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出自德国地理学家、东方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这条道路也被称为“绿洲丝绸之路”或“陆路丝绸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丝绸”无疑是中西方贸易中最靓丽、也最重要的主角。

中国的织锦、绫、罗、绢、纱、绮等通过丝路商队运往西域,转销至巴克特里亚、粟特、贵霜王朝以及更遥远的罗马帝国,并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三至四世纪,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传入西域,又经西域传入波斯,西方开始生产新式的西域锦、波斯锦等。受西方织锦的影响,中国丝绸开始出现具有西方审美情趣的纹样。唐代丝织业发达,以斜纹纬锦为标志形成一种新体系,并大量吸收外来纹样,形成雍容华贵的大唐风格,产品行销全世界。

汉晋“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是中原地区官营丝织作坊专为地方王侯织制婚礼用锦,证明了汉晋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国家之间的密切关系,1995年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M3。它由两幅各宽48厘米、完整的“王侯合昏(婚)千秋万岁宜子孙”锦缝合而成,单层无衬,图案为变形云纹和茱萸纹循环排列。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四库全叔拍摄

同墓所出汉晋“长乐大明光”锦裤,为女性墓主人衣着,以“长乐大明光”锦作裤料。据同出的“王侯合昏(婚)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推测,尼雅遗址1号墓地M3的男性墓主应是某代精绝国王,女性墓主当为其王妃。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长乐大明光”锦裤·四库全叔拍摄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长乐大明光”锦裤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长乐大明光”锦裤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同墓所出汉晋黄蓝方格纹锦袍,则是男性墓主人衣着,以黄蓝方格纹锦为面,白绢为里,款式为典型的中原风格。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黄蓝方格纹锦袍·四库全叔拍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黄蓝方格纹锦袍局部·四库全叔拍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黄蓝方格纹锦袍局部·四库全叔拍

东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1959年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1号遗址431号墓,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此枕因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铭文织锦缝缀而成,因而名之。墓主人是东汉时期西域鄯善国居民,少数民族特征十分明显。缝制鸡鸣枕所用织锦来自中原地区,用鸡鸣枕随葬也是受中原地区丧葬习俗的影响。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四库全叔拍

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M8出土了一件大名鼎鼎的丝织类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该护膊是汉式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织锦上织有隶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星占祈瑞文字。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四库全叔摄影

同墓所出另一残片与护膊用锦可以确定属于同一织物,上有“讨南羌”三字铭文。经复原,可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连读。公元前61年,赵充国用兵羌地,汉宣帝赐书:“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此件织锦可能是这一军事行动的见证。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复原图片·四库全叔摄影

这名男子的遗体,1995年出土于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M15,死者25岁左右。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头枕鸡鸣枕,面带麻质面具,面具有三层麻布粘糊成人面形,前额贴饰长条形金箔片。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下颌及四肢用淡黄色绢带托系缠绕。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内着淡黄色绢袍,外着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jì)袍,腰系眷质腰带,上垂挂香囊、帛鱼,胸前及左手腕处各置一件冥衣。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下身穿丝绣阔裤筒的合裆长裤,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足穿绢面贴金毡袜。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随身衣物中除了来自汉地的丝绸制品外,最令人瞩目的是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袍。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罽袍整体纹样体现出古希腊、波斯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艺术特征,是西方制作的精品。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由于该墓在墓地中规格最高,推测墓主人可能是来自西方的一位富商。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当时西域诸国之一的墨山国的贵族。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营盘男子·四库全叔摄影

北朝对羊灯树纹锦,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186。锦上的主体花纹表现的是古代中原地区上元节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情景,表明中原地区上元节之夜张灯结彩、普天同庆的习俗在北朝时期已经传播到了西域地区。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对羊灯树纹锦·四库全叔 拍摄

这件北朝对羊灯树纹锦,1972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169。织锦保留有幅边。图案为在联珠纹圈内织有牵骆驼人物或狮子,人物和骆驼之间织出“胡王”二字,整个图案采用对波形式,描绘的是牵驼过河的场景。这块锦无论从上面看还是从下面看,都会有一反一正,完全一样的牵驼图案或狮子图案。联珠纹、狮子题材都是西方文化因素,从“胡王”二字推测,这类织锦当是在高昌生产的,专为胡人王族所织造。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对羊灯树纹锦·四库全叔 拍摄

1983—1985年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了唐代缠枝花卉纹绣鞍鞯。鞍鞯指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这件鞍鞯的布料以黄色绢为地,用白、棕、黄、绿、蓝等色丝线以锁绣工艺绣出艳丽的唐草宝相花纹样。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缠枝花卉纹绣鞍鞯·四库全叔 拍

同墓群出土唐代黄地卷草团窠对狮纹锦,绢上团窠由四组卷草环组成,环中为相对作搏斗状的两只猛狮。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黄地卷草团窠对狮纹锦·四库全叔 拍

同墓群出土唐代黄地团窠太阳神纹锦,这种以太阳神为母体图案的织锦对研究东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也为研究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黄地团窠太阳神纹锦·四库全叔 摄影

同墓群出土唐代联珠对鸟对羊纹锦,为锦幡残片,主题纹饰为对鸟和颈部带绶带的对羊,类似公元6-7世纪中亚、西亚常见的装饰。团窠内对鸟、对羊相向而立,属于独特的西域风格。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联珠对鸟对羊纹锦·四库全叔 摄影

同墓群出土唐代瓣窠灵鹫纹锦,织锦黄地,图案为八瓣花环式,环中为一展翅正面直立的灵鹫,头部似有头光,鹫腹部中央有一裸体蹲踞状的人物形象。该织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因素,应与古罗马拜占庭时期的文化有联系,属于西方织锦。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瓣窠灵鹫纹锦·四 库 全 叔 拍 摄

唐代联珠猪头纹锦覆面,1969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138。覆面织锦上的野猪头形象来自波斯萨珊艺术,猪在崇尚武功的波斯拜火教中被视为伟力拉格那神的化身,备受崇敬。公元七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伊斯兰教在中亚等地的传播,这种被伊斯兰教视为不洁之物的猪头纹样的织锦图案逐渐消失。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联珠猪头纹锦覆面·四 库 全 叔 拍 摄

唐代联珠猪头纹锦覆面,1973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M191出土。它原为褥子边,由四块拼对而成。平纹,主题图案为骑马狩猎纹样。这种纹样是唐代丝绸常见的装饰纹样。该绢图案左右对称,属于夹版消色印花,充分体现了唐代印花绢织造的高超艺术。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联珠猪头纹锦覆面·四 库 全 叔 拍

最后放一件唐代三耳陶罐,1985年出土于新疆喀什市亚吾鲁克遗址。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三耳陶罐·四 库 全 叔 拍

陶罐耳部与口沿地之间贴塑有人物头像,腹部浅浮雕有9个不同形态的人物头像。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三耳陶罐局部·四 库 全 叔 拍

每个人头像外为环形联珠纹,人物头戴宽檐帽,深目高鼻,满脸浓密胡须,形态各异,具有西域古代人物形态特征。

新疆出土的贵族男子身穿华丽锦袍,绣古希腊和波斯纹样,见者称奇

三耳陶罐局部·四 库 全 叔 拍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