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明知誅殺恩師晁錯,七國並不會因此罷兵,為何還要將其腰斬?你怎麼看?

gdhycgs


首先漢景帝並不知道,殺了晁錯七國不會罷兵。漢景帝當時聽了袁盎的建議,認為誅殺了晁錯就會讓七國罷兵,這是平息七國之亂最低的成本。所以漢景帝聽說這個建議之後,說“吾不愛一人謝天下”

其次,當時單憑袁盎一個人的建議,晁錯也不會死。這也是晁錯性格所導致的。

晁錯的性格過於自以為是,仗著漢景帝的寵信,目中無人,得罪了所有的人。

而且他能看出七國擁兵自重的問題,卻只會說一個削藩,於自信自己,認為自己目的是對的,全然不顧方法,一意進取。

結果逼反了七國,你有沒有什麼好主意。

他能出的注意竟然是讓漢景帝帶著兵出去打仗,自己留守京城。

老大你往前衝,我在後面給你鼓掌。

蘇東坡《晁錯論》的特別好:

能在太平的時候看出隱患,並且勇敢揭發出來,晁錯是個英雄,但是英雄做事,不但有目標,更要有手段啊,正所謂“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後有辭於天下”也就是英雄做事,你能發現問題,出了事情,你也要解決問題。

蘇東坡還舉了大禹治水的例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於成功。”

晁錯呢?典型的書生意氣,只顧著做自己對的事情,沒有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結果出了大亂,還讓老大自己上。

你要是漢景帝,你也生氣。

這個時候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時候。

這個時候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和廷尉張鷗都上書要求誅殺晁錯。

牆倒眾人推。

第三還要說說漢景帝這個人,這個人小時候跟吳王劉濞的兒子下棋,都能一棋盤打死人家,小小年紀,就這麼衝動。說明他的性格里有非常偏激的一面。晁錯跟著他的時候,他對晁錯十分信任,也造成晁錯平步青雲。晁錯跟丞相申屠嘉有矛盾,漢景帝護著晁錯,申屠嘉氣得嘔血而死。

這樣的性格,有多愛你,就有多容易翻臉。

漢景帝也看出來,晁錯這個時候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

所以他連通知都沒通知晁錯,直接讓司法官員把晁錯騙出來,晁錯穿著官服就給砍成兩段了。

後來七國並沒有罷兵,校尉鄧公回來說你真不該殺他啊,漢景帝能做的就是一聲嘆息了。

總之晁錯的死,有他個人性格原因,也有皇帝的原因。


錦翼


歷史上有名的帝王大都殺伐果斷,漢代文景兩帝雖說是講究的是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但論殺人,可一點不含糊,該殺就殺,該發配邊疆就發配邊疆。

七國之亂,吳國是最最積極地一個。起因就得從很早說起了,漢文帝時,吳王劉濞的兒子劉賢入京,陪伴皇太子劉啟喝酒博弈,劉賢的師傅是楚人,養成了輕佻,剽悍的個性,路棋相爭,態度絲毫沒有恭謹,沒想到劉啟也是個脾氣暴躁的人,直接手起盤落,劉賢一不小心就嗝屁了。兒子死了,劉濞自然很生氣,自此之後就一直在預謀造反大計,可以說吳王劉濞是造反派的主力,只要有他的存在,叛亂之兵就不可能收兵。

劉啟殺恩師,一方面是心性,另一方面是從大局考量。但凡改革,總要得罪人,輕則停職降職,重者車裂,萬箭穿心,晁錯為人,精於國政,疏於人情,不懂以退為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晁錯得罪各個藩王均實力雄厚,諸王造反打的就是“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同時朝廷不少人都將他當做造反的罪魁禍首。此時景帝的選擇有兩種,其一是不殺,這樣的收益幾乎沒有,僅僅得到保護自己的家臣的名聲,反而給了敵人更加充足的理由,不清君側,誓不歸國,其二是殺,晁錯死了,七國仍然進攻,退一步和解不成,天下的道義自然偏向漢文帝了,連傻子都知道七國在造反,漢庭上下一致對敵,這對漢庭來說收益巨大,甚至可以提前結束戰鬥,減少戰爭帶來的傷害。所以,晁錯不得不殺,這只是政治家劉啟走向成熟的表現。


