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高雅绝俗,不畏严寒,被认为是坚贞高洁的化身。我国人民常以梅花 的自然形象,喻示一种骄洁髙雅、傲雪耐冬、蔑视一切艰险困苦的高尚品格,也 象征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梅花的形象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心目之中,是我国历 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重要题材。
历代画家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萃。自南梁张 僧繇画《咏梅图》一卷以后,唐宋五代徐熙、黄筌都有画梅的作品,北宋崔白的墨 梅、南宋杨无咎的圈梅都创造了各自的梅花形象,表现了独到的手法。元代王冕 画梅万蕊千花,自成一格。明代周之冕、沈周、陈洪绶等人也以独特的感受,表 现了不同的风格。至清代,八大山人、石涛、恽寿平、扬州八怪等诸家,有的笔 情纵姿,不拘成法,有的设色幽淡,墨气淋漓,有的气势磅礴,笔力沉厚,结构 新颖,不胜陈举。及至近代诸家,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亦都有大量的画 梅佳作。
我们了解历史,了解历代画家,就是为了继承和发展绘画艺术。历代画家留 下来的大量佳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艺术财富,也是我们借鉴、着力研究绘画艺 术的可贵资料。只要我们勤于思索、肯于实践,一定能创造出更新更美的画图。
梅花属耐寒多年生落叶乔木,它先花后叶,花以白、淡红色居多,红、黄色 次之,于冬末春初先于百花开放,花开清香沁人。梅花有单瓣、复瓣之分。一般 单瓣梅花为五瓣,写意梅花以单五瓣人画。
梅花由老干、枝条、花朵三部分组成。在绘画中,它是以枝干为代表的木本 花卉。学画梅花,重点应放在学画枝干上,只有枝干画好了,画梅才有可能成 功’当然也要重视画花(图一
学画梅花是画好木本花卉的基础。很多花卉的枝干画法和花的画法与画梅的 画法是相通的,只不过各具特征而已。如桃花花瓣尖些,叶子呈狭长形;梨花花 柄较长,叶子较大。
一、梅花老干画法
梅花老干苍劲、曲折,宛如游龙, 枝条刚劲挺拔,故有梅干“曲为龙、劲 似铁”之说\画梅花老干求其苍劲老辣 的质感及遒劲的造型,故宜用墨淡、 枯、渴,以表现其质感,并用浓墨点 苔,以枯湿相间求其变化。梅花老干画 法有以下三种。
1.勾勒法
以狼毫或兼毫长锋笔先蘸淡墨, 使笔的根、腹、尖均含淡墨,再用笔尖 蘸浓墨,在调色盘中稍加调整后,先点 梅干节疤,然后再依老干节疤侧锋勾出 老干的一边轮廓线(也可中侧锋交替使 用)。画时笔杆不要握得过紧,行笔要 灵活,可依老干的生长规律,随时变换 笔的角度,形成抑扬顿挫的变化。
用淡墨依所画的老干的一边轮廓 线走向,以侧锋勾出亮部的另一条轮廓 线,此线依老干结构应有起伏、顿挫、 虚实变化,方显灵活。
以笔腹蘸淡墨,笔尖蘸浓墨,然 后用笔尖随暗部轮廓线逐步皴擦老干。 画时要侧锋横扫,行笔宜快,并以干笔 淡墨为主,追求干湿、浓淡变化,使老 干暗部色深,亮部色浅。
浓墨点苔点时,苔点切勿对称, 苔点的大小、聚散、浓淡要随机应变。 以上四步都要在墨迹未干前完成,使其 浑然一体(图二)。
2.边勾边皴法
