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爱吼孩子,孩子这2个“能力”越强,别不在意

前些天看到有个宝妈留言说:刚生完老二时,白天都是自己一个人带俩孩子,休息不好,每天脾气都特别大,动不动就要吼老大,就觉得她什么都碍眼。半年后,发现她做什么都会先看看我脸色好不好,说话做事都变得特别小心谨慎。这么小的年纪活的如知否里的六姑娘一般,太心酸了。突然觉得自己妈妈当的好惭愧,经常吼对孩子伤害真的太大了。

父母越爱吼孩子,孩子这2个“能力”越强,别不在意

的确,现在社会压力大,不论是工作压力,还是生活压力,都容易让人变得脾气暴躁。这种不良的情绪,往往在遇到孩子调皮时,就很容易爆发;有的家长发脾气,忍不住会对孩子大吼大叫,也有的甚至会大打出手,然而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孩子的性格养成,关键时期来自于童年;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影响。而吼孩子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暴力。父母越爱吼孩子,这2个“能力”越强,别不在意。

胆小自卑,隐忍顺从

曾有网友留言说:小时候我妈很喜欢打我骂我,我清楚地记得4,5岁时她打我,把棍子都打断了,却还是怒气冲冲的,还不让我哭,一哭打得更凶。所以她打我骂我时,我都要压抑情绪,有委屈不敢说,因为她不会听的。长大了我性格内向,不敢与别人说话,工作中遇到好事坏事都不敢说。

父母越爱吼孩子,孩子这2个“能力”越强,别不在意

长期被吼的孩子,家长又没及时的做好事后情绪疏导,会容易产生严重的畏惧隐忍,胆小自卑,软弱顺从,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处世能力。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是因孩子做错事或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尤其后者对孩子的自尊伤害更大;长期的言语否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没有自信;长大了就容易自卑;同时,也为了不再被吼,处事也变得格外小心,形成典型的胆小怕事的性格。

暴躁脾气,容易叛逆

之前看到有网友求助说:自己2岁的儿子,脾气特别犟,喝了奶把奶瓶摔地上,我叫他捡起来他不捡,我都气死了;吼他打他,耳朵都拧紫了,就是不捡!最后硬把奶瓶递到他手里才算拿起来,我快气疯了!事后看他发紫的耳朵,心疼的掉眼泪,可我怎么办啊?

父母越爱吼孩子,孩子这2个“能力”越强,别不在意

的确,面对父母的怒吼,有的孩子会变得胆子小,但有的孩子则会遇强则强,和你拧到底!尤其是遇到孩子成长的叛逆期,比如2岁、7岁和青春期,这种情况就会更加严重。这时候,他会事事与你作对,你要往东,他偏往西;父母越是发脾气,孩子的反抗情绪就越严重。最后的结果无非几种,第一,孩子越来越难管,父母的发脾气越来越多,也越发变得无效。第二,孩子脾气变暴躁。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长期受父母暴脾气的影响,孩子长大也容易脾气暴躁,遇到事情只会发脾气解决,不懂合理的沟通。第三,家长经常吼,发脾气,会让孩子的成长叛逆期延长。

父母越爱吼孩子,孩子这2个“能力”越强,别不在意

其实管教孩子,靠吼不是长久之计。家长控制自己,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发火前冷静一下

当你看到孩子做错事,想发火之前,暂时的离开,告诉孩子:先想一想做错什么了,怎么解决,过会回来要解决方法。然后自己离开能缓解情绪,降低自己的愤怒。在暂时的离开,可以让彼此想一想,如何说清楚这个问题。再次回来时,就能有更理智的解决方法。

父母越爱吼孩子,孩子这2个“能力”越强,别不在意

2、尝试“摔跟头”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过真遇到不听老人言的孩子,在没有严重的后果情况下,不如就让他自己吃吃亏,长长记性。这种实践的教育,比起很多家长的苦口婆心、大吼大叫,效果好的多,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历练。

3、做好奖惩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先给孩子定好规矩;什么事情不能做,不然会受到惩罚,什么事情可以做,做好了有奖励。要明确的告诉孩子:某些行为是必须做、鼓励做,哪些事是禁止的,设立奖惩机制。当孩子做了事后,就按照之前的约定奖励或惩罚,这样既能让孩子心理上容易接受,也避免了自己的暴脾气处理方法。慢慢孩子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父母越爱吼孩子,孩子这2个“能力”越强,别不在意


坐月子吃什么好?产后如何恢复身材?母乳不足?如何带娃少生病?孩子感冒咳嗽吃什么好?辅食咋做补钙补铁补锌?点击关注我们,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