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济宁市>微山县 马坡乡

马坡乡在微山县城西北,乡政府驻马坡村,距县城90公里。乡东、北与邹城郭里镇、太平镇接壤,西北与任城区以泗河为界,南、西紧靠两城乡、鲁桥镇。总面积72.85平公里,耕地面积4867公顷。1958年12月16日划归微山县,称马坡公社,1984年4月马坡改建为乡,辖58个行政村。

马坡乡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据清康熙十一年《邹县志》载:“梁山伯祝英台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邹志汇编?桥梁第八章》记载了吴桥方位:“城西六十里,跨白马河上,明隆庆年间被水淹没。”

1957年《文物》杂志第九期曾登载郑亦桥写的《梁山伯祝英台墓碑出土记略》,文中说:“1952年山东凫山县(今邹县)第六区修浚白马河工程中,挖出梁祝墓碑一块,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在当地保存(当地即为今马坡乡)。”1976年平整河道时,梁祝墓碑被拉倒就地掩埋。2003年10月27日,济宁市文物局、马坡乡政府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字研究所研究员、梁祝文化研究专家贺学君及省市领导在梁祝墓地举行了隆重的墓碑出土仪式。

从梁祝墓碑文记载可见,这是全国梁祝墓地遗址中唯一有文字记载梁祝故事且内容详细的碑,也是立碑时间最早(明正德十一年,即1516年)的一块。碑文记载,时南京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视察河道路经此处,发现梁祝墓多年失修,荒凉冷落,认为重修工程“可以为忠,可以为孝,可以表俗。有关世教之大,不可泯也”。碑文显示,重修梁祝墓为官方所为,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官和知名文人都参与了此事。碑文交待了梁祝故事内容,具有真实性、权威性和可信性。说明早在明正德年间重修梁祝墓之前,梁祝墓和梁祝祠就已存在很久。

梁祝墓座落于马坡乡驻地西南部,济微公路东、老泗河西岸,当时建有梁祝祠,占地约18亩。碑载:“经载度载谋,四界竖以石,周围缭以亘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祠有役”。

民国初年北京军政府国务总理潘馥是马坡乡潘庄村人。潘馥是清末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修津浦铁路时,因线路舍弃济宁,潘馥等人曾上京请命,据理力争,始得以修兖济支线。潘馥热衷于工业救国,1914年6月,曾在济南主持举办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1915年与人共同开办济南鲁丰纱厂;1916年与人合股建济宁济丰面粉厂;1918年与他人合资创办济宁电灯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