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子女的老人会严重偏心其中一个孩子,为什么被偏爱的那个孩子却往往讨厌老人?


我想从育儿的角度说一说。其实多子女的家庭是父母的一个多面镜,就像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一样。父母也有不自律的一面。

不受宠却孝顺父母的,是父母好的、善的、宽容的那面镜子;偏爱却讨厌父母的,是父母喜好和自私的那面镜子。

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两类,一类是善良的吃苦耐劳的,一类是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的。

结果也是两类,善良的包容的吃苦耐劳的孩子,不会忍心丢下父母不管,因为他虽然物质上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但父母的偏心却阴差阳错地让他收获了最好的做人品质。

相反,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人,父母只是一味的偏爱索取,这样的行为没能教给受宠的孩子正确的行为认知,他就理所当让的在人生课堂上只学会了自私和索取。

这样两个人在人生的总量上就获得了平衡:一个物质上匮乏人格上完整,一个物质丰富人格缺陷。

这样两类人格的形成,在他们成年后却往往形成了人生反差:不受宠的长大了一般日子比受宠的过得好,物质上的差距尤为突出。受宠的长大了不孝顺老人,老人也不会生气,反而会一如既往的接济孩子。为什么呢?一是执迷不悟型的老人,还要用这种方式偏爱这个孩子:一个是终于醒了,觉得是自己的宠爱害了这个孩子,想用这种方式弥补他。其实,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从科学育儿的角度来看,父母爱孩子就给他最长远的考虑。

这个很像现在年轻妈妈跟老人的育儿之争,很多老人带孩子就会给孩子物质上的溺爱和精神养育的缺失;而坚持科学育儿的妈妈更想用科学的办法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这才是最孩子最大的善待。偏爱是对孩最浅显的爱,却是最深的伤害。


不蒙不归


这个问题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我大伯,我到大伯有六个子女,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真的是含辛茹苦才把六个子女拉扯养大。在农村嫁出的女儿对老人没有赡养义务,所谓养儿防老,养老责任全靠儿子。

三个儿子中,大伯他老人家最疼爱的就是大儿子,对他可是各种偏心。把家产分成了三份,他要让大儿子先选好,二儿子和三儿子再抓阄。平时自己有什么好东西,也是偷偷的给大儿子。大伯的这种偏心,常常惹得其他两个儿子各种不满。



可是当大伯没有收入来源以后,需要大家来均摊赡养责任时,大儿子可是各种借口,不但不尽孝,还要找各种理由与大伯吵架。总是说大伯这样对不住她,那样对不住他,弄得好像大伯一辈子都欠他一样,常常把他老人家气的喘不过气儿来。并且还找各种理由说三兄弟中,这个在这方面又比他得便宜,那个在那方面也比他赚钱,反正就是不尽孝。另外两个儿子拿他无奈,只好两人承担赡养责任。



可是大伯明明对大儿子如此好,可大儿子却是如此感觉不到呢?并且还要恩将仇报,不尽赡养义务。

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大伯总是无条件的对大儿子好,这样的好让大儿子根本没有感觉到是父爱。而是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是作为父母应该对自己这样的,不需要回报。这样就造就了大儿子一种惯式的思维心理,父母对自己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自己只负责接受、享受就行。同时也就塑造了大儿子没有担当的性格。



在大伯这个家庭中,与其说是大哥没有孝心,不知回报。不如说是大伯了没有原则的溺爱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儿子。

所以不光是对儿子,我们对任何人的爱,都要让对方感知到那是我们的付出,是绝对不能白白索取的,要不然对方就会成为白眼狼。


欢农


我家三个孩子,母亲最偏袒小弟,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只要是小弟不能做的尽量让他别去做,只要小弟可以做的,母亲就会帮着去做。