以笔腹蘸淡墨,笔尖蘸浓 墨,在调色盘中稍加调整后边勾边歧,使暗面以 面为主,亮面以线为主,但暗面墨色不宜过死, 可适当有些空白,方显灵活和使老干生动自然。 画时要见笔要一气呵成。最后点苔。点苔点的 要求与勾勒法同(图三)。
3.没骨法
以狼毫或兼毫提斗笔笔腹蘸 淡墨,笔尖蘸浓墨,在调色盘中调 整,使其墨色过渡自然。然后用笔 尖朝暗面大胆、沉着地自上而下挥 写,并注意运笔要有快慢、顿挫的 变化,从而画出有干湿、浓淡质感 的梅花老干。在由老干出枝条时, 可由侧锋转中锋。
在梅花老干墨迹未干时即点 苔,使苔点与老干浑然一体。某些 局部行笔过于流滑处,可适当加一 些线条,以增加线面变化(图 四)。
二、梅枝画法
梅花出枝起手式是练习梅枝造型的基础,要熟悉 梅枝的出枝方法。画梅的枝条如同写字一样,行笔要 藏锋,要钉头挫出;收‘笔时要回锋,不要轻轻漂出, 露出虚尖。此外,行笔要稳健,要按梅枝结构,有 提、按、顿、挫之变化。“提”使线条变细,“按”使线条 变粗,把笔按一下略停为“顿”,将笔一顿后略提起而 使笔锋转动为“挫”。画梅花枝条要中、侧锋并用。粗 枝多用侧锋,以淡墨写出,粗枝接细枝要由侧锋转中 锋。细枝则以浓墨写出,方显精神,并且枝条不宜画 得过直,要有适当的弯度,要柔中带刚。古人称梅枝 为梅鞭,所以画时应表现出枝条的遒劲有力和新枝的 刚健挺拔。“弯曲如龙,挺拔似箭;仰似盘弓,垂如钓 鱼”,形象地概括了梅枝曲直向上的特征和圆浑坚挺 的笔墨特点。
梅花新枝坚实、细长,画时多用中锋,墨色多以 重墨表示新枝条的嫩意(图五)。
梅花新枝多挺拔,在从老干上出枝时 要左右顾盼,要伸向前后左右四方,并注 意前后与左右出枝应形成纵横关系。
出枝时先画主枝条。主枝条起到定大 局、定大势的作用,它决定着其他枝条的 走向。辅枝起合势的作用,使其主枝不至 显得孤立。升势枝条方向不宜与主枝条方 向一致,以丰富枝条的态势(图六)。
三、梅花枝条的组合
梅花枝条的单位组合要有总的态 势,几个单位组合之间要有主辅之 分,并可用几笔不在组的枝条f一 下,使其看不出组的界线。单组k条 的发枝要有枝条的长短之别和枝条的 疏密变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枝条组 合要有主次、长短、疏密等的区别。
梅花左伸枝指方向向左的枝条。 由于透视关系,其枝与枝的距离较 近。右伸枝与左伸枝的枝条方向相 反,但绘画的要求相同。回折枝分逆 势、顺势两种。回折以一折或两折为 宜,一幅作品中回折不宜过多(图 七)。
四、梅的枝干造型
梅枝造型离不开“女”字。古有无女 不成梅之说,也就是说梅枝无论是老干、旁枝、细枝,在线 条排列上均呈长短、纵 横变化的“女”字形,以“女”字穿插为多见.这既符合梅枝的生长规律,也符合线条组合的形式美,它排除了“平行”、“对称”等绘画中欠美观的因 素。梅梢则多呈“Y”字形,“S”形在一幅画 中不宜过多。梅枝的绘画规律实际是梅 枝的结构特征与线条组合形式美的完美 组合,其线条的长短、曲直、浓淡等变 化的组合,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五、梅花枝条的穿插
梅枝千姿百态,但不外上伸、下 垂、横倚三种形式的组合。枝干的穿 _插(图九至图十四)有如下几种规 律:
上仰下垂,下垂上仰
长中有短,疏密交错
以浓破淡,以细列粗
出纸人纸,以少胜多。
穿揷六法
六、画梅花枝干的笔墨要求
古人曰:善笔者,具“骨力”;善墨 者,具“气韵”。画梅花枝干掌握笔墨尤 -为重要,、初学者画梅干易造成梅干臃 肿、无骨;6或光洁流滑,这是由于笔中 水分过多造成臃肿和无骨力、行笔过快 造成光洁流滑的缘故。
