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坠落》中如果美军不采用添油战术(不过分看中伤员),是不是就不会陷入那样苦战?

全面战争评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黑鹰坠落的主要原因是,低估了任务的难度。

当时艾迪德的所谓黑人民兵,说白了就是操起一支AK的老百姓。

这种武装力量和美国特种部队对抗,当然是不可能取胜的。

所以美军过于轻敌,抓捕艾迪德仅仅使用了悍马和普通卡车,并没有使用任何装甲车或者坦克。

如果当时有装甲车或者坦克,哪怕有几辆坦克,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同时,美军空中也没有什么力量,只有黑鹰直升机和小鸟。而黑鹰直升机根本没有装甲防御,即便被大口径机枪射中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能够调动空军战机,或者炮艇机,就会有根本性不同。

此次美军准备打了就走,艾迪德的民兵可以迅速出动的一多千人。

而美军也有200多人,基本都是精锐的三角洲和游骑兵。

双方实力,并没有那么夸张。

然而,谁知道艾迪德迅速煽动整个摩加迪沙的黑人,都来打美军。

黑人是以部族为单位,不管什么仁义道德,也不管艾迪德做过什么。谁敢抓他们部族领袖,他们就和谁拼命。

后来估计,和美军作战的黑人民兵高达6000人,也就是美军的30倍。

美军又没有重武器,被割裂在4个点,哪里能够突围出去?

不过,美军此次表现还是不错的。

100多人固守4个狙击点,挡住了6000多黑人民兵的猛攻。

整个战役,美军死19人,被俘1人,伤70余人,两架直升机被击落,3架被击伤,数辆卡车和“悍马”车被击毁。

但艾迪德的民兵被打死的就超过1000人。

双方伤亡比率还是极大的。

这里多说一点,

美军这次不是自己胡来,是执行联合国的命令。

军阀法拉赫·艾迪德伏击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巴基斯坦部队,杀死24名巴基斯坦士兵,又将他们分尸。

在艾迪德伏击了巴基斯坦部队后,联合国授权维和部队要不惜一切手段抓捕到幕后者。

而驻索马里的美军也遭到两次伏击,所以才执行联合国的命令。


萨沙


美军连续,持续的犯错,才造成苦战。

首先,美军指挥官手上又两支力量,他们风格各异。一支是三角洲部队,一支是游骑兵。

三角洲的作战风格是零失误,零伤亡。

而游骑兵作战风格是勇敢战斗,不惧死亡。(教条之一,战士之间不能站的太近,免得被敌人一枪打死俩。)顺便提一下,《拯救大兵瑞恩》开场,在奥马哈抢到碉堡打开通道的就是游骑兵,一个连只剩下十几个人。

每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风格,强行捏合起来,并不会一加一等于二,特别是这两支部队,为什么一定要混合行动,这真是个谜。

美军的计划也非常繁琐,即:三角洲战士乘坐小鸟直升机在屋顶机降,控制敌人。游骑兵一分为二,一部分在屋子的四周索降,控制四周的形式,抵挡追兵。剩下的游骑兵开着悍马来接他们回基地。看到这三组人分别离开,只怕就是个悲剧了。

美军在伊拉克部署了数百架黑鹰,仅仅坠毁五架,所以指挥官过于相信黑鹰直升机,居然让运输机担当火力掩护的任务。美军指挥官没有做失败推演和预案,而本人又没有临机处置的能力,呆呆地发布着不可能的任务,那就是不停催促车队要快一点。

车队应该在城外不远处建立临时医疗点和补给点,不用来回往返送伤员和取得弹药。而在道路被堵住的时候,应该放弃悍马上面那一把12.7的机枪,整个班下车战斗前进。

第一次黑鹰被击落的时候,所有黑鹰应该升高,停止担任火力支援任务。

已经抓到俘虏的三角洲和游骑兵,应该固守待援,到了晚上,不管是小鸟或者是悍马,都可以轻松运走他们。

可怜的指挥官,背书上的位吧。一旦事情没有按照他设想发展,他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就像是为了抢救一个已经摔到半空中的盘子,手忙脚乱的打翻整个桌子,摔碎所有盘子。


李勉9


添油战术是迫不得已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采取的措施。试想一下,索马里民兵能打得过全副武装的美军吗?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美军奉命联合国为索马里难民护送粮食,结果被大军阀头子艾迪德抢了,美军要逮捕艾迪德,谁知大军阀艾迪德用计,召集部落长老开会,美军不知是计,抓错了人。然后大军阀头子发枪给民兵,召集民兵攻击美军,导致美军陷入重围,为了营救伤员和被俘人员,不得不添人营救。题主意思是不看重伤员,不用添油战术,那伤员和被俘怎么处理呢?