在十多年前,小弟那时候被亲戚介绍去外地工作,在一个厂里做的很好,有升任组长的机会,每次都能非常刻苦的工作。那时候亲戚也在厂里对其照顾有加,使的小弟成长很快。

可是在过年时回来后,母亲不让小弟出去了,说去了一年多人瘦了,不让他再去,宁愿养着他也行。就这样小弟每天在家,饭有母亲端,天天打游戏,,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下去。

而有一年,家庭发生变故,父亲做生意失败了,家庭也陷入了经济拮据的时刻,小弟慢慢的也习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但是随着年纪不断的长大,人总要有个自己的事做养活自己和以后的家庭,这时候大伙想起来让他再去打工,因为父母开始慢慢老了,可是小弟坚决不去了,他怕累,他怕苦,已经不是以前那种苦累往前冲的人了。

没想到这几年被母亲的照顾下人变的完全适应不了外面的工作了,活在游戏世界里,而母亲每次又当着大家的面说,只要活着继续养他,无论我们怎么劝母亲就不听,而我们一做错母亲却对着我们的面经常不是说就是责怪,对小弟每次骂她却是沉默,我们不能说她,小弟说她却没事。

这么多年过来,母亲已经老了,无力养他了,在母亲的照顾下,小弟完全成了一个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的人,母亲每次和小弟讲话都被小弟骂,说毁了他的人生,一个从小到大最疼爱的人,既然成了最讨厌她的人。


小牡丹的春天


特意搜索了偏心话题,一吐为快。说到偏心,我有权发言。

我奶奶三个儿子。从小到大我是一直看着我奶奶是如何偏心我二伯家的,甚至是为了满足她对二伯家的偏心,经常道德绑架式地要求我爸帮这帮那的。搞得我们这些后辈很无语。

有好吃的永远都是偷偷摸摸拿给二伯家,搞得我们好小气不给似的,买回来什么好吃的,刚放着,过一会想吃找不到的话,不用想,肯定是我奶奶藏起来留给二伯家了。反正由于我奶奶偏心发生了很多很多让家里人无语的小事,大家已经把“她高兴就好”这句自我安慰运用得炉火纯青。

得亏我妈和伯母几个妯娌明事理,我妈有钱,二伯母明理,大伯母温顺,要不然在农村因为婆婆偏心导致妯娌不和引发多少亲兄弟成仇人啊。我奶奶偏心整个家族都公认的事,幸亏子孙辈都看得开,时不时面对她无理取闹的挑拨,我们还得配合着演戏。

其实想想我奶奶挺幸福的,子孙们都宠着,以致于她“无法无天”。都说被偏爱的永远有恃无恐,而我爸就是我奶奶的“免死金牌”。因为偏心所得罪我们这些子孙的事三天两头上演,怒气冲冲吼她,事后免不得被我爸叫来训斥一顿“她老了你还跟她计较那么多干嘛。”“这有什么啊,她想干嘛就干嘛啊。”“你们这几个小孩明知道她就那样你们气有什么用?”……我奶奶的绝招就是在我爸面前哭,而我们七个孙子孙女最怕的就是被我爸骂,嗯,我爸经常里外不是人,他明知是他妈妈的错又不得不帮她,得罪我们这些小辈过后又拉下面子道歉。典型的事有,我爸的女儿经常因为偏心二伯家的问题和她顶嘴,时常被老爸喊来当着奶奶面训斥,他骂完人之后,善后工作就是——哄他妈妈—哄他老婆—哄他女儿。

我奶奶偏心二伯,爱屋及乌也偏爱二伯母,连同喜欢二伯母娘家,自然的二姐二弟备受奶奶的喜爱。可是我奶奶没有跟她最爱的儿子一起住,而是跟了我爸,也就是最爱她的儿子住一起。闲聊问过她很多次,“奶奶,我爸对你不够好吗?你为什么不最疼他?那么偏心二伯家啊?”我奶奶的回答,你爸是几个儿子中对我最好的,你们七个也都孝顺,可是心都是偏的,你爸各种好我知道,你爸大声说我都很少,反而你二伯我一犯错他就大声骂我,你大伯对外人脾气大可是有好吃的都记得我,唉~没办法,没办法……

