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心理压力很大,尤其是指标不好时,怎样做好心理调整?

二马乐一


癌症病人,伴有焦虑,抑郁,恐惧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肿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医生和家人重视。那么,癌症病人如何应对心理压力?癌症两个字就能压垮一部分人,一些病人一旦被确诊癌症,极度崩溃,不能接受现实,也不能很好的应对。要多方面了解正确的癌症知识和癌症的治疗方法,这样可能会减少对癌症的恐惧,没有根据的臆测往往比真实情况要坏的多,当然这个过程更需要家人的关心和耐心疏导。在癌症的治疗中,会因病情导致痛苦症状,也可能会因为治疗带来一些痛苦,这些痛苦会加剧病人的心理负担,应及时积极向您的医生诉说并寻求帮助。癌症患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不要消极,经常给自己正面鼓励,要有活下去的信念。如果身体允许,最好能经常与至亲好友联系,多倾诉自己的想法,一吐为快,不要憋着,适当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与医生之间保持积极的互动,可以从医生那里获取信心和勇气。如果复查过程中,指标出现不好,甚至出现新的病灶,也不要气馁,鼓励勇气,积极寻求正确的治疗讯息。必要时可多咨询几位专业医生,或者申请多学科会诊。


肿瘤何大夫


戴着口罩,稀疏的头发被风吹的直立起来,他还是坚持去了单位。单位的人都知道了他的病,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打扮有点怪模怪样的,他也知道同事们背地里肯定在议论他,他也知道同事们见到他都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他不想待在家里,他想去单位。

别人早晚会知道,瞒是瞒不住的,也无需隐瞒。生老病死很正常,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他不愿意躲在家中,他不想让自己时时刻刻都像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样。他现在感觉很好,所以他就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医生说出院后不要总想着自己的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这是他第一次介入治疗后的恢复期,他有半个月的家中休养时间,然后回医院做第二次介入治疗。

他是肺癌晚期,已经有转移。尽管医生和家人们都在极力开导他,说可以带瘤生存,可以控制病情。但是,他自己也有根本的判断,他查了很多资料,他大概能知道自己的生存期。想好了这些,心里就坦然了。降低生活的预期,降低生命的预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争取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就这样了。

从检查出肺癌那天起他也没觉得癌症有什么可怕的,他觉得自己与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因为咳嗽时间太长了他去做了个CT查出了肺癌晚期,说不定他现在还在上班,也只是咳嗽厉害罢了。

第一次治疗后确实有几天不好受,乏力,恶心,发烧,浑身不得劲儿。——现在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咳嗽轻多了,饭量也很大,只是经常出虚汗。他觉得现在自己就和正常人一样,所以为什么总想着自己是肺癌晚期病人呢?

第二次治疗前要做检查,要看第一次治疗的效果,为第二次治疗提供依据。他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听医生的就是了。他能感觉到的就是咳嗽轻多了,也不怎么喘了。他知道肿瘤还在体内,有时候后背和肩膀有点不舒服,他会想是不是又有转移了,之前PET–CT只提示肝脏转移,所以他也就不多想了。

其实在检查出肺癌晚期前他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准备,虽然他平时很健康 ,但是毕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应该已经想明白了许多事。

死并不可怕,他担心的是可能会有的长期的病痛折磨,担心的是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和负担。——其实,担心是多余的,该来的迟早要来,有心理准备就好了。

越是空闲的时候心理压力越大,会想很多,其实也没用。所以他不愿意独处,不想一个人待在家里。他要回到单位,让同事们适应他的状态,他也重新适应他所处的环境。

不把自己当成肺癌晚期的病人,不去想可能会发生的事,现在很好,那么现在就像正常人一样快乐生活,这样就没有心理压力了。


百姓体育


我是病人,我是没有文化的人,但是我所说的话都是真的,有些字可能写错了请大家愿谅,我真的看不下去。很想很想再研究下去。其实得了癌症不要怕。弟一,癌症不是马上会死的,是医生没有解说好,癌症生起到死亡有长达20年的

lj自己,你何必怕什么,有感冒治感冒,有痛治痛,主治医生就是你自己,做人工放疗,每天运动1小时。让自己出汗,马上洗澡。早上要吃好,中午菜要注意,晚上睡前吃一个平果。不要和你生气的人走在一起,吃中草药,以及医生配合,不要过度劳累,不要负担太重,自然会好的:,万一是后期真的没办法治疗。大不了绝食:有什么可怕。愿天下人都平平安安


世柳706


不管是小病、大病、癌症,良好的精神状态,怡悦的心情对疾病的治疗是绝对有益的。

毛泽东在去探视一个病人时,安慰病人说过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对疾病有一种泰然处之的心态就好。但由于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同,调整起来有易有难。如有的人把生死看得过重,就是很怕死的那种,面对疾病忧心重重,焦虑不安,吃不下,睡不好。对这样的患者,要引导其如何正确看待生死问题。自古以来谁无死?!生死是自然法则,谁都不可避免,只是迟与早的问题,不要有太多期侍。因为怕,因为焦虑,并不能治好病,死神也不会同情你。相反,你放开一点,轻松一点,该治疗配合医生治疗,该吃就吃,该玩就玩。如果体力尚可,经济上没问题,旅游是一种放松心情的好选择,到处游山玩水,一来可以转移注意力,二来在不知不觉中忘掉病痛,对患有一定帮助。