夜下扁舟


老衲侃春秋現在來和大家一起“關注歷史,講述歷史,解讀歷史”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晁錯少年時就拜張恢為師,潛心學習法家思想,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共分三派: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法家思想主張性惡論,強調法律的作用,銳意改革。基於這樣的理念,

法家人物多以冷峻的面目出現。

晁錯融合了幾家之說,後來行成了他施展政治理想的基礎,所以他的性格行為上都打下法家烙印。《史記》、《漢書》描述他的性格時口徑驚人的一致:“峭、直、刻、深”——嚴厲、剛直、苛刻、心狠。

漢文帝在位的時候,晁錯就開始上言,力主削藩。但當時黃老思想占主導地位,削藩的條件還不成熟,所以漢文帝一直沒有采納。

公元前155年,漢景帝時,晁錯再次提出,目前各諸侯都已經尾大不掉,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削藩策》

奏章送上去後,漢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會討論。由於晁錯當年就是太子家令,此時的皇帝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所以此時對晁錯的寵信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誰想淌那淌渾水呢?除了皇上的外戚竇嬰表示不同意外,沒人敢公開表示反對。

<strong>

於是漢景帝詔令: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詔令一出諸侯譁然,都強烈反對,憎恨晁錯。

晁錯逆勢而上,強行削藩的消息驚動了他的父親,父親特意從外地趕來勸說,不要給全家帶來滅族之禍。但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任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了。其父看到晁錯這麼不可救藥,怏怏而回,回去後就服毒自盡了。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逮身。”(《漢書·袁盎晁錯傳》)

削藩令一實行,藩屬國馬上做出反應,吳楚聯合其他藩屬國聯合謀反,打出的是“清君側”的口號。

這一下就亂了。後來的人在評價這件事情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蘇軾,他認為削藩需要三個條件:“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晁錯的削藩策,提出了削藩的必要性,卻未論及可行性,沒提出可操作方案;也不具備“徐為之圖”的條件。這個評價恰如其分。

在這種情況下,漢景帝問對策。晁錯也沒想到,他的這個提議竟引起這麼過激的反應,當然沒有思想準備,被皇帝這麼一問,答不上來了。別的大臣在那裡看笑話,心想,誰惹的禍誰來擦屁股。

在這緊要的關鍵時刻,晁錯走出一步臭棋,這一臭招直接把自己推向了懸崖。他的應對措施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關鍵時刻把皇帝推到前線,自己卻躲到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滿,為他人留下了口實。

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晁錯論》宋·蘇軾)

對於建議皇帝御駕親征這句話,一下子觸碰到了皇帝最敏感的神經,什麼?讓我上前線,你躲在後方?在這一刻,他心中對這位老師多年的信任瞬間瓦解。因為他想起來爺爺劉邦當年御駕親征時遇到的“白登之圍”,如果不是陳平出奇謀,又是金錢,又是美女的進行賄賂,高祖當年可能就成了匈奴的俘虜。

吳相袁盎一下子看出了端倪,對於這個死對頭,他一直在盯著呢,看他何時出紕漏。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當即向漢景帝進言,先誅晁錯,以安七國之心。

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他滿門抄斬。這麼看來,晁錯因為平時的過於強勢,得罪的人的確不在少數,此時的他還感覺良好,沒有一點思想準備。

正在氣頭上的漢景帝,於是聽從了袁盎這些人的建議,批准了這道奏章。於是派中尉到晁錯家下詔,騙他要上朝議事。他一直以為是皇帝召見他,想和他商量國事,特地穿著朝服去面聖。

當車馬經過長安東市時,中尉停車,向晁錯宣讀詔書,腰斬晁錯,此時的他身上還穿著朝服呢。

應該諷刺的是,晁錯死後,削藩令也開始得以慢慢推廣,且漢武帝時期,削藩這件事情是嚴格執行了的。可以說,削藩這件事情本身沒有錯,錯在主推削藩的人和採取的具體方法了。

晁錯被殺的情節,和他所師承的商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即秦惠王。 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潛回封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結果商鞅失敗戰亡。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秦惠文君同時下令誅滅商鞅全家。商鞅雖然被害,但新法並未被廢除,而是得到徹底的執行。

