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老师要求学生去指定的书店买书,自己在中间收取提成,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军军影视


上个月,带侄儿去老师指定的某书店购买期末复习题集。小小的店面挤得水泄不通,薄薄的两本小册子,要价六十多元,听说还几次卖断货。我正愁挤不进去,碰巧书店老板抬头看到了我,笑着跟我打声招呼,问我是不是买书。我说是,她立刻给我拿了两本,小声说,拿去吧,不用给钱。我没同意,递了一百元过去,最后她收了五十,比别人买的优惠了十几元。

这个书店老板我有印象。去我们学校给老师们免费送过几次教辅资料,也试着跟学校一些老师谈过卖资料的事,似乎没有成功。当然我也拒绝了她——事实上我拒绝了所有找我卖资料的书商,不是我清高,而是觉得为那点儿小钱违规冒风险,性价比太低。当然,大钱也从来没找过我,所以,我才有机会假装成一位廉洁自律的人民教师。

但老师要求学生去指定书店买书,然后自己获得提成,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如前所述,这种事儿,其实风险与回报是很不对等的。因为家长手中有充足的证据,若有谁刻意跟老师过不去,向上级举报,受处分是分分钟的事。能得到什么呢?据我所知,一本卖价30元的资料,给老师的提成一般是5—10元,假定全班60名学生,顶多也就是600元钱。为了区区几百元钱,不但冒着受处分的风险,还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要学生买了资料,得检查批改吧?否则家长会有意见。细算起来,这些额外劳动的价值,实际上远远不止600元。你说,性价比是不是非常低?

也不全是老师们守不住清贫,现在的书商们实在太可恶。教辅资料的销售模式不同于市面上其它书籍,门店销售只是个摆设,基本是靠打通任课教师直销。价格标得虚高,然后以“高额”回扣相诱惑,将老师们拉下水。我试着在某宝上搜索这些资料,基本搜不到,或者搜到了也是按标价卖,摆明要将其它渠道堵死,专走教师直销这一条路。

这事儿我是这么看的,如果老师每学期只推荐一两本资料,价格也不是太离谱,而且也有实际作用,那么,家长也就不用太计较。毕竟比市面零售价要低一点。对于养一个孩子来说,这点儿钱算得了什么?

而老师们呢,千万别贪图这点儿蝇头小利,得不偿失。除了冒风险、付出更多额外劳动,还破坏了自己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何必呢?


毫米


关于这个教辅资料,老师是最尴尬的。买吧,有些喷子说老师为了提回扣,为了挣黑心钱;不买吧,就学校发的那套配套练习册,要想考出好成绩,做梦!作为家长,你们觉得老师该如何选择?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从我刚接班开始,我就和家长约定好,我喊买的练习,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不买娃娃就耍好点;也可以自己去书店买,嫌麻烦的可以委托我喊书店的送来,统一送过来的,一律都是收的8折书款,至于你去书店买的,买成好多钱就与我无关。所有买的练习,我都是全批全改。班上的娃娃成绩也都排在前面。有人质疑老师为什么要指定书店。请问全班几十个娃娃,不买同一个版本,你让我们老师怎么批改?怎么评讲?遇事多动脑子,不要人云亦云,别个说啥子不懂脑筋跟斗吼。脑子是个好东西,是拿来用的不是摆设。如果我们班家长有人质疑这个事,我才不会费力不讨好,大家都耍好点。好在我还没遇到过头条里的奇葩的家长和键盘侠,他们都是让书店统一送过来。不上头条的时候,我觉得我遇到的家长都是很正常的,老师虽然辛苦点,到幸福感还是很强的。但自从下载了今日头条,我才发现老师怎么都成了过街老鼠似的。感谢我和身边的同事们遇到的都是正常人!


别问黄昏1


老师要求学生去指定的书店买书,然后拿提成,怎么说呢?

首先我是赞成的。

三个儿子读小学长期买,一年级也要买,当然老师安排不会一样的,小儿子二年级了,班主任老师夫妻两个都是教师,一个中学一个小学,然后租房子开一个小店,就是卖衣服裤子,然后卖书。一个学期一个小学生花费80元左右,几个班级算下来可以赚几万 。

二儿子读五年级,这三年来老师平时没有要求买书,寒假暑假也是布置家庭作业,学生愿意的自己去买,去哪家买都行,不指定哪一家。数学老师还是副校长,也是我们村里人,两个老师上课认真学生成绩都好,不但不要学生买书赚钱,平时经常拿钱奖励成绩好的学生,我儿子每个月都有得钱十元八元的,一个学期怕是要自掏腰包几百元。

