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巅峰时期军事有多强?

zcycoolboy


20世纪五十年代到80年代,是美苏两国冷战时期,美国的强大大家都知道,苏联既然可以和美国争霸那足以证明其军事力量的强大。

那么有书君就具体的描述一下当初苏联的强大。

1. 航天方面。

冷战时期的苏联,发射了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并发射了众多的航天器。

而中国到了1970年才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航天系统对军事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第六战场它的是现代战争必不可少的存在,而苏联率先世界一步,也可以从侧面的看出曾经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

2. 军队数目。

苏联也是一个重工重兵的国家,毕竟谁都知道谁有兵权谁就有绝对权,作为与美国争霸的一大主力,军队人数自然也不可以估量,据统计有四五百万人。

而且不但有海陆空,还有防空军和战略火箭军。

当时的中国历经几次裁军,军队人数仅仅只有200多万人,并且还计划继续裁军到60万人,不过随后没有施行便夭折,由此对比不但可以看出苏联军队人数之多,还可以看出苏联当时经济的繁荣。

苏美冷战时期,带起了一大波新科技的发展,比如我们如今用的因特网就是苏美冷战时期的产物。

不过苏联由于在国内的矛盾冲突以及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导致了苏联经济的崩溃以及苏联最终的解体,不过作为拥有核武器最多的俄罗斯,军事力量虽不如从前,但依旧强大,也可以想象出苏联曾经的辉煌。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苏联巅峰时期武装力量包括有16个军区、6个驻外军队集群、4支舰队和1支区舰队、10个防空区。

单就苏军而言地面部队包括了153个摩步师,53个坦克师,7个空降师,配属有大规模的炮兵、防空和火箭兵器,装备有T-80、T-64等先进装备且具有数量优势,全军实现了完全的机械化,数万辆坦克和步兵战车形成了庞大的钢铁洪流,遍布其中的“石勒喀河”、“通古斯卡”、“库班河”和“山毛榉”为洪流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康乃馨”、“牡丹花”、“姆斯塔河”、“冰雹”和“龙卷风”可以扫除洪流所经之处一切障碍。单就常规力量而言具备极为强大的突击能力。

从海上力量的角度来看,仅以红旗北方舰队为例,在1988年用于作战的部队就包括了5个区/分舰队14个潜艇总队另4个支队、2个水面舰艇区/分舰队以及其他岸防近海单位,拥有核动力巡洋舰、载机巡洋舰和“潜水核动力巡洋舰”(吨位太大实在不好意思称之为潜‘艇’)等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单核潜艇数量超过一百艘,包括战略核潜艇、飞航导弹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在空中有近百架远程导弹攻击机(图-22M3和图-16)和大批远程反潜机支援,能够突破北约在GUIK水道的重兵封锁,对北约海上力量展开远程核/常打击并掩护核潜艇穿越封锁。


而红旗太平洋舰队则取得了在金兰湾的基地,并且在印度洋能够维持存在,黑海舰队在黑海维持了绝对的优势,第五战役分舰队将美军赶出了东地中海,曾经被西方集团蔑视的红色海上力量已经取得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打击力。

川陀太空

20170630


川陀太空问答


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像苏联这样,巅峰时期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不惧美国,但是其他产业就非常一般。就陆军来说,苏联是稳胜美国的。苏联人引以为傲的钢铁洪流坦克部队,在当时全世界上无出其右,在鼎盛时期苏联坦克的质量要远超过美国,数量上大约是美国的20倍。顶峰时期,苏联的坦克数量高达6万多架而装甲车也有7万多辆。1988年,在经济上苏联已经陷入了无可挽回的颓势,但是他们依旧还保留着5万多架主战坦克,6万多辆装甲车。在1988年全世界武器贸易之中,苏联所占的份额是38%,已经超过了美国的30%。在这一方面,苏联集中全国力量的投入还是看得见成效的。

再看苏联在核弹数量上所占的优势,1950年时,苏联只有5枚核弹,而美国有369枚。到了1990年,苏联已经拥有4万多枚核弹,美国只有2.4万枚,美国在最顶峰时期不过只拥有2.7万枚核弹。

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无疑是高度发达的,在70年代苏联军事实力巅峰时期的军事工业水平甚至在美国之上。苏联当年的一些经典的军事工业产品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还在作业其他国家的主力产品使用。而且苏联当年的航天工业也相当发达,拥有着自己空间站,有着自己的发展体系,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航天强国。

