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济宁市>微山县 微山岛乡

微山岛亦名微山,地处微山湖中,是微山湖中最大的岛屿。微山岛四面环水,东西长6公里,宽3公里,面积约9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14处村庄环岛濒水棋布。全岛为一乡建制,3800余户,1.48万人。

微山岛原本是山而并非岛。所在地区古属“黄泛区”,宋代,由于辽金入侵,河防多废,灾害尤甚。自太宗兴国八年(983年) 至神宗元年(1078年),上至滑州、郓州,下至沛县、彭城,黄河有五次大决口。明嘉靖、万历年间,黄河中下游决口达13次之多。黄河泛滥夺泗入淮,携带泥沙逐年沉积,流路益塞,山东南部遂淤积成平原。但北起南阳,南至沛留,地势较为低洼,自古有沛泽之称。泗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黄河经泗入淮形成巨浸,黄水灌入,便在这一带形成大面积积水,湖泊逐渐形成,微山渐次成为岛屿。

微山岛因有殷商仁人微子的墓葬而得名。微子名启,商第29代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同母庶兄。微是其封地,子是其爵位,故称微子。史载:微子的母亲原是帝乙的妾,待立为王后又生“辛”(即后来的纣王)。先,帝乙和后都认为微子启贤明可承王位。可太史却认为“有妻子不可立妾子”,故帝乙死后由纣继位。纣执政后,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荒于朝政。微子数谏不听,愤而出走。

武王灭殷后,周成王即位,复封微子启于宋地以续殷后,并晋爵为上公,称宾王。让其祭祀商祖,以便安抚殷商遗民,世人仍以微子称之。至此,微子便成为春秋时期宋国开国始祖,故亦有宋微子之说。微山岛古属宋地,环境幽静,故微子死后葬于此地。微山岛、微山湖、微山县也因此得名。微子墓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良墓位于微子墓南500米。墓高15米,直径约百米,下方上圆,呈典型的汉墓型制。墓前树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所立石碑,主碑文“汉留侯张良墓”。其他碑文小字模糊难辩,左上角可看出“此墓原有旧碑系嘉靖所立”字样。张良墓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韩人。秦灭韩后,张良立誓报丧国之仇。广交志士仁人,重金索求力士刺客,椎击秦始皇。失败后逃匿下邳。张良在沂水大桥遇仙翁黄石公,令张良三次纳履,以视其心志,观其人品。终于授《太公兵法》。后在留城与刘邦义军相会,辅佐刘邦南征北战,终得天下,建立汉朝,被封为“留城侯”。张良不为名利爵位所动,激流勇退,晚年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死后葬于封地留城的微山之上。留城遗址位今微山岛西南6公里湖底。

目夷君墓位于微山岛东部山头上,距微子墓2公里。墓前立有宋熙宁五年(1072年)所立石碑一块,上有“宋贤目夷君墓”五个篆刻大字,落款为“徐州知州傅尧俞立”。此墓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夷,字子鱼,春秋时宋国人。微子十七世孙,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战略思想可从《子鱼论战》中窥见一斑。

岛上庙宇众多,构筑华丽。比较著名的有三井庙、三官庙、天齐庙、张良庙、三奶奶庙、山中宰相庙、普渡寺、殷黄门公祠等。岛上还有大量汉化像石、青铜器、陶器出土;古碑刻石、笔记杂著留存。有些可称为中华文化遗产之瑰宝。

微山岛革命遗址触目皆是,著名的有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大槐树、日本碑、大兵房遗址、褚雅青殉难处等。1943年,新四军陈毅军长通过湖上交通线去延安,写下了著名的《过微山湖?横越江淮七百里》一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微山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已将微山岛(湖)列为全国12个“重要红色旅游区”。

「乡村记忆」济宁市>微山县 微山岛乡


「乡村记忆」济宁市>微山县 微山岛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