这不是好战术,用重兵力策应突围才是好方法,主要还是美军轻敌了,低估对手了,太依耐特种兵了。如果加派82空降师和101空中突击师和特种兵一起执行任务,让82空降师和101空中突击师占领突围要道,击退民兵就不会这个结果。








一颗小白杨188818128


黑鹰坠落中如果不过分看重伤员,这是不符合美国人的军事原则的,同时也是不符合国际战争规范的。

20世纪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战争中提出一种新的作战理论,叫致伤不至死理论,所有的武器研制都是沿着这个方向去发展的,武器的最大效能不是将人打死,而是将人致伤,增加战场容量,扩大后勤军需规模,将更多的人拖入战争泥海。

在外部宣传上,扩大战伤比利,以此来形成舆论威压,通过民情民意来扭转战场战争局势,改变决策者的决策意图和方向,以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从黑鹰坠落这部电影的本意来看,美国所崇尚的人权,自由和珍爱生命,这都是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鼓吹的人道主义,这是他们征战世界的有力武器和最好的打点,同时他通过黑鹰坠落这部电影,向全世界开始标榜自己正义的形象,这是符合美国侵略其他国家的政治意图,从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他们的借口都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的本质就是灭绝人性对平民的屠杀,对生命的践踏,美国的形象就是打倒一切不公正的人权,来拯救全世界在苦难中的人民,因此在黑鹰坠落中,他们不可能放弃伤员,如果放弃伤员,他们会在全世界失掉民心,这部电影不会被美国当局审批通过,我们这些老百姓是看不到的。

综上所述,黑鹰坠落其实是一部带有很浓重政治色彩的片子,里面重要的价值观就是美国人向全世界推行的价值观,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西方盛行的一种普世的世界观,是基于这种理论下形成的,针对的是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欧所有的独裁的国家。


西域都护者


那老美能用什么战法?老美那一次在索马里折戟主要原因并非战术或者战斗力不足,而是准备不完善(由于很多士兵都把这个行动当短时间的临时任务,所以大部分士兵都只携带了一个基数的弹药,水和食物都没有准备)和轻敌

以黑鹰坠落中的表现来看,美国人这一次采用的是经典的蛙跳战术,利用自己单兵作战能力强和空中支援以及机动能力强的优势,争取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之前完成任务,在利用自己的机动能力快速撤退。

这个战术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大问题,执行起来也不难,毕竟美国人在越南一直使用这种战术,再加上美军单兵作战能力强和强大的通讯能力的支持,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那么为什么美军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地呢?装备没问题,单兵作战没问题,情报也没有问题,那么出问题的多半是指挥官了。

这次行动美军指挥官有两个重大失误,

一是轻敌,索马里民兵战斗力弱没错,短时间他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抗也没错,但是这并不表示不会遇到反击。黑鹰坠落中第一架黑影被击落就是错误的估计的索马里民兵的反应能力,虽然索马里人短时间不能组织起大规模的反击,但是零星的反抗从美军行动开始就有了,只要被拖进持久战和消耗战,美军怎么打都是亏。虽然这些零星的反击在美军指挥官哪里只能算是小问题,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种小问题给自己酿成了大患。而对这些的轻视起源就是美军指挥官的自信和轻敌。

第二个就是应变,第一架黑鹰被击落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增加增援力量或者寻求重武器的帮助,毕竟当救援队抵达坠落点的时候肯定有更多的反击部队在等待,所以不论美国人是否看中伤员都不应该使用几个人几个人去这种添油战术来打,就和我们玩游戏对于打不过的敌人不能一个一个去送那样。要么不打,要打就好几个人一块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打垮对方。而美军指挥官选的方法确是让第二架黑鹰带着几个人去救,而且还没有其他的支援。直到晚上才派出小鸟提供空中火力压制并且向隔壁的队友寻求坦克和装甲车的支援。


写游戏同人的小阿


黑鹰坠落中,美军犯的最大错误是准备不足,而且轻敌。

对于抓捕行动来说,要么时间极快,通过空中运走;要么动用装甲力量,强行开辟撤离通道;要么将特种部队乔装进入城市,通过安全屋和民用车辆转运。

美军选择了最坏最繁琐的方式,而且军官在黑鹰被击落后的应变实在有失水准。

而且,添油战术是兵家大忌,如果用这种打法,只能惨败。应该果断集中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