這就是法家人物的悲哀?或者是實行變法所需要的成本?人們不得而知。

晁錯被腰斬了,但七王之亂的戰車已經飛馳起來,想要停止談何容易?朝廷還要動用軍隊來平叛。但是,這時候朝廷出動軍隊,和過去大不一樣。

原來七王造反,打出的是“清君側”的名義,即皇帝身邊有佞臣,現在你們所說的佞臣已經伏法,該住手了吧。如果不適可而止,那就是真正的造反了。對於叛亂來說,王師出動,天經地義。

果然,周亞夫率領的朝廷軍隊一出動,在十萬王師對五十萬叛匪兵力懸殊的征討中,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摧枯拉朽一般的消滅了七王的叛亂,起兵的七王無一漏網,全部喪命。

結語:就像當年的商鞅一樣,雖然自己獻出了生命,但他所建立的法律思想在後來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最後秦國果然強大起來,再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之後,完成了六國的統一,並且造就了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

這次“削藩”,看似晁錯被冤殺,但是他的理想最終實現了。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同時,在接下來的漢武帝時期,也得到堅決的貫徹執行,使得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從而造就了漢武帝的千古偉業。

晁錯如果能看到這裡,是否可以含笑九泉了?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


一、漢景帝殺晁錯首先是為了斷絕七國之亂起兵造反的理由。

應該說,漢景帝對削藩會引起諸侯王的反彈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沒有想到出現了七國聯合作亂,這嚴峻形勢應該是超出了漢景帝的預料,所以叛亂髮生之後漢景帝也是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是有些害怕。

七國之亂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藉口的,打出的旗號冠冕堂皇,很高大上,說是“存亡繼絕,振弱伐暴,以安劉氏”。

叛亂髮生之後,漢景帝找人商量對策,做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對漢景帝說,晁錯慫恿陛下削藩,吳王等人才會反叛。只要殺了晁錯,這些諸侯王就會退兵。

畢竟吳王等人打出的旗號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殺掉晁錯就可以消除掉七國反叛的理由,從而失去合理合法的依據。

漢景帝夠狠,帝王永遠都是以利益為重的,加之袁盎在吳國呆過,說話有分量,哪怕袁盎和晁錯彼此不合,漢景帝還是選擇以利益為重,聽從了晁錯的建議。

雖然晁錯被殺後,吳王等人並沒有罷兵,但是清君側的理由已經沒有,七國之亂完全變成了一場反叛,在人心上是得不到百姓支持的,所以也就很快被平定了。

二、對於君主來說,臣子是可以犧牲的

晁錯是法家出身,為人正直無私,也很冷酷無情,這使得他得罪了很多官員,也包括七國之亂髮生後他主戰漢景帝親征,而他晁錯留守首都等平叛主戰讓漢景帝不滿。

在袁盎見過漢景帝十來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等人聯名給漢景帝上書,請殺晁錯,“錯當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

對這個上書,漢景帝的批示“制曰可”,派中尉陳嘉把晁錯找到,騙他上了刑場。

對於君主來說,任何一個臣子都是可以犧牲的,為了帝王利益,他們就是隨時可以拋棄的小卒子。

漢景帝的做法有丟卒保車的意思,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以當時的形勢來看,漢景帝很明顯是認為殺了晁錯後七國會退兵,畢竟以諸侯王身份反抗中央政權這是秦漢時期的第一次,他並不知道吳王是鐵了心要造反,所以等到晁錯死了吳國仍不退兵,他也是很後悔的。


微史春秋


晁錯無非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替皇帝背鍋,為政治主張獻祭,為朝廷贏得緩衝時機,為朝廷檢驗諸侯起兵的真實目的。斬晁錯是漢景帝的無可奈何,是大臣們的漠然表態,是政治鬥爭的必然結果。



