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培养不出“数学思维”?

活动中心17653708


我认为数学思维是可以培养的,想要达到很高的水平还需一点天赋,就像培养运动员一样,超高水平的运动员都是有天赋的。为什么会出现培养不出“数学思维”这样的怪圈呢,题主也说了,主要靠记忆学习。靠记忆学习,越到后面越难学,记住了也不懂。数学是需要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等思维能力来处理问题的。



可能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去学奥数,但是又想要杯赛拿奖,辅导班也想出名。于是一切向分数看,只要孩子考的好就是最好的培养方法,很快偏离了轨道。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不是马上就能见到成效的,至少不是能够从成绩看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考试时间很有限,想要考高分必须平时加强训练,所有的思维其实就是背得滚瓜烂熟,考试题型非常熟悉使劲往上写就好了。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学霸在杯赛中容易翻船,成绩极不稳定。真正思维能力强,能够融会贯通,一题多解,这样反而影响考试速度,做出标准答案。靠强大的思维能力解答出来的,会花不少时间,考试怎么行得通呀。



不仅是数学,语文考试也一样。记得我小时候语文卷喜欢写得很多,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作答时,使劲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是后果很严重。阅读理解基本0分,作文扣15分。然后我就去看同学怎么答题的,发现非常简单,于是琢磨出语文答题的简单方法,从此安套路去做就好了。想得多写得多老师不会好好看的,而且容易偏离标准答案,分数就难拿到。为了考试,我的思维方式走向了应试。

我觉得真想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需要适当抛开成绩,注重孩子是怎么思考答题的,要重过程轻结果,持之以恒必有大成!可是面对升学压力,成绩比较又很难走正确的培养之路,于是培养不出“数学思维”也在情理之中了。

个人愚见,欢迎交流评论。祝大家新年快乐,大吉大利!


徽乡小居


在2016年暑假时,我碰到了几位高中毕业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聊天时我随便地问他们,全日制课本上写的:1、除零以外任何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2、零的零次幂无意义;3、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三个数学结论是怎么推断出来的?有的说书本上没有,老师也没给讲,可能是公理吧,无需证明,还有的说只要记住就行了呗……等等,竟无一人知道其原由。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说明现在的教育还存有欠缺之处。不知这是编写教科书的错,还是教师的错,还是学生的错?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会更好地启发学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并不太难!早在40年前70年代的我们当时就已知晓)


祥润花园


可能大家所要培养的“数学思维”并不存在,那只是美好的希望。

可能某些“数学思维”是以牺牲某些正常思维换取的,而教育不允许这种牺牲。

可能“数学思维”就像成功一样是多种因素(包括机缘巧合)的综合结果,无法复制。

可能“数学思维”有多种,当你好不容易培养成功,但却发现数学(本身和应用)已经发生变换,你的数学思维已经成了“屠龙术”。

可能人为培养的“数学思维”没有实用价值,只是个摆设。

可能教师就不具备“数学思维”,数学专业的教育系统不具备培养“数学思维”的能力。

可能“数学思维”被使用主义、功利主义扭曲了。


思考思考的动物


人的一切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本人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研究生,数学学习从不觉得困难,但是,实话实说,除了科研以外,数学真的没有多大的用途,而且,越是高深的数学,用的机会越少,产品开发,简单的数学计算足矣。所以,如果你真的数学能力不足,完全无需介意。


孤猴78345271


每个人都思维方式都与遗传和后天培养都有关系。数学思维不是培养就可以的……


海涵快乐阅读


数学思维是从小做题训练出来的,家长得耐心地,随时随地启发,诱导,家长得好学,做个有心人


历史相似


建议将英语学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