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姜维守街亭,会失败吗?

神仙半瓶醋854


姜维虽然文武双全,智谋过人,然而诸葛亮兵出祁山之时,姜维新降不久,寸功未力,难以服众。而且诸葛亮对他的忠诚度是有所疑虑的,毕竟在三国时期,降而复叛者大有人在。况且街亭乃汉中咽喉,属战略要地,以诸葛亮之谨慎,自是不敢冒险让姜维把守街亭的。



这街亭为何如此重要?它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街亭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四十公里的陇城镇一带,是一片宽六公里,长十几公里的狭长地带,好似人的咽喉,所以称之为汉中咽喉。该地进可攻汉中,退可守陇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诸葛亮兵出祁山后,一路攻城略地,连连得胜,士气正盛。这时候魏国派出张郃为先锋,司马懿为军师的二十万大军迎敌。司马懿料定街亭乃汉中咽喉,蜀军必从此处进击,于是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直取街亭。



神机诸葛也不是吃素的,他算出司马懿会攻取街亭,于是他做了妥善安排,先派出马谡领两万五千军守街亭,担心马谡经验不足,又派出王平辅助。又担心两人守不住,派出高翔领兵一万,屯兵在街亭东北不远的柳城照应。后还是有所顾虑,派魏延屯兵于街亭右侧照应,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诸葛亮这才心安。

啰嗦了这么多,主要想介绍下街亭战略地位,街亭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之所在。司马懿铁了心要打街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这边诸葛亮也做了万全准备。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马谡犯了兵家大忌,失了街亭,过程不再赘述。

历史虽然不能改写,但可以假设,如果换作姜维把守街亭会怎么样呢?能守得住吗?

姜维熟读兵法,经验丰富,应该不会犯马谡这样的错误,他肯定会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在街亭正中安营扎寨。



然而魏军势大,有二十万之众,而守街亭的蜀军只有二万五千人,虽然高翔有兵一万守在柳城,司马懿可分兵一万牵制住高翔,再派一将分兵五千脱住魏延,剩下还有十八万之众,集中优势兵力攻击街亭,以十敌一,即使姜维再神通广大,再武艺超群,怕也难抵魏军疯狂的攻击吧!

况且司马懿神机妙算,智谋丝毫不弱于诸葛亮,而且他实战经验丰富,极善于把握时机,姜维与其相比,怕是难以匹敌。

综上,姜维守街亭,一样难有胜算!


一半秋色


“失街亭”是诸葛亮第一次大规模北伐中原的关键性战役。我们都知道因为马谡违反军事地理常识,没有据街亭要塞来打伏击战,而是带领自己的军队跑到街亭要塞的南山上打伏击,最后被张郃率领五万骑兵断其水源后,斩杀守街亭八九成的蜀军,搞得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1.我们一直在想着为什么马谡作为诸葛亮的作战参谋,耳濡目染地诸葛亮的军事排兵布阵的方法,为什么不守要塞而要把全部人马带到山上去?明明知道在山上是没有水源可保证军队的供应?

2.为什么王平都三番五次地劝阻不能带兵到山上驻扎,他为什么不听?难道马谡是位脑残的家伙,好不容易得到“孔夫子挂腰刀”的机会,建功立业的时机导致他如此的冒进而不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呢?

3.马谡作为作战参谋的身份,又只会“纸上谈兵”,从来没有实际从基层做起,直接成为军队的主帅,而王平此人是南蛮的人,他跟马谡可不是一路人,是不是他们面对张郃五万人的攻击之时,将帅不和导致军队的战斗力直接分崩离析,不然杀一万人就如宰一万头猪也是需要时间,为什么都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4.那么究竟街亭的要塞有没有起到“要塞”防御工事的效果,如果没有,是不是马谡看到这样破破烂烂,骑兵发起冲锋之时,就能够马上冲破要塞的话,那在要塞里又有什么用处呢?既然马谡带来那么多人,为什么不重新修筑防御工事呢?还是说张郃的骑兵速度太快,给予不了他足够的时间来修复防御工事呢?如果是这样,那么结局在不开打之时就已经结束了。

那么我们从马谡失街亭的事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马谡心高气傲,急于建功立业;马谡作为诸葛亮半个徒弟,不把副手王平放眼里,擅自专权;马谡军事素养低;街亭要塞被破坏严重,无法起到作用;马谡作为裙带关系上位,没有一点军功,造成王平等军中老将心不服口不服,军队向心力低。

那么姜维来守的话,能不能守得住呢?