所以说老师是一种职业,一个群体,好老师多,坏老师少。

大儿子去县城读初一了,城里老师高明多了,每一个班级成立一个家委会,跑腿的事,收钱的事家委会做了,比如寒假作业,老师指定的书店,语数外三个老师选择两个书店。家长们班级群发红包,家委会收钱了给书店,书店送书去学校。一个班级要求10个成员,根本没有人愿意,最后只有5个人,最终什么事都是我做了,有的家长不理解还以为吃钱了,其实回扣都是给老师了。我还要倒贴钱,比如电话费,车费,转账费。一两百元完全能够接受。学生安心读书,老师认真教学就是最好的了。

虽然老师收了一点点回扣,我认为是应该的,比如老师每天晚上安排学生作业,放假了可以不管事了,有几个学生家长没有买书,过后要求帮忙买,学生放假了没事做就是贪玩。

学生读书就是投资,如果连书本费几百元都计较,除非学生天生聪明。

老师没有一点点回扣,又何必多管闲事呢?放假了管你做什么?管你成绩好不好。

私立学校最低几万,培训机构最少几千,相比之下公办学校老师要求学生买书几百元,无所谓了。

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将心比心,共同配合,老师付出心血,家长付出钱财,只要孩子成绩好了,就是最好的回报。


乡镇农家


我也挺烦的,为什么现在上学不交钱?还不如那时交学费呢!我们上学时交学费,什么资料也不买,都是发的,一般都是一本练习册。那时课也很少,没事就是跑着玩,多开心!现在的孩子老师逼,家长逼,每天累得半死,还得被逼着上各种各样的班。。唉,感觉小孩子挺可怜!我一说想让孩子晚点上学,一群人都乱说我,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什么人家一岁就上早教班。。。想想那时六七岁才上学的我们,想想一天只有五节课的时光,想想那时高考五百分多还上不了二本。看看现在的孩子,两岁多就上幼儿园,我们这五年级一天早晚自习加起来十三节课,二本分数线才三百多分。。也不知道是老师教得不好,还是学生不想学。。。买辅导教材还是统一比较好,老师可以批改,讲解,有助于学生学习。不买吧,学校还得考试,不统一吧,老师没法讲解,所以还是买吧,提点成也合理,但不能太过分!


陌上花开96638


老师辛苦了!我们这里小县城,一学期买四五次教辅资料,寒暑假还要到指定书店买作业,买课外阅读,要求孩子写读后感,买同样字帖 。平时布置的作业都是在这些买的教辅上,每天做完了要求家长必须改。通过给孩子辅导作业我明白了当老师确实累,不但要上课,而且放学后和周末要给孩子们补课,平时还要改这么多作业,真的很辛苦。我一朋友曾做过这门生意,最低五五分成,很多时候都是四六分,老板赚的少,但量多,平时要和老师搞好关系,过年过节要表示表示请客吃饭,不然揽不到这笔生意。小县城下面的乡镇也是这样,区别就是买的次数少一些。呵呵呵呵呵……尊敬的老师们,当你们要求涨工资,抱怨工作量大,埋怨社会地位不高时,你们是否该认真反思一下。我说这些不是针对所有的老师的,我们身边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师。


空白146073417


通过山东马刀菊花书店,开学第一天被挤爆的这一场面,真值得每一位老师有所反思,并引z己为戒,我家孩子是在辽宁凌源某一所中学就读,每一学期至少三次到老师所指定书店去买教辅资料,累计五百多元,这是少的,有的中学,孩子得花上千元,有的说,老师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那么我反问一下,真的提高了吗?在八九十年代,那时书店都没有,学生的复习资料,老师都蜡纸刻的,然后在油印出来,那时考上大学的也不少,现在的科技发达了,每一所学校都配备电脑打印机,一些资料老师完全可以打印,可有些老师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偏偏让学生去到指定书店去买,老师们我求你们了,我们做家长的,钱来的有多么不意,赶上没钱时,借钱也要去买,君子爱钱取之有道,老师们不义之财是大害。


手机用户54950344226


学生买书,教师提成,也就是拿所谓的回扣,这种情况有没有?应该说有。但是,绝大多数教师是不会为这点蝇头小利,冒着败坏自己声誉的风险,冒着被查处的风险的。不值得,非常不值得!

一个班级也就四五十人,一个学生买书回扣十块二十块的,充其量也就是千把块钱。在当今这个物价水平下,千把块钱卖掉自己的声誉,性价比也就太低了!

