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趕緊關注一下吧

城陽,是一座有著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秦時縣治設城陽)。在這座城市裡,流傳著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就像是一串串晶瑩的珍珠,散落在城陽的大街小巷……

1女姑山的神秘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女姑山傳說產生於上古時期的“漁鹽始祖”。秦漢時期,今城陽地域或設縣,或治侯國,漢武帝於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夏巡遊不其,在女姑山建女姑祠,紀念“漁鹽始祖”女姑。同時建“明堂”以宣明政教和典章制度,使女姑山成為天子游幸的名山。也因為其時在全國範圍內僅建“明堂”九所,女姑山也就成為了山左的一處政治文化中心。明萬曆年間,即墨知縣許鋌連上奏疏,開通女姑港口,又使這裡成為半島地區的一處經濟中心,直到清咸豐九年(1859年),在女姑山設釐稅分局,女姑山成為一方區域的經濟中心,是一處南北貨物的集散地。

女姑山傳說發源於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的女姑山及其周邊區域,其中心影響區域為今城陽區、青島市、即墨市、膠州市、海陽市等等。由於山上建有訓海之神龍王廟,龍王能夠偃風止浪,護佑漁人平安,四方漁人信眾趨之祭拜,致使女姑山傳說在遼東沿海、山東沿海、江浙沿海也有廣泛傳播。

2丹山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曾經的丹山不僅是青島的旅遊勝地,丹山嶺在軍事上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德戰爭中,就是重要的外圍防線。解放戰爭時期,丹山是國民黨軍隊守備青島的重要軍事防線。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青即戰役,國民黨軍隊在美國海軍的支持下,佈置了三道防線守青島,最後一道防線的重要前哨據點就是丹山。也許有很多青島人都不知道,解放青島前的最後一場“血戰”是在丹山打響的。

丹山,取名追根溯源來自神話中的傳說,二郎神楊戩用扁擔挑著兩個彩石景觀送往天庭御花園,在行程中,不小心被嶗山石門當中的石棒槌絆了個趔趄,擼了扁擔札,一個景物落在了石門山的西麓,一個摔出落在了白沙河北即墨地界。即有了嶗山的“擔山”和即墨的馬山。由於山體單一曾用名單山,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文素質的不斷提高,又因山石裸露呈丹褐色而取名丹山。

3鐵騎山與古不其城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鐵騎山古稱不其山,據考古專家考證,六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這裡曾有“不族”和“其族”部落在此生息,故此山稱為不其山,秦漢時依山為名在此設不其縣。不其縣治所設於今城陽街道城子社區周邊,不其縣鼎盛在兩漢,至隋代重設即墨縣,歷時五、六百年。因此關於不其山和不其城的史料文獻均有記載,而民間傳說也世代傳承。

關於鐵騎山(不其山)和古不其城的傳說,主要有遠古時期不族和其族的傳說,不其城漢武帝、伏皇后與童恢的傳說,唐代唐王插鐵旗的傳說,以及鐵騎山周邊歷史名人鄭玄、張三丰、百福庵二王妃的傳說等。

鐵騎山方圓兩平方公里,周邊現有四、五個社區和多個歷史文化遺址。東鐵社區位於鐵騎山下,山權均屬該社區,因此該社區流傳的傳說豐富詳實,經久不衰。

城子社區位於古不其城遺址,這裡留下更多古不其城的傳說。

鐵騎山和古不其城曾是青島地區人類歷史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研究青島地區歷史淵源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地域,其傳說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特別是對地域的建設發展尤為重要。

4鹽宗夙沙氏煮海成鹽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相傳炎帝時期,在膠州灣內住著一個原始的部落,部落首領名叫夙沙。有一天從海里打了半罐水剛放到火上煮,一頭野豬從眼前飛奔而過,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著打死的野豬回來,罐裡的水已經熬幹了,底部留下一層白白的細末。他用手指蘸了一點嚐嚐,又鹹又鮮。夙沙用烤熟的豬肉蘸著吃了起來,感覺味道很鮮美。那白白的細末便是從海水中熬製出來的鹽。從此,鹽就走進了人類的生活併成了必不可少的物品。夙沙氏被後世尊稱為“鹽宗”。

據《山東鹽業志》記載:“早在公元前26世紀,在膠東地區就有夙沙氏煮海為鹽,號稱‘鹽宗’。” 鹽宗夙沙煮海成鹽的歷史被引用到山東省中學教材即現在的初級中學課本《走進齊魯文化》中,文章寫道:“海水可以煮鹽,發明煮海水為鹽的夙沙氏就是山東半島上一個古老的部族。”以上資料可以印證,夙沙煮鹽可視為中國海鹽業的開端,夙沙氏是中國海鹽的創始人。

在民間廣為流傳的鹽宗夙沙氏煮海成鹽的傳說故事,目前我們已蒐集整理了十幾個,這些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同時反映了人類社會不斷走向文明的進程。

5漁宗郎君爺的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據記載,世界漁業最早來自中國,這裡是中國海洋捕魚生產的發源地,居住在這裡的先民不僅發明了捕魚生產,也創造了燦爛的漁鹽文化。自5000年前郎君(號稱漁宗)在這裡發明了結網造船捕魚,從此我國就有了海洋漁業生產。最初人們製作木筏,用“木叉”叉魚,或者用“木杆網”捕魚,就是在灘塗中插入密集的木杆,待潮水退落時將魚類、貝蟹擋住和夾住。後來人們又製作了“蒲網”來捕魚。蒲網就是用植物蒲子編織成席狀,片中間用細木杆連接架子,潮水上漲時插到水中,因比較密實,收穫就高於木杆網了。