不过,苏联除了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以外,其他作为发达国家的条件都不具备。除了畸形的重工业以外,苏联经济几乎无话可说。轻工业烂到家,像什么餐具、衣服,在市场上可挑选的余地都非常小。

农业也是非常落后,粮食竟然不能自给,每需要从西方进口上千万吨小麦才能保证不被饿死,白瞎了220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领土。第三产业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就是没有!1990年时,苏联的小型服务业只占其全国生产总值的区区地0.82%,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大都已经超过50%。


用户1234410166


作为二战后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军事实力是其争霸全球的最大资本。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历史巅峰:

台风级核潜艇,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基洛级常规潜艇,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苏联最强大的是陆军,当之无愧的排世界第一。最高峰时期拥有65000辆坦克和75000辆装甲车,被誉为“钢铁洪流”。到了1988年,苏联的军事力量虽然相比巅峰期有所下降,但还是拥有53000辆主战坦克、63000辆装甲车、29000门火炮。常备陆军人数199万。

海军方面,装备弹道导弹潜艇79艘,巡航导弹潜艇和攻击潜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战舰只193艘,小型水面作战舰只797艘,登陆舰艇187艘,主要辅助船只269艘。拥有巡航导弹核潜艇44艘(“奥斯卡”级8艘、C-Ⅱ级6艘、C-Ⅰ级9艘、E-II级18艘、Y级3艘);攻击核潜艇65艘(“阿库拉”级7艘、“塞拉”级3艘、A级6艘、V-Ⅲ级25艘、V-Ⅱ级7艘、V-Ⅰ级16艘、Y级1艘),此外还有常规潜艇100多艘。

空军方面,中远程轰炸机752架,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和强击机5167架,此外还有运输机620架、直升机220架。

防空军拥有各型歼击截击机1300架,防空导弹发射架9600部,雷达约7000部,有反弹道导弹发射架100部。

战略火箭军拥有洲际导弹1398枚,战略作战飞机1690架。

在核弹数量上,苏联最高峰时期(1985年)拥有将近45000枚,而美国在最高峰期(1967年)只有约33000枚。

在军备生产上,苏联每年生产主战坦克3000辆左右,装甲车4000-6000辆,洲际弹道导弹300枚,潜艇10艘,水面主力舰10艘,轻型作战舰艇60-70艘。

啰嗦一点,就是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也就是说,苏联的实力几乎达到历史巅峰,短期内取得对美国的优势。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2016年,中国GDP突破70万亿,达到744127亿元,但尚没有官方数据提到美国。我们以2015年经济数据为例,列出全球各国名义GDP排行前15位。

可见,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美国的61%多。那么,与巅峰时期的苏联相比呢?从经济上来说,中国的表现明显优于苏联。美苏争霸中,苏联把国力的50%以上都投入到军事上,被军迷称之为“流着血锻炼肌肉”,很快美国就通过软实力拖垮苏联。

这就是一个历史教训:落后就会挨打,但穷兵黩武也会让国家崩盘。


商业小道消息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武装力量是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1946年2月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前的武装部队,其前身为苏联工农红军和苏联海军。。。


根据1925年的全联盟兵役法,苏联军事力量分为地面部队、空军部队、苏联海军、国家政治保卫局和内卫部队5大部分,其中地面部队和空军部队统称苏联工农红军。国家政治保卫局在1934年归属内务人民委员部。二战结束后苏联进行军事改组,由陆军和空军部队组成的苏联工农红军和苏联海军合并成为苏联武装力量。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和全联盟国家民事防御部队先后在1948、1960和1970年成立并归属苏联武装力量。在顶峰时期,苏联武装力量共下辖6个兵种,按照苏联官方对其重要性的排序分别为战略火箭军、陆军、国土防空军、空军、海军和民防部队。除了受国防委员会指挥的苏联武装力量外,广义上的苏联军事力量还包括受克格勃指挥的边防军和受内务部指挥的内卫部队。1988年,不含边防和内卫部队,苏联武装力量的兵力达到513万人

下面我列举一些数字,请各位自行体会。

1988年时,苏联陆军人数199万,分为16个军区。编为51个坦克师、142个摩托化步兵师、7个空降师、约10个空中突击旅和16个方面军炮兵师,装备主战坦克5.3万辆、装甲战斗车辆6.3万辆、火炮2.9万门、地对地导弹发射架约1570部。

