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不可以”,這些沒用的廢話以後別說了


“不要”“不可以”,這些沒用的廢話以後別說了


帶孩子出去玩時,我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孩子在前面玩,媽媽在後面不停地提醒“別動那個,危險!”或者孩子爬某個東西摔疼了,媽媽過去扶起來的同時,會順帶一句“你看,叫你別爬,不聽話!下次不要爬了”…

孩子呢,一般放下手裡的,又開始了另一件媽媽覺得危險的事情。

媽媽們經常說,帶出孩子去玩一天,比上班還累。

這種累,確實辛苦。

要時時刻刻看著孩子,留意孩子的舉動,不讓他們受到傷害。媽媽說的口乾舌燥了,孩子就跟丟了西瓜又撿芝麻一樣,沒聽進去半句。一會跑得太快,摔了膝蓋;一會盪鞦韆,撞到別人;一會東西沒拿穩,砸的稀巴碎…


“不要”“不可以”,這些沒用的廢話以後別說了



明明已經千叮嚀萬囑咐,為什麼孩子還是做不好呢?

是的,媽媽確實一直跟在孩子身邊提醒,“不要,不可以”。但媽媽們不知道的是:

對於孩子,尤其3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理解不了我們表達提醒的方式。“不要”“不可以”意味著什麼,他們沒有概念。

一個孩子從臺桌上拿到一個瓷杯,媽媽看到後大喊“不要拿那個杯子,快放下!”

這句話,對孩子而言,很迷糊。為什麼不可以拿杯子?杯子很好玩啊。

媽媽可以預知杯子可能被摔壞的後果,孩子沒有這樣的能力。他們根本不知道“不要拿”背後的意思。

就像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說,孩子是沒有能力以成年人的方式,去理解事情的因果關係和利害關係的。

用“不可以、不要”來阻止孩子做某件事,孩子就像聽了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因為他們的大腦,還不足以讓他們領會媽媽的提醒。

所以說,媽媽表達方式不夠直接,也是造成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一。


“不要”“不可以”,這些沒用的廢話以後別說了



你希望孩子怎麼做,就把那個詞說出來

和孩子交流要簡單一點,不要繞彎,否則孩子聽不懂,這些話就成了沒用的廢話。

儘量用建設性的意見提醒孩子。如,可以怎麼做、應該怎麼做

“不要在沙發上蹦蹦跳跳”

“想玩蹦蹦跳跳,可以在地板上玩”

“不可以爬臺階,會摔倒”

“爬慢一點”

“不要浪費水”

“水龍頭擰開,要記得關哦”

“不可以大聲吵鬧”

“噓,說話小聲一點”

...

試著把“不要”“不可以”,換成“可以怎麼做”。簡單明確,孩子會更容易遵從和配合


“不要”“不可以”,這些沒用的廢話以後別說了



再者,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孩子也會成長的更勇敢

記得有一次在兒童遊戲區,見過這樣一件事。

一個2歲左右女孩,正在玩迷你小屋,這時來了另外一個稍大的女孩(此處叫姐姐吧)。她們兩沒玩一分鐘,2歲女孩就哇哇哭了。

原來是姐姐搶走了迷你屋的操控權,怎麼擺都要她說了算。而2歲女孩搶不過,就抓了姐姐頭髮。沒想,姐姐不是好惹的人,回擊了她,把她打哭了。

她媽媽看到後,立馬過去罵那位姐姐,然後對孩子說了句:“別和這樣的小朋友玩,他們一點都不乖”,領著孩子就走了。

這位媽媽的處理的方式,很多人都在用。

當孩子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只教會孩子逃跑,並沒有告訴孩子,如何正確面對。

這樣的處理方式,會給孩子一種什麼影響呢?——下次遇到別人搶我的東西,我就走開,不跟他玩。

可實際上,即便孩子走開了,心理還是委屈的。為什麼明明我先拿到,他搶走了我的,我就不能玩了?

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養成遇事膽小的性格,那就應該帶孩子正面處理。以身示範地告訴孩子怎麼做,而不是一句“別和她玩”,就蒼茫逃走。


“不要”“不可以”,這些沒用的廢話以後別說了



小時候最害怕父母阻擾,每次阻擾,就意味著我們做錯了。現在我們自己為人父母了,早已經忘了被阻擾的滋味。

“不要”“不可以”看似是提醒孩子,實質,這幾個詞背後給孩子的感受卻是:

“我又做錯事了”

“那個危險,我不能碰”

“為什麼那麼多都不可以玩”

而我們呢,其實也不是不允許孩子玩,而是擔心孩子受傷,情不自禁地想去提醒。

然而,我們所說的話,如果孩子不能理解,再多的提醒,都是浪費口舌。

所以,不如簡單一點,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