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鈴健身天天練好,還是隔天練好?為什麼?

葉子88888888


啞鈴可以說是健身房裡性價比最高的器械了,它比槓鈴方便,比器械實用,在高級健身者眼裡,有時候啞鈴甚至可以代替槓鈴。什麼,你不信?我們往下瞧!


我們都知道,槓鈴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身體力量和肌肥大,無數的健身初學者如果短時間讓身體發生變化,槓鈴的複合動作是必須的。比如槓鈴臥推、槓鈴深蹲、槓鈴硬拉。



你可能好奇為什麼槓鈴複合動作有這麼神奇。


好吧,增肌的原理是通過大重量的負荷使肌纖維得到破壞,而什麼運動能最大程度的破壞肌纖維呢?毫無疑問是複合動作,尤其是槓鈴複合動作,因為你可以舉起100KG的槓鈴,卻不可能舉起100KG的啞鈴,這就是槓鈴的好處。


在短時間內通過槓鈴複合動作使肌肉最大化的生長,接下來是什麼?對肌肉的塑形。



這時候你會需要什麼?啞鈴。


雖然它比槓鈴輕很多的重量,但這就是塑形的關鍵所見。


如果想要對肌肉塑形,雕刻肌肉線條,就必須使用相對較輕的重量和高次數,每一次的運動軌跡都採取非常極致的離心收縮和向心收縮,讓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收縮和拉伸。這時每一塊肌肉,每一小塊肌肉都能得到最好的訓練效果,這就是塑形。



那麼啞鈴健身是天天練好還是隔天練好?


其實不管是啞鈴還是槓鈴,只要充分訓練了,都離不開固定的肌肉恢復時間。


大肌群:胸、背、股四頭肌,它們需要48-72小時的恢復時間。

小肌群:手、肩、腹、股二頭肌、小腿,它們需要24-48小時的恢復時間。



現在你應該懂了吧?


OK,這就是我的全部回答啦,感謝大家的閱讀。對了,如果這對你有幫助,不要忘了關注和點讚我噢~謝謝!


SnowWorkout


用啞鈴健身也分上下肢、胸背腿手臂

其實跟你去健身房練沒什麼兩樣

區別在於某些大肌群受到的負重的限制

例如:深蹲這種能上重量的動作

還有某些動作無法用啞鈴來完成

例如:高位下拉這種特定阻力方向的動作

那麼,我們應該天天練,還是隔天練。

這個根據你的訓練計劃進行安排。

也許你對啞鈴動作的數量了解的不是很多

其實,一對可以調節重量的啞鈴基本能把我們整個身體肌肉都能連個遍,而且對於你構建肌肉基礎力量也比較合適。

【為什麼呢?】

啞鈴訓練本身很多動作,都是複合我們日常人體活動所需的,而且對於我們平衡能力,兩側肌力協調能力發展也有很好的幫助

————————————————

【啞鈴訓練動作有哪些?】

可惜只能貼9張圖

弓步蹲練腿,4x12

側平舉練三角肌中束,4x12

俯身飛鳥練三角肌後束,斜方肌4x12

啞鈴頸後臂屈伸,4x10

肩上推舉、啞鈴彎舉,這些都能很好的鍛鍊我們的手臂...

