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儿子孝不孝顺还得看儿媳这句话有道理吗?

7765271


我认为: 儿子不孝,不能怨儿媳;女儿不孝,不能怨女婿。说是儿媳或女婿不让尽孝的,纯粹是借口。

那个媳妇能阻挠儿子尽孝啊,即使儿子没本事要饭,也能省下一口给妈吃吧?

比如,我老公,我要是说他妈一句不好,他立马跟我翻脸,貌似很孝顺。但是,他有钱第一给儿子花,第二给我花,第三给自己,第四才是他父母,你能说他孝顺吗?前几年过春节,我说给双方父母各2000块,他的父母他给,我的父母我给,结果我的给了,他没给。

他父母都七十了,还在种地,我看着都可怜,就和我老公说,别让他们种地了,我们给生活费吧,老公想了半天说好,问我给多少,我说咱也别管你哥给不给了,就一个月给1000吧,农村花的少,我老公又想了半天,说,一年给一万吧,我当然说没问题了,难道我还硬多给吗?结果给钱的时候,我老公脑子进水了,趁我不在屋的时候给的我婆婆钱,等我回屋,我婆婆特别不自然,我一看就是给钱了,鬼鬼祟祟的,我心想,哼,要不是我,你儿子才不给呢。

我儿子,目前大学,谈恋爱中,我开玩笑说以后给你们看孩子,结果我儿子说,人家妈妈还要给看呢;我说上学了我给接送,人家又说自己去不用接送。听这意思,以后甭指望和人家

住一起,当然这是开玩笑,咱也尽量不和人家住一起,那不成了贴钱的保姆了嘛。

我妈是个特别不讲理的人,虽然疼儿子,但是对儿媳很刻薄,动不动给脸色还背后说人家坏话,我弟妹也是被气的够呛。我弟两套房,自己住一套,另一套他想给我妈住,我弟妹想给她父母住,但是最终还是我妈住了进去。我妈懒,春节不想做饭,我弟就把我妈接到家里过除夕和初一,初二又代我妈请了我妹妹一家,我弟妹不乐意,全程耷拉着脸,那也没办法,还不是该炒菜炒菜该做饭做饭。我弟妹在我弟面前怎么骂我妈,我弟都不啃声,有时候还附和几句,但是该给我妈办的事一点都不少,外面吃完饭还要打包几个给我妈。

我三姨给我讲早先年她去我舅舅家看我姥爷,当时我姥爷卧病在炕上,中午菜是土豆炖豆腐,我舅从锅里给我姥爷盛菜,勺子抖来抖去,最后我姥爷的碗里基本都是土豆,我三姨说: 那可是我亲眼看见的,是你舅舅自己盛的呀。

《都挺好》里,明哲没钱也要给老子买大房子,媳妇吴非不愿意多给20万,他宁愿借高利贷也要买。

儿子是自己生的,儿媳是外人,大多数公婆认为,儿子若孝,那是自己儿子好;儿子不孝,便是儿媳这个外人在背后使坏了。毕竟子不孝父子过,总不能怪自己没教养好吧。

凡是让儿媳担不孝之名的,都是混蛋懦夫。

当然,孝要有度,不能愚孝。


岁月不折旧


我与老婆是在去年国庆节前夕结婚的,自从老婆进入家门时,对待大人很孝顺,我爸是个屠夫,一天起早摸黑在外打拼,老妈患有强烈的风湿、通风,结婚前,每当我有空余时间就在家招呼老妈,自从老婆进家后左妈妈今天吃点什么、右妈妈我给您按接摩、搓搓背,时间长了、不知不觉有好几天我岳父大人过大生日,我和老婆从而过去拜寿,三天后回来,老妈埋怨我们没怎么侍候她、在家自言自语地讲个不停,老婆听后赶紧过去劝劝老妈,并烧了热水给婆婆擦擦身、洗洗脚,从而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这老婆不愧在老妈心里是个贤惠、孝顺的好儿媳呀。


黄金生10


就拿我家来说,结婚十年无论我对他们多好,都是背后一套,现在我老公幸好知道了,我都寒心了!所有的委屈我都不想说了,心里窝火!但是我公公也是被婆婆挑拨离间一起作,昨天病了,全家都说不要去医院,我让老公送去人民医院,医院看他(公公)面容难看不想收,去了两家医院都说没有床位,我让老公和医生说,让他们收下公公住院,有任何问题我们自己承担,医院才签字收下,今天我带着三岁多的孩子给他做了喜欢吃的饭菜送去医院,他才打着笑脸,我心里想说,孙子你们没带过一天,婆婆天天麻将馆,我并不欠你们家的,只是我做不到他们那么狠心(我住院三次没一次来看我)幸好几个姑子都对我好。