初学者可用狼毫或兼毫笔画梅。画 时用笔要稳健,运笔时笔不可握得太 紧,笔在手中应极尽抑扬顿挫变化,用 笔要苍雄浑厚、遒劲有力。起笔要藏 锋,收笔要回锋,切忌轻轻漂出、软弱 无力,行笔要有快慢、顿挫之变化。老 干墨色一般可淡些,而新枝墨色宜浓重。
老干出枝留花,即点梅花朵之前, 必须在枝干的某些地方断开留白,以便 点花,并使其有花朵在枝干前后的效果 (图十五)。
图十六所示为一些不正确的 梅花枝干画法。
七、梅花花朵画法 用旧笔中锋垂直点下。
梅花有单瓣、复瓣两种花式。写意多 侧面花:先圈前面两个花瓣,然后以单瓣梅花为播写对象。单瓣梅花为五 瓣,花瓣呈圆形,颜色有红、粉红、白、 黄等。梅灰花朵画法可分为以下三种。
1.圈梅法 用小兰竹或小白云笔蘸淡墨 以中锋勾出花瓣,以圆圈作为花瓣的轮廓 线,每个花瓣要外实内虚。勾花瓣分为单 勾和复勾两种。一笔圈出一个花瓣的为单 勾;用两笔圈出一个花瓣的为复勾。复勾 的花瓣显得生动、有厚度。
勾花瓣时墨色应有变化:近处的花墨 色稍重,远处的花墨色稍淡,以显得生动 自然。梅花花朵不可太圆,太圆则显得呆 板,但也不可太尖,太尖则似桃花。梅花 花形以圆中见方为宜。
正面花:由五个近似圆形的花瓣组 成,其花心在五个花瓣中间,花蕊呈辐射 状。可用硬毫秃中锋剔出,这样花丝线条 劲挺粗实、长短相间,忌弯曲无力。蕊头
再添后面三个花瓣,花心圆圈因透视变化 略高,花丝呈半圆辐射状.花托点“丁”字 点或“小”字点,点在瓣与瓣之间。
全侧花:一般只见三个花瓣,画时 中间花瓣大两边花瓣略小。花丝、花蕊只 露出一部分。点花托方法同上。
花蕾:呈圆形,紧包未开。以重色 点花托。花蕾多生在枝梢上。
背面花:指生长在枝干后面的花。 可在枝干完成后添加画出。此花只见花 萼,不见花心,萼五裂,通常在枝与花连 接处以浓墨点垛而成(点一点或五点)。
梅花花朵虽小,花心却要加以强调画 出:蕊丝呈辐射状,其线应粗实而劲挺, 要“健似虎须”;蕊头用秃头旧笔的中锋垂 直点下,以显得圆浑、厚实,有如“椒珠蟹 眼”;至于花心,有的人把它画成小圆圈, 有的人不画,这两者皆可(图十七)。
2.点梅法(没骨点) 用大白云笔蘸墨或色,
直接点出花瓣结构和形态。注意用笔要藏锋,点 时要按花的正侧和仰背来画。花朵的分布要有疏 密,花瓣要有浓淡,i•显出立体感。
例如,画红梅时可用大白云笔笔肚蘸朱砂, 笔尖蘸曙红,在调色盘中稍加调合后,笔尖向侧 先着纸,紧接着做按笔动作并向上下稍加移动, 即成侧锋点出花瓣。画时用笔要注意藏锋。画半 侧花时先点前面两个小花瓣,再点后面三个大花 瓣,然后用胭脂加墨点花托,最后画花蕊。
3.圈点结合法 先以白粉或色点写花形,而后 以墨或深花色勾出花的轮廓线,此轮廓线不宜沿 色彩外缘严格勾描,基本一致即可,这样方显灵 活。
不论点梅或是圈梅,花朵大小要与原花形大 小基本一致,不宜画小;点花蕊要在全部花朵画 完之后统一点,这样画面更具整体感(图十八)。
错误的画法演示
八、梅花花朵的安排
花朵安排要有聚有散,切忌平均分散。画面最重要的部 分应是花朵最多的部分,要以正面花、全侧花和半侧花为 主,次要部分全侧花、半侧花、背面花和花蕾可适当多些, 枝梢上只宜画花蕾。
九、点苔和点垛的作用及要领
点苔在画梅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使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在树干边缘点苔,以表示树皮苔藓等附生物或表现树干的粗糙 节疤;点苔也可以掩饰用笔的不足之处;点苔还可以增加画面 的层次及丰富其变化。