一、替皇帝背黑鍋

七國之亂的根本原因便是削藩,而削藩的發起人和倡導者便是漢景帝的恩師晁錯。晁錯是站在國家、臣子、恩師等各個角度來挺漢景帝,漢景帝也覺得西漢建國以來的積弊問題解決刻不容緩,尤其是諸侯國的實力威脅到中央王朝的統治。年輕氣盛的漢景帝過於冒險,不能徐徐圖進,遭到了諸侯們的觸底反彈。



他作為政策的決策人對於七國之亂是負有直接責任。皇帝是要臉的,從來沒有皇帝下過罪己詔。很不幸,七國之亂的口號是“請誅晁錯,請清君側”,晁錯位列口號首句。無論七國叛亂成功與否,晁錯都是必須要為削藩獻祭,因為他確實為國家帶來了動亂,大臣、宗室都會責怪他,漢景帝也對此很是不滿。

尤其是吳楚七國之亂,居然恬不知恥地讓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躲到後方留守京城。推卸責任直接讓漢景帝感到不快,讓大臣、宗室更加看不下下去。



漢景帝和大臣們還有一個僥倖:如果殺了晁錯,廢除削藩政策,換取讓諸侯國罷兵,問題迎刃而解。這是袁盎的餿主意,結果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給自己招黑。

漢景帝知道是吳王劉濞牽頭,就知道大事不妙,其實他是非常的心虛。畢竟,他當太子時因為棋局爭端,一氣之下用棋盤將劉濞的吳太子給砸死了,漢文帝頂著壓力將這件事壓了下來。其實,中央與劉濞已經產生了嫌隙,而罪魁禍首便是漢景帝。



殺晁錯可能能鎮住其他諸侯,但不一定能鎮壓住劉濞。而劉濞是當時漢室裡輩分比較高的,成名比較早的(鎮壓英布時出道),號召力比較強,再加上吳國富強,簡直是漢景帝心中的一根刺。既然晁錯將劉濞逼反,那麼就讓他替自己背鍋吧。

二、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漢景帝過於寵愛晁錯,引起了以丞相申屠嘉、袁盎為代表的大臣們的嫉妒和怨恨。大臣之間的明爭暗鬥是政治漩渦裡最為常見,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政治的骯髒與黑暗遠比屍山血海更隱蔽和可怕。



戰場一不留神可能還會撿回一條命,而西漢的政治鬥爭輕則滾回老家,重則夷滅三族。晁錯引來了七國的叛亂,正好給政敵們功擊的藉口。

以前,丞相申屠嘉在時,拿毀壞廟牆一事彈劾晁錯,結果不了了之。袁盎終於拿到七國之亂的緣由說事,一擊打到了漢景帝的心坎裡,晁錯成功地被對手幹掉。袁盎殺晁錯完全是私恨,晁錯曾借他暗受吳王賄賂一事上言要殺袁盎,兩人徹底結下死仇。袁盎的進言,周亞夫等重臣的漠然表態,晁錯不得不死。



與其說晁錯為削藩失敗負責,不如說他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晁錯仗著漢景帝的寵愛和信任,讓朝廷成為了他的一言堂,讓大臣們敢怒而不敢言。漢景帝的削藩還有待商榷,他直接更改法令三十條,加大了削藩力度,直接讓諸侯國們喘不過起氣來。原本好的政策變成了坑害諸侯國的毒藥,遭到削藩的諸侯們一片譁然,已經到了不反不行的地步。



朝中大臣們看好戲,地方諸侯恨得咬牙切齒,準備行動,後面皇帝也不再信任,老父親知道後勸解無果直接服毒自殺。此時的晁蓋,為了政治主張,完全進入了癲狂狀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不僅削藩理想破滅(削藩政策下發十餘天后,七國叛亂爆發),而且自己也遭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

三、緩解中央壓力,擊垮諸侯氣勢

七國之亂的名義是清君側,實際上有人藉此想顛覆宗室統治。清君側無非是朝中奸佞當道,蠱惑聖聽,導致國家不得安寧,社稷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當然,這些都是扯虎做皮,做給自己國內人看(得到國內人支持),做給朝廷看(一要殺削藩的人,二要廢除削藩政策),做給天下人看(名正言順)。