另外要让病人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找朋友聊天,但要聊一些开心的、快乐的、有趣的内容。也可讲一些别人是怎祥与癌症斗争的典型事例,让患者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再如,跟别人一起喝歌,跳广场舞等。一方面可以忘却病痛,二方面又能锻炼身体。一句话,只要让患者开心就好。经常给病人讲一些笑话就有好效果。


李昌平8


冷暖之情,尽皆显现。病重不能自理,当面安慰,背后谈论,早死早好,是绝大多数。因为离死不远,扶起无望,时间也不是很短,至亲也已尽心,说这话也是应该的,也属正常。

最不应该的还活活,什么都能自理,就被家属抛弃,而致气死的也是有的。特别是年轻患者。如年轻夫妇之类,老婆病,丈夫背弃,丈夫病,老婆跟人走,状如活刑,实足痛心。

无家无后,无拖无累,早死早好,实有可情,真是铁石心肠。

作人头路,还是要自强。老年患者,有仔有孙,自有人来安慰。孤身一人,自生自灭的多。

这些都是命运,健康最好,要自我珍惜!谢谢!


手机用户7883573387


#喝杯“果然放肆”心情好多了#

  做一个美丽的病人,虽然身体疼痛,而精神可以愉悦。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病人角色是一个令人惧怕、厌恶的角色,但此时与其不得已接受不如乐于担当这个角色,并扮演好这个角色。

  病人必须依赖周围的人恢复身体健康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所以 首先病人需要放弃原来的社会责任,相信别人的帮助,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诊断和治疗,与人合作以恢复健康。

  生病是某些需要未被满足的状态,造成了病人的很多不适,甚至面临死亡。所以需要病人承认自己的需要且积极想办法满足自己(精神的或者身体的)。

  病人需要有生存的渴望,对未来抱有希望,放弃自己依赖的角色,独立处理自己日常生活问题等。

  住院时主动认识病友,被大家接纳后能够满足自己的归属感。积极尽快熟悉新的环境减少陌生带来的焦虑感。

  找到自己的喜欢的消遣方式和乐趣。比如经常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看自己喜欢的书……打自己爱好的游戏等,总之让自己更多的处于愉悦的感觉中。

  生病也是一种生命存在形式,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一种提醒。

  “你太累了,也该歇歇啦!”

  此时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或许因此我们知道了对自己来说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忘不了初恋心理学


人确诊了癌症,是人生最最沮丧开始,毕竟生命开始倒计时。实际上人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谁也不会去想那一天会走的,这是对死亡没有心理准备,古今以来几乎没有进行死亡教育的,国外和我们不同,从小就开始有死亡教育的不少。可是怎么教育人都不愿意死是客观的。如果确诊癌症早中期,先不要想心理辅导一类,那没用。一定要能手术就手术,不能拖。现在很多癌症患者确诊后,由于各种原因从小医院折腾到大医院,等候各种检查到确定手术,需要十几天甚至一月有余时间。癌症是单位时间倍数生长的,发现可能早期,手术就中晚期了也有。手术后,医生会根据病理分期结果对病人提出放化疗建议。这个建议是根据国际或国内肿瘤权威或研究专门机构制定的治疗指南为你确定的。实际上说:得了肿瘤就像一杯水倒进蓬松的土上,一瞬间就全吸收散开了。至于放化疗你做不做,需要自己认真推敲医生建议和病理结果,舍身触底考虑人的生死价值。钱也是一个制约因素。真话:得了癌症,人就确定了未来生命的时间,不管你想活长活短。讲心理辅导就是个伪命题。你能辅导让病人当你面勉强显出宽慰,那个病人不明白自己迎接的是死亡吗?这是好人把自己的心理意识加到病人身上了。所以病人求生有钱就折腾放化疗,没钱根据条件来,记住:最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患者的身体受折磨。有的人认为:宁可让病人正常享受生活半年,也比折腾痛苦活一年强,这是人自己需要慎重考虑选择手术后继续治疗的决策的原因。亲人们多关爱,夫妻父子母女利用时间多聊过去美好的记忆,情感交流最重要,期盼平安度过每一天吧。最好的心理辅导是亲情交流,少折腾少痛苦,该吃镇静药早吃点,亲人的心痛难用语言表述呀!


知行轩主人



1山川193211239


面对现实,活一天算一天。作为癌症病人,别人只会用惋惜的眼神打量你,背过你淡淡谈起而已。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善待未成年子女和父母,其余的一切,顺其自然吧。不悲不喜,人生本是列车,我们每个人随时都可能比别人早下车。


竹林木简


人的生命相当脆弱,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会不顾一切求生,但凡自己及亲人患了可怕的癌症,所受到的惊吓相当于医生下的病危通知书,精神极度恐惧及崩溃。劝别人都想得很简单,轮到自己及亲人时才能深有体会那种失望和无助,作为至亲开始肯定同患者是一样的谈癌色变,精神不振不能接受事实,但仔细想想必须平复自己的心情,癌症患者最好的药是心态,亲人更不能意志消沉,陪伴及关爱是亲人对患者最好的方式,相信科学发达的今天医生会用最好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一切顺天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