点苔要有大小、聚散的变化,切忌左右对称。
点苔一种是以淡墨淡色点在稀落处,在画面与物像之间起 联缀作用,使之紧凑。另一种在画面上是挥洒一些点,这不仅 可增加画面层次,还可使画面具有整体感。
点垛多用中锋垂直点下,犹如高山坠石一般。点垛时应疏 密错落、大小相间,不要排列整齐、大小一样,也不要左右对 称。点垛可以帮助调整画面,为画增色。点垛也是画梅的重要 组成部分。
十、回梅步骤图
以长锋提斗笔笔肚蘸淡墨,笔尖蘸浓 墨,在调色盘中刮干些后,侧锋挥写主枝,主枝定出大局大势。此时用笔要老辣、肯定, 要有干湿、浓淡> 顿挫的变化。然后用笔蘸浓 墨,中侧锋兼用添写辅枝。辅枝起到辅助主枝 的作用。再以中锋浓墨画升势枝条,升势枝条 不宜与主枝条的走向一致,以丰富效果。在枝 条墨迹未干时进行点苔,使其浑然一体。在行 笔过程中,枝条应留白断开,以便添花(图二十)。
以笔肚蘸朱砂,笔尖蘸曙红点垛花 朵,画时要注意花朵的聚散、浓淡及正侧和仰 背的表现手法。当添花差不多时,再在花中穿 插枝梢,而后再补花,总之画花朵与画枝干应 交替进行,逐步完善(图二十一).
将笔上的红色冲淡后补添后面的花, 并用淡墨补写枝条(图二十二)。
以曙红调墨剔花丝、点花蕊、点花托,以浓墨点苔、收拾整 理,然后查看总体效果,若有不足之处,再进行一些调整,最后题款、盖章(图二十三
十一、梅花构图要点
花鸟画的构图简略地可概括为:“一长一短,一大一小,一多一 少,一纵一横”十六个宇,这四句话包含了构图的全部形式因素。 上述的每句话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
1.主宾关系 画面中主体要突出,陪衬的东西要虚些、隐蔽
些,不能主次不分、平均对待。
2.虚实关系 画面中无虚不显实,而有实才能突出虚。画面中 的虚可以是无画处,也可以是淡墨为虚,也可以是远者为虚,总 之,虚实相间,方能使观者有遐想的余地。
3.疏密聚散 疏密聚散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画面中只有密 才能衬托疏,只有聚才能衬托散,要“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画梅 花要注意枝干、花朵、苔点的疏密聚散的排列,使之产生节奏感。
4.三线组合法 通常把画面理解为三条线:一条为主线,它在 画面中占主导地位,面积大;一条为辅线,它与主线走势大体一 致,但略有角度;一条为破线,它与主辅线相交叉,破其主辅的一 致,为画面制造矛盾(图二十四)。由于此线穿插,画面才有了变 化,形成了章法。画面的每一条线都可看成是梅花的基本单位。
5.八位出枝法 画梅枝切忌在画面的四角及 四边的正中出枝,而宜 在四边的上下左右和每 边的两端共八个部位出 枝。还可将两位以上的 出枝结合起来,成为多 位出枝(图二十五)。
图二十六雪梅
雪梅画法之—画雪梅要表现雪意,墨色宜浓而干枯些,枝条上部或侧部都要留出空白,以示雪意。为表现梅花在大雪纷扬中傲立的情趣,可在画干点花后,用甩雪点或滴 洒雪点的方法来强调气氛,即用较大的笔调白粉,白粉应稍稀,然后根据下雪的方向慢 慢甩在画面上,使枝、花都有白粉点来表示雪意。
图二十七白梅
通常用圈梅法来画,也可用白粉直接点垛,画时用笔注意藏锋。为衬托出白纸上的白梅 花,背景应用淡汁绿点染,注意用笔要灵活。花蕊可用赭石点,蕊丝则用胭脂调墨剔 出.
閱讀更多 心得至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