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惠帝朱允炆?

妖娆夜话




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的儿子,出生于明朝建国后的第十年,是明朝第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过过苦日子的皇帝。他从小长在红墙内,生活在太监和宫女周围,受的是正规的儒家教育,所以很想做一个仁君圣主,建立一个与民休息、共享共治的大同世界。他16岁被祖父朱元璋立为皇太孙,当了5年皇太孙之后,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接人皇帝。改年号建文,建文建文,一是想以文治国,结束祖父朱元璋刚猛治国的风格,二是想想法汉文帝,建立大明朝的文景之治。

这些观念与朱元璋的治国理念相去甚远,弯也转的太快,但是对黄子澄和方孝儒等饱读诗书的文官而言,建文帝的风格无疑是正中下怀的。文官们对朱元璋分封众多儿子为藩王本来就恼火,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文官们对这些藩王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不是所有文官都不怕朱元璋的人快刀,轻易说藩王的坏话,会被朱元璋按上离间朱元璋父子关系的罪名,轻则下监狱,重则杀头。



朱元璋去世后,文官们认为整肃藩王的机会来了,一些地方官也看出了风向变化,开始积极举报各地藩王的恶行,这些藩王本身就干了不少坏事,证据确实。但是,年轻的建文帝一开始也不敢对叔叔们轻举妄动,怕引火烧身。但是,文官们劝建文帝快刀斩乱麻,以免藩王尾大不掉。翰林院学士黄子澄就说,削不削藩,藩王们都会反,晚不如早,早削更容易。建文帝说,如果藩王起兵反抗怎么办?兵部尚书齐泰说,朝廷有百万大军,不用怕,谁反灭谁。



听了这些话,建文帝下定决心整肃这些违法乱纪的叔叔们,十个月内,干掉了五位叔王,逼死克其中一位,效果很明显。但是,把没有劣迹的燕王朱棣逼到了墙角,只好起兵反抗,名义是清君侧,就是说要帮助皇帝把身边的小人齐泰和黄子澄等消灭。三年后,朱棣就成功了,建文帝不是四叔朱棣的对手,朱棣进入南京的时候,建文帝绝望了,点过自焚,以悲剧收场,此后,朱棣成为皇帝。

建文帝太年轻了,对形势把我能力有限,轻易听信别人,是个好人,不是个好皇帝。


坐看东南了




朱允炆画像

我个人对建文帝朱允炆的评价是:

一代仁君无愧是,奈何尚有四叔在!

崇文尚儒能绝代,可怜还有四叔在。

削藩自有削藩论,叹息四叔更厉害。

心慈人善无他用,到底政治是小白。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一一道来:<strong>

一、一代仁君无愧是

说他是一代仁君一点问题到没有。

首先,从他的成长来看。朱允炆的成长历史类似于他那苦命的爹,都是那种典型的从小到大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朱元璋在培养朱标方面就像现在望子成龙的家长,先是下大力气找好的家教,是当时很有学问的宋濂,然后找全套的高质量的教材,就像四书五经之类的,关于学习的补习班一个接着一个。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朱允炆从小就耳闻目睹,也是下大力气学这些东西,可以说朱允炆和他爹朱标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学派治国者,具体来说就是仁政。早在朱元璋时期,他就像他爷爷提过修改大明律,他感觉大明律中有那么几十条太苛刻了,而且据说老朱同志还真的改了一些;他上台后,很重用他爷爷给他留的三个儒家大学者,天天受修齐治平的熏陶,再加上对《周礼》的,使他把仁政推崇的极高;上台后还将他爷爷定的那些律法苛刻的地方基本都进行了修改;而且最终再和他四叔打仗的时候还是放不下宽厚仁慈。所以说,朱允炆干下去,我们无从知道大明的国力是否会变得更强,他会不会成为一代英主,但是至少他会是一代仁君。



二、崇文尚儒能绝代

朱允炆的爹朱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儒家信仰者,因为他的私人家教宋濂最出名的就是讲五经,就是个“五经师”出身。朱标从有学习能力的时候,这个“五经师”就是他的私人家教,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他的信仰,而他的儿子朱允炆自然也是在这种儒家的熏陶下长大的,也是这个信仰的忠实信徒。当一个人成了一种思想的信徒,那么他的做事方法,结交的朋友自然都是于这种信仰相关的。就像他上台后的三个私人顾问,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个人都是大儒生。一个儒家老板,带着三个儒家顾问,肯定是提倡文官统治,经过八股文的筛选,都是博学儒家文化的人才会有出路。所以能够想象的到,如果朱允炆的皇帝能够一直当下去,那么天下的读书人将无比的收益。