我从来不否认书商会这样做,而且大多数书商都会用这一招来促销。我的一位同事,做法更很多人都不同,她对于书商的要求满口答应,而且确实也拿了回扣。但是她回到学校后,把这个账目直接在班级跟学生公布,充作班费,剩余的,给学生买作业本等文具。

有人劝她不要这样做,弄不好做好事惹一身骚,但是她一点都不在乎,去的时候还带了几个学生一起去拿资料,当作他们的面算账。

她的意思是,如果自己不拿这笔钱,就便宜书商了,何必让学生多花钱呢,不如拿回来,为学生半点实事。

说实话,我觉得这样做还是有点风险的,必须要做好,最好让学生家长和同事,一起去,否则,真要遇到“有心人”,就怕跳进黄河洗不清。现在的社会,什么人都有,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但是,作为老师,我郑重呼吁同行,切莫贪这点蝇头小利,翻车是分分钟的事情,得不偿失!


当代师说


作为一个老师,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县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在城区还很普遍!

也许有人要问了,你也是老师,那么你有没有要求学生去指定书店买书从中渔利呢?我可以负责人地说,没有。因为我在一个村级小学任教,整个学校才五六十人,一个班不过区区十几人,去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拿点回扣?真的没必要,为这么点小钱,也犯不上去冒险。

但是中心校和城区不一样,一个班六七十人是常态,甚至出现百人大班。于是一开学,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纷纷上阵,指定学生到某某书店买某某书,一买好几本。而且其他书店或是网上是没有卖的,老师每次布置作业都是那些书上的,所以不买还真不行。

而且,这书绝不便宜,一本四五十,一套卷子三四十,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每科都要买上几套,所以学生光买书这一块,每人至少花费两三百。

其实家长们也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也知道老师从中渔利,只是钱不是很多,再说孩子也确实需要做一些课外的练习,老师推荐的总是没错的,所以纵然贵,也忍了。不过,现在老师形象的崩塌,一方面是因为补课,再一方面只怕就是乱订教辅资料了。家长们不敢方面反对儿子,背后能没有怨言吗?能不骂娘吗?尤其是看到好些买来的所谓资料根本就没做,也没讲。

所以,老师们,不管你们说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也好,说我要眼红也好,能不能尽量少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即便要推销,能不能把每一本你所推销的书都讲完?老师虽然不富裕,但是还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己维护好自己的形象!





周老师的工作室


老师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买书,在中间收取回扣,虽一本一纸花不多少钱,但量大人多,这样算下来书店也赚得盆满钵满,但老师为这点蝇头小利而至德操于不顾,我是不相信的,但也不能保证绝对没有,只能说是少数。

现在的教育界,有时老师不能多说一句话,哪怕一句不痛不痒的话,也会被别人听出画外之音来,就像有时班级统一要某种复习资料,学生和学生家长求购无门的情况下,老师稍微指点,便被某些人想歪,什么从中渔利、指定购买等想象天马行空般接踵而来,为此有些老师就是不说哪里能买到,只说要某种东西,又被说成冷酷无情,只能说做人难、做老师更难。

就像题目所说“指定书店买说,从中收取回扣”,我想说,这种事你怎么什么都清楚,难道你是书店老板或者是看见老师拿回扣了,如果是书店老板本身就是受益者,干嘛要自砸买卖呢?如果看见老师拿回扣,是不是有点主观想象?即使老师真的拿回扣,几百元钱的小钱会放在眼里?这脏水泼的真没水平。

不过,要是老师家里本身开着书店,学生和学生家长自发照顾老师生意,这难道也有错?人情关系摆在那里,难道家属做生意也要回避?如果那样,这个社会是不是有点苍白?在说,如果真的老师从中抽取回扣,那也是大批量的订购,不会要求学生自己去购买,毕竟学生天真无邪,说话漏风,总归不保险。

要我说,这是老师为学生方便顺口说出而被别有用心之人胡乱猜忌所致,没有其他。


心情保温杯


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喜欢老师推荐的书。

自家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是公立的,教育局不让超前教育,不让收书本费。幼儿园就给我们家长开家长会,让我们去学校对面的书店去买书。到书店直接说是哪个班的就行,书店的老板都把书分好了,用袋子装着的。一分钱都不优惠。(谁能说里面没有回扣问题,信吗?)

孩子上英语版,英语老师给孩子们推荐英语字典。只告诉名字,出版社,印刷时间。让家长自行准备,可以去书店,书城,淘宝,网购都行…(我觉着这样挺好,图方便可以去书店,想省钱可以网购,不强制。)

我不喜欢学校推荐的读物,一般都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作者。平常都能打6折的书,只要挂上学校推荐几个字,就多就能打8.5折。然后学校还会要求写读后感。我就问一下,一年级的孩子,看图写话都不太会,写读后感?是为难孩子?还是直接打算找人代写?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蒋方舟,从小咬笔杆子长大的。也不是曹植,七步成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