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破解窯煤集團60萬噸固廢處置難題

蘭州晚報訊 油頁岩生產頁岩油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副產品——油頁岩半焦,窯街煤電每年產生約60萬噸,主要用做劣質煤燃料銷往該公司的劣質煤電廠和周邊水泥廠,但用量有限、堆放過程中易汙染環境;且半焦售價低,產業鏈出現了嚴重的成本倒掛。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愛勤研究員及其團隊從礦物材料角度出發,成功將固體廢棄物油頁岩半焦轉化為土壤修復和改良的碳複合材料,破解了這一困擾窯煤集團多年的煩心事。

據報道,我國油頁岩資源量約7000億噸,摺合頁岩油約400億噸。半焦是油頁岩經低溫(500~700℃)乾餾得到的固體廢棄物,目前主要應用於電石、化肥、鐵合金、工業及民用燃燒等傳統行業。但隨著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半焦的下游市場需求量有限,開發新的半焦用途成為關注焦點。據窯煤集團總工程師袁崇亮介紹,該公司在2010年建成了年處理125萬噸油頁岩的煉油廠。但每年約60萬噸的油頁岩半焦固廢處置極難,帶來很大的環保壓力,如何科學處置或高值利用半焦關係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袁崇亮說,該公司在2016年、2017年與蘭州大學和省農科院的合作中,弄清該半焦固廢具備制硅肥條件,或作為改良酸性土壤的原料,基本養分特徵是有機質含量豐富、高氮、中磷、中鉀。

在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牽線搭橋下, 2018年11月,王愛勤走進企業,尋找油頁岩半焦高值利用的對策。在此過程中,王愛勤對已基本停產,利用半焦、煤矸石、粉煤灰、滬渣等廢棄物為原料生產輕質發泡陶瓷保溫板的278米隧道窯生產線產生濃厚興趣。他和團隊在實驗中發現半焦通過煅燒或酸處理等可得到用於土壤修復和改良的碳複合材料,既可消除油頁岩半焦固廢汙染,又能提升其利用附加值。今年1月,藉助該企業的隧道窯生產線,他和團隊對4個系列108個半焦樣品進行了煅燒、酸處理試驗中試試驗和生產線驗證,達到了預期結果。目前,窯煤集團已與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簽訂了《半焦高值利用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技術協議》。中試實驗結果再經實驗室驗證後,將根據評估報告確定產品方向。(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燕 實習生 邢向成 陳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