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兩個,卻為何得不到天下?

左明雪


臥龍――諸葛亮

鳳雛――龐統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之言。而這個司馬徽在我看來,就是個大忽悠。

劉備不能得天下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天數,“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死的太早了。留下個個扶不起的阿斗就是有10個臥龍也無濟於事。

第二個原因就是劉備的兄弟們。導致了諸葛亮實施他的計劃受到了重重阻力,關羽驕傲自大公私不分。張飛嗜酒如命,脾氣暴躁。

毛主席評價劉備:劉備的優點主要是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而缺點表現在兩個當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區分主次矛盾。這無疑道出了劉備的一生。





拼搏15148780357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其實還有下半句,“子初孝直二人亡一則漢室難興”。我一直覺得下半句不太恰當,就把下句改成了“劉備關羽二人亡一則漢室難興”。



從赤壁之戰到漢中之戰,經過10年時間,劉備集團得到了長足發展,橫跨兩州之地,精兵猛將達15萬之眾。如果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劉備集團真有碾壓曹操、孫權的趨勢,《隆中對》前景一片光明。但就在這個時候,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最後敗走麥城,折損荊州3郡之地和5萬荊州兵,《隆中對》遭遇嚴重挫折。緊接著,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被火燒連營,蜀國精銳損失殆盡,《隆中對》幾乎夭折。瞬間,攻守易勢。本來曹操剛剛打敗馬超,關中、涼州人心未附,如果劉備北伐,極有可能拿下關中、涼州地區,俯視中原,對曹操形成戰略壓迫。但就是因為劉備和關羽死了,劉備諸葛亮一個爛攤子,需要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最後休養生息,才重新養成10萬兵馬,但這個時候的曹魏和孫吳早已今非昔比,曹魏通過休養生息,政權穩固、名將輩出,擁兵60萬,東吳擁有整個長江中下游,擁兵20萬,讓諸葛先生能怎麼辦,也只能回天乏術了。


笑傲江湖149553812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的:其一,是說伏龍鳳雛二人之中得一人者,可以安定天下,並非是得到天下。其二,伏龍鳳雛二人得一,是二人之中只可得一人,便可以安天下。但是劉備伏龍鳳雛二人都得到了,反而違背天意了,天下沒有十全之美意。古語有云:軍師多,打爛囉!伏龍鳳雛乃二人也,難免心思不一,雖共事一主,有高低之嫌。最主要的原因是,伏龍鳳雛二人得到之時,劉備乃是窮光蛋一個,還未有安身之所,尚未入川之時,痛失鳳雛,只得伏龍為其運等帷幄,決戰千里,得兩川之地,人稀地薄,北有曹賊擁有人多地廣,東有孫權民富天險。此謂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縱然伏龍有通天本事,無奈勢孤力簿,平定天下不成,但得伏龍扶助,劉備從四處流竄到坐擁兩兩川建立蜀漢政權四十系我載,亦非不易,非一般人也能也。


福澤堂主


我以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鳳雛死的太早,在雒城被亂箭射死,此時劉備剛得西川,實力不強,急需一位優秀軍師,而龐統沒了,諸葛亮一個人顧不過來,諸葛亮內政,治軍厲害,蕭何一樣的人物,然後龐統就相當於是張良,張良沒了,所以,難成大業。

第二:關羽失荊州,荊州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可北擊曹魏,東攻孫吳。失了荊州,無法兩路出兵,從漢中北伐,道路險阻,補給供應不上。

第三:夷陵之敗,夷陵一把大火,是蜀國元氣大傷,諸葛亮收拾完殘局,曹魏和孫吳更加強大,蜀漢偏居一隅,人口稀少,人才匱乏,所以,無力迴天。


大唐秦叔寶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惜劉備得到諸葛亮時自己已經50多歲了身邊只有關張趙三將兵不過幾千,雖得英才確不逢時孔明當時才20多歲,雖然孔明幫劉備三分天下佔有一席之地,可劉備此人太過仁義且又虛偽想取西川立足但又怕人口舌落下不義的罵名,所以龐統為了成全劉備的君子仁義甘願中了劉璋的埋伏,死於落鳳坡,龐統死了劉備找到了進攻劉璋的理由,一鼓作氣拿下了西川。至此臥龍鳳雛以去其一,雖然孔明這輩子盡心盡力輔助劉備,奈何劉備二弟關羽太過傲,一生誰都看不起只敬劉備,所以被呂蒙殺害後,張飛為了報仇暴躁起來鞭打手下,於是被手下殺害,劉備得知後瞬間蒼老了許多,起全國之力攻打東吳但陸遜火燒連營,蜀漢國力受到重創,本是三國最強又淪為最弱的一方,重新回到了孫劉聯盟的起點,劉備因此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可惜劉禪到底是扶不起的劉阿斗,諸葛亮幾次北伐差點成功都被劉禪誤信讒言而毀,縱觀整個三國曹操劉備孫權都沒得到天下,最後被司馬懿取代,子孫建立了晉朝,亂世出英雄人才輩出,可惜三國英才太多,只有司馬懿是最後贏家熬到了最後,人生在世(忍)這個字對於每個人這輩子都受用,劉備如果能隱忍喪弟之痛,最後可能會得到天下。


