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年过半百,就要行将就木?他55岁起兵,60岁攻破长安自立为帝

前言

说起黄巢,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即使不知道的黄巢起义的,也一定听说过他的诗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品虽然不高,但意境高远,磅礴大气,千载之后,晚唐诸多文人才子未有诗篇不朽,到让黄巢这个名落孙山的落第子名扬后世,令人唏嘘。

谁说年过半百,就要行将就木?他55岁起兵,60岁攻破长安自立为帝

黄巢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名气最大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能做诗而且还能流传后世,恐怕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可是黄巢的起义事迹和不朽诗篇却盖过了他身上另外一个闪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黄巢的年纪。

黄巢的生卒年有明确的记载,他起兵这一年,也就是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黄巢已经55岁了。

55岁的年纪在咱们当今社会,都难免有的时候会被称为“年过半百的老人”,更别说在晚唐藩镇割据的那个荒乱年代,人均寿命不超过三十岁,黄巢是名副其实的黄老爷子。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但是他终将盛开。

还不仅如此,他的盛开,伴随着百花的凋零,也揭开了一个血染刀锋的乱世序幕,这个乱世就是

——五代十国!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讲起。


1.两大网红的相遇:曹州盐帮黄巢与濮州盐帮王仙芝

想要起义,首先就得提出口号。

这是之前农民起义先辈领袖总结出的经验,但论历代农民起义口号中最有学问、最文雅、最工整的当属我们黄老爷子的口号:

“金色蛤蟆怒睁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不仅如此,后世还有模仿的,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山童提出的口号就是: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一对比啊,远不如我们黄老爷子口号高大上。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黄老爷子印证了口号的内容,率领兄弟子侄八人在曹州起义,与另外一只起义军汇合,一起围攻曹州城。

这另外一只起义军领袖就是王仙芝,早在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因为河南闹旱灾,朝廷还要征重税,在这个节骨眼上,王仙芝就在自己的老家濮州起兵。

王仙芝发出檄文,斥责唐朝吏贪赋重,赏罚不平,自称均平天补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这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第一次提出了“平均主义”的理念,开创先河,响应者云集,没过多久便攻破了濮州城。

到第二年王仙芝与黄巢会师合围曹州的时候,起义军已经有上万余人了。

谁说年过半百,就要行将就木?他55岁起兵,60岁攻破长安自立为帝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会好奇,就目前的事迹来看,王仙芝与黄巢不过是起义先辈,但为什么羚羊要在标题里要说他俩是网红呢?

不要着急,听羚羊我慢慢道来,一个合格的网红一定要掀起一股潮流,而他们网红之路正是从他们会师后开启。

黄巢与王仙芝都是私盐贩子出身,不仅如此他们也是历史上第一波打响农民起义第一枪的私盐贩子,自此拉开了盐贩子闪耀乱世舞台的潮流。

元末明初农民起义领袖中,方国珍、张士诚都是私盐贩子起家,朱元璋虽然不是私盐贩子但是在他起义之初主要经济来源也是靠私盐贩子供给的,和这个潮流密不可分。

王仙芝和黄巢的起义,还带火了很多潮流词汇。

比如“一票人马”。

这个词汇本是盐帮专属名词。运官盐的需要“盐引”作为凭证,运私盐的也需要凭证,这个凭证就叫做“盐票”。每地做私盐贩子的首领被称为“票帅”,而“票帅”所带的部队便叫做“一票人马”。

再比如“草寇”。

走私盐的队伍往往耳边会插上艾草,以示身份,以论同道。王仙芝和黄巢正因为这个盐帮独有的规矩,便把起义军统一称号为“草军”,而朝廷则蔑称他们为“草寇”。

“草寇”这一词一诞生便迅速火遍大江南北,还衍生出很多新的潮流词汇如“落草为寇”(最早指加入或者投降草军的人)、“草头王”(最早指的就是王仙芝本人)等等。

还有“举白旗”。

因为黄巢的个人癖好,花唯爱菊花,颜唯爱白色。所以黄巢军队皆是白旗,而且黄巢军队经常降了又叛,叛了又降,这“举白旗”也成了潮流。


2.王黄会师诞生天下第一起义军——草军

曹州城破,王仙芝的万余起义军再加上黄巢率领的数千起义军成功会师,因为大家同属盐帮,按盐帮独有的规矩,起义军的军号定为“草军”。

“草军”诞生,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谁当大哥呢?