除此之外,还有军区分化

莫斯科军区,也叫中央陆军

白俄罗斯军区

列宁格勒军区

基辅军区

波罗的海军区

伏尔加河沿岸军区

乌拉尔军区

外高加索军区

北高加索军区

敖德萨军区

喀尔巴阡军区

突厥斯坦军区

中亚军区

西伯利亚军区

外贝加尔军区

远东军区

这是一些图片






希望大家喜欢我,支持我。。比心❤


国际军事动态分析家


苏联的巅峰时期是1964年至1982年的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国民经济固定生产基金增长了2.42倍,这一增长速度高于同期美国的发展速度,社会生产总值增长了1.46倍。与此同时苏联将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这一指导理念下苏联军费从1965年的326亿卢布增加到1981年的1550亿卢布,一跃增长了3.75倍。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14%,约占财政支出的1/3以上。苏军总兵力急剧膨胀到365.8万人,拥有1398枚洲际弹道导弹、1028枚潜射弹道导弹、50000辆坦克、55000辆装甲战斗车辆、40700门火炮、248艘大型水面舰艇(其中含九艘航母)、8479架作战飞机。当时的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数量为1054枚,相比美国而言:苏联在战略核武器数量方面已具有优势,比起英、法、中等国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有几十年的代差,其他国家就更不必说了。

苏联的军事实力不仅仅只单纯反映在纸面上的武器装备数量:苏联国土面积22402200 平方公里,这为苏联带来了辽阔的战略纵深以及丰富的资源储备。苏联的战略纵深优势在二战中曾得到充分验证:尽管纳粹德军在一开始凭借自己的闪电战攻势一再重创苏军,然而当德军越过斯摩棱斯克-戈梅利-基辅一线后德军的步兵和辅助单位受制于苏联国土的广袤而出现后勤补给不继的现象;装甲部队起初还能自行向东突破,然而随后不久也必须停下来休整和维修。德军装甲部队为尽可能更多地歼灭苏军有生力量决定停下来等待步兵部队,同时进行休整和维修——这恰恰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原因之一。在苏联的广袤国土之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和平时期苏联通过出口油气资源大量创汇以补贴军费开支,一旦进入战时状态苏联将具有无可比拟的战略资源储备优势。

在古巴导弹事件中赫鲁晓夫曾对肯尼迪做出重大让步,然而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苏联巅峰时期却摇身一变在世界范围内主动发起攻势,一时间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呈现出苏攻美守的状态:苏联海军已由近海防御舰队扩建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苏联在华约组织各国、蒙古、越南、安哥拉等国都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基地。1981年9月4日~11日苏联举行了为期八天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演习”西方-81演习“。这次演习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假想敌,出动了十个以上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近卫坦克军,超过五十万人参加了这次演习。光这次演习动用的坦克就有上万辆之多,这一数字超过了当年人数最多的中国陆军的所有坦克总和,而这还不到苏联总坦克数的四分之一。

“西方-81”演习重点展示了苏军在开战后的突击能力。演习计划也就是囊括了整个德国、丹麦和低地国家,试图以一次海陆空结合的装甲突击来一次性突破北约的防线,饮马英吉利海峡。苏联军方对演习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接近实战”,因此连演习的结果想定这一环也省略了,而是命令演习双方根据战场形势临时判断进行决策,打到分出胜负为止。机械化步兵、装甲兵、炮兵、舟桥部队、防化部队、地地短程战术导弹部队、中远程战略导弹部队、空降兵、海军陆战队、海军舰艇部队、空军前线航空兵部队……几乎所有兵种都无不参加到了这次规模空前的演习当中。仅核武器就模拟发射了140次,当量从百吨级到百万吨级不等。在演习计划中“战争开始后”仅仅7-8天苏军就能控制整个德国并向法国进军。同时在波罗的海舰队的掩护下组织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和摩托化步兵构成的登陆集群直接登陆荷兰的泽兰省。应邀观摩演习的北约成员国无不被苏军庞大的机械化突击集群排山倒海的进攻作风深深震撼,因此达成了一个共识“仅凭欧洲各北约各成员国是无法和苏联抗衡的,只能寄希望于美国”。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就算拦住了俄国人99%的核弹,剩下的也足以毁灭全世界”,这句话是对军事大国俄罗斯真实的写照,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那么巅峰时期的苏联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呢?