三、削藩自有削藩论

早在朱元璋还在的时候,朱允炆就对朱元璋说过,外敌入侵,叔叔们会把他们挡住;当时叔叔们有了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朱元璋反问,你说怎么办?朱允炆的回答是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再不行就削减属地或者改变封地,实在不行就刀兵相向了。尽管说他在操作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说他在削藩的时候就没有使用这套理论,直接就很暴力的干掉了他的两个叔叔。但是这套理论是一套很好的理论,为什么这么说呢?详细看看朱棣后来是怎么削藩的就知道了,朱棣就是用的这套理论,先用了争取几个藩王和他一起闹革命,成功后用立法约束了几个没实力的兄弟,有实力的兄弟要么被削减了属地,要么被对调的属地,所以说这套理论的套很好的理论,就是他这个操作者是个失败的操作者。



四、到底政治是小白

朱允炆尽管天资聪颖,饱学经纶,但是在一刀一枪的政治斗争中终究是个小白。在玩弄权术,搞帝王之术上没有任何建树。本来扣下了朱棣的三个儿子,这就是最好的筹码,朱棣本身在是否闹革命的问题上同样是飘忽不定着,毕竟造反也是需要成本的,但是把三个叔伯兄弟放回去,成本一下就降低了不少。而且一直的儒家经典思想,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儒家乌托邦社会,在同叔叔们的政治斗争中,一直在挥霍自己的资本,最终是自己的资本耗光了,就是输掉了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使他在明朝一直都没有庙号,没有谥号,到了清朝乾隆才给他提了明惠帝。


以上均为一家胡扯之言,如有雷同,不甚欣慰。同时也希望能有感兴趣的朋友在评论里发表一点看法,让我们在交流中提升自己。


一刀皇帝


朱标早死,这让朱元璋大为心痛,随即立朱允炆为太子。朱允炆是朱标第二子。之所以这样快的立朱标的儿子为太子,是因为朱元璋十分喜爱朱标,爱屋及乌。

朱标为人宽厚,属于佛系。又是马皇后所生,深得朱元璋喜爱。他的儿子朱允炆自然随了他爸爸的性格特点。

可是朱元璋还有个儿子朱棣,他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是朱元璋与一个婢女所生,也就是奴女,没什么社会地位。正是母亲这个身份,让朱棣内心充满了苦涩,对他产生了深深地影响。

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胆略和智慧,却在身份上低人一等,(这是指朱标)。可以说这让他痛彻心扉。

朱标早死,朱允炆根基不稳。年轻人,阅历不够深,为人又宽厚仁慈,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源,出台了一些不靠谱的政策。特别是事关生死的大事上,欠考虑,而且太仁慈。当然他事先不会知道这些,可他给后人留下了教训。

朱允炆的去向也成为了历史之谜,朱棣夺得大位后,时刻在关心朱允炆的下落,至死也没有找到。

朱允炆本可以经过朱标的耐心的培养,成为一代明君,可他天命难违,成为了最具悲剧的角色。

朱允炆当政时期,颁布了减税政策,不再动用杀戮手段对付臣子,使国力得以恢复,国家能休养生息。

最终得了个惠帝的称号!




雪涛刚


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朱标的去世让大明储君空缺,明太祖朱元璋出人意料地没有选择他剩下的儿子做太子而是选择了朱标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取祸之道也。朱元璋放弃儿子立孙子为储君本身就存在较大隐患。

我来谈一下朱允炆的优缺点吧。

优点,性格比较柔弱,(具有两面性,可以说是优点也可说是缺点),为政比较宽和,听得进谏言。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严法治国,动不动杀人,什么剥皮充草、五马分尸啥的。朱允炆上台就宽仁执政,执政期间基本没有了朱元璋时期的牵连很广的案子。他对百官的建议也能够虚心受教,儒家思想比较厚重。

缺点:识人不明。像李景隆这样的草包被授予大军总指挥的职务;像黄子澄这样的腐儒身居高位在朝堂指手画脚。

性格懦弱,心肠软,不够果断。在削藩之前,他有机会拿下藩王却顾念亲情下不去手;李景隆打了败仗却不忍心追究责任等等都能体现一个年轻君王的不够强大内心,可能是没上过战场的原因。


总的来说,朱允炆符合儒家对于明君的期待,但年轻人的经验和内心都比不上朱棣。如果没有朱棣,朱允炆可能会成为一代明君。


PS:关注历史的缝隙与你一起探讨历史问题


历史的缝隙


朱允炆是朱标第二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孙。他的父亲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祖父朱元璋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而且生长的环境也是富裕,接触的都是一些理想主义的人,所以他的性情和朱元璋的刚毅暴戾形成鲜明对比,他温文儒雅,以宽大有雅量著称。

