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人都说“十年打工还是工,十年做官一场空,十年经商风雨中。”我们可以干点什么?

培训师杨景云


确实可能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打工,就算你混的很好,顶多一套房子罢了,而且每个月要不停的还贷,更不敢辞职,上有老下有小,只有苟且的现实,哪有什么诗和远方,尤其是深圳房价那么高。

做官,深圳的公务员压力并不小,当然工资待遇也更高,其实很多窗口的压力蛮大的,服务相对也要更规范、更有水平,毕竟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所以公务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经商,你去深圳的一些工商办事地方就知道,每天都有人排队注销公司,经商比工作还更不靠谱,工作至少能够让你在深圳待下来,经商很可能你就要回去老家了。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愿意待在深圳呢?

1、深圳开放,深圳没有所谓的本地意识,来了就是深圳人,大家通过努力都可以获得一份较高的收入,即便回老家,也能有一笔小小的存款,可以做点小买卖。

2、深圳务实,大家不会说排斥你这个小公司,谁能干活谁有实力,我就给谁做,所以有些工作室也活得蛮好的,谈生意啥的也不必喝到一醉方休,泡壶茶坐下来可能就OK了。

3、深圳创新,深圳有华为、腾讯、平安等很强的善于创新的公司,在深圳你能学到最前沿的技术,比如设计、计算机等等。


上木木说


不光是深圳,中国都是这样,“十年打工还是工,十年做官一场空,十年经商风雨中”。这是正常现象。

打工的一辈子打工,做到总经理了还是打工的。做官总有下台的一天,如果在位子上瞎捞,最后还得进去。经商更是,到处是陷阱和风险,保守被淘汰,奋进容易死在扩张的路上。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有目的的劳动,每个人在劳动时候一定要问一问自己,“我劳动的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快快乐乐的……自己有获得感,有成就感,问心无愧就可以了。一家人一起幸福美满就可以了。

我特别不赞成牺牲自己幸福,家庭幸福去赚钱,做房奴,做金钱的奴隶,给自己太大压力。

人生苦短,珍惜拥有,珍惜当下。


飞刀47号


最近我了解到,在广州深圳打工10来年的同学朋友,都有回湛江的想法,但湛江房价物价也不低,工作还不好找,所以犹豫着。

作为80后,都是奔四的节奏了,从二十多到三十多,怀着梦想去到深圳。刚去的时候确实惊喜,深圳花花世界,就业机会多,工资也比湛江高。但十年过去了,有的人在深圳扎下了根,有的人去还是飘着,不知何去何从。因为自己没什么高学历和特长,年龄越来越大,职位上不去,而深圳的房价越来越高,甚至连房租也负担着困难……

因为现在深圳不像过去,是一片空白,遍地是机会。现在深圳不差人才,各行各业都偏饱和,专利全国第一,人均收入全国第一。要想占稳脚,实在压力太大了。如果没什么亲戚朋友在深圳,只是想白手起家,太难了。

难是难,还得坚持,不要轻易换环境,三十多岁了,上有老下有小,换一个环境又重新来过的话,拼不过年轻人的。现在是大环境的问题,很多人都在咬牙坚持。再说你在深圳十年了,回到老家真能适应吗?


湛江纵横哥


  可以干点什么?干你能干的,你擅长干的呗!

  我也曾经在深圳生活和工作过,我对这三个“十年”感触特别深。当时我的工作室经常接待不同收入阶层的人(我从事教育咨询),有打工一族,有私企老板,有从政人员。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人都活的很迷茫,也经常能听到他们诉说打工之艰辛,经商之压力,从政之关系复杂。

  就就给这些家长一些建议:

  一是打工者要摆正心态。既然没有能力去自己成立公司,就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选择有发展前景的公司,踏踏实实地打工。绝不能每天这山望着那山高,否则,心静不下来,也找不到发展的目标。如果感觉自己在深圳工作压力特别大,已经超出自己心理承受范围,不妨考虑去二、三线城市发展,绝不能就始终处于目前焦虑不安的这种状态。

  二是经商者要投资要谨慎。在深圳每天都有新成立的公司,也每天都有破产倒闭的公司。在和一些经商不如意的家长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问他们是否总是跟着别人身后去经商?答案都大同小异。走在别人的身后,永远看不清楚前面的路。我就建议这些人,一定不要从众,而是选择自己熟悉并擅长的项目去深度经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定位,绝不能梦想快速发财,一夜暴富。

