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代文物,却因上面出现“日本”国名,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文物

日本,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认识,应该是分这样几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当初秦始皇派人去往仙岛求取仙药,那个仙岛大概就是日本了。这之后,对日本的记载就出现了断代,直到唐朝。而唐朝的历史中,我们对日本的认识也因此来到了第二阶段。也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日本逐渐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中,成为与我们有着非常多纠葛的存在。但是,对于“日本”国民的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还要说一说一个唐朝出土的文物呢!

一个古代文物,却因上面出现“日本”国名,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文物

这个文物是一个叫做祢军的墓志,而这个墓志如今就保存在西安博物馆之中,他比一般的文物要意义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这个墓志上,写出了“日本”两个字,这也成为历史上最早出现日本国名的文物,也因此,这个文物成为了不俗的存在。

这个叫做祢军的将军,其实不是唐朝土生土长的人,他本是当时百济的降将,在唐朝联军攻打百济之时,他选择投诚,算是为唐朝立下了一个大的功劳,也因此,他得到了不错的重用。我们都知道,在唐朝的历史之中,有过一段远征高句丽和朝鲜半岛的事迹。当时的百济,就在唐朝和新罗联军的打击范围之内。而他们的联军,当时不仅仅是让朝鲜半岛害怕,更是因此威胁到了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

一个古代文物,却因上面出现“日本”国名,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文物

可以说,不知者无畏。当时的日本选择了与唐朝作战,但很不幸,那一场战争,日本打败,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开始派出使团,想要向大唐学习。而这个墓志中,不仅仅记载了祢军的人生,还记载了他在唐朝曾两度派遣出使日本,这才有了有史记载的“日本”二字。不过,这位降将,除了出使过日本,也曾回国自己的故土百济。但也因为唐朝与新罗的交恶,他被迫成为人质,几经辗转才回到了唐朝。

在唐朝去世的时候,这位叫做祢军的将军已经是六十六岁了。唐高宗欣赏他,也感念他曾经付出的艰辛,给他觊觎了厚葬,他也因此被葬在了如今的陕师大长安校区附近。而关于他的墓志的出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降将的艰难岁月,也让人们知道了“日本”这个国名在我们的历史中,首次出现的时间。而且还让我们看到了唐朝与日本的交往究竟是如何开始的。

一个古代文物,却因上面出现“日本”国名,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文物

唐朝初年的日本,也还是蜗居在自己小岛上的存在,如果不是唐朝应新罗的邀请,以联军的姿势,去到了朝鲜半岛,也算是间接的影响了日本,日本大概是不会派人前来学习,而唐朝,大概也只会以你不犯我,我便不找你麻烦的态度与它继续保持陌生的关系。不过,也看得出来,日本这个民族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的,不过小小一战,就明白了差距何在,还能做到虚心学习,学到将半个长安都搬回自己的国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