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農村的土地流轉了嗎,流轉後主要種植什麼?

生活隨記365


我們這裡大部分土地已經被流轉,流轉後的土地全部種植了油用牡丹。



我縣地形屬黃土高原丘嶺溝壑區,境內山、川、塬地都有,人口不足12萬,耕地平均不到3畝。就是這點地,由於種地成本高、收益低,農民只把它當作養家餬口的一種手段,家庭經濟主要來源於從事各行各業的打工收入。因此除每人平均不到半畝灌溉方便的川地自己耕種外,山、塬地大多都被摞荒著。

2015年我縣四鄉(鎮)將發展油用牡丹作為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與四川華信科技有限公司以560元/畝流轉山、川地9200多畝,全部種(栽)植了油用牡丹。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是農民增產增收。



去年,又引導農戶將油用牡丹向山地延伸。苗木由公司賒賬,合作社組織農戶自主栽植管理,產業見效後,公司保底收購,並扣除苗木費用。當地還將山地栽植的油用牡丹作為“退耕還林”項目,每畝補貼380元。

流轉的土地不僅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給農民提供了“就業”的路子,也增加了農民家庭收入。農民還是很滿意的!


為生活而提神



專長古玩


武功縣氣候環境適合種植獼猴桃,獼猴桃種植規模越來越大,武功縣為獼猴桃註冊了商標“武功小子”,著力打造武功獼猴桃品牌。凡是連片種植300畝以上的大戶,農林部門給予經濟扶持和技術支持。在獼猴桃樹地幹活的往往都離不開家的農村婦女,幹一天活大概掙 40元左右,錢雖然少點,總比閒在家裡強,一位大媽這樣說道。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獼猴桃種植上來,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果品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獼猴桃種植將徹底代替傳統作物小麥玉米的種植,有力的推動當地農民增收和電商企業的快速發展。



今夜星光燦爛


我的家鄉地處江淮之間\b的裡下河平原,我村的土地流轉較周圍村開展的早,五、六年前已開始了第一輪,現在已是第二輪流轉了。第一輪流轉以我們村民直接跟種植大戶簽訂五年為一輪的承包期,種植大戶種植前先把款付給村民,然後才能種植,免得以後產生糾紛。隨著零星種植戶的減少,到目前我村及周圍鄉村大多實行土地流轉,政府及時跟進,成立了縣一級土地流轉平臺,實行農村土地競標機制。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基本農田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湖區以水產養殖為主,蕩區種植荷藕、芡實、茨菇水生植物為主。


荷鄉陳哥179236988


歡迎關注【新農村二代】專注三農,帶你一起體驗分享農村最真實的生活。


別的地區不太清楚,但我們老家村裡的地大部分都是就轉出去了,因為這幾年地裡種植的糧作物普遍的都不值錢,一年算下來還不夠肥料和人工錢,而且農村的勞動力大多都在外打工,留在村裡的大多是老年人勞動力有限,地多種不過來,還不如直接就轉出去。

就拿我們家來說吧,我家裡差不多有10多畝地,家裡就是留有父母,和一個90歲的奶奶,根本種植不過來,以前賣給鄰里種,現在好,白送都沒種的。現在好了大多數都流轉出去了,每畝地按地段孬好在600-1000之間。家裡只留兩畝門口附近,老人閒不住一點土地不留還不行,就當種著娛樂吧。


我們村的土地,今年回去後,看到大多都是流轉給新建農場用作成片的種植新品種農作物,或是蔬菜基地還有蔬果林園等。

農村土地流轉,從根本上不僅解決了農村土地荒廢,把土地更好的利用,而且解決了農村一部分人的工作問題。


新農村二代


完成土地流轉之後啊,在我們這邊很多人都是整塊整塊的,就是做單一的這種品種,有的人在這個水田裡面做著種水稻啊,糯米啊。


在這個旱地,裡面就是大面積種植這種紫薯啊,芝麻,向日葵呀。


實際上這個土地流轉的過程中間哈,我們這邊最大的一塊,就是做的這個向日葵,這個向日葵有什麼好處啊?它具有這種非常好的一種觀光的效果同時哈。在這種收門票的這種形式,更重要的時候,他還他的果實還能夠賣成這種瓜子,一畝地,他產的這種瓜子也能夠賺幾千斤瓜子。


這邊有個農村承包地流轉地,他種植了這個大概100多畝地種向日葵的時候啊,他那個時候他真的很需要門票,你想想對吧。


他還不僅僅種這一季,他剩下一季他種些紅薯啊,對吧?這樣進行一個套種過程中間,並且把這個觀光的通道把它留出來,真的適合那個時候很有意思,他在中間還做了一個臺。


所以有時候農村農民還要換種思路,太容易,要用方法創新的思維,來對待這種傳統的農業思想,有時候,不要總是死盯著之前的這種農業種植項目,要看看這種新的思路,新的發展。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三農創業坑


還是種糧食多啊


奮鬥在京都


我們這土地流轉很少,前些年有租地種的現在都基本賠本不種了,今年己經租不掉了,不種的都荒著。我租了5O畝地幾年了,副帶養些豬用豬糞上地,種些西瓜,花生,餘下種些小麥和夏玉米,收入也還夠生活,就幸苦些。可也自在,







邢榮譚


說實話很想流轉,但是我們這兒地塊兒不成塊兒!又是沙石地,又是沒水源!以後必定是個窮地區!


可燃冰28


我們家鄉屬於丘陵地帶。農田面積比較小,都是梯田形式,農田被流轉承包種植的比較少,但是最近幾年養殖龍蝦比較火熱,被養殖戶看上。把這樣的梯田式農田改造成龍蝦塘,還可以套種水稻,是很不錯的蝦稻生態模式。承包費用也不是很高,每畝三四百塊錢,基本上套種的水稻可以收回承包費用,龍蝦看市場價格了,還是很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