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杨府巷

武威杨府巷


武威杨府巷


十多年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同学家看到一本王宝元先生著的书《凉城沧桑》,在武威城地名中写道:“杨府巷,因明杨嘉谟的府邸得名”,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了杨府巷得名的出处。但杨嘉谟是谁?我找到梁新民先生著的书《武威历史人物》和武威市志编纂委员会出版的书《武威历史人物》,翻遍了全书,却看不到杨嘉谟的名字。我又查阅了一些有关武威地方史志方面的书,如:《武威市志》、《武威通志》、《武威文史》、《凉州区志》,竟然也看不到记载杨嘉谟事迹的只言片语。这令我大为吃惊和困惑,难道写书的人把杨嘉谟忘记了?难道杨嘉谟的事迹被历史的烟尘湮灭了?

最近,我查阅了一些资料,阅读了一些学者研究杨嘉谟及其先祖的文章,才对杨嘉谟及杨府巷的大概情况,有了一些比较粗略的认识与了解。


武威杨府巷


原来杨嘉谟是明朝末年的骠骑将军、甘肃镇总兵、蓟镇总兵、山海关总兵、上柱国光禄大夫。他是北宋太尉、大同军节度使、世称“金刀令公”杨业的后裔。终明一朝,杨嘉谟的八代祖先和他本人世居凉州,镇边守土,保卫大明江山260余年,立下赫赫战功。武威文庙存有明朝天启六年皇帝敕封杨家功臣的圣旨,确凿地记载了驻守蓟辽边关的凉州杨家将的丰功伟绩。武威的杨府巷,就是杨嘉谟八代祖先府邸所在地。

据一些学者考证,明朝时期,杨府巷的杨氏将军府邸,规模是相当宏伟庞大的。那时的杨府,一府八院,院墙相连,楼阁相叠,逶迤数里。高大的门楼前,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令人望而生畏,门柱两侧,有对仗的两座迎宾亭和排成一字形的下马石。进入杨府,巍峨的武牌坊迎面而来,绕过中堂,便是气魄宏大的演武厅。府邸正门前的一条贯通东西的官巷,武威人就称为杨府巷。


武威杨府巷


据《凉州府志备考·艺文卷·杨氏家谱》记载,杨嘉谟的祖籍在重庆府长寿县。那么,他的祖先是如何从遥远的重庆府来到边远城市武威的呢?此话说起来还有些长。

大宋朝灭亡之后,“金刀令公”杨业的后裔,来到四川重庆府长寿县居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杨业之后杨政率领三子二侄(杨璟、杨换、杨柱、杨鹤、杨芳),随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起义,拉开了明朝杨家将的序幕,由于其作战勇敢,被常遇春称为“一杰五虎”。

明朝立国后,“一杰五虎”中的杨柱生杨文,杨文又生四个儿子,其中杨税为长子,杨胜为四子,均从军燕山护卫,隶属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的军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番的措施,准备削除燕王。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发动了“靖难之役”,杨税、杨胜跟随朱棣征战。

1402年,在小河战役中,杨税阵亡,其子杨忠于永乐十五年调凉州卫正千户,世袭武德将军,杨胜继续随朱棣作战,封怀远将军。三年后,杨胜的儿子杨斌先是承袭父职,后随太监王安巡视甘肃镇兵务,主动要求内调凉州卫掌印。从此,杨氏后裔世居武威凉州,镇守西北边陲。

1644年大明王朝覆灭,凉州的杨家将也销声匿迹了。岁月静静地流逝了314年,1958年,全国各地到处进行平坟开荒整地运动,武威的高坝蜻蜓村,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此项运动。蜻蜓村(原地名北唐洪寨)古称杨家坟庄子,从明代至清,杨家祖祖辈辈的英灵均埋葬于此。村民们掘开了一座古墓,挖出了大量国家级文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块明朝崇祯十六年刻写的《杨嘉谟墓志铭》石碑,这块石碑现存于武威文庙。墓志铭详细地记载了杨嘉谟先祖的情况以及他的生平事迹,从此以后,才揭开了一代名将身世的未解之谜。

凉州杨家将为何在明朝灭亡后销声匿迹,这与改朝换代有关。明朝末年,杨氏先祖杨嘉谟曾经在辽东与满清为敌,而杨道显作为明代凉州卫世袭指挥,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与满清军队作战时“死尽节”,因此在大清王朝,面对过去在战场上的对手,其后裔只能低调处世,能隐瞒则隐瞒,甚至不惜焚毁资料,隐名埋姓,守口如瓶,远走他乡,只为保全子孙,保全家族。因此,凉州杨家将的后裔,现在流落何处,已无记载。


武威杨府巷

我的祖先也是世居武威的杨氏一门。我的高祖父名叫杨澍,居住在武威城北门外的杨家纸房庄(原为新鲜公社宋家园大队蔡家社一队),他开设一个造纸作坊,是凉州造纸业的第一家。高祖父生三个儿子,分别叫杨思成、杨绪成和杨孝成,其中杨思成是我的曾祖父。曾祖父于清朝道光年间,举家从杨家纸房庄迁到武威城里,在海子巷居住,并在小海子一带租赁房屋,发展祖传的造纸业,另开造纸作坊造纸。曾祖父生三个儿子,分别叫杨昌、杨恺和杨铎,其中杨昌是我的祖父。祖父与他人合资,在武威东大街开商铺经商,商号叫“益盛魁”,在武威商界很有名望,可惜在我父亲七岁时因病去世。1948年,父亲与我的叔父、姑父在武威西街十字开了一个铺子,商号叫“福生源”,武威人也叫杨家铺子,1956年,我们的铺子实行了公私合营。我的祖先与凉州杨家将的后裔有无关系,现在也无从考察。

如今的杨府巷,道路宽敞整洁,楼房矗立两侧,商铺顾客盈门,人流熙熙攘攘,与我们从前居住的那个古旧小巷相比,完全是旧貌换新颜了。不过,巷口竖立的路牌上,将杨府巷改写为“杨府街”,让人看了很别扭,杨府巷已经叫了几百年,杨府巷的名字已经深深铭刻在武威人的心里,不能因为改造旧巷,连古老的巷名也改造掉了。据悉,杨府巷北面的再就业市场要全部拆除,那里要建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这真是一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大好事!

2019年3月15日

节选杨玉新《武威杨府巷随想杂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