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了录取分数线,结果没有被录取呢?

爬哟


没有为什么这是很正常的!就是你的志愿没报好?希望2019年的高考家长千万别学他。

二本线436分,你娃高考443分,

443-436=7(分)。如果是高考大省1分=1000人,7分就是7000人在443~436分之间。

以前第一志愿的时候是120%投档,如今大平行志愿是5%~10%投档~~~

假设河南省二本计划招生20万人,

按110%!计算比列如下。

20万*10%=20000人,这就是说二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是20万人那个地方,而是22万人这里。

多出来的这20000人是(假二本生),是给学校留一空间!

你的7000/20000=35%,在假2本中下的位置。那吗5%投档也有10000人,而你的7000还是没有达到10000的位置。

志愿填报开始了,假设你可以报10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之间设2分梯度。10个学校就是20分,所以你的7分优势只有前三个大学有机会录取。后面的7个学校录取的概率只有0~10%!

到这里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你可以去火车站,去买火车票(有10个)窗口卖票,每个窗口卖100张火车票(每个大学录取100人),因为你的分低(来的最晚),A窗口(A志愿)有80人排队买票,B窗口(B志愿)有90人排队~C窗口(C志愿)有98人排队~~设你家去了10个人占10个窗口排队买票。

你肯定希望A大学(A窗口)有一张票!当你前面还有几个人的时候,才发现,她们每个人买了3~5张火车票,等到你买的时候,100车票已经卖光了,其他几个口也是同一时间把票卖完了=同类大学,同一时间录取结束了。


大连易彩


这只是你没有把高考志愿录取的规则看明白。

首先高考是分批次投档的,过了二本线,只是你的成绩达到了二本所要求的分数,你可以在这一批次征集志愿时投档(也就是说你可以报二本的学校)。这个分数线就是一个资格线,证明你具备了这个首要条件,但学校收不收你,还要看学校的报志愿情况。


其次每个学校还有他自己的录取线。每年高考都会发招生指南,上面会明确标出去年各大高校每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你会发现他们有的紧贴每个省份的二本线,但有的二本学校收的分数基本都快达一本线了。这就是每个学校录取分数线。举个例子,一个二本学校生源特别好,他们在你们那个省招56人,500多分的就报了60人,他们还要从这里面去掉几个呢,那400多分的他还会要吗?肯定不会在录取了。再打个比方,他们招56人,你也达到了他们的录取分数线,但是你报的那个专业招满了,你但其他的专业还有缺口,如果你同意调剂,那他们还是会录取你的,但很多学生会很个性的不同意调剂,那只能退档。


所以,知识水平很重要,但报考也很重要,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要看清局势,多听听多看看多分析往年的录取情况,在选择志愿时不要盲目,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再结合自己所想要报学校的往年录取分数慎重填报,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自己也适合的学校,抱着稳的态度来,这样才能增加录取的成功率。最后希望都能如愿以偿吧!


小柒师傅


为什么上了录取分数线还不被录取呢?



首先,你要分清楚这个学校的投档线和专业投档线。这两个是不同的。在每一个大学里,几乎都有某一个专业是录取分比较高分的。比如有的同学考了520分,这个学校投档线也正好是520分,那么他只是有可能进入得了这个大学。因为过了学校投档线,我们还要看专业录取分是多少,有的专业录取分较高,达到了540分,那么假设这位同学也恰恰选择了这个专业那么很有可能他就进入不了这个大学了,毕竟录取专业分数还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所以有时候看似乎可以进入这个学校,其实进不去的。而假设这个同学填报志愿时候选择了服从调剂,那么他很有大几率进入这个学校,但是专业也很有可能是学校安排的冷门专业。所以选择服从调剂与否还需要三思而后行,看你选择学校还是专业了,需要谨慎。

那么有的同学比他的低分怎么还可以进入这一所大学?

我们有一个征集志愿,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是某一个大学某一个专业,没有人报满,而我们这个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要填报满额这个专业,完成国家预定的目标。那么此时此刻,就需要降分录取,比如投档线是520,降低到502,这个时候可以说对于滑档,退档,(好像包括死档),同学来说,是个巨大巨大的福音了。因为降分录取,这个时候他们有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机会,502分的学生就有可能填报得到一所好大学了,低分数也可以进入这个大学,但是尽管说是征集志愿,对于很好的大学来说,降分录取还是不会降低太多分的,最多降低不超过十分。而且专业一般还是冷门专业呢,所以呢,征集志愿也有弊端的。

最好祝你考高分,不用征集志愿,就可以选择一所很好很好的大学。


我一脚过去


这个就是典型的志愿填报误区,认为分数过了批次分数线就能够被录取。考了443分,超过了436分的二本分数线,属于贴线考生。同时,批次线不等同于录取分数线。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位可能是安徽的理科考生。


