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死在湖北通道九宮山還是圓寂在湖南石門的夾山寺?

黃家駒忠實歌迷趙三才


李自成終結了明朝,建立大順王朝,然而他僅在位40天便被清軍打得落荒而逃。那麼,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後,究竟到哪裡去了呢?

(李自成像)

一、“出家做和尚老死”說。

據《澧州志林》收錄的澧州何知文的《書李自成傳後》中記載,李自成兵敗後,一路奔逃,最後逃到了湖南澧州(今天的石門)的夾山寺出家為僧,法號奉天玉。

這也是李自成“出家做和尚”的最早記載。

何知文是乾隆年間人,他在為李自成做傳之前,曾去夾山一帶了解過此事。

當時他在夾山寺遇到了一位70多歲的老和尚,聽口音是陝西人。

老和尚很健談,他說他曾服侍過奉天玉和尚,並稱奉天玉和尚是順治初年來到夾山寺的。說完他還取出奉天玉和尚的畫像,所畫和史料上李自成的畫像十分相似。

由於李自成在起義時,曾自封“奉天倡義大元帥”,後人便推測奉天玉和尚應是“奉天王”李自成。

1981年,人們在夾山寺發現了一處古墓。經考古專家辨認,此墓正是奉天玉和尚之墓。

經過挖掘,考古人員在墓室中發現了闖王令牌、6枚“永昌通寶”的銅錢、還有“西安王”的銅馬鈴。最關鍵,在密道中還發現石雕龜形敕。在古代,“敕”是皇帝才能用的物件。通過這些東西,似乎能確定奉天玉和尚正是李自成。

但經過對墓碑的辨識,卻又發現,奉天玉和尚是在順治初年就來到了夾山寺,並且也是他在四處化緣求得銀兩後,才重修了已經破敗的寺廟。

另外,在碑銘上,還刻著清朝官員為他題寫的字。

這種種跡象,最終讓考古專家否定了李自成出家做和尚的說法。

(奉天玉和尚陵墓)

二、“被村民誤殺”說。

在清初大儒吳偉業在《綏寇紀要》中記載,李自成兵敗後,逃到九宮山一帶時,手下只剩下20多人。

倉皇的李自成見山上有元帝廟,他想到數次自己都逢凶化吉,不知此次會不會也如以前,於是他決定到寺廟中去祭拜元帝。

為了顯示虔誠,他讓20多人于山下等候,他孤身上山,拜謁元帝。

沒想到就在李自成入廟時,被上山砍柴的村民看到。

他見李自成鬼鬼祟祟,疑為劫盜。於是馬上招呼了鄉民悄悄入廟,在李自成毫無防備的時候,從後面對著李自成的頭就是一鋤頭。

李自成暈倒在地,鄉民一擁而上,將李自成打死後,再搜他身上,竟搜出“金印”。這才知道殺的是大人物,嚇得幾人趕緊逃走了。

(阿濟格劇照)

三、“自縊而死”說。

《明史》的記載是:“自成走延寧、蒲圻至通城,竄於九宮山。秋九月,自成留李過守寨,自率二十騎略食山中,為村民所困,不能脫,遂縊死。”

《清太宗實錄》中也記載,說“自成竄九宮山,自縊死”。

之所以會這樣記載,其實這與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的奏報有關係。

自從清軍用紅衣大炮攻佔潼關後,李自成的軍隊就節節敗退。士氣低迷的大順軍逃的逃,亡的亡,兵力很快就只剩下兩三萬人左右,李自成只得避戰逃竄。

由於此時大順軍人心浮動,很多曾經投降大順軍的明朝將領,又轉投清朝。使得李自成疑心很重,殺了不少得力干將。結果導致軍心更加渙散,在撤退的過程中,逃了不少兵。

馬困人乏的大順軍,面對清軍的圍追堵截,根本無法抵擋。李自成除了逃,還是逃。最後,當李自成走到通山九宮山時,他把跟隨他的2萬人馬分成了好幾支分隊,約定分開走,到南京碰頭。

李自成則帶著20多個精銳進了九宮山。

追趕過來的清軍,多次在九宮山中搜尋,但都沒能找到。

後來,阿濟格手下的清軍逮到逃竄中的李自成的貼身守衛,在逼問下才知李自成進入九宮山後,由於在村中索糧,遭村人圍困不得脫身,最終自縊而死。

阿濟格趕緊率軍入村,進行辨認。可是由於天氣炎熱,屍體已經腐爛,因此無法辨認。

阿濟格久戰在外,一心想早日回到京城,於是向朝廷奏報,李自成已在九宮山自縊而死。

清廷知道後,歡喜不已,認為大順軍已全部剿滅。於是焚香告天,從此開始專心對付南明和張獻忠。

雖然李自成的結局,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但不管怎麼說,肯定都沒有好下場。偷生也好,被村民誤殺也好,自盡也好,終究失了闖王當初的英雄本色。失去了英雄本色的李自成,那也不過就是個普通人,沒有什麼歷史意義了。