答案是:“草头王”王仙芝。

而我们的黄老爷子当二把手,这是为什么呢?

谁说年过半百,就要行将就木?他55岁起兵,60岁攻破长安自立为帝

黄巢雕像

我们从人员的构成就可以得出答案,在盐帮这个小江湖中,王仙芝的威望与号召力都要高于黄老爷子。

黄老爷子所带部队核心是八大首领,分别是黄老爷子的五哥黄存、七弟黄邺、八弟黄揆、九弟黄钦、十弟黄秉和侄子黄万通、黄思厚,还有外甥林言。

王仙芝所带部队的核心也是八大首领,他们分别是濮州票帅尚君长、濮州票帅柴存、濮州票帅曹师雄、濮州票帅柳彦璋、濮州票帅李重霸、濮州票帅王重隐和原是兖州小吏的刘汉宏,还有曹州票帅毕师铎。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黄老爷子的部队首领全是黄氏家族中人,而王仙芝部队首领复杂的多,大部分是濮州盐帮的票帅,但也有曹州盐帮的票帅,并且还有朝廷吏员投靠,实力雄厚。

谁说年过半百,就要行将就木?他55岁起兵,60岁攻破长安自立为帝

草头王与黄老爷子顺利会师,连续攻破濮州、曹州两地,声势浩大,这时诸多不满朝廷暴政的争先投奔草军。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八位好汉:

濮州人蔡温球、濮州人楚彦威、濮州人徐唐莒、濮州人许勍、濮州人常宏、陈州人李罕之、汴州人王重霸、徐州人秦彦。

至此草军二十四将应运而起。

《旧唐书》记载:乾符二年六月,淮南、河南等地蝗灾。七月,蝗自东而西,漫天蔽日,所过五谷草木皆尽。

蝗灾使更多食不果腹的百姓揭竿而起加入起义的大队伍中来,王仙芝与黄巢趁势带领草军从河南、经山东至淮南,沿途劫掠殃及十五州,经过几个月的发展,草军人数升至几万人,这一下朝野震动!

乾符二年(公元875)十一月,朝廷诏命五大藩镇节度使围剿草军,要问哪五大藩镇?

他们分别是镇所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镇所在许州(今许昌)忠武节度使、镇所在汴州(今开封)宣武节度使、镇所在滑州(今安阳滑县)的义成节度使和镇所在郓州(今泰安东平县)的天平军节度使。

不仅如此朝廷还派监军(唐时多为宦官担任)前来督促五镇剿贼事宜,可惜五镇互不统属,反而让草军溜走。

十二月,王仙芝和黄巢的大军攻打沂州(今临沂),镇所在青州(今潍坊青州)的平卢节度使宋威向朝廷主动请缨,奏请本镇步骑五千兵马组成特别行动队,专门平叛,不受其他人管辖。

宋威这积极的表现与其他五镇消极怠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朝廷大喜。

数日后,朝廷诏书下达,封平卢节度使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正所谓官方吐槽最为致命,“草贼”这一潮流词汇彻底享誉大唐上下。

朝廷还额外调拨禁军步兵三千,禁军骑兵五百给宋威,并诏命其余五镇节度使均受宋威差遣。

这一下平卢节度使宋威可谓是真正的升职加薪,未来不久后干掉王仙芝和黄巢,就可以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谁说年过半百,就要行将就木?他55岁起兵,60岁攻破长安自立为帝

一面是,坐拥数万草贼与麾下二十四将的草头王与菊花黄;

另一面是,带着八千五百精锐部队和节制六镇兵马的招讨使。

大战一触即发!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回再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