录取分数线是高校按照录取人数的分数高低划分的分数,而批次线是招生考试院按照当年考生分数高低划分的分数。这两个分数是不一样的概念,不可以混淆。

高校的录取规则是按照提档考生的分数高低依次录取的,分数高的优先录取。并且高校的提档比率是100:105来进行提档,就算是考生投档成功,也不一定会被录取。被退档的因素有很多种,分数肯定是排在第一位。

您侄子的分数是443分,只超过了二本分数线7分。这个分数在二本批次中是属于非常的的一个分数段,没有了解清楚高校的招生规则,是很容易滑档的。如果是竞争很激烈的省份,刚刚超过二本批次,一般都会选择填报高职高专,因为填报二本院校被录取的结果几乎为零。我猜想,您侄子的填报院校的时候,填报了提档分数较高的院校,导致了分数没有到达投档线,档案直接滑档了。

贴线考生一般建议填报以前的三本院校,或者是填报专业冷门的院校,还有刚刚升级本科的二本院校。这些院校往往的投档线较低,投档成功后,被录取的几率比较大。如果填报一般的二本院校,最后都会因为分数太低,达不到投档线,或者被提档了也会退档。

在填报志愿中,最忌讳用分数来选学校。因为分数变动的幅度太大了,不具备很大的参考性。最好的方式是参照一分一档表中的位次来进行院校,专业的选择。位次比分数更加具有参考性,同时也更加科学。


没有被录取也不要惊慌,在后面还会有志愿征集阶段。志愿征集是低分考生实现突破的重要机会,因为在志愿征集阶段,很多高校都会降分录取,最大可达20分。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当地招生考试院的消息,以免错过志愿征集。


大三老学长


  你所说的不是录取分数线,而是二本批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简称二本线。超过二本线,只说明你具备参与二本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的资格,并不代表你一定能被二本院校录取。如果你的志愿填报不合理,即使超过二本线100分也不一定就能被二本院校录取。

  二本分数线是436分,你的成绩是443,超过了二本线7分。这个成绩如果能够科学把握,是很可能被二本院校录取的;如果把握不当,则很容易滑档、退档。主要问题出现了志愿的定位上,即以你超过二本线7分的成绩,至少要超过你所选的多所志愿学校其中一所的投档线,且最好服从专业调剂。如果你所选的多所学校都定位过高,或院校内专业志愿定位过高且不服从调剂,由此所造成的滑档、退档都会让你与二本院校失之交臂。

  理论上二本压线生的志愿填报方法,仍然可以采取冲、稳、保的策略,即以你超二本线7分的成绩,可以提高几分冲一冲学校;至于保底的学校,当然是优先从往年压二本线投档的院校为优先考虑。当然,由于你的成绩离分数线太近,无论是冲、稳、保的学校,你的成绩都属于低分进档,因而服从专业调剂是必要的。


高考志愿梁老师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各位专家给我解答一下下面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这是昨天晚上,一位学生发给我的信息,按照正常情况不会出现这种结果,是报考过程出现了问题?还是公费师范生的招生有什么特殊规定?

回答题主的问题:侄子考了443分,高出二本分数线7分,已经上了录取分数线,为什么没有被二本院校录取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题主没有弄清楚录取规则和概念,混淆了批次控制线和录取分数线。

首先,批次控制线只是资格线!

也就是说,你只有过了这个资格线,才有资格报考这一批次的学校,这和是否被录取无关。

其次,同一批次的院校录取线或者提档线往往会高于批次控制线!

这是因为批次控制线的划分范围更广泛。一般来讲,按照120%的比例进行划定。比如今年某个省的一本批次的大学理工类招生计划是10000人,在划定录取线的时候,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到第12000(120%比例)名考生的时候,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省当年的重点线,如果有同分考生,其分数也算累积。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的划定方法也是这样的。

最后,高于二本线7分,上二本院校难度很大!

按照上述分析,即便孩子过了二本线7分,但是要想上二本院校,难度还是有点大的,报考时要多考虑一些低层次、边远的或者冷门的公办大学,录取的可能性大些,否则很难录取。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和高考研究,欢迎关注,获得更多指导!