小时候觉得奶奶偏心不公平,长大后觉得无所谓。她偏心她的,她的三个儿子感情好,妯娌和睦,七个孙子孙女三观正,这样就够了,很庆幸,我们七个可都是她带大的,居然没有被她带偏。


狐狸小姐的家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时,想起了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对你们都是一样的。至于是不是一样的,唯有父母心中清楚。我先说身边的例子:

有一对老夫妻都60多岁了,有两个儿子。母亲帮老大带了两个孩子,而且是日日夜夜的带,体重减了20斤左右,最终身体熬垮了,心脏病也开始出现。此后每一年,母亲都要住院进行心脏治疗,住院费用很贵,老大没有掏出一分钱,也很少去医院看望老人,全部是老二在医院陪护。在平日生活中,老大也很少回家看望老人,但是老人依然对老大关爱有加,而且只要是老大有事,老二就需要让一让。

根据自己的经历,我认为有几点原因:

1、父母对性别有区别的对待,尤其是重男轻女的思想

有些家庭中,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在原生家庭中没有任何地位。这就导致了儿子被溺爱,并且儿子会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当儿子成家之后,依旧对父母进行索取,不去赡养老人。

2、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成为小皇帝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往往受到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照顾比较多,同时哥哥姐姐承担起了家中的责任,这也让最小的孩子成为了家中的小皇帝,所有人都必须为他服务。最关键的是父母对最小的孩子过度娇宠,这让他肆无忌惮。

3、家中某个孩子体质不好

有的孩子从出生就体质不好,甚至有一定的生理缺陷。这都让父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个孩子身上,有时候弱者反而会有特权。

4、注重子女排行的家庭

有些家庭中,父母会按照子女的排行进行区别对待。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父母往往给予更多的待遇和保护,目的是为了让老大以后来领导这个大家庭,其实这是中国古代经常出现的一幕,但是现在偏远地区依旧存在这种现象。


简而言之,孩子性别不同以及父母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偏心哪个孩子。但是被偏心的孩子,往往在父母的过度保护和关注下,不会发展出成熟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因此很难做到赡养老人。即使父母不偏心,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所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家庭幸福美满。


家庭教育者


我公公特别偏心侄女。每次有点好吃的都要留给她,下大雨,不顾自己一大把年纪了也要去接送。很小就给她买了手机,自己还用着很破的二手手机。

什么事都顺着她,十七岁来大姨妈裤子都是喊我婆婆洗,什么事都不让她做。结果侄女特烦公公,给她爷爷说将来等你老了就送你去养老院,千万别在我眼前晃。

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于被偏爱的孩子来说,一方面长期对她好视为理所当然。没有感恩之心。只会看到父母长辈对她的不好。视她如珠如宝,平时都顺着,那一点点不顺心和管教就特别不入耳,特别招人嫌,特别受不了。

另一方面,事事包办代替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会让孩子产生无力感和无价值感。很多被偏爱、溺爱的孩子都是窝里横,就是因为在外面不行的缘故。

最后,被偏爱的孩子觉得自己比其他兄弟姐妹了不起。和兄弟姐妹关系不好。反过来又因为被偏爱被兄弟姐妹孤立。所以会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愤怒。



其实被偏爱是一种被控制,被父母破坏了界限。自己的事情不能决定和做。所以那种愤怒会造成他对父母不满,对父母不好。


亦君说书


也不全对,我父母三个儿子,我是老二从小就偏心我,好吃好喝的给我最多,读书花钱最多,我给父母全款前几年全款买了房子,装修好,花了50多万(如果现在买,估计买不起了,要80-90十万),我母亲脑出血我一个人伺候,我一个人出钱,每年母亲要输两次液体,1万左右,都是我伺候,我哥哥脑出血,做的开颅手术,花了20万,也是我出钱伺候,一个人伺候!我弟弟娶媳妇,卖房子付首付,也是我出钱。父母装修村里房子也是我出钱,我大哥一直住我家!父母开支生活费也是我出钱!我老大老三不拿钱