大家听过“钢铁洪流”这个名词吗?这个词是用来形容苏联的装甲车部队,当年苏联的核武器力量没有美国那么强大,为了能遏制美国核武器,苏联人就打造了一支装甲车部队,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大概有5.52万辆主战坦克,这些坦克什么都不做,只要成排的向前推进就能像洪流一张碾压欧洲大陆。

此外苏联的核力量也是美国等西方大国比较忌惮的,苏联人自从看到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颗核弹力量就开始追求核武器。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总量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只过了十余年就达到了美国的两倍,总数高达45000多枚。


苏联人不但武器先进,它的军备,后勤,动员等能力也非常强。我以1988年为例子。当时苏联有五个军种包括陆海空,防空,战略火箭,有193个重型机械化师,7个轻装机械化师,10个空降师,总人数高达300多万,配有重型火炮5.17万门,战术攻击机有5000多架。

当时的苏联更是一个超大的兵工厂,当年和美国的军备竞争最夸张的时候,苏联每年可以生产主战坦克3000多辆,洲际导弹500枚,地空导弹5万枚,各类作战飞机有3000多架,作战舰艇近百艘。当时美国军方高层表态,和苏联作战,必须一击必中,否则后患无穷。



可惜的是呀,如此强大的苏联最终被军备竞争给拖垮了,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钢铁洪流最后也以废铁的价格卖了,可悲可叹呀!不知道大家对巅峰时期的苏联是什么看法呢?各位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曾拒绝德军的投降!

在人类战争史上最为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的苏德战场,无疑是血腥战场中的血腥战场,因为在这里的战场上,人格遭到了践踏,人性遭到了毁灭。

在人类战争史上,尤其是在近代人类战争史上,因为战局不利至使向对手投降,在战场上已经司空见惯,而获胜的一方接受投降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场上,却出现了苏军拒绝德军国防军第197师332团投降的一幕,而苏军拒绝受降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支部队残忍的杀害了一位叫做卓娅·阿纳托利耶芙娜·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苏军女游击队员。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

德军赖以成名的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第一次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惨败,莫斯科保卫战中德军在损失了50万精锐军队后,被迫开始向西撤退。随后苏军开始了大反攻,而在此次战役中,与以往不同的是,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大反攻时所喊的口号,不是原来的“保卫苏维埃,保卫斯大林”,而是变成了“为卓娅报仇”。

众所周知,在苏德战争的初期,苏军遭到了难以承受的损失和恐怖的伤亡数字

德军在经过闪击波兰和横扫欧洲之后,军队的士气和技战术,各军兵种的协同作战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平心而论,在当时也只有苏军,才能挡住这几百万德军的疯狂进攻。而在此次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方面曾经涌现出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苏联英雄,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卓娅”。

《卓娅与舒拉》曾经出现过在我们的教科书课本中

卓娅·阿纳托利耶芙娜·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1923年9月—1941年11月)是苏联红军的游击队员,她16岁就被批准加入了苏联共青团,于1941年11月,莫斯科保卫战即将胜利的时候,被德军第197师332团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18岁。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卓娅被苏联政府追认为“苏联英雄”称号,并安葬在了莫斯科的新处女公墓。

苏德战争爆发后,面对德军的入侵,当时年仅18岁的卓娅立即报名参加了苏联红军

随后她被派往德军后方的游击队,参加支援莫斯科保卫战的战斗。卓娅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由于被叛徒告密,卓娅不幸被德军抓获,德军随即对她进行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在俄罗斯寒冷的冬夜,德军每隔一个小时就令卓娅赤脚行走在冰冷的雪地上,年仅18岁的卓娅却坚贞不屈,没有向德军泄露半点机密。

德军见卓娅没有屈服后,他们便在雪地上竖起了绞刑架,准备对卓娅执行绞刑

临刑前,卓娅还在大声斥责德军侵略者,并自己把绳索套进了脖子,最后德军残忍的将卓娅绞死,并将卓娅的尸体在绞刑架上悬挂了一个月。当苏联红军发起反攻后,德军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才将卓娅的尸体草草掩埋,这也让苏联人记住了这支军队,德国国防军第197师332团。

德国国防军步兵第197师组建于1940年1月,是一支一直已残暴著名的部队,该师的编制为:

步兵第321团、杀害卓娅的332团、347团,炮兵第229团,第229侦察营,第229反坦克营,第229工程营,第229通讯营。1941年入侵苏联后,该师参加过明斯克战役,一直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编制内参加作战,在苏德战争期间,197师共有12个人获得骑士十字勋章,其中就有杀害卓娅的凶手路德瑞尔中校。