—————————————

如果你真的想通過一對啞鈴好好的鍛鍊身體,你可以去我的文章裡面找

除了有啞鈴基礎訓練動作

還有很多組合動作給你進行參考。

那麼關於休息這個問題

個人建議:如果你的訓練計劃,分化比較細,可以2練1休,如果你進行全身性的訓練,那麼就應該隔天練,讓肌肉得到充分休息

再見











Freedy六塊腹肌企鵝


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在問:我如何去設計我的訓練計劃

分開來講設計訓練計劃的幾個要素

第一點:肌肉覆蓋率

我們可以把全身的肌肉大概分為幾個肌群:胸肌、背肌、大腿、小腿、臀、肩、肱二頭、肱三頭

你的訓練計劃是否能夠包含全部的這些肌群

常見的訓練方案包括全身、二分法、三分法、五分法

全身法就是在一天內訓練完所有的肌肉

二分法是把上半身和下半身作為分化訓練,分兩天進行

三分法是把胸、背、腿三個肌群分化訓練,在不同的訓練日搭配輔助的小肌群

比如練胸日,增加肱三頭、肩部的訓練

練背日搭配肱二頭和三角肌後束的訓練

練腿日搭配小腿和臀大肌的訓練

三分法也叫腿推拉分化訓練,所有推的動作放在一天進行訓練,所有拉的動作放在一天進行訓練

五分法更簡單,一天練胸、一天練背、一天練腿、一天練肩、一天練手臂

第二點:肌肉恢復時間

休息對肌肉修復和肌肉增粗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必須給肌肉充足的休息恢復時間

一般情況下大肌群的恢復時間為48~72h

小肌群的恢復時間為24~48h

如果採用全身法進行訓練,比如週一開練、至少要到週三才能進行下一次訓練,週五再進行下一次訓練,一週也就訓練三次

如果採用二分法進行訓練,週一上半身、週二下半身、週三休息、週四上半身、週五下半身、週末休息,一週四練

如果採用五分法進行訓練,週一胸,週二背、週三腿、週四肩、週五手臂,週末休息,一週五練

如果採用三分法進行訓練,週一胸(推),週二背(拉),週三腿,週四胸(推),週五背(拉)、週六腿,週日休息,一週六練

看起來好像練的越多越好,其實不然

因為我們還有設計訓練計劃的第三個要素

第三點:超負荷和超恢復

這一點在我之前分享的內容中多次提及到

我們必須給身體超出當前生理系統適應的壓力後身體素質才能提高

否則,身體會覺得當前的能力已經足夠應付了

這裡有兩個曲線:訓練曲線、恢復曲線

訓練曲線代表你每次訓練中的訓練量

大肌群最低訓練量:16~20組、最高訓練量:20~26組

小肌群最低訓練量:12~16組、最高訓練量:16~20組

過多會導致訓練過度,不僅沒法增肌甚至會影響增肌

過少則會出現訓練不足

這個是訓練曲線所描述的事情

那麼恢復曲線呢

如果在休息區間進行鍛鍊,則會導致休息不足,訓練過度

如果在超量恢復區間進行鍛鍊,則會導致運動能力提高,累計下去就會增肌

如果在超量恢復之後進行鍛鍊,則會導致水平基本維持不變

所以,我們再來回過頭來看看上面提到的幾個訓練方案

全身法:訓練量不足

五分法:同一個肌群恢復時間太長

所以從我個人而言,我比較看好的是二分法和三分法,個人更偏向三分法

那麼全身法和五分法就一文不值了嗎?這個也並不是,它們各有適合的場景

最後,推薦啞鈴的三分法訓練計劃

“推日”

專注於“推”的訓練動作,目標肌群主要為胸大肌、三角肌前中束、肱三頭

啞鈴臥推

啞鈴飛鳥

啞鈴肩上推舉

啞鈴俯身臂屈伸

“拉日”

專注於“拉”的訓練動作,目標肌群主要為背闊肌、菱形肌、三角肌後束、肱二頭

啞鈴俯身划船

啞鈴單側俯身划船

啞鈴俯身飛鳥

啞鈴彎舉

“腿日”

專注於練腿的日子,目標肌群股四頭肌、膕繩肌、臀大肌

啞鈴深蹲

高腳杯深蹲

箭步蹲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健身日記


關於健身訓練,我們首先要明白的就是,本人的健身訓練目的是什麼,或許說本人的健身目的是什麼,是複雜的為了身體安康,還是為了減脂,瘦身和減重,還是為了增肌增重呢?在明白了本人的健身訓練目的之後,我們接上去要做的就是,制定一個合適本人的訓練方案,一個能比擬好的完成本人健身訓練目的的方案。

所以,關於健身訓練的天天練和隔天練,其實是很難比擬孰好孰壞的,最次要還是看你的目的性如何,是追求好身體,還是追求一個安康的身體。就比方說你的健身目的是擁有勻稱美觀的身體,這一定是需求付出很多努力的,雖然用不著天天練,但是最最少一週需求訓練五到六次,一週休息一次即可。

但是假如你的健身目的只是為了堅持本人的身體安康,對本人的身體美觀與否並不在意的話,大可選擇隔天訓練的辦法,比方一週訓練三次或許四次又或是兩次都是不錯的選擇。由於我們的身體,假如在一週之內停止了三次左右錘鍊的話,是很容易堅持安康的。

之所以說想要擁有好身體,需求一週五次以上的訓練,是由於我們的身體假如要想擁有勻稱的肌肉,以及優美的肌肉線條,還有較低的體脂率。是由於這些都是需求鍥而不捨的和迷信的力氣訓練,以及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氣,和生活作息習氣去積聚的。

在我們根本的健身訓練中,身體上某一局部的肌肉比方胸部的肌肉,是不能夠受得住每天所停止的大負荷力氣訓練,所以假如我們想經過天天練去更快的讓本人擁有好身體的話,就必需有一個良好的訓練方案,比方第一天練胸,第二天練背,第三天練上肢手臂肌肉,依此類推等等。

總的來說,在擁有一個良好健身訓練方案的前提下,天天練,偶然休息一天,這種訓練辦法的健身訓練效果,在一定水平上一定是要優於,一天健身訓練一天休息這樣的訓練辦法。但是,在某種醫學上的角度來說,一天訓練然後一天休息這種訓練辦法,似乎愈加有利於身體的恢復和繼續。但是也不是說天天練,偶然休息一天這種訓練辦法就不安康,其負面要素也能夠只是你的身體肌肉,會常常感到一定的痠疼而已。

假如你對那種肌肉線條分明,肌肉稜角清楚的身體,沒有什麼特別的好感的話,或許說對本人的身體要求不是很大的話,並且也不想讓本人每天都蒙受肌肉痠疼的苦難,只是想讓本人擁有一個安康的體魄,如此的話,就建議你健身訓練一自然後休息一天,運用這種訓練辦法就會很合適你,不會讓你的生活過於疲累,也不會讓你每天感肌肉不適。

但是,假如你對本人的身體的要求特別高,比方你是一個大瘦子的話,需求疾速的去瘦身,去取得一個最好的訓練效果,或許說你是一個小胖子,需求經過健身訓練去加強本人的體魄,去增肌,去讓本人看起來更健壯,更壯實的話,關於這兩者,我就引薦那種天天練,偶然休息一天的訓練辦法,只是這兩者的訓練方案會不太一樣。

總而言之,你有什麼樣的健身訓練目的,就去選擇什麼樣的訓練辦法,這些靠的是你本人的選擇,而不是單純說哪種辦法好,哪種辦法不好,從哲學的考慮角度來看成績的話,每個東西都是有兩個面的,有好有壞,如何選擇就取決你是看重它好的一面,還是看重它壞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