赢在高三


二本分数线只是一个资格线。也就是说上了二本的线有资格填报二本的学校,不一定会被二本的学校录取。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清楚,刘飞老师从三个方面简单地介绍一下高考志愿填报。

各大学录取分数线不同

高考志愿的录取,类似于公司招聘员工。公司好比大学,员工好比学生。有些公司福利待遇好,应聘的人自然会多,公司也会择优录取。大学也是一样。有些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毕业后就业前景广阔,自然报考的学生人数也多。学校了解学生的唯一途径是分数,所以大学录取就是将报考的学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超过二本分数线7分的情况,如果要填报二本学校的话,差不多只能填报原来的老三本(私立大学)的差一点的专科。

上了学校的调档线也不代表被大学录取

还有一种情况,过了学校的调档线,却没有被该学校录取。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需要注意,学校的每个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不同。

刘飞老师上一届有一位同学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当时他的分数线超过了填报学校的调档线,档案被该学校调走。但他的分数没有达到他填报的专业的分数线,他也不服从专业调配,档案被退回。注意:一旦档案被学校调走并退回后,该生的档案不会再投档!



所以,除了看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以外,还要看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弄清楚政策对填报志愿更有利

志愿的填报涉及每一位考生的前程。每年因为志愿没有填好而落榜,志愿填报同样重要。在填报志愿之前,弄清楚政策对自己更有利。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刘飞老师,获取更多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



刘飞老师


首先回答题主的问题,题主河南文科考生443分,而二本批次线436分,为何上了批次控制线没有被录取呢?

本科落榜让人心碎,在河北、山东等省份线上本科落榜生也挺多,据报道河北本科线上共落榜了3261人,山东省本科线上有5258人落榜,这里面不乏600多分的高分生,而被滑档或者退档,纠其主要原因是:填报志愿犯了错误,简单参照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没有比对省排名(位次),没有考虑到今年各院校分数线普遍上涨,研究不够,填报志愿基础知识没有掌握。

高考志愿填报是个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对比往年录取分数线,就急着填报志愿,不研究,不调查,否则追悔莫及!

题主的分数超过本科二批次线7分,属于压线分,更是危险分,志愿填报力求“稳、保”,不要“冲”,要守住本科批次。

过了本科批次线只是具备了填报本批次的资格,还有院校投档线,专业录取线,“大小年”等因素要充分考虑,尽量降低被退档的风险!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为什么已经上了录取分数线,但是没有被学校录取,是什么情况啊?去年我侄子考了443,二本的录取分数线是436,为什么没有二本院校录取呢?

我想这可能还是有很多人对于高考的志愿录取规则有一些不明白,高考的批次分数线和院校的投档分数线还有考生最后被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这些都是有所区别的,千万不要混淆这个概念。就像题主说的,考生已经达到了第二批次的分数线,正常来讲应该能够被二本院校录取,但是最后却发生了滑档,导致考生没有被二本院校录取,这是为什么?

高考批次分数线

以河南省高考历年批次分数线为例,一本分数线是547分和499分,二本分数线是436分和374分,按照我们的想法,只要能够达到这个分数就能够报考一本、二本的高校,也就肯定能够被学校录取。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过程。高考的批次分数线更像是一条资格分数线,你达到了这个分数就有了报考这个批次高校的资格,既然是资格就意味着你可以报,但是学校收不收不一定,学校能否接受你的档案要看你的分数是否达到了学校的投档线,达到了这个分数就可以进行下一流程。

有一部分学校会有差额投档,比如招生100人,很可能接受105人的档案,多出来的人如果不接受调剂,那么就可能面临被退档的风险,导致在这一批次内志愿全部落空。

为了保证考生的报考成功率,在选择志愿的时候不要盲目报考,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合适的高校,冲-稳-保底高校分别列出志愿。这样才能够增加录取可能。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谁不曾彷徨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假设二本的批次省控线1:1.2比例划出,也就是题主所说的436分二本批次省控线,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也就是说超过二本线436分的考生超过了二本院校实际招生人数,上二本线考生存在着5%到20%的虚拟名额,这些考生一般分布在456到436分这个范围,而恰恰你的侄子考了443分,只超过了二本批次省控线7分,你侄子的分数也就被划入虚拟名额当中,但是这个分数还是有机会被提档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被一个学校录取呢?

首先我们先纠正一个常识上的错误,436分是二本批次省控线,但是并不是每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你侄子考了443分,也只能报考低分进档的学校,如果在志愿中选往年高分录取或者中等分数录取的二本批次院校,或者选择往年压二本线投档的院校的热门专业,就会有很大的概率被退档,平行志愿的投递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退档之后,不能再次被投档,只能参加下一轮投档录取(下一志愿组、本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选择往年压二本线投档的院校,超过7分的二本批次分数线,有很大的概率会被提档,这时候就不要想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了,选择压二本线投档的院校,第一志愿就有可能被投档,必须填写服从专业调剂的选项,因为超出的分数线很低,分数上没有优势,不填写专业调剂,很大的概率就会被退档。


我是曙光瑞翼君,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运营方,关注“百校工程”公众号,与你分享更多校企合作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教育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