第197师332团在残杀卓娅时,该师隶属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4坦克集团军步兵第7军,师长是赫尔曼中将

第197步兵师在1944年的白俄罗斯战役中,于维贴斯克被全歼,最后一任师长哈赫纳被苏联红军击毙。杀害卓娅的步兵第332团组建于1939年12月1日,该团于1942年10月15日改称为第332掷弹兵团,1944年7月22日,该团在维贴斯克战役中被全歼,至此,德国国防军第332团的番号被正式抹掉。

据说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在接到卓娅被德军332团残忍杀害的报告后,泪流满面。

随后他亲自给前线的指挥官朱可夫下达了命令“拒绝残杀卓娅的德国国防军第197师332团投降,予以就地歼灭”。因此,德国国防军第197师332团,成为苏德战争中唯一被拒绝投降的德军。


刀墓手札


讲到苏联,不得不承认他是我们新中国的老大哥。1917年11月7号,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列宁带领苏维埃政权夺得了胜利,建立了苏联。斯大林时期苏联大力发展重工业,使得苏联的工业产值一下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水平,使得苏联军事力量大幅增加。由于苏联领导人的决策错误,直接导致苏联轻工业严重失衡,人们生活水平日益下降。



第二次苏联军事力量重回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时由于英国丘吉尔的铁幕演讲和美国杜鲁门主义,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冷战正式打响。这个时候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方面,这就让苏联感到了危机,军备竞赛自然就产生了。于是苏联开始大力发展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培养大量的科学家,送上了世界上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加加林,这让苏联人比美国在太空领域捷足先登。

这时苏联大力发展军事实力,陆海空各军队都达到了世界顶尖的水平,有陆军约200万,空军和海军都约45万人,制造的坦克55000多辆,各种火炮五万多门,各种攻击机接近五千架,更让美国胆寒的是苏联拥有数千枚核武器,苏联此时不仅仅局限于本国部署军队,更是开辟了数十个海外军事基地,可谓军事实力遍及全球。

苏联,一个时代枭雄,虽已没落,但对于我们新中国来说依旧是老大哥,好榜样!


Global防尉


现在无论是国内媒体还是西方欧美的媒体,都会习惯性唱衰冷战时的苏联,比如经济很烂,科技落后等,但从没有一个媒体敢说苏联的军事能力不行。

苏联"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是苏联军事能力的最高峰,军队总人数为600万现役士兵和2500万庞大的后备力量。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时的武装力量,也能让人惊叹:

苏联陆军部队拥有超过53000辆主战坦克;60000辆装甲运兵车/战斗步兵车;48000门火炮、迫击炮及多管火箭炮;至少超过4600具防空导弹发射器(不包括数以千计的步兵肩射导弹);7000门高射炮;1600具地对地炮兵火箭发射器;4500架直升机;以上这些数字都是世界第一。

苏联海军和美国发展方向不同,着重于潜艇建设,共有潜艇360艘左右,其中弹道导弹潜艇76艘,合计载弹973枚,世界第一。

苏联空军装备各型飞机1.3万架,其中作战飞机5082架,包括远程轰炸机177架、歼击轰炸机1780架、强击机460架、歼击机2130架,侦察机475架、电子战飞机60架、运输机620架。

最重要的是苏联战略火箭军的的核弹头数量:35000枚(1990),是同期美国数量的1.59倍,是当时世界绝对的第一,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核弹头数量的总和。

以上这些装备几乎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即便比美国差一些,也是紧随其后。苏联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主要敌人在欧洲,几乎绝大部分的军事力量都被布置在了东德前线。

苏联当时为了震慑西方,曾于1972年、1977年、1981年、1983年和1984年分别举行过名为“西方”的大型演习,这也是如今俄罗斯“西方”沿袭的来历,如今已经举办到了“西方—2017”。

1981年举行的“西方-1981”演习是苏联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动员了50万人的陆军、空军、海军和火箭军部队,最新型的坦克部队、装甲车部队、火箭炮部队、导弹部队、后勤部队和海军等部队全面出动。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视频,绝对震撼。

这次演习邀请了很多北约国家的官员参观,最终也如苏联所愿,演习现场让这些人目瞪口呆。演习结束后北约立即修改了防御计划:陆军"纵深"防御拖延时间(其实是被苏军突破后撤),空军分批次轰炸掩护陆军拖延时间,实在不行就核武器洗地拖延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