钱一样。

再有,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不同。

阿里巴巴是平台模式,你可以理解它就是网上的王健林。它是靠向商家出租网上的虚拟摊位收费的盈利模式,自己不做采购、仓储和物流。而亚马逊,是自营电商模式,就是网上的苏宁,直接向商家买断,自己做仓储和物流。

亚马逊的模式,在美国,动了不少很有势力的大的图书出版商的奶酪,使得出版商的利润大大降低,所以也引起过不少反垄断的官司。

亚马逊的利润主要来自其提供的AWS(Amazon Web Service)云服务,这一点很早就被阿里巴巴致敬了。


LiGuoxin


亚马逊很京东很像,主要做直营业务,为了价格战竞争毛利润率很低,而且大量资金都投资在自建物流上,所以虽然市值很高,但是好多业务长期亏损,烧钱抢市场,利润就一直不高。

再提一下京东就更明显了,虽然它的销量跟淘宝差很远,更不要说跟阿里巴巴整体去比较,但京东的市值是世界五百强排名最高的中国电商企业!

为什么呢?因为京东重投入,也是自建物流,自营业务,打造实体店,什么都要自弄,所以市值很高。

而阿里巴巴的特点是合作,自己打造平台,整合个体商家和快递公司的资源,销量都不算在阿里账上,它自己只是做第三方平台服务的。

所以看起来,做服务平台的阿里,肯定比不过自营业务的亚马逊市值高,但是从收入上来说,阿里却远远高于亚马逊。

当然更高于亏钱十二年的京东,更何况阿里经营多元化,投资也是四处开花,他的理念更符合互联网经济的特点,强调资源整合和分享。


不许非议


第一,阿里在中国可以说得到官方的全力支持。在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阿里都是各地争抢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阿里巴巴试图打造中国的一张和美国的亚马逊抗衡的名片,正是这种带有官方性质的存在,无论是在影响力和财政号召力,无疑阿里赚取了应该赚和不应该赚的涨价钱。而亚马逊不过是一家独立的企业而已。

第二,亚马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而且亚马逊的经营更加规范,对假冒伪劣和山寨产品的绝对拒绝,因此对亚马逊而言,更加规范和严格的市场准入,必然会对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和抑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巨大消费者的关闭,这些利润都被阿里所占据。

第三,阿里巴巴的利润来源多样性。入住阿里的商户都知道,只要进入阿里巴巴,除了价格不菲的开户费,服务费,还有无底洞的的什么排名费,什么关键词费,总之名目繁多,有句话说的好,一入阿里深似海,从此金钱似流水。阿里近乎疯狂,歇斯底里式的对入住者的剥夺,为阿里注入源源不断的利润。

第四,对于亚马逊而言,除了严格要求,规范化的管理,对商户的基本没有什么名目繁多收费和剥削,因此,亚马逊的盈利能力根本不能和阿里巴巴抗衡。

总而言之,不同体制,不同经营方式,决定盈利方式。


生活帮帮人


答:从大的方面来讲:两家所做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模式,亚马逊是重资产模式,而阿里是轻资产模式,阿里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是它产生高利润的原因。

01 资产投入模式不同导致盈利能力不同

而由于亚马逊早期主要是重资产模式,所以就是他在很长时间内都在亏损,产生亏损的原因,也很直接,由于是做重资产,所以他的投入非常大,每次产生新的现金流就流入到生产和资产建造过程中了,所以导致利润低微,再一个亚马逊持续扩张也是因为他的利润都重新投入到了新的增长型业务中间了,所以导致利润低微。亚马逊需要建设自己的仓库,建设自己的物流,这几项都是非常大的一个投入,而阿里这些都不需要投入,直接就用别人的。

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是做平台的思维,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是做把买家和卖家集合在一起的平台,只要我把这个平台建成,所有的卖家和买家我都可以收钱,这就是平台思维,这样的运作模式,使得他们只需要把平台建设好,更直接一点,将网站建设好,把商家引流上来,那么买卖双方一旦形成买卖,那么平台肯定是第一时间盈利。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是别人的,产品是卖家的,买家是来买东西的,物流公司由第三方合作来进行,所以它的投入非常小,事实上淘宝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盈利了,这就是它利润高的原因。