  三是从政者要学会应对关系。很多从政不顺的人,往往是性格所致,总是过高评价自己的能力,兴叹于时运不济。其实,在官场里发展,需要各种能力,绝不能空想,更不能随意得罪人,一旦把上升的路封死,一辈子可能都找不到出路。良好的人脉关系需要人用谦卑之心去用心经营。在深圳政界,很多人特别羡慕经商者,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保证什么都做不好。

  以上所言,仅是个人片面之谈,如有益,请参考之。


寒石冷月


在我看来,无论打工、为官、经商只是跑道有所差异,实质上仍可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解释,都是为了解决自身不同阶段的需求,或为生存或为名或为利或为自我价值的实现

之所以“打工十年一场空”很大原因在于十年一日的机械性重复,十年前和十年后你的竞争力并未有提升甚至落后于这个时代,这样的“十年打工还是工”结局无可厚非。当然,如果你在基础工作以外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做自我提升,不断从横向或竖向进行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边界,比如从初级技工变成资深的技工或者技术顾问,从体力劳动者做到管理层等等。

“当官十年一场空”不仅是他自己的悲哀,还是纳税人和老百姓的悲哀,这样的官员应该被唾弃是我们所深恶痛绝的。当然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是一把手,不一定有拍板的权利,但在其位谋其政当是我们对官员的基本诉求。当官从性质上来说本就杜绝了对巨额财务的追求更多的是为名,名从何来?从服务的群众心声来?如何做到呢?诚意正心,真正把修齐治平当成自身的追求,务实做好任上的实事,最后自然有口皆碑,不存在一场空的说法。

十年经商风雨中,这个说法我倒是比较认同。企业经营本就如履薄冰,在这个颠覆的时代,稍不注意就被时代所颠覆。同样的经营企业也有高下之分,不管规模体谅如何,企业经营出发点都当是以服务客户为中心,为客户解决问题,帮员工实现价值,替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承担责任。

写在最后,不管是打工、为官、经商,作为个体我们都当适时的自我提升,拓宽自己的见识和能力边界,所谓雁过留影,只要我们用心的生活工作,不论成就的大小,都是有意义的一生。


道源商学


在深圳的人这么说,在北京在上海的人也都这么说。这说明大家都开始反省了,不管是打工,还是做官,或者自己当老板做企业,如果仅仅到外界寻求价值,寻求认同感的话,只会越找越没有立足点,越加空虚。

打工的人,像你我一样,就更不要说了,所赚的钱是有定数的,一年几万,几十万或是更多,多数都消费掉了,买房子占去多数,或许还欠银行不少钱。二三十年过去后,就会发现,好像自己一直在做钱的奴隶呢。

做官和做企业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做官的退休之后能一场空还好,积累几十年的名誉,得罪了不少人,最后可能自己也被处罚了,都无处安身了。做企业的,看似风光,却时时处在破产边缘,只要有一个窟窿没及时修补,就可能导致万劫不复。

我们到底可以干点啥?

这是新精神文明的起点吧,依旧可以打工,依旧可以做官,依旧可以做生意或办企业,但我们的企图心不再那么强烈,不再那么着急证明自己,就会从容许多。

之前我们的环境,或者上一辈人所带来的教训,就是急于摆脱贫穷,急于证明自己,恰恰这么手忙脚乱总想做些什么的指导思想下,让我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独立之内在精神。

那个空虚呀,要在40多岁,50多岁后才能重新反省得到,最后就是种种哀叹了。


财经作家邱恒明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吃什么就吃什么,百年之后都会是一场空。

有时间在这里唧唧歪歪,十二分的不情愿,连深圳都不好混,你倒是说说看,哪里还有比深圳更好混的地方?

不知道的,还以为深圳的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难道让我这个身处在北部边陲的人去解救你们吗?

是啊,深圳是宠儿、是天之骄子、是受不得委屈的地方。拜托你!快到东北来吧!给你二亩五分地,深耕细作、勤劳致富吧!我还真是见不得别人受到“贫穷”的折磨。

小时候立下志向,原本打算先去解放台湾来着,现在看起来,我还是先去深圳,把难兄难弟们先救出来再说吧!