他出生时脑袋长得颇偏,朱元璋用手摸着说:“半边月儿。”一年除夕,他与父亲朱标陪同朱元璋,朱元璋叫他父子作咏月诗,朱允炆作诗曰:“谁将玉指甲,掐作天上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朱元璋看后沉默不语,因为诗中透漏出不祥之兆。

朱元璋死后,他继位成为新君,他宽厚的性格也在他的年号上有所体现,“建文”可以认为是“洪武”的反义词,他不想继承祖父朱元璋的那一套严刑峻法,改为施仁政。他在位期间囚犯人数仅仅是朱元璋在位期间的三分之一。

他是一位能够听取他人意见的君主。他又一次因病上朝晚了,御史尹昌隆直言皇帝不该懒惰,有人劝他以病情相告,他认为这样的大臣难得,没有争辩,而是虚心接受了批评,还表扬了尹昌隆。

朱元璋为了保障自己家族统治可以延绵下去,把自己的子侄辈都封为了藩王,这些藩王各拥私人护卫军队,他们不仅没有为中央政府带来好处,却成为中央政府的心头大患。

朱允炆即位后,下令各王国的地方文武官员听朝廷节制,采取削藩政策,先后废黜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及岷王。

在应对燕王朱棣时,由于朱允炆身边的谋士多缺乏实际的政治经验,引发了朱棣先发制人的念头,随后在封地北平起兵反叛。他以“靖难”为名,挥师南下。

朱允炆的军队在前线节节败退,朱棣的军队势如破竹。在朱棣攻克南京之后,朱允炆在宫中举火,随后下落不明。有称其从地道逃亡,也有称其离宫后出家为僧。

总之,他并非人们传说的那样懦弱,但是由于年幼缺乏政治经验,在他的叔父朱棣面对才显得不堪一击。


诗书君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嫡长子朱标册立为太子,并对太子朱标寄予厚望。朱标也确实没有辜负期望,具备成为优秀帝王的潜质。没想到1392年,太子朱标在奉旨巡视西北地区归来后染病去世。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重新册立储君。传统的继承礼法,“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深入中国人的思维中去,虽然这一继承礼法有一定缺陷,但在实际中却可以最大程度地明确继承顺序,避免家族内部纷争。所以,自周代以来,这一继承制度得以较好地执行贯彻。因此,朱元璋为体现复兴汉家礼仪,也为了避免诸子纷争不休,最终不出意料地选择了由长房一系(朱标)继承皇位,册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而将其余健在的诸位成年皇子排除在外。

总体来看,朱允炆为人仁厚,讲究以仁治天下,这也符合“大破大立”的原则,在经历了洪武皇帝苛政之后,反向而行之,一张一弛,可以更好地使帝国发展。正如《明史》所做的评价: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

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光讲究仁义是幼稚苍白无力的,朱允炆为人仁厚的另一面就是性格优柔寡断,缺乏杀伐决断的锐气,讲究仁义使得建文帝怕担上杀叔的骂名,不敢果断处理。不但被燕王装疯卖傻骗过,还把作为人质留在南京的燕王儿子放回北京,使得燕王没有后顾之忧,并有时间整备军力,建文帝错失良机。

此外,建文帝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对不堪大用的文臣武将不能坚决处理。虽然老将耿炳文在山东战场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也遏制了燕王攻势,时间拖延下去对朝廷有利,但此时建文帝屡出昏招,由草包李景隆代替出战,此人葬送了朝廷五十万大军,逃回南京后,建文帝并没有严厉处理李景隆,李景隆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反而偷开城门献降,把建文帝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沧海拾遗录


汉恵帝受制于母亲,明恵帝一手好牌打的太次了,汉,明恵帝都是好人,心存仁厚,不适合做皇帝,特别是建文,一句不要伤害我叔,估计朱元璋气的要把棺材掀翻了,建文削藩太早了,应该等几年再说,削的也太晚了,朱元璋一死,命令诸王及后代全部来京吊唁,一网打尽


蓝天白云吴子荣


朱允文,也就是建文帝,空有重造天下宏志,而无再平天下大才,可惜了!他若成功,则明朝不是什么朱明朝,而是大明朝;天下家主就成了天下共主。大明皇室,或屹立至今!所以,朱允文,是朱明朝唯一的好皇帝,只有才差了少少,百尺标头,就差那么一点,甚惜,也为天下惜!


安平144796971


弱侄遇到强叔,生不逢时!


卧云轩之岁月如歌


政治斗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