6王邦直與《律呂正聲》的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王邦直(1513-1600)字子魚,號東溟,明代即墨縣人,今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小莊社區王氏第八世祖。明嘉靖年被薦闢為歲貢生,入太學,官至鹽山縣丞,後因上奏《十疏》:“一曰減賦役以招流移;二曰實倉廩以備凶荒;三曰戒有司以去奢僭;四曰清驛遞以革冒濫;五曰禁勢豪以除暴橫;六曰正仕途以塞奔競;七曰重功績以明考課;八曰慎作養以剔繁冗;九曰嚴簡練以修武備;十曰振紀綱以勵風俗。”震驚朝野,被奸臣所陷辭官回鄉後潛心研究音樂,二十餘載著成《律呂正聲》六十卷。清乾隆年間該書入《四庫全書》,紀曉嵐為其撰有小傳。其理論早於法國梅森一百年,早於德國巴赫二百年。

7鄭玄與康成書院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鄭玄(字康成,公元127—200年),北海郡高密(今山東省高密縣人),是東漢末年著名的經學家。據史書記載,鄭玄少年時志向遠大,天資聰穎,酷愛讀書,喜歡書數,尤其喜歡閱讀儒家的經書,二十餘歲就博極群書。他先師從第五元先學習今文經學,又師從張恭祖學習古文經學,同時成為馬融最得意的門生,在經學、文獻學、教育學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漢靈帝中平年間,鄭玄為了躲避戰亂,與門人崔琰先後兩次來到不其,於不其山設帳授徒,先後從學者達數百千人。並在不其山建書院一座“康成書院”(因鄭玄字康成,後人稱“康成書院”。但在東漢時,人稱“康成學官”)。

這是鄭玄的不其歲月,後代典籍多載此事。鄭玄講學之舊地,東望三標山,西倚鐵騎山(不其山)。山下村莊以“書院”為名,其地文墨涵濡,多異草嘉木。有“篆葉楸”,葉楸有篆文之狀。當年鄭玄和他的弟子們用以編竹簡的草葉尤為後世所感念,人稱“書帶草”,亦云“康成書帶”。《鄭玄與康成書院傳說》中的故事大部分有所依據,有的散見於地方誌,有的散記於野史筆記和有關口頭傳說。典籍中的有關故事及流傳在民間的大部分傳說下步將繼續蒐集彙編。

8漢武帝女姑求仙與祭天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漢武帝女姑山祭天的傳說,流傳於傳說的發生地女姑山。

據文獻記載及民間傳說,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夏四月,漢武帝東巡不其縣。之前,為迎接聖駕,不其縣令大興土木修建武帝駐蹕行宮,並在縣城南九里的女姑山建太乙仙人祠和明堂。太乙,既太一,意為至高至上的天神,或謂居於玉清之境的太一玉君,民間則俗稱天神。漢武帝在女姑山上的太乙祠祭天,在明堂宣明政教,觀滄海,沐春風,駐足留戀,潛修道玄。歷數千年,太乙祠演為女姑祠,明堂卻風摧雨蝕至於無蹤,祭天的禮俗卻沿習兩千餘年而餘韻綿長,並由農曆六月十三日的龍王廟廟會傳接衣缽,形成了當地特色鮮明的民俗節日——漢武帝祭天。

9洪州城的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洪州城的傳說的發源地在膠州灣地區,流傳於城陽區紅島街道,在民眾間有較大的影響力,相關故事被編入多種版本的民間故事和民間文學集中,故事情節並不完全一樣。傳說大致介紹了一個活生生的“忠厚善良、孝敬老人、好人終有好報”的典範人物忠義,他助人為樂,反被獲救者王義恩將仇報。王義懶惰不軌,不打柴打獵理家,不孝不義不忠,成為邪惡之徒。忠義揭發了王義的罪惡,使歹人遭到懲處,忠義等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10童恢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童恢是東漢時期城陽乃至青島地區重要的歷史人物,集結著諸多歷史信息。他是以良吏清官的形象而載入二十四史《後漢書》的,青島地區僅此一人,其史蹟與傳說見之於《後漢書·循吏傳》。後又載入賈思勰《齊民要術》和《八家後漢書校釋》等典籍之中,位列即墨“九賢”之一,被譽為 “史上兩千年不倒的清官”。《青島市志》、《城陽區志》等當代地方誌對童恢其人、其事亦有記載。

11胡嶧陽傳說

城陽,2237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1個城陽本土神話故事請收藏!

16歲時胡嶧陽來到萊州府應童子試,以不忍搜身之辱拒進科場,絕意仕進,避居山林,讀書研《易》,後在城陽、即墨、嶗山及流亭、窪裡等地教書。著述頗豐,有《柳溪碎語》、《易象授蒙》、《易經徵實解》等十餘部,成為當時即墨乃至膠東地區研究《周易》的大家。胡嶧陽以《易經》理論、陰陽變化、五行學說為依據,追溯前朝成敗之因,推測天道人事,預測吉凶休咎,無不中的,宿儒時彥無不推崇,被譽為“活神仙”,世人尊之為“嶧陽先生”,聲名播揚。

當從老人的嘴裡聽到這一個個故事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像撿了一個寶。但是這麼好的故事,在城陽的後輩當中卻鮮為人知!未免有些傷感,請關注轉發一下吧,讓更多的人知道,講給我們的孩子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