(參考史料:《綏寇紀略》《明史》《明季北略》)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自成既不死在九宮山,也非圓寂夾山寺,而是葬在甘肅。自李與清山海關一戰而即將失敗時,李挑選了幾個替身扮演己,而李卻帶著幾個親信和銀兩逃回老家。後舉家搬到甘肅,住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山洞裡,每天叫隨從眺望放哨,看有無清兵來?後來,李自成所帶金銀用盡,自殺,隨從自殺陪葬,葬在此山之腳。他沒有後人,兄弟過繼了一個兒子給他,清朝一直不敢露顯此事,一直到約十年前才立他的墓碑。九宮山和夾山寺的兩個假貨,目的避開清和世人的視線。“金蟬脫殼″說的就是此事。清軍所抓、所殺的也是假李自成。現在,政府機關控制了他的墓地。



贊蓮郎


李自成在1645年4月、5月間死於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肯定非自然死亡。何騰蛟版的被地主團練武裝襲擊所殺和費密版的被村民程九伯之甥金姓用鏟擊殺最有可能最為靠譜,還有個阿濟格版的自縊山林屍朽莫辨說。吳偉業《綏寇紀略》記載,李自成死於通城縣九宮山元帝廟,被村民用鋤頭砸碎了腦袋,此事也有可能。

至於石門夾山說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有人在夾山寺附近發現一座古墓,根據古墓殘碑知道墓主人叫奉天玉大和尚,因為李自成在稱帝前曾經自稱為奉天倡義大元帥,所以有些無聊或者別有用心之人就生拉硬扯牽強附會的編造出李自成並沒有死,而是遁入空門在石門夾山寺化名奉天玉大和尚出家為僧了,又說是挖掘出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東西,件件往李自成身上扯,並且對外大肆宣揚傳播。一些不務正業在學術上沒有什麼成果的所謂明史專家們,藉機大肆炒作推波助瀾企圖混水摸魚出人頭地,很是鬧騰了一陣子。

前些年石門縣政府還準備以李自成在夾山寺出家證據確鑿為由,準備開發成著名景區推動當地旅遊業,因為學術界爭議極大並無定論,結果被有關部門叫停。


西賊聞之心膽搖


李自成,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人稱“闖王”,他在1644年攻佔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同年,在與吳三桂和多爾袞的戰鬥中失利,退出北京之後,一路向西撤離。但是,李自成的最後歸宿在哪裡?一直眾說紛紜。

在《清世祖實錄》中記載,“被俘賊兵俱言,自成竄走時,攜隨身步卒二十人,為村民所困,不能脫,遂自縊死。”還有另一種記載,清順治二年,李自成東征途中轉戰江南,不敵清軍,折向湖北,兵敗單騎逃脫至九宮山黃土洞中躲藏,後來被發現,程九伯的手下將其殺死。到今天為止,九宮山附近的居民中仍然流傳著李自成葬在九宮山的說法。

在乾隆年間的《書李自成傳後》中記載,“獨竄與石門夾山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夾山即為夾山寺,這座寺廟內有許多宮廷玉器類的遺物,寺廟東南15千米有一墳崗,崗上有傳言是闖王疑冢的近40座。“奉天玉”是“奉天王”多一點,暗指奉天王,李自成曾經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按照書中內容證據推斷,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

根據目前史料所掌握的線索來看,兩種說法都有證據,但是又都證據不足。這位農民領袖究竟死於何時何地,因何而死,有待史學家們探討研究,還沒有確切定論。


妙史


李自成是被用鋤頭砸死的?農民領袖死於農民之手

在373年前的今天,1645年7月26日 (農曆閏六月初四),李自成九宮山被殺。那麼,李自成到底是怎麼死的呢?聽薩沙說一說。

李自成可以說是土包子的典型,將非常好的牌,打的一敗塗地。

究其根本,在於李自成集團的檔次太低。除了沒文化的農民戰士以外,文人基本都是檔次較低的小知識分子。這個團體缺乏有軍事、政治戰略遠見的謀士。這導致李自成昏招跌出、狂妄自大,最終自取滅亡。

至於李自成的死,大體有三種說法:

第一,自殺說

這個觀點在50年代非常盛行。

這並非是當時的學者不瞭解真實歷史,只是政治原因而已。

對於李自成的定位就是農民武裝起義,如果被農民所殺,豈不是農民殺農民?