誅殺晁錯也並沒有什麼用也沒有,可以根據誅殺晁錯鑑別哪些諸侯是真的想謀反的,直接將七國起兵定義為謀反。這不僅讓中央王朝名正言順出兵,孤立七國,也將加速七國集團內部分崩離析。畢竟七國的出兵目的雖然大體上一致,但吳王劉濞等人是真的要謀反。

現在朝廷已經做出讓步,目的已經達到,其他六國不想再跟進,準備就此罷手。可以說,這一舉措壓倒了七國銳不可當的氣勢,為中央出兵贏得了喘息之機。結果僅僅三個多月,就被朝廷鎮壓了下去。



七國之亂,是諸侯國對中央朝廷試探的反應,代表當時諸侯們的態度,其他諸侯在等等看局勢。當中央王朝火速撲滅七國,未參與的、有想法的諸侯們立刻劃清界線,響應中央的號召。而七國的外援力量如匈奴、齊國、東越等見勢不妙,退出紛爭,讓七國徹底被中央孤立。


慵懶國王


晁錯死於景帝之手,一方面確實是為了國家利益,甘當棋子,但另一方面有自己的原因,死的也不算太虧,在“削藩策”提出的背後是一些錯綜複雜的政治博弈,而糾其自身方面,我總結了以下原因。



晁錯自幼學習法家思想,一直主張法制改革。而法家人物多以冷峻無情而著稱,這也與漢初推行的道家“黃老無為”的保守派思想相違背,這就讓其樹立很多政敵。《漢書》裡將晁錯總結為嚴厲、剛直、苛刻、心狠之人。而晁錯可以說是為了國家利益奮不顧身的人,毫不避諱的向景帝建議一些法家思想的政策,與其他大臣關係處理的很不好,時任丞相的申屠嘉、外戚大紅人竇嬰、大臣袁盎等都是晁錯的敵對勢力。因此當劉濞喊出“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發起“七國之亂”時,這些人當然要諫言景帝至其於死地。



在七國之亂爆發時,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其目的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是自己確實怕死,人家就是奔著他來的;另一方面是皇帝親自平叛,叛亂的諸王多少會有所顧忌的。但想法不錯,可在別人嘴裡就變了味兒,這種方式也可以說成是謀害皇帝,欲自己掌權謀反。這不僅僅是把皇帝推向危險的邊緣,朝中其他大臣將此作為口實,晁錯有一百張嘴也解釋不清。作為皇帝怎麼想,你的“削藩策”寫的挺漂亮啊,出事了你不主動承擔,卻把我推前邊了,作為君主,面對叛亂本來就很惱火,再加上晁錯這麼一說,景帝的心情也能想象的到吧。




袁盎是壓死晁錯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初晁錯任御史大夫時,查出袁盎收受吳王劉濞賄賂的事情,欲治其死罪,劉啟下令赦免才饒過一命,但袁盎被貶作了平民。七國之亂時,袁盎通過晁錯另外一位政敵竇嬰,得以面見景帝,袁盎獻策說:“七國叛亂的根源是晁錯,諸侯王也只想殺了晁錯再討回原來的封地!”景帝此時應該也不至於動殺念,但他要考慮的是劉濞打著“清君側”的口號,會不會讓事態繼續擴大,倘若再有諸侯王加入,事態將不好掌握,在其考慮任用周亞夫作為平叛主帥時,這一名將也與晁錯不和,權衡利弊之下便下令斬了晁錯。




晁錯為了國家利益而獻身,雖後世爭議不斷,但他也算是捨己為公的傑出代表,值得後世敬仰和傳頌。


棍哥觀史


漢景帝之所以“腰斬”晁錯,還是對罷兵言和抱有期望的。

漢文帝的時候,晁錯是太子(漢景帝)的老師,就多次上言“削藩”之事。雖未被採納,卻受到文帝的器重。


等到景帝即位後,恩師“晁錯”自然是委以重任,顯貴之極。又將“削藩”之事提出,謂之“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隨後,眾諸侯聽到了風聲,驚恐而起兵造反。以吳王“劉濞”為首,糾集了七國之力,打出了“清君側”(意為“除掉晁錯”)的名義,揮師進軍京城。

