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它的背景是,洋人与东南各督抚达成了“东南互保”的前提下发生的。这个时候,老太婆正带着光绪帝玩离京避难呢。

原因很简单,东南各督抚们拒不进京勤王,八国联军得以长驱直入。不逃,等着归政、吃乱军的枪子儿么?

大清从雍正朝末期,走至乾隆朝中期的顶点,然后一路走了下来,到了这会儿,已是百弊丛生、遍地荆棘、内忧外患、病若沉疴了。

以上帝之眼来看,老太婆真是个极其不幸的能干女人。她的不幸在于,她耍尽了手腕,而争来的“皇位”,却是个啃骨头的位子,肉全让乾隆帝给享受掉了。

老太婆所面对的,不止是近3百年大清病入膏肓的问题;还有自秦始皇起、二千多年以来,皇权独栽、中央集权制,所留下的垂垂老去的烂摊子。

换句话说,老太婆不仅要力挽晚清的败局,而且要撑住久逾2千年帝制的摇摇欲坠。

她不仅要面对,当今的国内农民起义、革命党暴动、官僚的贪腐勿为、年久失修又不知从何修起的政制大厦;还要面对,被西方开智觉醒的东南士绅阶层,对已过去2千年之久,整体的封建王朝的厌弃。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还要面对,被工业化、贸易化,进而被近代化所武装的英美德俄日等,恍如未来战士的各列强。这种断线交织若麻、不知从何理起的局面,找武则天来试试,估计也不太好使。

如果时光能倒流,老太婆也能活到今天,以她的顶尖政冶阅历,一定不会去抢这个”垂帘训政”的位子,哪怕是去抓老太婆来当,也会让她跑了,况且她又不是没跑过。可惜人人都没有“前后眼”!包括慈禧太后。

李鸿章说过,“大清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点,李鸿章确实好眼力,可以堪称目光如炬。如今重阅晚清,李中堂之断言,依然很对。

李鸿章,两广总督、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因其尽忠辅清,才干卓绝,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短长之人”,慈禧太后则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李鸿章毕其一生才干,为晚清的苟延残喘,兢兢业业做起了“裱糊匠”。这样的忠君肱股之臣,在“东南互保”期间,竞与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一干督抚,与洋人搞起了互保,拒绝北上勤王。

在保皇派看来,更为悖逆的是,东南的督抚们还搞了个预案,万一慈禧、光绪罹难,就推举李鸿章当总统。

不过,提请注意的是,李要被推举是总统,而不是皇帝。而总统是宪政国家的领袖,可见彼时,西方政制对东南士绅的开智之深。从另一个角度说,李鸿章是不堪为皇帝的,他没有皇权时代的合法性和号召力。

换句话说,即便光绪罹难,东南督抚们最多也只能搞个偏居一隅的宪政国家,而非承继大统的中华帝国。

然而这似乎也不可能,在民智未开,万民久浸帝制文化的中国,虽然濒临总崩溃的边缘,但百足之虫僵而不死,中华文化对帝王的向心力,依然使帝制纲常,为万民所景仰。

仅是区区东南一隅、仅是仕绅阶层的开智,是无法左右大局的。即便是那个年龄二千多岁的帝制,驾鹤西去前的回光返照,也足以让东南督抚们,不敢脱离帝国仅剩的、名义上的管束。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这从慈禧仓皇出逃,在京郊偶遇了一支军队,可以看出军队对帝制的拥护,这支军队成了慈禧一路向西旅游,而不是向西溃逃的保证。

可从沿路各省、府、县的官员的迎来送往,看出中西部官吏对帝制的忠心;也可以从慈禧避难西安,三秦女富商周莹手奉10万两白银,慈禧笑纳之余,手书“护国夫人”匾额赐赠,并收周莹为义女这件事,看出中西部仕绅对帝制的依附;

更可以从东南督抚们久办洋务,却不敢挟洋自重之中,看见在中西方文化对弈中,帝制文化略胜于宪政文化的踪迹;最终,从慈禧、光绪的归京,于众目睽睽之下,方方便便地重执权柄、号令百官、外交列强之中,可以看出帝制文化,即便是明天亡,今天依然能让万民匍匐拜服的可怕。

所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督抚,是多么的反常和蹊跷。只能说,这是一个局,一个由帝制文化事先预设、并由慈禧太后事后默认的局。

设局就是演戏,演戏总有目的、总有凭借、总有红脸、白脸、总有观众。

凭借就不说了,上面介绍够多了,四个字“帝制文化”。目的也简单,保东南数省。工商业崛起的东南数省,早已取代了北方,成为国家财税命脉之地,此可补中西部之亏空,亦可令大清体制延命。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巧得是,英国在东南一隅,也有着太多的商业利益;各列强在这里,也有各自的利益。义和拳匪凶险,不能让拳匪蔓延到东南,这是洋人进攻北京的初衷之一,也是东南督抚们的初衷,更是蛊惑义和团屠戮洋人、宣战各列强的慈禧,心中暗许的期望之一。

怎么表达?以东南督抚抗旨,与洋人搞互保,唱红脸给洋人们看,以慈禧蛊惑义和团攻掠洋人租界,来唱白脸。观众就是兰眼睛、红头发的各列强。

洋人攻京初衷之二,就是逼慈禧归政于光绪帝。而慈禧宣战各列强的初衷之二,就是死不归政。

归政,说得轻巧。老娘儿们历尽艰辛、忙乎个半天,为劳什子名堂。老娘儿们卖国,是有条件的,必须维护满清权贵对中国的统冶。

于是,史上最惊悚、最暗黑、最蹊跷、最脑洞的举动发生了,官家和拳匪联了盟、一弱国向十一强国宣了战、东南督抚为与洋人苟合公然抗了旨、事后皇家对抗旨的督抚们依然嘉了奖。

这一切来自于皇家、洋人、督抚、拳匪的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总导演却是慈禧太后。老娘儿们的政冶操盘能力,绝不弱于武则天。只不过她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布局。

如果,生在了大唐的正确时间,这老娘儿们,恐怕又是另一个武则天大帝。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为什么慈禧调不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