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最恐惧什么,作为父母你了解吗?

老左心理工作室


要回答这个问题,父母需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这个阶段,孩子性激素水平及自我意识都出现质的发展,情绪变化快,能量满满,创造力强,自控力却有待完善;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成为生命的主人。

而恐惧这种情绪,来自曾经的对其内在需求和价值的否定性经历。

两相对照,就清晰了:孩子青春期的恐惧感,通常来自:情绪的压抑、想法无法表达或不被认可、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受损,遇事无法做主等。

至于其中之最,同每个孩子曾经在哪方面受挫的经历有关。


心启航系统思维课程


别控制,更别忽视


▋好的亲子关系,要学会保持距离

在家庭养育中,爱能给人安全感,但包裹得严丝合缝的爱却会让人窒息。

前段时间,台湾女星狄莺的儿子孙安佐因扬言恐攻在美国被捕的消息被大肆报道,与此同时,她早年在电视台说的“育儿经”也被挖了出来。

比如吃饭,她会严格掌控儿子的饭量,儿子必须按照她的要求进食,一个月要养胖5公斤。如果孩子吃不下饭,她会用7个小时的时间盯着儿子吃饭。

这种控制欲也延伸到了孩子的交友上:媒体曾报道过,狄莺因儿子去朋友家做客吃的是稀饭,就勒令儿子下次不要再去。

至于学习成绩,她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80分以上,不然就会打孩子。作为一个妈妈,狄莺根本无法接受孩子有一点点“失败”。

她还说,在儿子小学毕业之前,不允许他单独出门——连去门口的便利店都不行,18岁之后才可以独自出去旅行、玩手机等。


像狄莺这种没有边界的母爱,简直令人窒息。她从来没有把儿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只是把自己的需求、态度和观念硬塞到了儿子的生活中。

这样的亲子关系,不可能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如此密不透风的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慢性谋杀:把孩子的生命力扼杀掉,让他只会(只能)完全依靠妈妈。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过: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三个字道出了边界的真谛。父母再关爱孩子,也要学会分清楚与孩子的边界,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并且接纳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不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情感孤儿”


从前,我认为父母忽视孩子的情感是粗心大意,实在算不得事。

后来,学习了心理学,开始明白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惩罚不是打骂,而是视而不见。

最近了解到,长期被情感忽视是一种创伤经历,轻则引发认知和情感困扰,重则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甚至可能引发自杀。

情感忽视已成为父母不可忽视的事情。我们所说的情感忽视,是指在相处的过程中,一方没有给另一方应该给予的情感支持。

新时代的父母应该如何养育孩子

如今物质极度丰富,合格父母的标准已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而是培养心理充盈、富足的孩子,不再为社会制造“情感孤儿”。

理解孩子的需要。作为父母需要重新调整以往的认知,意识到情感对于孩子大脑结构、情感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影响。只有情感被满足过的孩子,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有活力、有温度、有理想且情感饱满的人。

给予孩子更多陪伴。父母在场,对孩子来说极为重要,这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是重要的,自己是被爱的。既然选择做父母,就需要让渡一部分自己的空间给孩子,创造属于你们特有的亲子时光。

关注孩子的感受。父母应扩展视线范围,对孩子的感受保持敏感,比如,孩子放学时,如果不是很开心,跟他聊聊在学校遇到了什么;当孩子养的小动物死掉了,去安慰他,而不是嘲笑;孩子被小朋友排挤时,抱起她,给她理解和支持。


开森喵喵


首先说一下,我不是父母。但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我应该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为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智渐渐成熟。带着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他们渴望从不停管教,唠叨的父母身边逃离(这里的逃离不是指独自生活,而是指在人格上独立,不再无论何事都听从父母的指教。)但是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不放心,甚至于控制欲会不自觉的去打击孩子的独立性。我觉得这就是孩子在青春期孩子最恐惧的,也是父母最头疼的。

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父母确认为孩子还小。这就会产生我们平时所说的逆反期。在逆反期的孩子令父母头疼不已。父母管教的越严,孩子反抗的就越激烈。所以父母在这段时期,最好不要去刻意的压迫孩子独立性。孩子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人格和三观,父母应该去积极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这才是对于他们一生都有益的事。


凡奇105


我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最恐惧的就是父母过多的干涉他们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会像小时候什么都听你的。他们有自己的同学,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也些想法和事情不想和父母说,因为他们觉得说了父母肯定是不支持,是反对。青春期的孩子还怕父母否定他们,不认可他们,因为一次考试不好就不停的唠叨,全用成绩来评判他们的好坏。其实作为家长有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我们可以多读一些有关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书籍,正确的引导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孩子自律说


青春期不同于儿童期和婴幼儿期,无论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极大的变化,都是孩子过去所没有经历过的。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考验,尤其是对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考验。

恐惧源自不确定,源自未知。所以打破恐惧,就是要去了解它,掌握它。

家长可以阅读类似于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书籍,对于孩子身体的变化能够接受,并且以科学自然的态度告诉给孩子,可以缓解孩子对于身体发育的焦虑,消除羞怯,害怕,担忧等等情绪。
对于青少年心理变化,家长可以通过心理微课,阅读心理书籍,学习心理学等等加以了解。意识到这个时期心理上和过去的不同:孩子会追求个性独立,展示自我,渴望探索世界,但同时依赖家长,处于半断奶期。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请关注我的公众号(老刘说数学),每日都会有学习技巧、经验方法、励志故事等!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渴望提高的同学。


教学课堂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最恐惧的是被人干涉。

第一,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向外独立,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干涉。

第二,如果家长在1~6岁没有更好的陪伴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喜欢跟家长交流。这个时候家长要多多理解孩子,配合给予更多的空间。



成长教练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心理开始成熟,想象也比较丰富,他们渴望被对方认可,同时也渴望家长的关注。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对异性有了向往和好感,他们害怕被家长知道,内心产生了恐惧和忧虑。如果家长知道了,能够循循善诱,正确的引导当然好,那如果家长不这样做,而是痛恨孩子,痛斥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很大的恐惧。他们害怕家长,害怕失去对异性的好感。


冬去春来之教育


孩子今年十岁了,也慢慢进入青春期,最明显的就是每次在房间喜欢把门关紧,然后跟我说妈妈进来记得敲门。批评他的时候还会反驳,自尊心越来越强,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眼光


念念S不忘


我觉得这个问题如果换个问法可能会有火爆回答: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最怕什么?


用户蕃


内心的秘密被人发现。好像赤裸被人偷窥,内心害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