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祖詠的應試詩《終南望餘雪》為什麼被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

謝小樓


祖詠是唐代詩人,雖然在年輕時就有詩名,但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他只能算是一顆很少被人注意的小星。他常被後人談論到,是因為一次破格錄取的科舉考試。

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的冬天,祖詠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這次考試的題目叫《終南望餘雪》,按照唐朝進士考試的慣例,舉子們要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詩。

考生們都在冥思苦想,祖詠抬起頭,雄偉綿延的終南山似乎就在眼前,它離長安城是那麼近。此時此刻,他坐在還算溫暖的場屋裡,想到終南山那還沒有融化的積雪,不禁感到一股來自內心的寒冷,而城裡城外那些貧寒交迫的百姓又會如何呢?想到這裡,他抓起筆,一首詩一揮而就。寫完,他就站起來對主考官說:“試官大人,我現在可以出場了嗎?”

考官很是驚訝:“這麼快就寫完了?把你的考卷拿來我看!”祖詠就把他的考卷呈了上去: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考官看了一眼試卷,就更加驚訝了:“噫,你怎麼才寫了四句?你不知道嗎,按規定得寫六韻十二句呀!”祖詠向前施了一禮,認真而堅決地說到:“大人所言不差!但小生覺得已經把題目中的意義寫完了,再寫就是多餘的了!”考官聽了,細看祖詠的詩作,再三吟詠體味,覺得這首詩含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這是一位詩人所應具備的也是極難具備的素質,不由地含笑點了點頭。

後來,祖詠憑藉這首不合規格的詩考中了進士。他這種敢於冒險打破常規的精神,而主考也能夠破格錄取人才,在古代都是極為難得的,所以被後人傳為美談。

清代大詩人王士稹把他的這首詠雪詩,和陶淵明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以及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相提並論,認為它們都是詠雪的“最佳”之作。這首詩詠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練含蓄,意境清幽,能夠給人以清新之美,確是優秀之作。


萬卷縱橫眼欲枯


有人問,詩歌的巔峰為什麼會在唐朝?這首詩就是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但這首詩確實是一首應試詩,就跟現在的高考作文一樣。考試要考,劃重點,自然詩歌在唐朝就會得到迅猛的發展咯。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考生祖詠,是個有個性的同學,那年的科舉,作文題目是《終南望餘雪》,寫作要求是“作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


祖詠同學認真地審完題,望向遠方,似乎身體已經飛到了終南山腳,經歷了一個冬的積雪還沒有融化,祖詠同學眼前,看到了一幅畫,於是,他提起筆,在畫上寫下了四句詩,然後交卷了。未按要求寫作,自然拿不到好成績,但這並不妨礙這首詩成為佳作。


大約1000年以後,清朝有個叫王士禛的人,寫了一本書《漁洋詩話》,書中評價這首詩,說他和陶淵明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是有史以來詠雪最佳之作。

終南陰嶺秀:首句寫望,望到了“陰嶺”的“秀”,詩人所在地是長安,終南山在長安城以南,望到的自然是山北,北為陰,所以叫陰嶺。必須是向陰嘛,如果向陽,怎麼可能有積雪呢!


積雪浮雲端:這句詩就是“秀”的具體內容,說積雪是漂浮在雲端的。雪當然不可能真的飄在雲端了,這句詩是說啊,終南山陰嶺高聳入雲,遠遠望去,雪就像飄在雲端一樣。

林表明霽色:這句詩進一步說明了雪在雲端的動態。“霽色”,指的是雨過天晴後的陽光。原來,是陽光給“林表”染上了一層色彩,在陽光的照耀下,入雲的積雪就給人“浮”的錯覺。


城中增暮寒:這句是望後所感。生活常識告訴我們,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化雪之時。望著終南山上的積雪,讓詩人想到了化雪時候的寒冷,加之此時已經日暮,含義更增。

祖詠在考場中,靈魂早已飛到了終南山下,他把眼前的雪景變成了一幅畫,又給這幅畫題了一首詩,這首詩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大概是因為祖詠跟王維是好友,彼此影響所致吧!


詩到這裡就已經完美了,又何必非要被做題要求束縛,去畫蛇添腳呢?



也可自話


詠雪的詩很多,此評價只是清代王士禎《漁洋詩話》中的評語。

“古今雪詩,惟陶淵明“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及祖詠“終南陰嶺秀”一篇,右丞“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韋左司“門對寒流雪滿山”句,最佳。”

其實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更有雪盛之美。

這樣的評價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但這首詩仍有可贊之處。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終南:終南山,西安南六十餘里。

霽色:雪停後的景色。1 考場應試佳作。

《唐詩紀事》裡記載,此詩為祖詠應試時作,據說按應試規定應寫成六韻十二句排偶,但詩人只寫了四句便交卷,

人問其故,答曰“意盡”,即無話可說了,何必牽強附會,畫蛇添足!