花花草草一物一菩提


我很同意,母亲非常重男轻女,一辈子把我哥哥宠天,小时候吃饭都是好吃的给哥哥,嫂子生孩子,妈妈请家伺候,就这嫂子还给妈妈脸色看,嫂子要上班,妈妈赶快办提前退休,帮哥哥带孩子,他们吃饭,妈妈没有要过一分钱的生活费,带孩子也是尽心尽力,妈妈老了,生病住院也是姑娘照顾,妈妈不敢麻烦哥哥,怕耽误哥哥赚钱,也怕嫂子不高兴,当然妈妈也受尽了嫂子的白眼,妈妈怕哥哥受委屈,不敢说,其实哥哥应该是知道的,但是他是装聋作哑的,哥哥的钱应该是嫂子管的,妈妈去世,哥哥是没有一点钱的。办后事的钱都是我拿出来给我哥哥把妈妈的后事办了。我妹妹气不过,后来哥哥从妈妈丧葬费把钱扣出来还给我。当然外面人以为是哥哥拿的钱,因为我嫂子在外面说我妈妈办后事的钱都是他们拿的,妈妈到死都不说哥哥不好,只是说要儿子好必须媳妇好。我爸爸去世,我哥哥一分钱的丧葬费都不出,还多报钱。家产是儿子的,老人的丧葬费却是我们的。妈妈宠的儿子,小时候给我们吃2样饭的妈妈,不知道她会想到老了结局。


大雁鸣


“儿子孝不孝顺还得看儿媳”,这话很有道理!我们这边有句话:“好儿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

说儿子孝不孝顺看媳妇,这不是男人懦弱,也不是怕老婆。这是由男人的性格决定的。男人不喜欢计较小事。比如说:单位发了一箱水果,或一箱酒,丈夫本打算周日给父母送去,结果妻子说给娘家。这时候男人一般不会力争,甚至不会提出异议。再比喻说,儿子过年给父母买了一些东西,妻子说买多了。为了不让父母知道此事,男人只好忍气吞声,下次注意吧!

妥协是会习惯的。在男人眼里,这些非原则性问题,都是鸡毛蒜皮!根本没必要去争。岂不知,孝顺,就是由“鸡毛蒜皮”组成的。久而久之,男人坐实了不孝之子!

女人这点小自私,比较普遍。或许,她自己也没注意到。这就需要父母提醒。

我们和叔叔住隔壁。从前我每次回家过年,都要去串串门,也经常碰到堂妹过年给父母送礼物。有一次叔叔问堂妹:

给公婆送了吗?送的什么?

我感觉可笑,老爷子问这干嘛?

叔叔说:人啊!吃鱼吃肉是一顿饭,萝卜白菜也是一顿饭!两块钱的酒能喝,二十块钱的酒也能喝。可别想着娘家忘了婆家,让人亲家挑理。

他还叮嘱女儿,过年了,要多帮公婆收拾收拾家,人的力气没有攒下的……

叔叔识不几个字,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正好那天妹妹带着小外甥,她要带孩子去乡下爷爷家。孩子不想去,被她好一顿训。她规定,每月必须两次看爷爷奶奶……

多年来,我从没听她说过公婆不好!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像这种不懂回报的人很少,一般说来,妻子对公婆好,丈夫就对岳父岳母好。投桃报李,人心必然!

我认为,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都要主动对对方父母好一些。这既是夫妻之道,又是孝心传承。

想要妻子对公婆好,丈夫要主动对岳父岳母好。别让对方说出来,人情不如早送!


倾情相随


有一对年龄三十四五岁的夫妻,结婚初关系正常,后来闹矛盾了。夫妻闹矛盾会产生强大惯性,此后双方都无法戛然而止。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女方闹起离婚了。

男的拽着满面怒气的妻子来找我“调解”,试图化解危机。女的恨铁不成钢,坐下就嚷嚷起来,把男的贬低得一无是处。男的闷头不语。我问女的坚持离婚主要原因是什么?女的便“追根溯源”痛说家史,把其公公、婆婆从头到脚都声讨了半天,她还意犹未尽,余怒难息。其公公、婆婆的主要罪状诸如常常向他们要钱、干涉他们的言行、给他们照看孩子不尽心尽力、懒得做饭非让他们做饭等等。我问女的:父母给自己孩子要钱,不能说天经地义,至少没找错对象吧?她说:不能跟我们要,可以给他们女儿要。我问:你父母经常给你要吗?她说:经常要呀!

我问如果与公公婆婆分开过活老死不相往来你还离婚不?她愣了一下。我说这不大可能。这样会让你丈夫陷于尴尬不孝之地。父母是没法、不能更换的;丈夫、妻子都可以更换,男、女无论哪一方都有更换另一半的主动权;你想离婚要坚决离婚谁也挡不住谁都不会挡。离婚了还想另找,就要找孤儿,否则会“重蹈覆辙”仍起矛盾。自己父母要钱就给公婆要钱却不给,这违背常识;你父母的养育恩你记着,让他忘记父母的养育恩,这公平吗?当初与他谈婚论嫁,是不是他欺骗你了,说自己没有父母?自己知道孝顺自己父母,却坚决不允许丈夫孝顺他父母,这种心理很畸形。你公公婆婆可能不是称职的公公婆婆,你也无疑不懂得起码的做媳妇常识。如果你丈夫有钱有社会地位,你敢每天把他父母说得十分不堪吗?那时恐怕不是你想离婚了,而是他跟你直接就离婚了。是不?有些人待媳妇重于父母,媳妇也不懂人伦常识;许多人则讲相互尊重,一碗水端平,对双方父母一视同仁,竭力孝敬。何况你们还有小孩,如此给孩子做榜样,会贻笑大方的。希望你冷静冷静,采取其他方式处理你们俩的问题。真想离婚,那就悉听尊便吧。

