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吃什么药好?

手机用户61451815566


治疗骨质疏松症首先需要增加饮食中钙的摄入,其次要尽可能增加户外锻炼时间并坚持锻炼,此外需要根据不同病因选择相应药物治疗。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 对于饮食不足或者消化功能不良的老年人(饮食中钙摄入低于 700 mg /d),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其中钙剂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 mg(50~70岁男性为1000mg/d;≥51岁女性以及≥71岁男性为1200mg /d),维生素D每日推荐摄入量800 ~1200IU /d。
  • 对于户外活动不足的老年人,建议补充活性维生素D,目前这类药物市场上主要有 α-骨化醇,骨化三醇等。应用期间应定期检测血钙血磷变化,防止发生高钙及高磷血症。
  • 老年人还建议使用双膦酸类药物,这类药物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它能够结合到骨重建活跃的骨表面,抑制骨吸收,从而达到抗骨质疏松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目前常用的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一般口服双膦酸盐5年,或者静脉唑来膦酸3年后,需要复查骨密度,决定是否用药。用药前应检查血钙浓度, 用药期间应补充钙剂。
  • 一些中成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也可起到治疗效果,比如仙灵骨葆胶囊、骨疏康胶囊、金天格胶囊。中药可与钙剂、维生素D及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合用。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 对于绝经后女性,如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同样需要使用钙剂。
  • 雷洛昔芬 雷洛昔芬可以在骨骼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 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的风险,因此尤其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但是有静脉栓塞病史或者长期卧床和久坐者禁用。
  • 甲状旁腺素类似物 该类药物主要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显著促进骨形成,增加腰椎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但是该类药物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年。
  • 降钙素 该类药物也主要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能升高患者的腰椎和全髋骨密度,该药物能明显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效,其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其他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一些内分泌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某些药物,先天疾病等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更多骨质疏松和骨科健康知识,欢迎关注@骨科晓王医生 与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