戰火燃起半壁江山,沒經歷過戰爭的漢景帝慌了神。一時之間,為了平息戰亂,就忍痛割愛犧牲了“晁錯”。

漢景帝半途而廢的動搖,反映出的是“勇氣和膽量的不足”。間接地說明“諸侯國確實勢力強盛,儼然已成安全隱患”。


內求安己


一、景帝和劉邦、文帝、武帝一樣寡恩。

劉邦朝,為他打天下的韓信、彭越等都被幹掉,老忠臣蕭何也九死一生;文帝朝,安劉誅呂、平定天下的周勃也遭牢獄之災;景帝朝,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被逼死,晁錯被殺…武帝朝丞相幾乎團滅,皇后幾乎都沒好死……在漢朝天子眼裡,什麼文臣武將寵妃,有用時是新疆大棗,沒用時就像被皇家吃光肉的棗核,理所當然地被吐在地上……



二、晁錯為人剛直苛刻,和重臣們關係很僵,最主要的是得罪了袁盎、竇嬰。

晁錯奉詔去研究《尚書》的、九十多歲的秦朝博士伏生處學習,學成歸來,孝文帝下詔任命他為太子舍人、門大一大、家令。因他善於辯論,受太子寵愛,太子家人譽他“智囊",文帝不用其主張,但也認為他是奇才,擢中夫,太子讚賞,但袁盎和很多有功之臣都厭惡他。



景帝即位,晁錯為內史,晁錯經常請求皇上單獨詔見、談論國事。皇上對他的寵幸超過九卿,天下法定好多由他改定。出於“羨慕、嫉妒、恨",丞相申屠嘉下殺手了,內史府位於太上廟牆外空地上,門向東開,出入不方便,晁錯就在太上廟的南牆上鑿開兩個門向南出入。申丞相想借此殺他,但晁錯聽說後,連夜晉見皇帝,告知原委。申屠嘉告狀被申斥,謝罪而出,丞相因此得病而死,晁錯顯貴。但大臣們更恨他啦!

晁錯升御史大夫後,奏請根據諸侯的罪來削減封地,收回他們的支郡。皇帝心裡贊成,卻假模假樣地讓公卿、列侯、宗室大討論,結果竇嬰提出疑議,與晁錯有了矛盾。晁錯更改法令三十章,諸侯們喧譁痛恨晁錯。

客觀地說:晁錯的削藩過於法家,太不溫柔,如用後世的推恩令阻力會小得多!

削藩的本質是為鞏固帝業著想,強幹弱枝。但通過找諸侯王的茬兒解決問題,容易得罪人哪!但推恩令則不同,老王爺如地盤大,則分封地於其諸子,諸子又可照單由朝廷封其孫,使王爺們對皇朝構成的威脅小得多!當然,如找到諸侯王橫行不法的小辮子,也會往死裡整!但這種下黑手的事,總是“悄悄地進村,開槍的不要",哪能像晁錯這般大張旗鼓!



晁錯另一對頭袁盎,兩人積怨已深,吳楚反叛消息傳來,晁錯就對丞史說:在吳王處當丞相的袁盎接受了吳王重賄,向朝廷說吳王不反,現在反了,請查辦袁盎的罪過。丞史勸說後,晁錯猶豫不決。客觀地說:袁盎在吳王造反時就被捕,可見和吳王沒一毛錢瓜葛。幸虧他當年放過一個從史,從史又放了他,才逃得一命。看官聽我細細道來:袁盎當吳丞相時,有一從史睡了袁盎的婢女,袁盎沒有追究,待他如初,後來賜婢女給從史,從史救了袁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袁盎得知晁錯想謀算他之後十分害怕,連夜去見竇嬰,通過竇嬰見到景帝,密告:吳王反叛,只因晁錯主張削藩,只有殺晁錯,吳王才退兵。

這樣,晁錯的腦袋就有些保不住啦!