以前在网上,总有人说在东北日子不好过。现在看起来还是有点儿孤陋寡闻了,居然不知道有个深圳更加不如人意。那么我身处在东北、是不是应该感到无比的骄傲呢?不光是骄傲甚至还应该感到万分庆幸呢!


双人鱼42891187


不只是十年,可以看到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你的孩子。经商的孩子继续经商,当官的孩子继续当官,做工的孩子的继续做工;这不是轮回,是阶层固化的必然结果,你试图突破但努力往往会白费,一边抱怨自己多么不满意当前的结果,一般想办法让孩子接自己的班。因为你觉得可能悟了,为孩子积累了生存的根本,希望孩子实现你没有能实现的愿望,其实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你可以非常优秀,实现阶层突破,然而这毕竟凤毛菱角,偶尔有一个也往往要借助外界因素,也就是需要贵人的扶持,这个贵人还有可能就是你的亲属、配偶等等。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还是安于现状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没有错,问题是人家不去费心费力找金子,坐在家里闭着眼睛等人宋金字不是更好?


大雷教育杂谈


深圳漂泊十年,路在何方?

答:深圳工作十年,收获十年,人生经历十年,路在自己的选择、挑选,适合生存,又能活人,就是人生“最好”的路,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路。你说,不是吗?!


不应该是深圳人都说,而应该是“深圳”的,一部分人,个别人说:十年打工还是工,十年当官一场空,十年经商风雨中。干什么?

我也要问,并且要大声的问,刨根追底的问个别人:干什么?!你说。

劳动了,付出了,要得到什么?世界上,全世界上,回报什么?劳动,付出本身就是辛苦,愿意干就不是辛苦,就是快乐,历练,积累财富;不愿意干,就是:受罪,要命,折磨。

打工——工,当官——空,经商——风雨中,这个社会,是市场经济,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法律并没有限制各个职业的挑选,何须如此消极,又可怜巴巴的哀怨!


劳动,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只所以是人,因为,有目的的劳动。最基本的,保证自已的活着的物质条件,保证家庭亲人所需要的生活物质条件。

人,乃至人类,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生存”。发展是竞争下的产物,发展是生存的手段,都是以生存为前提。如果忘记根夲,就会慌慌不安。或许深圳的个别人的言论,就是典型的代表。

深圳是高速发展的代表,也是年轻的城市,可能因为高速发展,职场竞争的激烈,工作压力大的原故,不知所措,昏昏沉沉,思想中绕起了圈圈,发出了不安的情绪,这是正常的情况。

社会的发展,总在调整之中,发扬好的方面,改善克服不好的方面。乐观面对人生,珍惜大好年华,活好精彩的每一天。人生只有一次。



自信143676100


上述感叹有些伤感,估计是自我定位过高,或者是与人攀比之后的感叹。作为深圳特区早期建设者,笔者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就是在深圳的两年工作经历。回到江浙后,具体显现在工作中颇有创新精神,工作干劲及节奏似乎超过同事。

“十年打工还是工,十年做官一场空,十年经商风雨中。”。此类情形不仅在北上广深有,在三四线城市同样存在;即使出国留学拿到了绿卡,很多人还不是满腹牢骚?

在深圳,成为任正非、马化腾、王石这样成功人士,乃概率极小的事情,他们是金字塔顶层的人物。而绝大多数漂泊深圳的弄潮儿,能够位处金字塔的中层就已经不错了。

“十年打工还是工”。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打工仔有何不好?如今很多具有一技之长的“工匠”都收入不菲,其中“生二胎”者比比皆是,房子、车子更是不在话下。

“十年做官一场空。”做官有年龄限制,船到码头,车到站,到了退休年龄还感慨什么?后悔没有“捞一把”?还是后悔没有做“清官”?人生如梦幻,梦醒一场空。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十年经商风雨中。”这个在哪里发展都一样,深圳相对来说机会多多。能够在深圳持续经商十年没有垮掉,已经是一位颇为成功的创业者了。有时候期望过高,反而会过于热衷与攀比而陷于失望的境地。

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笔者当年能够去深圳一创,至今还感到自豪与幸运,现在回到富饶的江南大地,同样感觉非常踏实。人既要拼搏,又要随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