强巴次仁堂


父母对孩子常说的“一碗水端平”和“手心手背都是肉”,就是说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是疼爱的。但还有一句话叫“五根手指伸出来也不一般长”,说的是对孩子的疼爱,也会有差别。


特别是子女比较多的家庭,父母往往会比较疼爱其中一个,有的家长会疼爱学习好的那个,有的会疼爱长的可人的那个,也有的会疼爱调皮伶俐的那个,父母的价值观看重哪一方面就会偏向某一方面。


我的奶奶有五个子女,我小时候我奶奶最看重我大姑,因为我大姑家里有钱,后来又看重二姑,因为二姑家里也富裕了,二姑家变得没钱以后,奶奶又到处糟践二姑,说二姑坏话。小时候听别人都说我奶奶是鸽子眼,就是谁家富裕去谁家,对谁家好。其实这就是老年人的一种心态,觉得她能依靠谁就对谁特别好。


往往被偏心着长大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有恃无恐,孩子该懂规矩的时候不懂规矩,该讲道理的时候不学道理。在家里有人惯着,在社会上就会得到教训。

在父母那里索取习惯了,就不懂得感恩,所以,很多被偏心的孩子确实没那么孝顺。


大玉儿,80后宝妈一枚;小天宝,2016年出生的帅小伙子。文章和问答均为原创,欢迎评论转发支持,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头条号:小天宝大玉儿。


小天宝大玉儿


一般哪个脾气厉害,就对哪个好,老公兄弟两个,他是老大,脾气温和,从不对他妈妈大声说话,他弟弟,只要一说话就是大声斥责,按说婆婆应该觉得我们好啊,可是她有一点好东西想着的都是她的幺儿,一到需要花钱出力的时候,就想起她的大儿子了,例如她手机坏了,我就给她买一个,她还嫌弃手机不好使,小儿子就说他,你要手机干嘛等等之类,没买之前她会对所有的亲朋友好友说她手机坏了,没办法联络他们。。。一天,我说让你小儿子给你买个手机吧,她说,那我就不用手机了!!!!,在或者家里杀只土鸡,她小儿子要是那天没来吃饭,她就要留着,第二天还没回来,还得留着,反正我们是从来没有这待遇的,哈哈


ao浮生若梦ao


还有一个是孩子能力良莠不齐。我老公三兄弟,他大哥结婚父母张罗好,房子一栋虽然现在全家人住着,但是过多几年分家也是大哥的。而我老公呢,大学毕业后攒5万块给他父母建房子,从我们结婚到我们买车公婆没出过超过一千块钱。还有他弟弟,现在大学刚毕业,到时候结婚估计也是走老公这条靠自己的路了,当然父母估计还留有一点钱给这个小的。最可怜就是老公了,新房子建好两层,老公和他弟一人一层。说我们结婚就装修,然而我们都结婚半年了,公公过年跟我说我们年底攒点钱自己去装修去。然后分家。呵呵。

以前很生气,他哥就一整栋装修好的,连家具什么都有的房子,我们就只能分到不能住人的毛坯房。真的是欺负人。后来我闺蜜开导我,因为他大哥没读大学,嫂子无业,一家四个小孩,全靠他大哥自己赚钱养,这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我和老公都是大学生,有本事靠自己白手起家。所以我们就只能吃亏了。他弟也是大学毕业。

所以有时候父母是看儿子本事分的,偏心没本事的,越偏心儿子越没本事,而我们不被偏心的,只能埋头苦干,反而走得更顺畅。去年年底结婚,最近买了车了,接下来就是攒钱买房了,然后才是装修家里那房子,一步步来,只是想到以后养两位老人要和三兄弟一起平分心理还是超级不舒服。无奈女人心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