醉臥沙場君莫酷


這個問題我記得以前也有人問過,人家羅貫中老先生在《三國演義》書中說了,“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關鍵是隻能得到一個,他劉備劉玄德使盡手段把兩個都得到了,所以最終不能平定天下,“日月盈仄,月滿則虧”,就是這麼個道理。細細推來,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一是兩個都是牛人,凡人在一起都有競爭,更何況是兩個牛人了,表面上客客氣氣,實際上肯定會有明爭暗鬥,何況龐統龐士元又是後來的,急於在領導面前掙表現來提高自己的身價,立功心切,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先主淚滿襟”。二是龐統在落鳳坡殞命,也是作者進行文學創作和再加工的一種手法,那就是——“天數”,借上天之手來告誡人們茫茫天數不可逃,其中自有定數,三家歸晉,原是天意,萬事萬物自有規律,切莫挑戰上天的權威和肆意妄為,任憑你有再大的本事和再好的運氣也會迴天無力,天說一才是一,你說一就是二,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


L都督中外諸軍事


其實“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有很大抬高諸葛亮和龐統之才的意思。

就算此二人有天大的才能,但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什麼樣的人才都有可能出現,就比如曹氏集團有大量的能人,如荀彧、郭嘉、司馬懿等人之才也不亞於臥龍鳳雛。而東吳自古英雄出少年,更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足以使天下客方勢力相互剋制,誰都難以取勝,對質久了必有傷亡。而天下大勢也並非一成不變,都是隨時都在變化的。以上都是當時天下存在的客觀原因。

再說主觀上的原因:首先劉備此人一直以來打的旗號是以“仁義安天下”。而導致有時候做事優柔寡斷。在當時的天下形式來看無疑是給集團壯大增加了很大的難度。而諸葛亮計劃的“隆中對”可不會考慮到這些在人身上的主管意識,曾經很多次劉備都可以輕易的拿下徐州和荊州,就是因為所謂的仁義,而將唾手可得的地盤讓於他人。後來為了攻取益州也是如此,還搭上了所謂“鳳雛”龐統的性命。而劉關張三人的義結,最後也使得劉備為義字而走錯路。關羽的死給劉備造成了很大的打擊,為了給關羽復仇不惜,違背“隆中對”安天下的計劃,打破孫劉聯盟攻吳而不攻魏,致使大敗而歸,傷了蜀國根基。

綜上所述就算劉備得到臥龍鳳雛二人也是無能為力。


回味史記


得二人其一可安天下而不是得天下更不是治開下,在這裡的天下指的正是蜀國的小朝廷,如果關張二人不死劉備的小朝廷不也運行的風風火火的。但蜀國並不是天下,而是分治時期的小朝廷。

這話還有下一句,大概內容就是另外兩個人死一個就難扶持漢室朝廷。

把兩句話全念起來也沒有告訴劉備得這二人你就是天王老子了,也沒告訴劉備死一個誰漢室就完了,反而是告訴人們漢室這裡還有一個漢室,你得了孔明是安天下,安漢室的天下不是讓你蜀國統一天下。

劉備二人全得反而是背了陰陽一說,結果三個結義兄弟一前一後全掛了,變向了實現了他們三人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諾言。

得孔明足夠安天下,那就老實的貓著,亂世稱雄爭霸賽總需要給裁判一個休息的空檔。

這只是假如,如果蜀國沒亡,三個當家的恐怕要撕個百八十年,那子民不是活受罪,所以還是不要假如了。天意如此!


仲由子


小說和歷史的區別就是:小說可以誇張、可以附會,可以無中生有、也可以移花接木。到真的歷史都是有血有肉的,有因有果,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那也只是作者的為了迎合劇情的一種假設。故事只能是故事。


清泉土橋


奈何他二弟逼王關羽不聽話,失了荊州,導致處處被動,臥龍鳳雛是真帶不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