三、景帝想借晁錯的頭,來穩住大漢政局,來安扶沒反的宗室、列侯。

如上文所講,劉邦的子孫從來不把大臣的命當命,只要皇室需要,隨時隨地可以把大臣腦袋砍下來當球踢。

當時,全國上下許多人中都認為削藩太急、太無理,逼反了吳王,那我把老師、削藩主將晁錯腰斬於市,你吳王“清君側"的旗號就要收起來,你就得乖乖地退回封地,不然師出無名哪!(當然,你小樣兒,敢造老子的反,我秋後找你再算帳!)同時,我這個當學生為了國家,為了劉家宗室利益,把帝師晁錯殺了,如吳王再不退兵,你們宗室、諸侯看清吳王想面北朝南的野心,你們跟我一起上吧!滅了這個狗日的!


蒼茫大地顧煒斌


晁錯,潁川人,西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為人嚴峻剛正又苛刻嚴酷。漢文帝時為太子家令;漢景帝時官拜御史大夫。主要政治主張:移民實邊、削藩。

漢文帝時,晁錯幾次上書要求削減諸侯勢力、修改法令,文帝均未採納。

景帝繼位後,晁錯倍受寵幸。大權在握的他修改了許多法令。我們知道,歷史上的每一次改革都會傷及既得利益集團的權益。因為改革丞相申屠嘉內心極度憎恨晁錯。申屠嘉羅列罪狀,請求景帝處死晁錯。但景帝未聽丞相之言,丞相終於″發病死了"。

袁盎是文帝時期的權臣。晁錯都未能與之搞好關係。景帝時二人更是相互參本,這為後來袁盎諫殺晁錯埋下了伏筆。

晁錯升任御史大夫後,奏請漢景帝就諸侯的罪過相應地削減他們的封地、收回各諸侯國邊境的郡城。晁錯修改法令三十章,諸侯們集體反對,痛恨晁鍺。

晁錯削藩的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君主統治。在今天我們看來具有積極意義。但晁錯行為太過囂張,又未能循序漸進。對內不團結,對外不安撫。這就決定了他悲劇的人生。後來七國造反打出"清君側″,漢景帶為安撫諸侯也只能將晁錯腰斬了。當然漢景帝也知道誅殺晁錯七國並不會罷兵。景帝這樣做就是要佔領道義至高點,不讓諸侯有造反的理由。說白了就是有點丟車保帥的意思。

七國造反,核心矛盾是中央集權與藩王割據的鬥爭。晁錯只不過是一張寫滿仇恨的紙而巳。紙被撕了,仇恨並不會消除。因此,晁錯只能成為過了河的棄卒。這就是他的命運。


深度思考pZ6548405


西漢建國之初,高祖劉邦大肆誅戮功臣,以剷除異姓王。後來他又以自家兄弟少、兒子年幼為理由,大封劉氏同宗為王,為之後諸王尾大不掉、舉兵反叛埋下了禍根。

經過幾代演變,到漢景帝劉啟上位時劉姓諸王勢力越來越大,其中齊、楚、吳三封國幾乎佔了天下之一半,財力雄厚,兵精糧足,儼然已是國中之國,已對漢王朝的中央政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晁錯,潁川人,憑藉文學才能當上了太常掌故。史載晁錯為人嚴峻刻薄,不近人情。漢文帝執政時 ,晁錯憑舌辯之才獲得太子劉啟的賞識,太子用其為“智囊”。

早在漢文帝時,晁錯就已多次上書建議朝廷削弱藩王勢力,以及修改相關法令。他接連上書陳述幾十次,曉以利害,文帝雖然沒有聽取他的建議,但卻很欣賞他的才能與見識,攫升他為中大夫。

彼時,太子劉啟對晁錯的計謀策略大加稱賞,但以袁盎為首的一些重臣都很討厭晁錯。

漢景帝劉啟登基後,任命心腹大臣晁錯為內史。景帝作太子時就很寵信晁錯,登基稱帝后更是對他言聽計從。舉凡晁錯上書陳請之事,無不被採納。他被升為御史大夫後,上書建議就諸侯所犯的罪過削減其封地,並收取其封國四周的郡城,從而鞏固中央政權。

