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珍聞】三五八旅勇補“缺口”黨史故事

【黨史珍聞】三五八旅勇補“缺口”黨史故事

1947年夏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國民黨軍隊被迫轉入戰略防禦。解放軍西北野戰軍撤出延安後,三戰三捷,使胡宗南損兵折將,疲憊不堪,士氣極為低落。

宜川東依黃河,西連洛川、富縣,是陝東戰略要地,被國民黨視為關中屏障。10月21日,西北野戰軍第二、第四縱隊解放宜川,23日又主動放棄宜川。胡宗南重佔宜川后,即以國民黨整編第七十六師二十四旅兩個團守備,兵力較弱。1948年1月29日,彭德懷在陝西米脂縣呂家溝召開野戰軍旅長以上幹部會,根據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關於向延安、宜川線出擊,得手後向該線以南、渭水以北進攻,以建立渭北根據地的指示,決定第一步以圍城打援的戰術攻宜川。2月20日,彭德懷命令:以第三、第六縱隊各一部圍攻宜川國民黨軍二十四旅,第一、第二、第四縱隊和第三、第六縱隊主力合力打援。

得到命令後,第一縱隊在司令員賀炳炎、政治委員廖漢生率領下,於2月23日到達瓦子街以北山間要道集結,設下“口袋陣”,準備殲滅向宜川增援的敵人。一縱隊於瓦子街以西尾敵前進、斷敵後路。一縱三五八旅在旅長黃新廷、政委餘秋裡率領下,同獨一旅攜手承擔斷敵退路和“扎口袋”的重任。

2月29日,國民黨二十九軍在軍長劉戡率領下,進入瓦子街“口袋陣”。

伏擊戰打響後,一縱隊司令員賀炳炎、政治委員廖漢生髮現敵人正向瓦子街以南山高地集結,有突圍逃竄的跡象,於是在前衛獨一旅一團插過公路開始攻擊之後,又命令三五八旅一部向瓦子街東南高地攻擊,切斷敵人南逃退路。賀炳炎在給黃新廷的電話中指示道:“我知道你們的任務也很重,但是這個缺口必須補上。你馬上派出一個團,不惜一切代價一定搶佔這個目標!”

黃新廷、餘秋裡立即派三五八旅七一四團附七一五團一個營前往戰場,並派七一五團兩個營進至小寺莊一線,準備阻擊洛川、舊縣可能東援之敵;七一六團為總預備隊,相機使用。餘秋裡在動員會上對戰士們說:“奪取南山,關係整個戰役的成敗,要不惜任何代價,以最快的速度搶佔各個要點,封閉所有南向的缺口,堵死敵軍所有逃跑的通道。如果讓敵人從這裡跑掉,我們就是對人民的犯罪。”

七一四團和七一五團一個營的戰士們迅速趕到戰場,經過與敵人反覆肉搏,最終將敵擊潰,佔領了陣地,並冒著大雪嚴寒和敵人激烈的炮火,與敵反覆爭奪制高點達20多次,七一四團團長任世鴻,帶領特務連奪取敵軍指揮所盤踞的山樑土寨子,身先士卒,不幸英勇犧牲,在陣地上犧牲的還有團參謀長武治安;七一四團政委徐文禮、副團長薛長義均負傷。該團三個營的營長、教導員、副營長、副教導員參戰的共11人,犧牲和負傷的有7人。有一名戰鬥英雄,一個人刺死7個敵人,自己身上也捱了11刀,負了重傷,最後拉響3枚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七一四團一個連隊全連只剩下13位勇士,仍然堅守住了陣地。彭德懷在當天的一份電文中寫道:“每攻一山峰,須反覆數次,用刺刀才能取得。”在鞏固陣地後,三五八旅七一四團、七一五團立即向東發展,同友鄰部隊一起,完全截斷了敵軍回竄的道路,形成鐵桶般的合圍之勢。

3月1日拂曉,彭德懷下達總攻擊命令。第一縱隊沿公路及其兩側高地由西向東,二縱隊由南向北,四縱隊由北向南,六縱隊一部由東南向西北,三縱隊一部由東北向西南,向敵人發起總圍攻。

經過連日激戰,至3月1日下午4時,西北野戰軍佔領了公路兩側全部陣地,國民黨整編二十九軍軍部被殲,殘敵都被驅趕到溝裡。下午5時,增援宜川的敵軍全部被殲。

3月2日,西北野戰軍對被圍宜川的國民黨部隊發起總攻,3日上午8時,全殲宜川守敵24旅,國民黨守軍二十四旅旅長張漢初跳山逃跑時,腿摔壞被俘。至此,宜川、瓦子街戰役勝利結束,並作為人民解放軍圍城打援的一個傑出範例而載入史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