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起碼說明兩件事,

祖詠這首詩望雪,是在考場短時間內想象而作,如此有意境,一氣呵成,筆力不凡,灑脫不羈。

詩人就算冒犯應試天條,寧願落榜,也決不屈服於形式官威,這種嚴謹的學問態度與膽識器度,值得佩服!

《唐才子傳》中評其:“氣雖不高,調頗凌俗。”

或許最佳的評價裡,有對其人格的賞識。

2 句句皆有“餘”。

語意淺顯通暢,明白如話。

寫的是餘雪,怎麼表現雪殘,這才是關鍵!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浮”字用得好。

終南山在長安南面,從長安遙望,只能望見它的陰嶺。詩人雖是想象,但方位的把握很是準確。

因為雪後天晴,只有陰嶺山巔尚有存雪,像給山戴上了白帽子,而山高聳入雲,雪就像浮動的雲了。

因為雲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山頂積雪又在陽光下寒光閃閃,猶如飄浮在雲端之上,卻不見了被積雪遮蓋的山巔,雪與雲都是飄逸的。

一個“浮”字,說明只有山巔尚有雪未消融,殘雪猶存,與雲聚集,才會有這樣的效果,化靜為動!

《唐詩選》評價此句:“浮字極好,詩亦佳絕,”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長安城距離終南山六十多里路,下大雪,是看不清山貌的,只有晴天的時候或能看個大輪廓。

雪後初晴,雪光返射,林子都顯得明媚晴朗,才可以一睹山之面目,

日暮天寒,一場雪後,只有終南山還存有積雪,自然要冷些,而到了傍晚,又要比白天寒,山巔餘雪寒光閃閃,更令人倍添寒意。

因雪後天晴,才可顯出林子的明朗清晰秀美,城中的白天是不見雪的,感受不到寒意,而到了傍晚,寒意襲來,只有這山巔的殘雪,才會給人這樣的感覺。

除了題目有“餘”,四句皆無,卻處處在表現雪後初晴的殘雪景緻,

從視覺到感覺,既有整體的美感又有細膩的體驗,短短二十個字,如此淺白而境美,可以細細推敲,每句都有深意,巧妙之處令人稱道,實屬不易,匠心獨具!


一綠浮芳


唐朝詩人祖詠的《終南望餘雪》是一首科場應試詩。清人王士禛在他的《漁洋詩話》裡,把祖詠的這首應試詩,和陶淵明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並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作。

終南望餘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詩題終南望餘雪,即望終南山上的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陰嶺,山南為陽,山北為陰,由長安望終南山,看到的是山的北面,故云陰嶺。

秀麗的終南山北嶺,峰頂的積雪就像飄浮在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林表,樹林上空。明,閃耀光亮,這裡指積雪反光。霽色,雪後初晴的景色。霽,配音指雨停了,《尚書·洪範》:“乃命卜筮,曰雨曰霽。”後凡雨雪停、雲霧散,皆曰霽。

雪後放晴,殘雪反射日光,照明瞭樹林的上空,日暮的長安城,變得更加寒冷。

據元辛文房《唐詩紀事》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寫的試帖詩,按照規定,要寫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結果,祖詠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了。

有人問他,怎麼只寫了四句?

他說:“意盡。”

就是說,這四句詩已經把意思表達完滿了,再接下去,只會畫蛇添足。

應試詩,首先要切題,這首詩詩題《終南望餘雪》,題眼就在一個“餘”字,餘雪,就是殘雪。

終南陰嶺秀,這一句首先點了詩題中的地點,陰嶺二字,看似隨口而來,卻別有匠心,從長安望終南,看到的自然是陰嶺(此嶺),而也正因為是陰嶺,所以峰頂的積雪化得更慢,故有殘雪。首句道出餘雪之因。

積雪浮雲端,積雪在雲端之上,言山之高偉,這一句從上一句秀字來,又點出了詩題中的望餘雪之意。

這兩句點完題意,接下來,詩的重點就在“餘雪”這個題眼上了。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殘雪反射的寒光在樹林的上空閃耀,讓人有一種寒光凜凜的感覺。下雪不冷化雪冷,殘雪正在融化,整個長安城都變得更加寒冷。

霽色添明,暮寒加劇,分別從視覺上和感覺上寫殘雪的凜凜寒色,中有殘雪之魂在。

這首詩,如月吐層雲,光明漸現,寫得縹渺森秀,不愧是詠雪的最佳之作。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首先,這是一首應試詩。《唐詩紀事》記載,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試,文題是《終南望餘雪》,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看完後思考了一下,寫出了四句就擱筆了。考官一看,不符合規定,問他為什麼,祖詠回答:意思都寫完了。