02 亚马逊与阿里的估值不同,跟它起步的时间有关系

亚马逊在起步的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一个上市公司,并创造了奇迹,那时候中国的电商还没有起步呢,作为世界电商界的先行者,亚马逊早在1997年就已经上市了,而在1999年马云才成立阿里巴巴,而在2003年前后才推出日后有决定性作用的淘宝商城平台,这样他们之间的差距在早期就已经拉开很大了,而后在马云的一群精兵强将以经营之下,竟然创造了另一个电商帝国,在亚马逊之外,而且决然不同与亚马逊的模式。

电商的环境和现实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它的基础设施相当完善,这些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支撑美国大公司的天然环境,而中国的大公司成长过程之中,克服的困难更大更重要,直到今天,中国的物流货运等等,才基本上开始跟国际上接上,当年的情况之下,可以说中国的电商公司克服的不只是自己的问题,还要克服很多社会化的大问题,随着国家发展技术进步,这些问题都进一步解决,今天中国的电商在全世界也是可以跟这些巨头匹敌的,这跟我们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现在,亚马逊在业务模式上与阿里有越来越多的重合点,这些重合标志着两家公司在未来还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据最新的报道来看,亚马逊的利润已经略微超过阿里了,不过阿里的营收增长率更快,目前的利润跟亚马逊相差不大。


行知先生说社群


我不是很清楚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各种的具体利润或其他数据。我只是借此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市值或者说企业估值这个问题,大概从以下几点来说吧。

第一,   市盈率的估值方法只是其中之一,这种思路的理论基础是把股权看做企业的所有权,而企业的价值就是为股东创造利润,所以利润是衡量股权价值的最重要的基准。但不能是唯一标准,常见的净资产或销售额也通常拿来作是衡量基准。这个很容易理解,一个亏损的百亿级企业,市值怎么也应该比一个赚钱的千万元级的小公司高吧。

第二,       会计上有个永续经营的假设,企业估值也一样。如果很多投资者更加看好某公司的未来,那就可以给这个公司一个比较高的估值,反之就会给一个比较低的估值。毕竟,时间拉长了看,甚至以永续的观点看,未来更有前途的企业,其以后所有年份的现金净流入贴现值会更高,依据企业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贴现值的理论,应当有更高的估值。某些企业具有较好的商业模式或战略架构,在它未盈利的时候,就已经估值千百亿,案例不可谓不多。这里,我并不是说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或战略架构一定比阿里巴巴好,只不过现在的估值至少说明有不少投资者在这样用钱投票。

第三,       长期来说,如果一个企业还是不盈利或者盈利不佳,那么就证明这个企业商业模式并不如投资者起初的判断那么好,久而久之,投资者就会用脚投票,企业的市值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正常的估值逻辑。

第四,       还有一点,影响企业估值的并非只有利润或其他经营业绩数据。股票筹码的分布结构、锁定性、市场情绪等等都会影响股票价格,从而影响市值。


盲人摸象工作室


市值=净利润*市盈率

银行利润高,但是只吃利差,没有其他想象空间,市盈率就很低。

亚马逊比阿里多的就是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它布局了更多业务,有全球市场,在加上在美国它也没什么竞争对手。

反观阿里,主要在国内发展,在全球市场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再有京东这个竞争对手。

市盈率低的阿里自然就没有亚马逊的市值高了。


Leo17406


股票市值不光取决于净利润,企业的净利润只能说为企业股价提供一个支撑、上涨的催动力,实际上股票价格反映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预期,而非当前的净利润,所以在概念、企业发展模式的含金量上其实更被资本市场所注重。

亚马逊市值能2倍多于阿里巴巴正是如此。当前亚马逊业绩的确不如阿里巴巴,甚至在此前的20年亚马逊还是连续20年亏损的大户,但是亚马逊建立了一个泛全球的电商时代,而阿里巴巴主打是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就全球影响力而言,阿里巴巴还远不如亚马逊,一个泛全球的市场影响力自然也意味未来更大的收益潜力。

同时,如今的亚马逊也不适合用单纯的电商绝度来看待,亚马逊如今最厉害、贡献最突出的其实是云业务,这是科技的前沿,更是亚马逊如今绝对称霸的领域,在云业务的范畴阿里巴巴完全无法和其比较,也增添了亚马逊这家企业的未来发展含金量。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