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相连,外连内分,布局匀称,明清建筑,枞阳县渡江指挥部旧址

渡江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枞阳县城的陈氏宗祠内.

三进相连,外连内分,布局匀称,明清建筑,枞阳县渡江指挥部旧址


陈氏祠堂系清代建筑,前后3进,占地面积531.2平方米,建筑面积494.5平方米。前进因街道拓宽时拆除,中后进房屋于1978年按原貌修复。总体系砖木结构,拱梁立柱穿斗,墙壁齐檐封火,屋面覆盖古瓦,翘檐飞角。门楼呈八字形,门框为方柱石,门上方刻双狮抢球。进门两边是板壁厢房,两进之间,有长方形天井。中进宽阔,厅堂竖立8根主柱,石趸高垫。上梁雕刻人物、花卉、龙虎等;天花板饰有彩色花纹。转过石墙屏风为第三进,方形天井,两厕为东西厢房,明窗画栋。三进相连,外连内分,布局匀称,具有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三进相连,外连内分,布局匀称,明清建筑,枞阳县渡江指挥部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战役东起无为,西至安庆市以西的鸭儿沟,有三野七兵团与二野三兵团共4个军,参加战斗。中线指挥部的首长们在这里多次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指挥中线渡江战役。1949年春,中线渡江部队和运输队集结长江北岸近20万人,以枞阳镇、汤沟镇、桂家坝为起渡点。4月21日下午5时许,奉令发起进攻,千帆竞发,强渡长江天险。6时许,胜利抵达长江南岸,一举夺取中线渡江战役的全线胜利。22日,渡江部队乘胜追击国民党96军及从安庆逃窜的国民党军残部,并迅速解放贵池、殷家汇等地。4月25日,渡江部队与皖南游击队胜利会师于大洪岭。中线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线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

三进相连,外连内分,布局匀称,明清建筑,枞阳县渡江指挥部旧址


渡江指挥部旧址,两侧为文物管理所办公室和接待室;中进大厅列渡江战役文物展品共64件,其中有渡江时使用的武器、文献资料、船工用具、参战证、奖状、奖旗、渡江胜利纪念章等,还有一幅大型渡江战役示意图;中后进之间有天井,两侧为厢房;后进是历史文物展览室,收藏有历代珍品及出土文物283件。196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4月,被安庆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公布为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又被辟为安庆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团省委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