這段紀載,不難使人看出祖詠是如何忠於詩歌創作的本真,不拘泥於官方的戒律。當考官讓他重寫時,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興,結果祖詠未被錄取。


王士禛在《漁洋詩話》裡,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並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詩中的霽色、陰嶺等詞烘托出了詩題中餘字的精神。


對於詩歌的理解,似乎一千人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但對於祖詠的這首短短的四句詩,雖然每個人理解不盡相同,然而綜觀我所見到的有關這首詩的賞析,大體見解都十分的相近,這裡就不再贅言。


那麼這首詩為什麼會被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首先,這首詩把題目切得極其精妙。短短四句把“終南”、“望”、“餘”、“雪”,等題目中的每一個字詞,體現得酣暢淋漓,且無斧鑿之痕,作為應試詩,難能可貴。

其次,這首詩內容含量極大,充分彰顯了中國古詩深具張力的巨大特點。前三句基本是用白描的筆法寫自己看的景色,從上到下、從遠到近,一種餘雪之勢,彷彿排山倒海,步步逼近;最後作者筆鋒一轉,直寫到城中,甚至考場,甚至自身,有景到情,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再次,個人認為這首詩的格局比較大。文為心聲,儘管有時並非自覺的行為,但每一個喜歡文字的人所寫出的文字,無不或多或少地滲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首詩中,終南山峰、餘雪、霽色、城中以及暮寒,在作者的心中是否僅僅是景物的描摹,我想作為一位詩藝已經相當成熟的的詩人,祖詠不會那麼簡單,這也許會從他一生鬱鬱寡歡,最後歸隱於山水得到很好地印證。

附:《終南望餘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藍泥詩歌


我所知道的唐朝詩人祖詠的應試詩《終南望餘雪》,是指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到的自然景觀。

全詩雖然僅僅四句,沒有按應試要求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是卻完滿的表達了應試主題。

“終南陰嶺秀”的“陰”和“秀”字,準確地讚美了終南山,並順勢引出了下句。

“積雪浮雲端”,一個“浮”字十分生動的將高出雲端的積雪刻畫了出來。

“林表明霽色”的“霽色”則給雨雪初晴時的陽光塗上的色彩。同時,表達了詩人的凌雲壯志。

“城中增暮寒”的“暮”字則交代了具體時間是傍晚時分,因望終南餘雪,令人在長安城內又增添了幾分寒意。

全詩詠物寄情,意在言外,詩中的清幽意境,給人以無限的清新之美,被後世大家所讚歎!


獨醉問天涯


祖詠的《終南望餘雪》是不是唐詩中的“最佳”,先放在一邊。先來看看他這首詩是不是真像他自己所說的,“意盡”了吧。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緊扣一個“望”字,視野遼闊,僅兩句便極盡終南殘雪的柔美。高山積雪讓中南陰嶺更加秀美、壯觀,把高山積雪的景觀,呼來紙上。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第三句為高山積雪增添了一抹暖色的陽光,使終南雪景更加秀麗、壯美:“紅妝素裹,分外妖嬈”!第四句由景觀轉到了現實,表達出了人文的關懷,或者是抒發了對現實的感慨。往下、往下,在突然的轉折中已見新意,的確沒什麼好寫的了。再往下寫,就是現在的人在寫“唐詩”了,就不是唐朝人祖詠在寫了。

“城中增暮寒”,意有盡,意未盡,才讓人讀著有意味悠長深遠之感。畫完龍,點上睛,適可而止,絕句之絕,大約就在這裡吧!

都說中國的詩歌,讓唐朝人給寫絕了,其實唐朝人並沒把詩給絕,只是後人難以理解而已。



風雲看北


《終南望餘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這首詩詞說它好就好在它反映了真實的客觀實際,作者身坐北朝南的看見南山的背坡積雪,山高林密的雪後景色,雪雲天相接,雪在餘輝照耀下有溶化,就是吸收熱量的過程。所以周圍氣溫伴隨日暮而下降,會覺得寒冷。僅此,寫詩的人有切身處地的生活體驗。所以詩即有文學色彩,又不乏味無物。因此這詩為上品佳品。


木實2


就像崔灝的《黃鶴樓》一樣,李白看了都表示服你;柳宗元的《江雪》,有誰不服?所謂最佳,乃是以最簡潔詞語去表達標題所要求的內容,同時也是最能體現當時景物形象,而且創造出來的意境更加能令人遐想回味,以致後來者面對此類標題都無話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