在特殊的年代,這當然是不能說的。

這種說法的根據,來自於滿清將領阿濟格的報告:李自成20多人被農民圍困,不能逃脫,於是自縊而死。

阿濟格只是道聽途說,沒有發現李自成的屍體,也不知道他死在哪裡。

甚至,稍後阿濟格又報告李自成可能逃走,被多爾袞嚴厲訓斥。

後阿濟格被從親王貶為郡王,理由之一就是:謊報李自成死亡。

顯然,這種說法不可信,沒有任何依據。

第二,逃走為僧說

這種說法也是金庸在小說中的觀點,就是李自成沒死。

他化妝逃到湖南石門夾山寺,法號叫做奉天玉和尚,活到康熙年間以70多歲善終。

遺憾的是,這個說法早就被學術界否定:80年對和尚墓的發掘,也沒有發現任何可靠的證據。

相反,還有很多常識性的錯誤。

奉天玉和尚活著的時候,同滿清地方官員來往很多。

如果他真的是李自成,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這麼做。

當時見過李自成的人很多,知道他相貌的人更多,況且他還瞎了一隻眼睛,誰認不出來?

相反,這個奉天玉和尚是有畫像的,他的雙目是完好的,壓根和李自成就不是一個人。

這不符合基本邏輯,多是民間野史以訛傳訛、無聊歷史學者牽強附會罷了。

第三,被農民殺死說

這種說法很明確,李自成帶著17名部下去湖北通山縣九宮山,在偵查地形時被殺。

那個時代,到處都是大亂,土匪、散兵橫行,山民以村子為單位建立自衛團體,保護村寨。

當地1個大村子的農民武裝,很快發現這夥人。

李自成他們的面目兇惡,又不是明軍打扮,山民們立即認為是來劫掠的土匪。

於是,山民集中數十人發動突然襲擊。

李自成一夥人數太少加上猝不及防,迅速被打散,李被當場打死。

當時史料記載:山上非常泥濘,李自成的馬不能奔跑,被農民程九伯追上用鋤頭打下馬。兩人在泥水中肉搏,李自成一時拔不出刀。好在李自成畢竟打了一輩子仗,還是把程九伯壓在身下。程九伯急忙呼救,他的外甥金姓青年趕來,一鏟子將李自成打倒。兩人又連續砍殺多次,將李自成殺死。

這夥農民並不知道打死的是李自成,只是拿走了隨身物品。

後發現情況不對,揣測可能殺死了李自成,山民們畏懼會被報復,紛紛離家逃走。

事實上,大順軍確實來報復。

他們奪走了李自成屍體給予安葬,然後將附近的1個村子屠殺了一通。

這邊,失去領袖的李自成部下數萬人瞬間分崩離析。

這也客觀證明,李自成確實是死了。

自然,對於這種說法也有疑問,主要是沒有找到李自成的屍首和印章之類物品。

不過,目前史學界基本都傾向於這種說法,因為證據最多。

其實,薩沙個人認為,李自成無論是怎麼死的或者逃走為僧,並不重要。

從那個時候開始,李自成已經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也就無足輕重。

即便李自成再活了幾十年,也不過是1個普通的老頭子,再也不是什麼李闖王了。

換句話說,他活著也和死了差不多。

再退一步說,李自成部下濫殺了那麼多無辜農民(從《明史》的記載來看,李自成的農民軍多次屠城),現在死在農民的鋤頭下,也算是天理循環吧。

王興亞 《也談李自成之死》

張國光 《李自成抗清殉難於湖北通山辨》


薩沙


這個問題,光是爭論就可以寫一篇論文了,所以我不做具體的考證,只是簡單歸納一下前人的研究。

李自成雕像

李自成的歸宿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熱點,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直至今日,仍然還有討論。有學者初步統計,對於李自成的歸宿問題,至少有十六種說法,而這些說法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類,一是死難、二是歸隱,而其中對死難、歸隱的具體地點亦有不同的說法。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湖北通山縣九宮山死難說和湖南石門縣夾山寺隱居說,二者之間的爭論尤為激烈。

湖南石門縣夾山寺隱居說主要成果主要集中在湖南李自成歸宿研究會編《李自成禪隱夾山考實》(湖南大學出版色,1988年)和石門縣內部資料《石門文史》第4輯《李自成學術研究資料彙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死難說主要研究成果有郝孚遠主編《李自成殉難於湖北通山史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張國光等編(李自成在湖北通山抗清殉難史實論證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以及顧誠《李自成犧牲的前前後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2年2期)等。