景帝接到奏疏後,命公卿、宗親、列侯聚集討論,參會者沒有敢於責難質疑晁錯者,只有竇嬰反對削藩,並與他展開激烈爭辯,因此和晁錯有了嫌隙。

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建議,下令在眾同姓王中推行“削藩”政策,激起了諸王的強烈反對。

晁錯所更定的“削藩”法令有三十條,利益受損的的諸侯們都叫囂著要誅殺晁錯。

晁錯的父親聽說消息後急忙從潁川趕來,對兒子說:“景帝即位不久,你當權輔佐他處理政事,想削減諸侯王的力量,折斷人家的羽翼,疏離人家的骨肉,而被天下人議論紛紛,都埋怨你、惱恨你,你這樣做到底是為什麼”?

晁錯說:“事情固當這樣做,不這樣做,則天子不受尊崇,宗廟、社稷不安穩”。晁錯父親知不可勸,只好說:“這樣做,劉姓江山是穩了,然而咱們晁家卻危險了!我要離開你先走一步了”。於是飲鴆自盡,臨死前還說:“我不忍心看見大禍降臨到晁氏一族頭上”。

晁錯父親服毒自盡後的第十天,也即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吳、楚等七個封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幌子,發動了武裝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

叛軍攻城拔地,氣勢洶洶,漢景帝有些慌亂,遂聽信竇嬰、袁盎等人的讒言,下令讓晁錯身穿朝服在東市裡把他斬殺(腰斬)了。

諸王明明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晁錯被誅殺後,諸王的軍隊還是不退兵,繼續狂飆突進,向帝都襲來。

漢景帝劉啟悔恨之餘,決定以武力平叛。他先任僕射鄧公擔任校尉,率軍抗擊吳、楚叛軍。鄧公從前線歸來,前來拜謁皇帝,以陳述軍事情況。

景帝問:“你從吳、楚叛軍的地方來,聽說晁錯已死的消息,他們罷兵了嗎”?鄧公答:“吳王劉濞蓄意造反已有數十年了,因為削地而動怒,遂以誅殺晁錯為名起兵,但他的本意並不在晁錯”!

鄧公接著說:“再說我恐怕天下人都將閉口,不敢再進言了”。景帝:“這卻是為何” ?鄧公說:“晁錯擔心諸侯強大,難以羈縻、控制,所以上書請求削減他們的土地,以保持陛下和朝廷的尊崇地位,這實在是有利於國家的大好事啊!計劃才剛實施,他竟然被您殺戮,對內杜絕了忠臣的進諫,對外反替起兵謀反的諸侯們報了仇,替他們除掉了一個勁敵,我私下以為陛下不該如此做”。景帝沉默良久,內心悔痛交加。

漢景帝這才徹底明白,拿晁錯當“替罪羊”全無用處。這些舉兵反叛的同宗諸王們不僅想要晁錯的人頭,更在無時無刻地覬覦著自己的皇位。

之後,他派遣能征善戰的太尉周亞夫率軍平叛。周亞夫以堅壁固守的戰術,好幾次挫敗吳、楚聯軍的兇猛進攻。

時間一久,吳楚叛軍的士卒們陣亡、餓死、投降、逃亡、失蹤的很多,士氣低落,漢軍又堅守不出,叛軍糧草不濟,只得撤退。周亞夫見叛軍撤圍而去,乘勢率軍出擊,大敗吳楚聯軍。

漢景帝三年 (前154年)三月,吳王劉濞率殘部數千人退守丹徒(今江蘇鎮江),被當地的東越人擊殺。其他協同造反的諸王也先後兵敗自殺、被殺。到此時,歷時三個月的吳、楚“七國之亂” 終告平定。

平息“七國之亂”,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劉邦大封同姓王所引發的一系列矛盾,鞏固了漢王朝中央的統治, 併為日後漢武帝頒行“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國遺留問題創造了必要條件。遺憾的是,目光如炬的晁錯成為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犧牲品”,且犧牲得毫無價值。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辛苦 嚴禁搬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