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怕羊,宋徽宗怕狗,朱棣怕一字,说言谁死,但不是“猪”

在我国民国之前,历朝历代都会对君主的姓、名、属相等等进行避讳,如慈禧属相羊,因此全国要求不准言羊,更别说“杀羊”了,所以那时候羊肉被称为“福肉”。而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壬戌之年,属狗,所以禁天下杀狗。明代朱元璋,禁民间养猪及货售、宰杀,犯者发极边卫充军,以国姓与猪同音也。

但朱棣却与其父不同,他不怕“猪”,却怕另外一个字,上至功臣宿将、皇亲国戚,下到贫民百姓,无论是谁,谁言谁死,甚至不惜灭其九族。

慈禧怕羊,宋徽宗怕狗,朱棣怕一字,说言谁死,但不是“猪”

那什么字能让朱棣如此害怕呢?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著名的靖难之役,以小宗篡乱大宗,夺取侄儿建文帝的江山,在当时是违背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朱棣自己亦说:“臣于孝康皇帝,同父母兄弟也,今事陛下(建文帝),如事天也。”而建文帝作为明太祖钦定的合法继承人,因为并无失德之处,且颇有仁君风范,他的遭遇受到明朝上下一致的同情。明太祖在遗诏中说他“仁明孝友,天下归心”。

《明史·恭闵帝本纪》中赞颂他天资仁厚,亲贤好学,勤政爱民,多有善政,惠民之大者,是有德明君。明末《建文年谱》的作者赵士喆称:“天之所废,必若桀纣,未有有德之君而遽亡者。独建文帝以孝慈、恭默、崇古、右文者而亡其天下,千古扼腕,以为天道不可知。”

慈禧怕羊,宋徽宗怕狗,朱棣怕一字,说言谁死,但不是“猪”

因此像建文帝这样的明君,居然被小宗叔父“篡位”,必不被时人所接受和认同的。朱棣也“自知理亏”,所以在朱棣一生之中,最让他惊悚的字无疑就是这个“篡”字了,无论是谁,谁言谁死!因这个字,被杀者达数万之众。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碍于天下悠悠之口,不敢说是要篡夺建文帝的皇位,而说成是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于是,方孝孺质问他:“今成王何在?”朱棣说:“彼自焚死。”方孝孺又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说:“国家宜立长君。”方孝孺又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说:“此乃孤之家事。”要方孝孺草拟即位诏书。

方孝孺于是在诏书上写了“燕逆篡弑”四个大字。

慈禧怕羊,宋徽宗怕狗,朱棣怕一字,说言谁死,但不是“猪”

当朱棣一看见这“篡”字,简直怒不可及,居然将方孝孺灭九族惨杀。又大收孝孺朋友门生尽杀之,发方氏祖茔,破棺戮尸。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谪戍极边死者不可胜计。孝孺弟方孝友就戮时,孝孺目之,泪下。孝友口占一诗曰:“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游魂依旧到家山。”

方孝孺有两个女儿,年未及笄,被逮过淮,相与连袂投水死。最后是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和廖铭收殓了方孝孺的残骸,将其葬在南京雨花台,朱棣听闻后大怒,又把廖永忠的这两个孙子也给杀了,家人发配边疆。可怜巢湖廖永坚、廖永安、廖永忠兄弟一门忠烈,功超群将,却因一个“篡”字不得善终。

刘伯温的小儿子刘璟,年轻时与朱棣关系最好,朱棣夺位后,刘璟当众斥骂他:“殿下百世后,史有记,书有载,仍逃不出一个‘篡’字。”

刘璟因此被朱棣打入死牢后自杀。

慈禧怕羊,宋徽宗怕狗,朱棣怕一字,说言谁死,但不是“猪”

练子宁为建文朝吏部侍郎,与方孝孺同为骨骾著称,朱棣进入南京后,他仍痛斥朱棣:“弑君篡位大逆不道”,朱棣命人将练子宁的舌头割掉,然后自称是仿效周公辅佐成王。子宁闻言,用手伸进口里蘸血,在殿砖上大书“成王安在?实弑君篡位也”朱棣大怒,命凌迟,并杀练家大小一百五十一口。

铁铉的事迹,就更为惨烈了,他因朱棣“篡位”不愿屈服,被朱棣凌迟后,尸骨还下了油锅。明末大儒黄道周称赞他“割燕问甘,忠何惧烹;芳名千古,虽死亦生。”

朱棣夺位后,建文朝的旧臣景清、连楹假装向朱棣屈服,后来又行刺朱棣,都遭到惨杀和灭族,连他们家乡的人也遭到屠杀,《明史》上说“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景清在朝堂上,当众大骂朱棣:“叔篡夺侄位,犹如父奸子妻,吾为故主报仇,可惜不能成事!”话说的非常难听,可见时人认为朱棣篡位简直就是人神共愤了。

朱棣的大舅子、中山郡王徐达的长子魏国公徐辉祖,在朱棣引兵进入南京金川门后,还率部与之巷战,后遭囚禁死,他的儿子徐钦也不愿为朱棣效忠,被罢为庶人。神宗万历时,褒录建文忠臣二百余人,庙祀南京,武臣以魏国公徐辉祖居首,追赠太师,谥忠贞;以越嶲侯俞通渊次之,谥襄烈;四川都指挥使瞿能又次之,谥襄烈;文臣以方孝孺为首,谥文正;铁铉次之,谥忠襄;周是修又次之,谥贞毅;练子宁又次之,谥忠贞。又祀诸忠妻女多人,这些妇女都是靖难后,因一个“篡”字遭朱棣用极残酷手段迫害致死的建文朝臣的家眷。

慈禧怕羊,宋徽宗怕狗,朱棣怕一字,说言谁死,但不是“猪”

可见,朱棣对这“篡”字是害怕到了极致,但“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这“篡”字和建文帝生死之谜,却如同梦魇一般,跟随了朱棣的一生………。

【参考文献:《明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