針對爭論,1996年三月,中國明史學會與湖南省李自成歸宿問題研究會在石門縣聯合舉辦了“李自成歸宿問題學術研究成果評議鑑定會”並形成《李自成歸宿問題學術研究成果評議鑑定會議綜要》,力主以石門歸隱說為主流,但同時保留通山死難說。同年七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組建李自成結局研究課題主,並最終形成論著《李自成結局研究》(遼寧出版社1998年版),堅持認為通山死難說才是主流,石門歸隱說只是一個傳說。不過對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成果,倒出現了一些插曲,1999年林金樹、楊志清發表論文《李自成死於通山九宮山史證不足》(《明史研究》1999年)指出二人分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李自成結局研究”課題主的負責人和研究員,課題組的研究成果《李自成結局研究》系王戎笙個人所為,李自成於通山遇害史證不足。

直至今日,這種爭論仍在繼續,並出現了新的說法,如慈利縣四十八寨說,不過老一輩學者如李文治、顧城等都從原始史料(清實錄、清代檔案、南明史料等)出發,論證通山死難說。

參考文獻:韋祖輝:《關於李自成的結局研究》;曉風:《謎底的揭曉——關於》;餘新忠、楊春君:《李自成最終隱歸慈利縣四十八寨說獻疑》等


楚邾


近年,農民起義及農民起義領袖開始惹人爭議。明末農民李自成(1606年—1645年),1629年起義,先是跟隨高迎祥起義,闖王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

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乘勝進佔西安。1644年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

可見,明滅亡,李自成是直接推翻者。但是,明將領聯合清兵,剿滅李自成,這就有點歷史的“急轉彎”了。也因此,李自成是個失敗了的英雄。歷史上多不承認他建立的大順政權。

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宮山元帝廟遭村民誤殺致死。但是,人們是不能相信像李自成這麼能的人如此平淡地離世。所以又有說法說,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兵敗,“禪隱”夾山。夾山寺位於湖南省石門縣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距石門縣城10公里。唐代鹹通十一年(870)善會大和尚獲賜領眾僧開山建寺。享有“三朝御修”的盛譽,並吟出了“英雄一代赴飄萍,大塊空留百戰身。搗碎乾坤驚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時來作惡天還怕,運去看經佛不靈。事業盡隨流水去,禪房夢醒夾山青”的悲涼詩章。這座寺廟內有許多宮廷玉器類的遺物,寺廟東南15千米有一墳崗,崗上有傳言是闖王疑冢的近40座。“奉天玉”是“奉天王”多一點,暗指奉天王,李自成曾經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李自成在夾山寺,最後圓寂於此。

這兩種說法,各有證據,各執一詞。史學界也爭論不休。但,第一種更符合現實。第二種,更有人們的意願成分。


老照片


我是湖北通城縣人,我們縣與通山縣相鄰,我們這邊老一輩一直就有關於李闖王死在通城縣九宮山的野史,老輩傳聞,李闖王長得非常高大,且頭大如鬥,非常嚇人,那時李闖王獨自一人在考察地形時在田間睡著,一耕地農民看到以為是怪物一鋤頭把李闖王人頭鋤掉了。這是野史傳聞,而有事實依據的是,我們縣城博物館內有李闖王的佩劍,兵符,最有說服力的是還有李闖王寫給他侄兒李過的調兵手令。當初郭沫若一口斷定真實的李自成墓是湖北通山的九宮山不知道是有何依據?也許是因為通山縣的九宮山比通城縣的九宮山大很多吧?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李自成的侄子,李過書信


張僑5


著名作家丁玲,湖南省常德市臨澧縣人,真名蔣冰之,據她自述,是李自成後人;臨澧蔣家,富甲天下,石門夾山寺原本屬臨澧,民國初年劃歸石門,其規模宏大,與蔣家淵源極深,類似紅樓夢裡的鐵檻寺,基本上就是臨澧蔣家的私家寺院,與蔣家共生共容。歷史上任何名門望族都有其輝煌的發家史,而號稱中國四大地主的蔣家祖上其實是賣油餅的,顯然賣油餅發個小財有可能,要富甲天下不可能的,蔣家發跡於清初,許多珍寶出自皇宮也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傳說和發掘出來的藏寶也驗證了蔣家驚人的財富,勢力和財富小範圍都涵蓋了臨澧、石門、慈利、張家界。歷史上李自成確實是沒有後人的,不排除有過繼的可能,蔣家巨大的財富肯定與李自成或大順軍有關,至少奉天玉大和尚、野拂道人等與蔣家關係密切的人,從名字看都不是看破紅塵的人,湘西武陵源有廣泛存在的大順軍殘餘毫無疑問,龐大的天地會如果不是李自成親自領導組織那又會是誰繼承和領導的呢?驚人的財力從哪裡來呢?是不是從側面驗證了湖北通山九宮山死的是假的李自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