他们还是离婚了。

“儿子孝不孝顺还得看儿媳”这句话,拿窝囊废、混账儿子对媳妇唯命是从且对父母一直做出忤逆不孝行径的例子印证,确实有道理;拿明辨是非懂得反哺的正常儿子所作所为来例证,就毫无道理了。


靠151548855


我认为没啥道理。聪明的儿媳妇从来不阻止老公孝顺公婆,因为她们知道那是斩不断的血缘亲情,如果自己横加干涉,很可能会把小家庭搞垮;只有笨儿媳才会在老公面前又哭又闹,细数自己在婆家遭受了哪些委屈,虽然都是说的事实,但这也不能成为你不让老公做一个孝子的理由呀!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可以不理公婆,不去孝顺公婆,但不能阻止你老公,不然会遭天谴的。至于有些儿子自己不孝顺(啃老、打骂或者遗弃父母),你们当老人家的别光怪儿媳妇,即使儿媳妇彪悍得像李逵,你儿子怕她怕得要死,但儿子总可以偷偷摸摸来尽孝吧?总可以悄悄存点私房钱来补贴父母的生活吧?所以我认为,一切打着“怕老婆”旗号,千方百计地逃避尽孝义务的儿子们,都是自己带头不孝,不能全怪儿媳妇。


凤146983974


朋友关于这个问题,你观察过没有,那个家庭和睦子孝妇贤为什么了没有?这样的家庭祖辈几代都是孝顺父母,难道世上的好媳妇都刚好让他家碰什么?那些经常家庭不和,隔三差五打架的,你看他几辈有几个孝顺儿子,难道世上不好的媳妇辈辈都让他家找到了吗?现在要是把儿女对父母不孝这个债任推到妇女儿媳身上,显然不公平。但是不排出那些在娘家没有教养,受娘家子不孝影响,到婆家后枕头风不行就闹的这种恶媳是有的。总之世上男女都会老,都有老了希望儿女孝顺的愿望,但是我认为现从自己年轻时做起,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影响自己的儿女,给他们做好榜样,等自己老了儿孝妇贤一点都错不了。作为现在儿女不多,作为儿子孝顺外母外父也是应该的,作为父母不要说三倒四,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闺女孝顺自已吗,人家的闺女就不是闺女了,这个理想开了,儿子儿媳自然都会堂前堂后孝顺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纯正农家蜂蜜人


我想应该有关系,儿子和媳妇结婚后他们是真实的一家人,而且现在的儿子多很爱自己的小家,也体谅父母结于他结婚的费用不易,所以很珍惜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也就在意自己的媳妇了,现在女权在婚姻生活里很重要,儿子要想生活安逸必须要选择放弃,放弃父母的恩和爱,如果他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他就不必选择了,贤惠的妻子全部替他做到一个儿女该做的,这样的家庭幸福的,夫妻恩爱孩子孝顺可爱,如果娶了个自私贪懒的媳妇,那儿子如果自己没有男子汉大丈夫的尊严,软弱无能那他就是夾板里的老鼠,窝囊废没权力拿什么孝敬父母,耳边风久而久之他听从了一边倒,对父母就不管不问,不孝顺父母了,但我还是相信人性的本能,和父母的从小宠爱和不当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人不知道要去爱别人,也不懂感恩回报,这知道索取和自我享受,所以从小就会学会贪懒自私,在父母那里索要得到他需要的,而为父母尽孝尽瞻养他肯定是不会做到的,父母那里得不到了他就会不管不问不理不睬,这样的儿子父母自己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从小教育很重要,以自身为榜样更需要,这才能有孝顺的儿女来防老。


花匠6295


非常有道理啊。其实本质上来讲,儿子与儿媳妇才是一家人,吃住在一起,还有一个共同的结晶,孩子。儿子孝不孝顺,表现在是否为原生的家庭贡献力量,物质上与精神上,而儿子结婚后,严格意义来讲,物质上与精神上都是从属于其小家庭的, 是与儿媳妇共有的。因此,儿子孝不孝顺,的确还得看儿媳妇,儿媳妇大方或者顺心,诸事顺利,儿媳妇如果不顺心,肯定会影响到儿子的给予,也就是孝顺程度。当然,也可以蛮横地说:儿子硬气,不用管儿媳妇,但是,您静心想想,这样儿子的小家庭能融洽吗?儿子精神能经常保持愉快吗?如果不愉快,那结婚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不愉快。所以,古语有云: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就是说的儿子儿媳妇和睦相处,力量大,小家庭和谐,大家庭也和谐,大家其乐融融,心胸开阔,多好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