1.姜维作为诸葛亮死后的蜀国名将,军事素养与才能自然达标。

2.姜维作为魏将降蜀的将军,他也同样会急功近利,急于建功立业,给予蜀国新主子表现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他与马谡又得一拼。

3.街亭的要塞真的年久失修,无法起到防御与伏击的作用,张郃的骑兵又来的那么快,他也同样无法重新翻修的时间,那么他的选择也会与马谡一样的结果。

4.姜维在蜀国后期九次北伐,次次无功,被人认为拥兵自重,军队威望不高,穷兵黩武的评价。那么姜维在军事大权也是一位擅自专权,不容忍别人的指手画脚,那么他与王平都是新入职的军人,大家都看不顺眼大家,那么最后军队的集合力,向心力也同样不强。

5.姜维的军事本领强,在与张郃对决之时,会大战几百回合,但都无法挽回蜀军失街亭的结局。

不管是马谡,还是姜维,都无法拯救街亭一战。注定诸葛亮五次北伐无望,恢复汉室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历史伴读小二


该失败还是会失败的,但问题不一定在于姜维,而是国力决定的。同大魏国相比,蜀汉的实力真的不是一个级别的。


首先蜀汉人口刚刚百万,兵力鼎盛也就10万人,而且是既当民夫又当兵。而曹魏人口五百多万,总兵力高达四十万,直接是蜀汉实力的四五倍。所以打持久战的话,蜀汉无论如何也是耗不起的。

现在回到守街亭这个问题上来。街亭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实在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诸葛亮大军已经渡过渭水,直奔长安。而曹睿也亲率大军前来支援关中战场,为了掐断诸葛亮的粮道,曹睿让张郃领五万大军直奔街亭。



当时诸葛亮让马谡和王平领一万人左右去守街亭的要塞,但是马谡读死书,不守隘口却跑到山上,结果被张郃断了水源。之后诸葛亮粮道被断,又受到来自曹魏的四面夹击,所有优势尽失,无奈之下只能撤退。


那如果换成姜维会怎样呢?先不说姜维能力如何,就是刚刚投降这个身份,怕是还不能让大家伙都信服。假使克服了这个问题,真的让姜维领一万人守街亭的话,凭借姜维的阅历和智力,估计是不会犯马谡的错误,一万人对五万人,凭借地形优势倒是能够挡住不少时间。不过张郃也不是盖的,所以真实情况如何还要拉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才能知道。

既然不清楚为什么会说诸葛亮还是要退走呢?因为在张郃去街亭的同时,曹睿已经带领着二十万人马坐镇长安了。诸葛亮当时十万人,分出一万给赵云疑兵斜谷,再分出一万给姜维去镇守街亭(假设中),那自己手里还有8万人,去打20万人守得长安,除非你这边是榴弹炮迫击炮或者有高达,不然想攻下长安,是绝对没希望的。而当时在箕谷的赵云根本没机会来会战,因为曹真已经率领大军拖住了赵云。



因此说因为国力问题第一次北伐的目的不管换谁守街亭都是达不到的,但是倒不至于这么惨,至少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可以被诸葛亮握在手中,即使地方拿不住,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把三郡近十万的人口迁回汉中,弥补蜀汉人口不足的缺陷。另外陇右地区多山,如果诸葛亮大军撤退至此分兵守卫隘口,仍然可以保证战略损失最小化。


火器工坊


应该不会失败

因为姜维首先打过很多次仗,对军事很熟悉,特别有经验,对街亭这种战略要地肯定会更加谨慎,不会自大的按兵书上来。其次,姜维是诸葛亮的得意弟子,深得真传,这种要道孰轻孰重应该一看便知。最后,姜维的性格比较成熟,能听进去别人的意见,即使自己犯错,别人一旦提醒,他就会细细思考,重新布局,所以姜维守街亭不会失败,而诸葛亮的北伐大业真有可能成功。


小魏梦秦王


不会,姜维是诸葛先生唯一的弟子,为人中正刚直,又不是不会变通,所以一定不会失去街亭的。但是守住街亭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守住蜀国,更别说复汉了,因为蜀地人才实在短缺,可用人才除了姜维,就是一些老将。而原来刘璋手下的一些老臣也并不服气,一些当地的士大夫贵族也不同心,蜀国实际上内忧外患,只不过仗着诸葛先生内外兼顾,恩威并用,细致入微,兢兢业业地守卫,才得以安宁生息。是以诸葛先生魂归八丈原,魏国来犯,蜀国国内马上就一片投降之音,最终刘阿斗没有骨气的弃城而降,蜀国灭亡。


清清359


历史没有如果。

如果有,就算守住了街亭,诸葛亮那边也取得进展,可魏国缓过神来,良将千员带甲百万都是摆设?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还有粮草问题。



2623661877董


若用姜维镇守街亭,则街亭肯定不会轻易丢失,因为从地势上看,街亭是一咽喉之地,张郃领五万兵很难从正面突破,而蜀兵二万五扎营防御只需一万,另外一万五还可设伏,此时只要不改变攻防局面,纵然张郃势大,也很难突破蜀军姜维的防守。事实马谡兵败的原因,就是不听诸葛亮的告诫,不顾副将王平的反对,而是擅自将二万兵屯在山上,结果改变了攻防局面,被曹魏张郃五万兵反困,其后果是一败涂地。


wuji7128228


换谁守都不会丢。那地方不大,当路扎寨,先到为王。


手机用户53909386972


除非突然脑袋进水,不然是不会失守的!姜维本身深通兵法更懂得随机应变,久经沙场,如果连这个任务完不成!那还有他后期的成就跟传奇....


笑傲人生2833


即使守住,诸葛亮也伐不了魏,后面五次,其实每次都比第一次艰难,辛苦,拖后腿的事层出不穷,不要只盯着失空斩这一点小事,无限放大,过度解读。伐魏不成功其实是内部问题太大了,前方诸葛亮姜维再用死命,也徒劳无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